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QQ博士专栏等

发布时间:2021-07-04 08:48:43 浏览数:

QQ博士专栏

顽强的北极生命

最小的食物动物——鼬鼠

常年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最小的食肉动物是鼬鼠,或称之为貂,它们是真正的北极居民。在北极生态系统中,或者说在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系列中,旅鼠和鼬鼠是相互对应的,鼬鼠生下来似乎就是专门对付旅鼠的。它们的个体很小,连尾巴在内长度只有40厘米,雄性较大,体重也不过400克左右。腿短灵活,身小柔软,只要脑袋能钻过去,身体就会通行无阻。所以,它们几乎可以和旅鼠一样,来往穿梭于迷宫一般的地下通道之中,在草丛、雪堆和地表之下与旅鼠展开深入持久的地道战和游击战。每年春天,在大批候鸟来到北极之前,旅鼠下的第一窝幼仔便为鼬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口粮,也为鼬鼠繁殖后代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所以旅鼠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就只有开始自己的亡命之旅,打不过,咱跑还不成吗?

贪吃的家伙——狼獾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我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狼獾也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其它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

狼獾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特别是在冬天,当驯鹿群从北极草原回到边缘丛林的时候,它们就会大开杀戒,跟在猎物后面穷追不舍。由于它的腿短、脚大,所以在厚厚的积雪上奔跑起来比腿长而蹄小的驯鹿容易得多。据计算,它们踩在雪上的压强只有驯鹿的1/10,所以得心应手,很容易捕到猎物。一旦捕到驯鹿,便会很快将它肢解,一部分当场吃掉,其余则分几个地方埋藏起来,以备在漫长的冬季找不到食物时再扒出来享用。有时当寻找食物特别困难时,它们也会饥不择食,靠狗熊或狼群的剩汤残羹甚至腐尸充饥,因而得一别名——“贪吃的家伙”。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吃饱肚皮而已。

爱斯基摩人视狼獾的毛皮为宝物,因为这种毛皮即使在气温非常低的情况下,遇到嘴里哈出来的蒸气也不会结冰,仍能保持柔软干燥。这对在户外活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脸周围的皮毛结起冰来,就很容易把脸部冻伤。

世界真奇妙

龙潭的音乐

广西融水县风景区有一处“古鼎龙潭”。1987年1月10日早晨6点,这里忽然响起了做道场的声音。有锣鼓声、吹唢呐声、敲木鱼声,庄严肃穆,声音逐渐加大,并且有节奏感,直到夜晚10点,龙潭鼓乐声才停止。当天有7000多人听到这奇异的声音。据老人讲,这种奇异的自然现象,曾在1953年的秋天出现过一次。

据分析,这种声音现象可能和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可能是山川、建筑物记录了声波的振动,多年之后,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又被还原了出来。也许是离这里很远的地方碰巧当天在做“道场”。由于龙潭的建筑和某些做道场的声音频率发生共振,因此被放大了,让我们听到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种很少见的奇妙的现象,大自然总是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奇,等待我们去揭秘。

神秘的圣爱摩光

在意大利,有一座叫圣爱摩的教堂,在雷雨之后,人们常常看见教堂的十字架上仿佛燃烧着一团火。这种火呈红色,火舌时而伸长时而缩短,但对人无害,甚至被看成是吉祥的预兆,人们叫它圣爱摩光。

这种圣爱摩光经常出现在海船的桅杆上。1696年,一艘帆船航行至地中海巴利阿利群岛附近时,船员们惊奇地发现,桅杆上闪着30多点圣爱摩光。其中大桅杆风向标上的火光长达40多厘米。好奇的船员爬上桅杆,取下风向标,火却跳到桅杆的顶端。过了好一会儿,这些火光才消失。

在古代,由于人们不了解圣爱摩光产生的原因,常把它当作是“神”的威力的体现。传说,在很久以前,一支古罗马的军队,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行军时,在大队人马的头顶上,出现了淡蓝色的火光,士兵们得到很大的鼓舞,以为这是神在帮助他们。

其实圣爱摩光只是大气中的一种缓慢的无声放电现象,是雷雨云的产物。在雷雨、风暴天气来临时,当云内和地面上聚集着大量电荷的情况下,我们地球就被电场包围着,像一个大电场,当大气电场强度增强到一定强度时,聚集在地面的尖端物体——如尖顶、树梢、高塔、船桅等,就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如果火花释放过程是连续的,我们就会看到蓝色的火焰,如同火舌一样。这种放电现象,专家们称之为“电晕放电”,因为它从物体上产生像晕华一样的光冕。据测定,当地面大气电场超过800伏/平方米时,在地面的各种尖端物体上就会产生尖端放电现象:而当电场超过万伏/平方厘米时,尖端附近就会出现蓝白色的光,这就是所谓圣爱摩火光。

通常高层大气的电离效应比低层的要强些,因此高山上的电场强度比平原上的要大得多,所以圣爱摩火光在山区更常出现,且更为有趣。

由于圣爱摩火光是雷雨云的产物,所以它成了雷雨来临的标志。在18世纪,意大利人就根据尖端放电得知雷暴正在临近。在一个城堡里,地上插一支矛,一个看守人不时将戟举到矛的尖端,如果矛尖和戟之间开始出现火花跳动,看守人就鸣钟,向居民发出阴雨天的警报。时至今日,圣爱摩火光仍不失为自然王国里一名优秀的“气象预报员”。

奇妙的植物世界

有毒植物是怎样骗人上当的

有些有毒植物,最喜欢乔装打扮,让人不易鉴别,误食后引起中毒,大家可要千万小心哦。

生长在沼泽、湿地或浅水中的野芹菜花又叫毒芹、马芹。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模样长得极像芹菜,并且还散发出一种芹菜似的清香。就在这骗人的伪装下,等待着人的却是剧毒。它全身都含有毒芹碱,叶和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高。吃了它会有什么后果呢?先是头痛、恶心,继而呕吐、手脚发麻,最终因呼吸困难而使人一命呜呼。所以,野地里生长的芹菜绝不能随便采来吃。

蓖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它种子里的油在工业上大显身手,可是就是不能吃。因为蓖麻种子里含有蓖麻毒素和蓖麻碱,只要误食7毫克的毒蛋白(即蓖麻毒素),就会觉得胃部、腹部疼痛难忍,直到呼吸停止,中毒身亡。

爱吃葡萄的人,一定要小心一种叫马桑的植物。马桑是一种落叶小灌木,高一两米,叶片椭圆,相对而生。果子成熟后,花瓣仍不落,而是变成肉质花瓣包在果实外面。马桑的茎、叶都有毒,果实为最毒。果子成熟后很可爱,由红色转变成紫黑色,甜甜的,多汁,样子就像葡萄珠儿。可是误食了它,就会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所以,在野外,对把握不准的植物切不可乱吃,仔细分辨,还是可以发现它与你所认识的植物的区别的,野外生存观察力可是很重要的哦。

植物也能『破案』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件:一个游客在美丽的多瑙河上旅行的时候,却在维也纳附近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不论是直升飞机侦察还是打捞,都找不到。不久,警方拘留了一个重大嫌疑分子,但此人一口否认。后来,警方在花粉工作者的帮助下,分析了这个人鞋上泥土里的花粉,判断出行凶地点就在维也纳南部的某树林里。嫌疑分子听了之后,大为惊恐,只好如实交待了罪行,并将警方带到一个偏僻的树林中找回了尸体。

花粉为什么能“帮助”警方侦破案情呢?

因为,根据花粉,可以判断出它属于什么植物,根据这些植物的分布和结花粉的时间,又可以判断出事件发生的地点范围和大约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协助警方侦破案情了。

没有想到吧,小小花粉竟能帮助人们侦破案情,这门学问就叫做——判断生物学。

人体的奥秘

为什么手会比脚灵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活的手,它是我们万能的工具,几乎时时刻刻都要用到它,写字、吃饭、上网……相比之下,脚就笨拙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回想我们的祖先——类人猿还是用四肢走路时的情景,他们的手和脚是一样的不灵活。

在逐渐的进化过程中,手和脚的分工开始出现了差异,因而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分化。手由于经常从事劳动,在精细运动的锻炼下越用越灵。长期以来,手上的肌肉就比较细小灵活,而且分工较为细致。此时,脚由于忙于支撑身体,而无暇顾及一些细小的运动,因而仍旧笨拙。从这个意义上讲:手进步了,而脚停步不前,脚便落后于手。

现在试一下,你的拇指可以很自然地摸到任何一个手指,这被称为对掌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手拿东西的基础,因而,拿东西对手来说,最简单不过,而对于脚,却很难。我们身体的一切活动,都在大脑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下完成的,手与脚也遵守着这样的规则。大脑中的布局很规范,每个器官在大脑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手和脚也不例外,它们都各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而大脑理所当然地偏爱勤劳的孩子。由于手总是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运动而很少偷闲,因而大脑所分给它的“地盘”就相对于脚要大得多,正因为这样,大脑才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手,对它提出的“要求”总是立刻“满足”。这也是手比脚灵活的另一原因。熟能生巧,多练就灵活熟练了,很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

什么让你产生恐惧

导致人产生恐惧感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肯定认为是大脑,可是专家们说:让人产生恐惧感的不是大脑,而是内耳。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治疗师莱文森说:90%的病人患上恐惧症是由内耳故障所引起的。别看内耳在人体结构中并不起眼,它却能对人的日常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人类的内耳系统构造比较复杂,负责控制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平衡、方向感、移动感、深度感和焦虑程度等,即使内耳系统出现了一点小毛病,人都会产生恐惧的感觉。

信不信由你

怪怪石传说

在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斯特拉邦的希沃布里村,有一座苏菲派教徒圣人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的神庙。庙前空地有两块各重90公斤左右的“圣石”,能随人们的喊叫声而自动离地腾空。只要人们用右手的食指放在“圣石”下,异口同声且不停顿地喊着“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奇—奇”,发“奇”字的声音尽可能拖得长一些,这样,沉重的石头就会像活人般顿时从地上弹跳起来,悬升到约2米的高度。直到人们喊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它才会落回到地上。石头升空这个过程,可以反复数次。从800年前起,人们就一直延用这个方法使石头腾空。

现在,尽管科学还无法解释石头升空的奥秘,但前去希沃布里村观看这一奇景的人却越来越多。印度一些杂志曾专题介绍过有关情况,电影《神话》中也拍入了“圣石”升空的稀世镜头。

变纹石

在中美洲中部的卡隆芭拉地方,有一些卵形的石块,土著人一直把它们视为宝物。这些石块在下午时是平滑的,奇怪的是,经过一夜时间,所有石块上便会出现一些神秘的纹圈。经太阳晒过,到下午这些刻纹又会全部消失。好几千米范围内的石块都是如此。一夜之间在这么多的石块上弄出纹饰,并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曾经有地质学家用仪器拍摄这些石块夜间变化的过程,发觉在午夜12点以后,好像有无数隐形的手在这些石块上面刻出图案。可惜专家们无论怎样研究,至今也没得出最终的结论。

神奇的土地

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国外也有“不播种就不收获”的谚语。可是在湖北省兴山县的香溪口,就有一块不用播种,也能收获油菜籽的土地。

这块土地的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当地人每年冬天将这里山坡上的杂草灌木砍倒,到第二年春天用火将草木烧掉,下过几场雨以后,就会长出碧绿的油菜。这里方圆20多个村子,家家每年都能收获野生油菜籽60多公斤,榨的油炒菜做饭是足够了。

不少农业专家和植物学家对这种现象做过各种解释,但都难以说清楚野生油菜多年自生的理论,当地人都把这块土地称为“神仙福地”。

科技前沿

未来交通工具探秘

暑假里同学们玩得还开心吧?有外出旅游的吗?是不是觉得好玩倒是好玩,不过又是汽车又是火车又是飞机,说不定还要坐船,真是麻烦啊,如果再加上堵车,或者飞机晚点之类的,那可真是扫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交通工具会有怎样的改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专家们为我们描绘的未来交通工具。

陆上:安全最重要

陆上交通工具主要包括汽车以及磁悬浮在内的轨道交通工具。北京交通大学孙会君研究员表示,如果把未来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进行排序,应该是安全、环保和速度,确保安全始终应该被放在首位。

特尔斐工程公司执行董事安德鲁·布朗表示:“新的汽车技术革新浪潮并非简单地满足使车辆更安全的要求,而是要制造出行车无事故车辆。”数据显示,凡装有电子稳定控制器的车型,其发生致命车祸的可能性已被降低了34%。

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电动汽车分为三种: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蓄电池为动力: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是能量转化效率高,约是内燃机的2~3倍,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的汽车。

海上:潜水或是飞行

设计师们对未来轮船的设计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设计能让人在水下旅行的船。这种船能使人如同在陆上生

活那样,去探测开发海床、绘出海底地图。另一个梦想是建造一种介于飞机和传统水面轮船之间的高速远洋轮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使用威力无比的核反应堆作推动力量。自美国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试航成功以来,军用潜艇的飞跃进步促使造船者们考虑建造潜水货轮。这种船将特别适于运载石油。目前能建造的核动力潜水油轮可以装4万吨油。

谈到未来航运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经济信息中心朱汝敬教授认为,未来航运交通工具将主要表现在大型、高速、智能化,并在安全、环保方面进一步加强。

空中:更快更便捷

在人们出行所选择的出行工具中,飞机无疑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原《中国航空报》副总编王钟强认为,新型飞机(民用)总的方向是更快、续航能力更强、更安全、更便捷。

美国正在实施航运三个梯次的尝试,前两个梯次分别为大型客机和中型客机,第三个层次为适合以家庭为单位(3人左右)的小型飞机,虽然发展状况还有待观察,但个人航空时代已出现雏形。

英国一家公司正在设计一种名为“Jetpod"’的“空中的士”。据称该款“空中的士”起飞和降落安静,起飞跑道只需125米,能以500公里的时速在大都市之间穿梭往来。

一种看起来像巨型蝙蝠的新型飞机预计最早在2025年翱翔蓝天。这种飞机被称为“行的翅膀”,其引擎位于飞机顶部,整个机身则挤进一个机翼里,这样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这种新型飞机的外壳采用加固塑料取代铝,耗油量将只有现在飞机的1/3,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未来的超音速飞机的航速可达音速的5倍,甚至出现超高音速飞机,它从英国伦敦飞往澳大利亚悉尼市只需要67分钟。

动物也疯狂

动物界“好爸爸坏爸爸”评选大会(上)

放暑假啦,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们都聚在了一起,因为它们这里正在举行“好爸爸坏爸爸”评选大会。我们先评出来的是受人尊敬的“好爸爸”们。

首先评出的是箭毒蛙爸爸。水中危机四伏,为了避免宝宝成为他人的美食,箭毒蛙爸爸会背着卵“浪迹天涯”,直到孵化出小蝌蚪,才带它们回到水中的家园。即使这样,箭毒蛙爸爸还嫌不够,如果遇到干旱,它还要负责把孩子们“背”到水源充足的环境中。于是“流浪”继续……

非洲的牛蛙对于蝌蚪的保护则不同。蝌蚪们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寻觅食物的乌、蛇或其他生物,而是强烈的阳光,灼热的光线使水温升高,牛蛙父亲忽然变得“严厉”起来,驱赶着蝌蚪向着较深的水中游去,因为那里的水温较低;当水域面积变小时,环境开始干燥,牛蛙父亲便充当起“挖掘工”的角色,利用嘴和前肢挖掘出一条沟渠,一边通向蝌蚪们所处的水坑,另一边则连通着附近多水的水坑。牛蛙父亲用身体挖掘水渠拯救蝌蚪的行为,定格为充满父爱的闪亮画面。

我们再来到澳大利亚的空旷林区、草原和沙漠地带,这里生活着一种貌似鸵鸟的鸟——鸸鹋。鸸鹋妈妈产下卵以后,剩下的任务就交给鸸鹋爸爸了。在这两个月,鸸鹋爸爸不吃不喝,专心致志地卧在卵上,就像大多数鸟类母亲那样。

经历过艰难而漫长的守候,鸸鹋幼鸟终于出壳,这时的鸸鹋父亲,体重要下降10公斤左右——这是它们作为“模范父亲”最好的见证。

在爸爸的怀抱中睁开双眼的还有企鹅。然而在诸多种类的企鹅中,唯独帝企鹅是不折不扣单独孵卵的称职父亲。

帝企鹅爸爸将卵置于脚面上,用腹部下垂的袋状皮褶将脚面覆盖,于是卵被帝企鹅的肚皮与脚面夹裹,就像装进了一只恒温的孵化器中。雄鸟在孵卵期间,同样要坚持约两个月的“绝食”,全靠消耗脂肪来维持。

并不是每只企鹅爸爸都有蛋孵,那些没有蛋孵的企鹅爸爸只有拿起一块石头或冰块放在自己腹下的皮褶中,装成孵蛋的样子,连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慢慢前进。倘若有真正的帝企鹅父亲不小心,走路或是跳跃的时候将卵滚落,通常会有手疾眼快的“假爸爸”飞快地扔掉自己的假卵,而将真卵抢过来放在身上。丢了卵的不幸父亲实在找不到自己的卵,也只好垂头丧气地捡起一块石头放在自己的脚面上,聊以慰藉。

漂亮的雄性海马堪称爸爸中的“极品”,最有说服力的是它的装备——育儿袋,在那里,小海马可以无忧无虑地度过童年时光了。海马爸爸为了抚育子女,身体甚至特化出了一个类似“育儿袋”的器官,卵在育儿袋中不仅安全,而且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孵化后的小海马,还要在海马父亲的育儿袋里待上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期间内,雄海马的育儿袋依旧不断分泌着营养物质,以供小海马之需。当小海马成长到相当大后,海马父亲根据水温的高低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通过收缩早已肿胀的育儿袋,将小海马排挤到海水之中。直到此时,雄海马作为“全职父亲”的工作才宣告落幕。

螳螂爸爸,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为了确保螳螂妈妈有足够的营养产卵,它们通常都会让妻子吃掉自己,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然而,也有螳螂爸爸生还的事例,可见倘若有了足够的养料,或者它足够自私,动作又足够快,也是能保全性命的,但大多数螳螂爸爸都会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

听完了动物界爸爸们的感人事迹,也请回想一下我们的爸爸都是怎样关心我们的呢?

下一期我们将揭露动物界坏爸爸的恶行,到时候一起来批评批评它们!

生活小百科

消除冰箱异味

哈哈,把刚买回来的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了再吃,多舒服啊。可一开冰箱门,一股混合了冰箱里各种食物味道的怪味就冲了出来,妈妈最近太忙没来得及清洗冰箱,那现在就让我大显身手,给冰箱除臭,让老妈回来惊喜一下。对了,再给大家介绍几种超简单的除臭方式,一起来试试吧。

1.如果你家里偶尔会蒸蒸馒头,下次蒸的时候记得留下一小块生面在碗中,置于冰箱冷藏室上层,可使冰箱2-3个月内没有异味。

2.用纱布包50克茶叶(不拘品种)放入冰箱,可去除异味。一个月后取出,放在太阳下曝晒,再放入纱布放进冰箱,可反复使用多次。

3.用一条干净纯棉毛巾,折叠整齐放冰箱上层。毛巾上的微细孔可吸附冰箱中的气味。过段时间,将毛巾取出用温水洗净,晒干后又可使用。

4.将几块新鲜的橘子皮洗净揩干,散放入冰箱内,其清香味亦可驱除冰箱里的怪味。

夏日牙膏有妙用

牙膏除了能洁齿和防治牙病外,在夏季里它还有很多其他用处呢。

1.若被虫子、蚊子等叮咬后奇痒难忍,可迅速涂上牙膏,再按摩3-5分钟,痛痒即可停止。

2.夏季很容易长痱子或疮疖,在洗澡时,可在湿毛巾上涂上少量的牙膏,在患处揉5-10分钟,就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3.旅途中若发生头晕、头痛时,可在太阳穴上涂上少量的牙膏,因牙膏中的丁香油、薄荷油有镇痛、消炎、醒脑等作用,所以使用后,症状就会立即消除。

4.遇到有小面积的轻度灼伤,立即在患处涂上少量的药物牙膏,可减轻水肿,消炎止痛,并能预防感染扩大。

5.轻度的皮肤破伤,可用药物牙膏作为临时急救药,在伤处涂上牙膏可消炎止血,必要时再包扎。

6.还可以用它来把爸爸那个满是茶渍的茶杯清洗干净。

这些生活小窍门是不是都很简单啊,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就能轻松解决。这是个充满创意和灵感的夏天,你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别忘了来信告诉我们哦。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和相关技术探究

上一篇:一种双锂电池组供电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设计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