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比较视阈中的新宾满族剪纸特征浅谈

发布时间:2021-08-30 09:41:10 浏览数:

摘 要:新宾满族剪纸是依附于民间巫术和民俗节日活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它经过几百年的传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本文针对新宾满族剪纸和山西广灵剪纸在材料、工艺、造型、宗教信仰、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分析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凸显新宾满族剪纸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满族剪纸 广灵剪纸 审美特征

剪纸艺术在我国属于较为普遍的群众性艺术,一剪一纸,一手一心,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图案便化作手中的生命,跃然于剪下。取材生活,创作易学,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剪纸艺术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剪纸属于十大门类中的传统美术类,是包含子项目较多的一个项目。依据国务院公布的有关文件内容,目前,按子项目数计算,全国共有53个剪纸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辽宁新宾满族剪纸和山西广灵县的染色剪纸便包含其中。此二者同出于民间群众的奇思妙想,但当将其一同审视,不难发现共性之外的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彰显了新宾满族剪纸独特的神韵。

一、取材不止于纸

“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然而,各地剪纸艺术的发展形成在受当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之下,显现出不同的当地特色。

山西省广灵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当地剪纸所用的材料除了剪刀所能“咬”动的纸张外,还采用生宣纸用于染色,取材不局限于传统的剪纸用材,可谓别出心裁。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民间剪纸艺人因地制宜,其材料除了纸之外,还选用皮革、鱼皮、麻布、桦皮、苞米窝儿、树叶、绸等薄片材料[1],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通过手中的剪刀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作品,极具地方特色。可见,在历史的删繁就简下,民间艺术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反映了人们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状态[2]。

二、工艺刀剪争奇

在制作工艺方面,山西广灵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可谓刀剑争奇,各具风韵。山西广灵剪纸虽为“剪纸“,却用刀不用剪,是中国国内少有的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之一。其工序流程为:剪纸之前,先起画稿,由熟练的民间艺人先在蜡板上制样,称为”刻纸“,即常用的剪纸模式,经起稿、剪刻、粘貼、揭离、修整而成,以其独特的风格、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奠定了剪纸行业的至尊地位,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刀刻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剪纸作品的精雕细琢,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创作的效率,可一次刻十几层甚至几十层。广灵染色剪纸以婉约典雅和富丽堂皇著称,如图1所示,其制作方法是,先用吸水性好的白纸最好是生宣纸剪刻,再用广告色渲染这种染法只能一次染一张。但更常用的方法是,用品色稍加酒精调和后点色,这种染法的优点是一次可染透十几张,因向下层渗透,可达到染上面一张而得下面几张的目的[ 3]。

与广灵剪纸相比,新宾满族剪纸则技法古朴自然,不描不画,不打底稿,剪随心动,一气呵成。虽无前者丰富的色彩,但会根据画面上的需要或用木炭、或用烟头、或用香头等,烫出点、线来表现画面,是为“烟熏法”,呈现出颇具原始韵味的风格。因过去穷苦百姓家少有彩纸,在现有条件下,为使剪纸图样生动醒目,聪明的满族姑娘们便将剪刻好的图样放在一张白纸上,图样和白纸用水粘在一起,采用烟熏的手法,形成黑白分明的剪纸年画, 将原剪纸图样揭下来后粘贴在墙上又可组合成 一张白底黑画的年画,也称熏画,东北满族民间艺人们称之为熏样剪纸[4]。这种手法的运用是新宾满族剪纸中的一大特色,其中还包括有吊线剪纸、立体组合剪纸等,是在其他地区、民族剪纸中所罕见的。吊线剪纸,如图2 所示,是满族人过端午节时在窗前悬挂的一种剪纸,它的人物造型极为别致,无论是头、身、四肢和手脚都是单剪的,是用细线打上疙瘩连接在一起的,吊在窗前被风一吹,活灵活现。

新宾满族剪纸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将剪纸、故事、民歌的剪、说、唱三项技能集于一身,剪纸时边剪边唱,心、脑、手并用,故事从心底生,民歌自口中出,作品由剪下而出,堪称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三、构型同中有异

(一)相同点

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其图案取材多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密切相关。在广灵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的图案中,取自动物、植物的素材都较为普遍,而分析剪纸中的动、植物纹样就会发现,这些纹样传承了人类生殖繁衍、生命延续这个千古不变的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年年有余”、“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等观念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些传统理念在剪纸艺术中也十分常见。同时,鱼、蛙、鸟、鹿是仰韶文化中的四大动物纹样,那时原始彩陶中的动物形象不是普通劳动生活的再现,而是表现出一种人类观念。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仰韶时期的四大动物应该是原始生殖崇拜的重要符号,是向生命之神祈祷灵魂不死、生命永存和子孙繁衍的巫术表象[5]。广灵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中均大幅出现鱼、蛙、鸟、鹿等动物形象的主题纹样,广泛运用于婚嫁的喜花当中,其寓意均与多子多福有关。而剪纸中所涉及到的植物形象也往往与此有关,如满族剪纸中常见的石榴纹样,寓意多子多福;广灵剪纸中常见的牡丹形象,用来喻阴喻女,其常与喻阳喻男的鸟、鸡、凤、石榴相搭配,表示阴阳结合、生命繁衍。

此外,剪纸中的图案取材据其读音及谐音,又都有衍生的寓意内涵。汉语同音词多,汉民族有重含蓄、忌直言的文化心态,因此人们往往利用同音词进行谐音取义,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例如,人们希望“年年有余”,因“鱼”与“余”同音,因此“鱼”就特别受宠。自满族先民有语言开始就认为语言是万能的,对语言产生崇拜,相信语言所代表的东西与所要达到的东西和语言的本身是同一个东西,吉祥图案是民俗文化的传承,清代吉祥图案中的谐音表意方式以"口彩"视觉化的方式表达民俗意蕴,展示了满族人独特的文化逻辑和思维方式,也体现了满族民俗表意方式[6]。例如,梅与“眉”谐音,喜鹊与“喜”同音,梅花与喜鹊的图案,文化人又引申出“喜喜鹊上眉梅花梢”的寓意。如图3所示。如此,也体现了新宾满族剪纸中满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因此表现出众多同山西广灵剪纸这一典型汉族传统文化门类中的共通点。

(二)不同点

纵山西广灵剪纸与新宾满族剪纸拥有许多在图案和寓意下的相通之处,然相较之下,新宾满族剪纸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造型的刻画并非如广灵剪纸般精雕细刻,在人物题材的表现中更为明显。广灵剪纸中的形象因前期起画稿,后又精雕,呈现出及其细腻的清晰花纹,丰富匀称,形繁意明;而新宾满族剪纸的图案纹样则如剪影般,轮廓清晰,夸张粗放,形简意赅。如图4所示,新宾满族剪纸对于人物的神态、动物的羽毛等细微之处很少做精细处理,而是以类似古老的岩画般的影像造型,刻画出古朴生动的形象。满族剪纸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那简单的轮廓下,透露出满族先民淳朴的审美观,仅依线条的简单勾勒,似中国传统疏体绘画般,通过寥寥数笔,化繁为简,这不正是写意精神的体现吗?

四、作品起源不同

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基础的重要体现;艺术的诞生往往是基于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社会背景。剪纸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也是一定地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审美化体现,现观山西广灵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不可不重视其艺术形式产生的起源。

广灵剪纸伴随刺绣而生,早期为花样,后期发展成为窗花,因此广灵剪纸又成为广灵窗花。与其他艺术相比,广灵剪纸一开始就是民间女性的通俗艺术。剪刀与妇女关系密切,结下了不解之缘,飞针走线,剪布裁帛,制作衣服、鞋、袜。待纸发明了,普及了,就用手中的剪刀去剪、去裁切,便孕育出了剪纸这一艺术品种。它表现了妇女心中的世界,表达了她们对婚姻、儿女、劳动、生活、情感的美好愿望,从而催生了不可数计的丰富多彩、撼人心灵的剪纸作品,一剪就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相反,新宾满族剪纸则是在萨满祭祀仪式中催生出来的。因为在满族人的原始祭祀活动中,每每需要崇拜的图腾形象,这个形象早期或用兽皮、鱼皮、树皮、植物叶剪刻或 用木材雕刻而成。 这种祭祀仪式一直沿袭下来,剪刻神偶随之相沿成习,这些作品由最初的祭祀工具,最后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民间剪纸艺术。满族剪纸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嬷嬷神”。 满族有百余个嬷嬷神。满族人用剪纸形式吧嬷嬷神人性化成“嬷嬷人”。 在所见到的剪纸作品中“嬷嬷神”都是满族装束,直面站立,两手下垂,五指分开,左右对称。如图5所示。

由此可见,二者在诞生之初便有较大差异,一是孕育在男耕女之的农耕文化当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是衍生于宗教仪式之中,承载了更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起源上的差异也就奠定了二者在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

五、分饰社会角色

广灵剪纸从刺绣的花样发展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自发展为“广灵窗花”后,人们将其张贴在身边能够彰显其美丽的地方,窗户上、门上、家具上、车子上……其图案纹饰由简到繁,经历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性文化产业,通过政府搭台,文化唱戏,广灵剪纸已成为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不可估量的文化影响。

不同于广灵剪纸,新宾满族剪纸扮演着更多的角色。首先,其可作为装饰物张贴于各类场合。如室内装饰中张贴满族剪纸,既可增加其场所的审美趣味,又可彰显民族本色,或为室内平添几分民族情趣。其次,因其宗教信仰的萨满色彩,满族剪纸又运用于许多民俗活动中,如图6所示为满族“拉手人”,在家里的小孩生病或受到惊吓时,人们会在夜间从灶坑抽一盆灰水,放于小孩炕沿边上,剪拉手人当“替身”扣在盆下,早晨翻开盆看,如果纸人烧着就是“夜星”(夜魔)被扣住,将灰烬倒到外面,成为“扣夜星”。再次,新宾满族剪纸还可用于儿童游戏当中,如图7所示,为其所独有的一种“立体组合剪纸”。剪纸人物的身体是由纸折叠后剪制而成的,头是单剪的,有个长脖子,可插到衣服里,男人的长辫子可折到背面去,用一根扫帚蘼子作支撑。这种人性化的嬷嬷人,既是神灵的象征,同时还是满族儿童在作“摆姑娘人”游戏时的玩具,可根据故事情节的不同摆放出各自不同的人物造型,别致有趣。此外,新宾满族剪纸还用于祭祖中。在传统满族民居室内的西墙上都设有祖宗板,祖宗板前有挂签,这挂签即为地道的满族民间剪纸,挂签一般为白色和黃色,上有满文,有粗犷的方孔和文字相连,图文结合,保留着满族的传统。

由上可见,广灵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均是中国传统美术中光辉夺目的艺术形式,二者发祥民间,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民间艺人的巧思妙想,当地的民风人情、历史文化、希望寄托,都跃然纸上,同时也不止于纸上。相较于广灵剪纸,古朴自然的新宾满族剪纸保有质朴的满族性情,纵线条粗犷,形似剪影,却也凝聚着满族先民的智慧,蕴藏着深远的满族传统文化。其看似简单的形象构图,是简化了的形式意味,拙中见巧,正是现代艺术家苦苦找寻的创作真谛。

参考文献

[1] 蔡苏宁. 满族剪纸 中国文物信息[N]. 中国文物报,2015-11-03(004).

[2]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 [M].北京工艺美术 出版社, 1998.

[3] 唐亮. 山西广灵剪纸艺术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4] 李秀云,杨凤湖.简化的形式意味——比较视阈中的东北满族剪纸特征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01):49-52.

[5] 夏佳,林景扬,余杨.清代吉祥图案中体现的满族民俗表意方式[J].电影评介,2008(19):83.

作者简介:池佳璇(1995- ),女,山西大同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上一篇:海派剪纸展新颜

上一篇:浅谈剪纸工艺进课堂的意义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