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淇县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2-02-17 08:42:18 浏览数:

[摘 要] 冬小麦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重大。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本文根据河南省淇县的实际情况,总结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冬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1;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0-63-2

河南省淇县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水资源比较丰富,冬小麦种植较为广泛,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改良冬小麦的种植方式,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1]。针对此,本文详细介绍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冬小麦种植技术

运用科学的方法、方式种植冬小麦,能够保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只有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上去了,农民致富增收才有可能。

1.1 选种

冬小麦种子的选择是种植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冬小麦品种有很多,种植户应熟悉各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及其特征特性,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如土壤、气候、水分条件等进行综合选择,保证冬小麦品种能够适应种植环境。正常年份下应尽量选择纯度、精度、出芽率高且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高产稳产品种。在种植户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更換冬小麦品种,以保障冬小麦的良性生长。

1.2 播种

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对其产量也有极大的影响,不宜早也不宜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冬小麦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弱春性的冬小麦品种要10月下旬以后播种。冬小麦的播种深度平均在3~5cm,相差不宜过大。若种植过浅,不利于麦种吸取水分,降低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若种植过深,则容易吊根。因此,种植户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以保障麦种成活率较高。

一般情况下,冬小麦的播种量普遍较大,这是农民的传统播种习惯。然而,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精良的播种方式可以保证冬小麦的产量及质量。采取这种播种方式,要求种植户选择优良的种子进行播种,同时考虑到上述选种问题。此外,这种播种方式对播种技术要求也较高,要求保证播种的均匀度,这种方式的播种量要低于传统的播种量,大概可以节约5 kg/667 m2种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植成本,而且可以使麦秆更加壮实,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抗病与抗倒伏水平。此外,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促进冬小麦产量的提高。

1.3 耕种

冬小麦应采取轮作播种方式。因为种植作物的土壤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以及冬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都是特定的。如果长期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冬小麦,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能满足以后冬小麦的生长,从而影响冬小麦的产量,损害经济利益。所以,最好采用轮作的耕种方式,科学安排种植次数,优化耕作模式,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1.4 灌溉与施肥

因为淇县当地的自然降雨分布不是很均匀,因此,旱季需要对冬小麦进行人工灌溉。在灌溉时,提倡采用喷灌的方式,即节约水资源,又可以保护土壤结构,还可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除了科学合理的灌溉之外,还需要重视施肥工作。科学施肥可以保证冬小麦的正常生长,有效增强冬小麦抗性。因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有限,冬小麦的生长期又比较长,所以,合理的追肥既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又可以提高冬小麦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1.5 化学除草

地块中不同类型的杂草严重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杂草类型,选择合适的时间及合适的灭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杂草的清理不仅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而且可以防治病虫害。

2 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抗病麦种与药剂拌种

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从麦种的选择入手,从前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对麦种进行包衣处理,添加含有防病防虫的药剂,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基数,对常发性的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控制冬小麦早期病虫的发生危害,延迟和减轻冬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而且可以预防种死苗,保证冬小麦一播全苗、健壮生长和安全越冬。进行药剂拌种和包衣时,应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来选择药剂,使用剂量和浓度要适宜,拌种或包衣要均匀。

通过对麦种进行药剂处理,可以有效保护种子,杀灭大部分细菌和地下害虫,在冬小麦苗期保护小麦不受损害。从播种期就开始对小麦进行保护,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冬小麦受病虫害损害的概率,促进小麦健康生长,保障冬小麦的产量。

2.2 农业防治措施

当地植物保护部门的技术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寄主作物的抗病虫性以及经常发生的病虫害情况,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冬小麦播种时应选择抗病虫的品种,提前考察种植地块的土壤成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增加氮磷钾肥的用量。时刻关注冬小麦生长动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尽管已经达到防治的指标,也时刻不能放松警惕,要及时进行防治工作[2]。

2.3 化学防治措施

在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威胁,从而影响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产量降低。所以,需要在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化学防治措施来避免冬小麦减产。播种前,667 m2用50%辛硫酸乳油200 mL配成1∶1 000的溶液对土地进行喷洒,或者200 mL拌细土10 kg撒施后耕入土壤,可以有效控制地下虫害。蚜虫是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虫害,农林技术人员要预测好虫害的发生时期,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户喷洒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麦田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害,要根据防治标准,抓住最佳时期,喷洒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咪鲜胺及其复配剂进行防治,当病虫害同时发生时,采用上述药剂合理混配使用,最大程度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 结语

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是北方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主要食物,研究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淇县实际情况对冬小麦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冬小麦的种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范雪洁.临猗县冬小麦种植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87-88.

[2]王西峰.鲁西冬小麦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科技传播,2013(24):135,132.

上一篇:脱毒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上一篇:独我情怀寄农蔬二十余载砥砺行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