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略谈寓剪于乐

发布时间:2021-08-31 09:40:43 浏览数: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教学时,老师在引导学习西方美术技巧绘画方式时,也应当提高本土美术素材的教学比重。剪纸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主题丰富,内涵较广,将剪纸引入美术课堂能够很好的培育学生的美学修养、陶冶学生情操、同时为学生的美学创作提供肥沃的素材土壤。因而,如何寓剪于乐,创新趣味性教学方式就成为当前小学美术课堂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125-02

1.差别教育与综合教育理念相结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将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时小学美术老师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在教学时应当树立差异性教育与综合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首先,由于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并不密切,学生平时接触到剪纸方面的的机会很少,因而老师可以通过综合教学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交流与互动,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剪纸观点以加深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认知。例如,通过剪纸艺术历史溯源以及剪纸艺术展览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内涵以及剪纸所需要的一般工具,激发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好奇心与探索心。其次,美术老师也应当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树立差别教育理念。这方面美术老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例如母亲节。通过分设小组,让学生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剪纸作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剪纸,并分享彼此的设计理念,不必强求要求所有学生的理念都是一样的,只要学生能够合理利用剪纸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表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灵魂的剪纸艺术。最后,小学美术老师也应当给学生预留空间,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好习惯以树立好的品质。在课后,美术老师可以通过布置开放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学生思维拓展,通过优秀作业思想展示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例如,美术老师可以开展剪纸艺术的一些讨论辩论会。让学生针对剪纸开展辩论,鼓励学生大量搜集事实资料,有条不紊发表各方观点。同时,美术老师也可以通过总结评价学生对于自身剪纸作品发言,从心理、语速、观点、理念等方面展开评述,并一一点评学生优缺点以促进学生美学个性发展。

2.提高美术课堂生活情景比重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剪纸作为美学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身心发展阶段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感,为此,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将剪纸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相结合,拉近剪纸与学生的距离。美术老师应当善于启发学生多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留意细节,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美、转化美的形式、创造美。首先,美术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实际生活中的剪纸艺术进行探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差异,与实际相联系。在剪纸情景选择上,教师对于生活素材的提取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选材要贴切而不乏创新。例如,老师可以以一些节假日或者一些节气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着生活素材进行创造挖掘,进而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自由动手表达自身的情感。其次,剪纸教学引入美术课堂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是指美术老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也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与培育,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因而,美术老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注意学生的逻辑推理、化抽象为具体等能力的培养。最后,美术老师也应当提高自身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轻松与相对活跃的教学环境下创设良好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剪纸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内化的不可磨灭的美学价值。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通过板报设计、班级装饰等方式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一丝美学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通过经典剪纸作品的展示,丰富学生的美学修养。

3.提高小学美术剪纸实践课堂比重

剪纸艺术作为一门传统民间手艺,其美学价值单从理论上学习并不能得到其精髓。剪纸引入美术课堂必然要求给予学生一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供学生的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要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剪纸的趣味性,必须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动手比重。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就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前老师就应当要求学生准备好剪纸所需的剪刀、直尺、铅笔、颜料等材料。在讲到具体的剪纸图样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动手剪纸、展现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发挥自己的抽象想象力,以切实提高学生将自身的抽象想象转换为具体的实践能力。其次,美术老师也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剪纸艺术传承人或者优秀剪纸人到课堂上,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指导纠正一些学生的实践误区,让学生了解千百年以来剪纸艺术代代相传的精神。也通过这些优秀人士的剪纸作品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通过讲授作品背后的剪纸意义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最后,审美能力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两方面,除了使学生接触大自然,感触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寻求剪紙灵感与素材来源,也应当注重学生社会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老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有序参加画展,来提高美术课堂的实践教学比重。在参展前美术老师应当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画展主题方面的文化背景,在参观结束后通过班级小组讨论交流画展心得,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美术老师也应当实时评价总结学生认知,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美术课堂教学应用的机会越来越多。剪纸教学引入多媒体技术不但能使学生了解剪纸实时新闻、拓展学习视野、提高思维拓展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进一步认知“互联网+”时代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进一步自觉承担起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承人的角色。一方面在课堂内,教师应当深入钻研剪纸艺术,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工具,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实时展示一些新鲜的剪纸艺术以及经典的剪纸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下我国剪纸艺术方面的文化自信。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优秀的剪纸纪录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剪纸历史以及沿袭脉络的认知,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得信息技术的功能尽可能达到最大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尝试多媒体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学生课下结合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加深对于教材内容的认知,创设专门的“剪纸角”,鼓励学生分享整合心得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课下美术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剪纸,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并参加相关的剪纸比赛,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路人。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内教学与课下实践相加和,创设课内外相结合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剪纸课堂的整合效果真正做到寓剪于乐。

5.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热情,这就要求小学美术老师真正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对于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时,老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并理解学生,创新教学方式,将生活情境与实际教学相联系、提高剪纸教学的实践比重、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综合教育与差异性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内学习剪纸艺术,感知剪纸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促进学生的美学及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改弟.剪纸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J].中小学教育文摘,2011(4)

[2]王亚军.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教学[J].中国美术教育,2000(4)

[3]孙晶.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52)

上一篇:以刀代笔,推陈出新

上一篇:铭记中华:传说与中华民俗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