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20世纪以来中国农谚研究概评

发布时间:2022-02-15 08:39:18 浏览数:

摘要:农业谚语是中国农业的重要遗产,研究中国农业谚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20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农业谚语的专著和文章的搜集与整理,把中国农谚研究分为发生期(20世纪初至1949年前)、发展期(1949年至1978年)、深入期(1978年至今)三个阶段概述。

关键词:农谚;继承;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耕种、节令、物候、天气等自然现象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谚语十分丰富.谚语的定义也不一而足。许慎《说文解字》中定义为:“谚,传言也,从言,彦声。”笔者将中国的农谚研究状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发生期的研究概况(20世纪初~1949年前)

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中国一些知识分子研究侧重把农业谚语同歌谣、歇后语等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社会调查.到劳动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语言资料。但这时谚语研究没有纳入语言学等的研究范畴.其研究层次受到影响。

2发展期的研究概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传统农业谚语的收整、归纳和应用等工作。一些省市相继出版了有关农业谚语的书藉,一些涉农单位、甚至有的档案馆也收整和印发了关于农谚的刊物。1958年,一个盛况空前的群众性的农谚搜集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次活动共收集了十万余条农谚,农业出版社筛选出其中31400条,汇编成《中国农谚》。上册为农作物部分,收录、编辑了农业谚语16200条(出版因故推迟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农谚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古文献典籍考据释疑研究

这一时期,作者带着批判式吸收的观点,用当时所掌握的近代科学知识来研究古文献,对部分农谚的兴起和应用、文献中农谚的出处、释义和应用等方面作了探索,阐述在当时的农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视角下农谚的实际价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2综论性研究和广角式研究

综论性研究是从农谚的起源、地域、类征及传承演变等多方面做系统性研究。广角式研究注重从土壤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视角研究农谚,也有结合文学方面的研究。如作物栽培方面的“控上促下,扒土晒根”(玉米苗期管理)等.无不充分显示出农业谚语的科技含量。“评书体现代小说”模式的赵树理,其文学作品中多有农谚出现。

纵观中国农业谚语研究的发展期,呈现出如下两个特点:一是不断拓宽的研究视野,从简单的辑录到科学的分析,对农谚受地域等影响的认识加深,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使研究视野更加开阔。二是综合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更多的学者不仅仅局限于对农谚搜集,逐渐尝试运用文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等多种维度对农谚进行综合化、系统化的探索,为以后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3深入期的研究概况(1978年~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谚的研究从侧重于从指导提高农业生产向民俗学、语言学、民族学等方向的转变,跨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农谚研究全面铺开。

3.1出现一批代表性的农谚研究专家和有影响的著作

如游修龄先生的《论农谚》,阐述了中国农业谚语的起源和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着重探析了农谚的结构。

3.2系统的综论性研究

对农业谚语本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与发展期的研究成果相比,这一时期的系统综论性的研究更加朝着纵深发展,研究方向也越发细分,更加注重农业谚语的交叉结合的研究。

3.3多角度跨学科研究

学者们积极广泛地运用社会学、语言学、认知学、翻译学、教育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农谚,这些理论和方法相互起作用。

3.4比较研究的多样化

通过对不同国家农业谚语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分析这其中蕴含的意义,鲁杰《汉语和保加利亚语中的动物类谚语和俗语比较》(2009)。通过自20世纪以来农谚研究的收整和归纳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谚语研究已朝着多视角、全方位、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向深入发展。

结束语

纵观已有的谚语研究,20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对中国农谚的起源、地域、类型、特征及传承变异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作了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索,为中国以后的研究推向更高阶段准备了条件,但也提出了更严峻的研究任务。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农谚的研究依旧薄弱,尤其是少数民族农谚汉译;探求农谚对现代青少年教育的借鉴意义和积极指导功能;构建农谚的学术研究体系,深入把握农谚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规律等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上一篇:基于大气污染预测模式的气象参数分析与应用

上一篇:基于探空物理量的强对流天气预警指标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