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让幼儿的心灵在潮汕民间艺术活动中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1-08-12 08:49:40 浏览数:

【内容摘要】潮汕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能给幼儿教育带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本文依据艺术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试图从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角度切入探讨如何在潮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潮汕文化 民间艺术 幼儿教育 审美能力 和谐发展

一、从欣赏引导入手,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一)创设环境,熏陶感染。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们营造浓郁的潮汕民间艺术氛围,能促进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潮汕民间艺术作品种所蕴涵的美的感知能力。如:我们在各班活动室内布置剪纸、印染潮剧脸谱等潮汕民间艺术作品,在走廊的瓷砖墙上绘制一些反映真善美的潮汕民间文学作品的插画(神笔马良,女娲补天,杨门女将)等,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潮汕民间艺术作品形象,增强对潮汕民间艺术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敏感性。当然,也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共同制作作品布置主题墙,如:结合端午节制作香囊悬挂各处;在“过年喽”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模仿潮汕民间过年的情景,在活动室窗户上张贴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如室内挂红灯笼、中国结,门上张贴对联等。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秀向上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观察、想象、追求美。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再加上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就能有效地增强幼儿对潮汕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加强选择,拓宽视野。歌德曾经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因此,首先提供给幼儿的应该是本民族或世界上最优秀的潮汕民间艺术作品。其次,应该选择那些幼儿易于理解的潮汕民间艺术作品作为欣赏的内容。如:潮汕民间故事《井边会》《穆桂英挂帅》,潮汕民间剪纸、编织作品等。有组织有系统地为幼儿提供潮汕民间艺术作品,有助于他们的感知经验系统化,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三)教师引导,深化认知。教师在潮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潮汕民间艺术作品。和幼儿一起谈论潮汕民间艺术作品,有助于幼儿把感知经验系统化,提高其欣赏能力,有助于幼儿从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审美感知方向发展,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这种敏锐的感知能力表现在:幼儿能在获得对作品强烈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再认真细致地观察潮汕民间艺术作品(要素特征、要素之间的关系、作品表现的情感);能观察作品使用的材料特征,如某种色彩或表面的质地,某种乐器的音色,某种词语的声调等;能观察作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如早晨或黄昏,战争或和平的背景。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帮助幼儿面对潮汕民间艺术作品做出审美反应,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感知和欣赏潮汕民间艺术作品,这也正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以潮汕民间美术欣赏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从“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知潮汕民间美术作品所再现或表现的内容;从“你觉得哪里最美?为什么”引导幼儿感知美术作品形式;从“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感知潮汕民间美术作品的情感;从“请你给作品起个名字”,引导幼儿回顾与反思美术作品的整体感知;从“猜猜这是哪个潮汕民间艺人的作品”,引导幼儿感知了解潮汕民间艺人的风格。

二、从审美迁移入手,诱发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一)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发展儿童想象力;(二)利用潮汕民间艺术,激发幼儿想象力;(三)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想象力。

三、从情感熏陶入手,提高审美理解力

(一)分析潮汕民间作品,培养幼儿审美价值。通过对作品分析,让孩子们更好把握作品内涵。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潮汕民间艺术教育前,首先应分析作品,对作品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合理地解释,正确地把握其审美价值和各种情感基调。教师既要掌握各种形式艺术作品内在的基本结构,如:美工作品的造型、色彩、艺术风格等,又要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情绪风格、象征寓意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艺术作品作出细致地分析和处理,并将其审美价值及潜在的教育价值更为有效地传达给孩子们。如:潮汕民间美术欣赏“李老三”,教师既要引导幼儿欣赏其憨实、笨拙的外形特征及艳丽的色彩,又应让幼儿了解潮汕民间艺人通过其寓意和象征祈求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愿望。

(二)营造潮汕文化氛围,激发幼儿想象能力。营造艺术氛围,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从而使幼儿更好理解作品。创设情景指根据艺术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帮助幼儿更好地进入艺术欣赏状态,充分调动幼儿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潮剧欣赏《陈三五娘》,结合元宵节发动幼儿带来各种彩灯悬挂在活动室,创设花灯会的情景,再利用废旧纸盒制作舞龙道具,让幼儿在欢快、热闹的音乐中亲身体验舞龙的热闹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在高涨的激动情绪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为更好地理解戏曲音乐打下了基础。

(三)启动情绪情感调控,激发幼儿创造欲望。有的放矢的指导,引发幼儿更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作品。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作为艺术活动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调控在与艺术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状态上来,并以自身对艺术的表现能力来调控艺术教育活动,使教师的艺术表现在情绪上感染幼儿。无论是美术、音乐作品,教师都要有较强的敏感性,善于发现、捕捉、审视、由衷地赞叹,并做到有控制地表现和渲染,与幼儿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如:为激起幼儿对印染的兴趣,在展示印染作品的同时,老师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对此发出由衷地赞叹,“哇,太美了!”“真好看哪!”并假装自言自语地说:“这么漂亮的图案是怎么弄出来的呢?我真想试试!”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又如:讲述故事《宝莲灯》时,老师不妨用粗声粗气的语调,张牙舞爪的动作以及凶狠的眼神形象地表现出二郎神艺术形象,以情感染,激發情感,使幼儿感之以形,动之以情,而后晓之以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理解力的目的。

上一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

上一篇: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