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直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10-25 04:53:45 浏览数:

  篇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胜利召开,会议研究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设,描绘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乡镇最基层,尤其是乡镇党务工作者,如何发挥能动作用,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好、落实好、践行好,本人有以下三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领会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函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质就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具体涉及到城乡及个人切身利益又涵盖到收入分配、精准扶贫、教育、社保、计生、物价、环保、服务、网络、安全等十大方面,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事宜,这些与民生有关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也是着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稳步前进。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就是要重点和领会这些精神实质,抓住干货。针对镇实际,在创新发展理念方面,重点要加快培育以猕猴桃、茶叶等新型农业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产业发展中创新党建创先工作,科学设置农业产业党支部,引领农村加快发展。在协调发展理念方面,加快构建全镇十八里桃花河谷、蒲溪紫笋茶海两大产业景观带的建设步伐,促进全镇各项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两个扶贫生态移民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在绿色发展理念方面,重点抓好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好生态,严格查处破坏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抓建设中,坚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开放发展理念方面,积极解放思路,主动对接与发达县、市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在发展理念思维、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学习和配合。在共享发展理念方面,坚持做好政策的公开透明,改善服务环境,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的落实,切实保障民生。

  其次,当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讲解员。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惠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乡镇基层党务工作者,要结合当前实施的民心党建工程、宣传部长上讲堂和四个遍访工作,主动沉下村里去,面向农村大众,组织召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道德讲堂等,面对面、实打实地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解给大家听,将《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讲解到每个人心中去,将涉及到农村的收入分配、精准扶贫、教育、社保、计生、物价、环保、服务、网络、安全等十大关心民生领域的新提法宣传到每家每户。各村在干群连心室设立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讲解办公室,明确由村第一书记担任讲解员,使宣传、讲解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覆盖农村,深入农民脑海,做到全民参与共建,全民享受政策红利的大红包。

  第三,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落实者。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坪指出,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领导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干部世界观正确不正确,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未来五年发展绘好了蓝图,定下了目标,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抓好这些政策的落实者,推动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抓好党员发展,为实现全民小康提供力量源泉。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既要严格标准,又要创新发展。要在外出务工优秀人员中培养新苗子,引导发展好农村党员,充实农村党员队伍,提高农村党员素质,采取向外地党支部委托培养、共同培养等方式,联合有效地发展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党员发展工作。要建强农村堡垒,打牢全面小康基层基础。要实现全民小康,重心在基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基础。各项产业发展正迎头而上,要在产业发展中联合建好非公有制党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正常开展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党组织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中发挥引领和核心作用。要发挥好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出台各项激励工作机制,健强村级党组织,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夯实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抓好作风整顿。继续开展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重点的作风教育大整顿,加大镇村干部考核问责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查处阻碍小康建设步伐、损害群众利益、损坏党和政府形象等方面的违规违纪行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清障碍。要协助抓好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在农村,重点要抓好认公路、饮水安全、电力建设、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业直补等惠农政策;信访、安全、维稳等社会稳定工作。

  总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党务工作者一钉一铆、精准发力、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牢牢把握舆论宣传主阵地,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促进落实的效果,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把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篇2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当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要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是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任期内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建成全面小康对此,2012年的,已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具体来说,衡量小康不小康,主要看六点要求: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是不是达到这六大要求,就是全面小康了呢还需要注意到,这六大要求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具体要求。五位一体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强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走上永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在确保五位一体这个前提下,实现六大要求,才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小康的准绳。

  在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两个倍增、形成创新驱动、实现四化、协调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十三五将做出一系列路线图安排,确保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能够如期撞线。

  履不必同,斯于适足。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发展形势及发展任务会和十二五有相当大的不同,例如现在工业用电量上升已明显趋缓,用电甚少的无烟产业电影的票房却在爆炸式增长,这背后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出口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生产方式转变。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作为,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新一轮的改革、转型,实现从资本积累型到全要素生产型转换,为实现国民收入倍增提供充要条件。

  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实现进度如何呢截至2014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比2010年提高55%,期间gdp平均增长率高达 8%。即使考虑2015年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中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发展转变,到2020年gdp倍增计划也会实现。相对于经济总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难度可能大一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36539元增加到2014年的56339,涨幅高达54%。此外,为了切实提高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自2005年起退休金标准每年都上浮10%。除了工资收入,居民收入来源也在持续多样化,特别是投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例如,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等。主席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收入倍增计划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产品再加工、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十三五期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土地资源保护,收入倍增计划难度将加大。因此,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土地改革等措施将成为老乡实现收入倍增的新途径。

  要实现收入倍增,根本还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第四代核电技术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变电等科技创新支撑重点产业取得加速发展。重要进展。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日均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万户,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被激活。十三五时期,中国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增长,将推动四个现代化大步前行。回首十二五,新四化同步发展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向各领域加快渗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以及互联网+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形态;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54。77%,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三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集约、高效、安全、持续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新特点。新四化同步推进,将有助于经济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可持续;也可以促使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更透明、更公平,更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新四化有助于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将把区域发展着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融合,实现三大战略对四大板块的融会贯通;二是推动区域性城市群建设和跨省区统一规划,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等一批标杆性城市群;三是推动地区性经济带建设,建成一批覆盖沿边和欠发达地区、引领地方经济的地区性经济中心。最终形成三大战略引领,贯通四大板块,区域性城市群为纲,地区性经济带为目的总体区域发展布局。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多规合一,打通由中央到省市县的规划体系,推进区域性产业布局、城乡统筹和城乡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多项工作统一规划,多地区一体化推进,完成区域内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各区域全面、平衡发展的中国,将以全方面、整体性的姿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十三五期间,中国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10年,中国新增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1。5万亿美元左右。中国将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世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国制造也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随着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也更加便捷,中国人将可以做到走遍世界不用换外汇。中国还会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建设,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即将投入运行,不断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中国也将比以往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生态合作。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谋福祉。

  篇3

  全面小康的蓝图业已绘就,民族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也是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如果说三中全会聚焦深化改革,四中全会关注依法治国,那么五中全会则是着力全面规划,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会期间,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五大理念统一于发展之中,又各有侧重,形成了指导新一轮发展的相对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就是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强调,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去处理问题。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综合处理各方面关系,做好补齐短板的大文章,规避木桶效应,增强协同效应。实现协调发展,要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推动。

  绿色是进一步实现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就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依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将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议》将共享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当中,深刻表明中国的改革发展,始终没有忘记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可以说,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必将在战略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新的驱动力,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引擎。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训练题附答案

上一篇: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范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