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第三讲:婴儿的营养

发布时间:2021-06-27 20:09:49 浏览数:

在宝宝们出生之前,其营养是由母亲来决定的。而出生以后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营养以及合理的喂养。这包括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营养素供给、适合婴幼儿消化功能的烹调方法及合乎婴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食谱安排等等。

在本讲中,主要介绍如何根据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合的饮食。如母乳或人工喂养的方法、月龄婴儿辅食的添加、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越来越关心“吃”了,但是你是否发现“吃”出来的毛病却越来越多了?

以现代的眼光反观我们传统的饮食习惯,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反观现代人的健康问题。现代人,包括孕妇、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该如何吃得营养呢?人们在“吃”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我国目前营养界泰斗,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70年的著名临床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在本刊独家开辟“李瑞芬讲坛”,介绍营养缺乏症、营养过剩导致的“现代社会文明病”、饮食宜忌、饮食与美容、饮食与疾病、食疗食补等现代营养学热门话题。从第一期开始每月一讲。

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我们将根据读者的需求选出有价值的选题请李瑞芬老师详细讲解,或针对你个人的健康问题专门指导。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给读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帮助。

增加辅助食品与断奶

乳类虽然营养全面,但终究是流质食物,只能适应于未出牙及胃肠道娇嫩的新生儿。婴儿3个月后,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逐渐完善;6个月后出牙,胃容量也较初生儿增长了3倍以上。此时应从流质、半流质到逐渐增加软质及固体食物,使婴儿逐渐增强咀嚼能力,适应固体食物,为断奶做好准备。要使婴儿在断奶时不致因食物的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代谢失调、对营养特质的利用不全以至营养不良。

我国的婴儿与国外相比,6个月前发育基本相同,以后发育的距离渐渐拉大,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添加辅食这个关键。

大多数的婴儿应在1~3个月时添加维生素A、C、D、E,维生素A、D、E可以从鱼肝油、晒太阳中获得,维生素C可以从各种菜汁中获得。

3~4个月时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但不能单纯以月龄的大小为依据,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因为母亲的奶量、婴儿的食欲、生长速度以及生理发展和活动等方面都不相同。如有的婴儿个子大、活动力强,就比文静的婴儿需要早些添加辅助食品。

热能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婴幼儿为了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必须每天从食物中取得足量的热能。热能来源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热能的单位是用“千卡”表示。即在正常大气压下,将1公斤水,从14.5℃加热到15.5℃所需的热能。食物经氧化后,可产生一定的热能,经测热器测定,每克蛋白质产生热能4.1千卡,每克脂肪产生9.3千卡,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3千卡。但在消化过程中,热能稍有损失,故这三种营养素实际的产热分别为4千卡、9千卡和4千卡。

婴幼儿有一部分生长所需的热能,所需热能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例。如果饮食所供热能不符合这项需要,生长发育就会迟缓或停顿。这项热能需要是不能用测热器测定的,因为饮食的一部分存储于体内,供生长发育,并不燃烧消耗。

1岁以内婴儿体重增加最快,按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热能,初生儿第一周时约为60千卡,第2、第3周时约需100千卡,第2个月至第6个月时约需110~120千卡。1岁以内婴儿,用每公斤体重每日110千卡计算,以后每3岁减去10千卡,至15岁时为60千卡左右。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正常婴儿所需热能的平均数。月龄相仿,体重相差的健康婴幼儿的需要量可以相差很多。

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的相关。0~1岁婴儿吃母乳或饮用牛乳,糖类以乳糖为主,但此阶段正是婴儿大脑细胞发育的高峰,大脑中除水分外,一半物质由胆固醇、磷脂、糖酯等构成。因此婴儿食物中要有充足的脂肪,脂肪比例应占总热量的40%~50%。如婴儿在吃米糊的时候在其里面加入一勺猪油,才能保证大脑的高度发育(见图1)。2~3岁婴幼儿,以粮食中的淀粉为主要糖类,应占总热量55%~60%;断奶后的婴幼儿,如有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不吃五谷杂粮,挑食鸡、鸭、鱼、肉,淀粉摄入量过少,总热量就不足。

所以三大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一般是碳水化合物供热不足时,才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供热。以致体重减轻、消瘦,严重时易发生浮肿。如长期热能不足,蛋白质食物作为热能消耗,影响了蛋白质补充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作用,因而婴幼儿生长缓慢而消瘦。反之,如不论餐次的喂食,使婴幼儿热量过多,造成脂肪细胞数多和增大,引起营养过剩而肥胖。

合理的食物结构应该是主食与副食同时食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作用。如两者供给的时间相距在4小时以上,则蛋白质的利用率也会降低。因此,婴幼儿半岁以后,就应逐渐食用混合食物的平衡膳食。

添加辅食的原则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每当添一种新食物时,从一茶匙开始,观察第2天大便的颜色和气味,如正常,再逐渐添加一种;如发现异常,即要停止。

在添加辅食时,膳食要注意平衡。婴儿若摄入蛋白质不足,碳水化合物过多,即摄入肉、蛋类少,主食和糖过多,就会不正常地积存一些脂肪,肌肉生长不好,出现一时性的虚胖。如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则会出现血糖降低和营养素缺乏的表现,使体内蛋白质作为热能消耗,形成营养不良。

应当如何搭配婴儿的饮食,逐渐过渡到断奶呢?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断奶食谱和辅助食品制作方法。

米粥的制作:将米洗后,浸在水中,米与水的比例是1∶10,大火烧开然后改小火煮70分钟左右。中间不要加水或停火,煮至粘稠为止,放置5分钟后取米油。

菜汁:将胡萝卜、白菜、白菜花切碎,加水烧开后,关火焖10分钟左右。1个月后即能在两次哺乳之间喂食。

菜泥:将胡萝卜、土豆煮熟调味后研碎,再用勺子边压边擦边加牛奶。3~4个月时即可从一茶匙开始喂。

熟蛋黄:鸡蛋带壳煮熟后,去皮,取出鸡蛋黄,压碎后加入碎米粥里喂食。

添加辅食要过好两个关

要过开口关 训练婴儿由吸吮到咀嚼的能力,为断奶做准备。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牛乳喂养的婴儿,都只会做吸吮动作,不会上下张口咀嚼。当添加辅助食品时,婴儿接触到一些固体食物时,会试用唇的动作试吃食物,称为唇食期;当食物由唇进入口中时,会运用舌头的动作,叫舌食期;最后能在牙龈的动作下进食。在母乳或牛乳喂养过程中,要及早训练婴儿学会这一过程,使他们不断提高咀嚼和吞咽能力,体验不同硬度、脆度、粘度和不同营养性质的食物。要让婴儿逐渐适应,过好张口关,首先要训练他张口。

喂奶时,娃娃是用嘴吮吸汁液,若要让他张口,改用口腔上、下运动咀嚼食物,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母亲启发诱导得好,过不了多久,喂饭时只要举起勺,他就张圆小嘴,用口腔的上下动作,把喂进嘴里的饭吃下去。小儿咀嚼时,口腔内分泌大量唾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许多家长不注意及早训练幼儿张口,两三岁的幼儿,还叨着妈妈的奶头,或捧着奶瓶吃喝。虽已长满了牙,对于蛋糕类的固体食物,还只会含在嘴里不会吞咽,结果因咀嚼能力差,不能食用多种食物,影响了正常生长。

要过适应关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由于唾液腺细胞不太发达,唾液分泌少,缺少酶,所以只能消化乳糖、葡萄糖。随着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各种酶也逐步发展完善。

从3~4个月起,婴儿的唾液分泌量开始增加,唾液内的淀粉酶才随之增加。因此,不宜过早喂食淀粉类食物。有些父母怕孩子吃不饱,未满月就加喂代乳粉、奶糕,结果由于食物中含淀粉类过多,在肠内引起发酵产酸,刺激肠蠕动而引起腹泻。

粪便是婴幼儿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粪便含水分80%,其余是黏液细胞和食物残渣,包括中性脂肪、脂肪酸和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淀粉类和矿物质。

婴儿的大便能反映体内消化吸收的变化,并可以提示婴儿健康状况的好坏。父母经常注意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纠正。所以说,粪便是婴幼儿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即初次排便。最初3天内排胎便,质黏稠,色深绿或黑绿,不臭。因为它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组成的。

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金黄色,软硬均匀,偶尔微带绿色,酸而不臭,每日排便2~4次。

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淡黄色或土灰色,较硬。因牛乳中蛋白质较多,所以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后的臭味,每日排便1~2次。

混合喂养的婴儿粪便添加淀粉食物多时,大便深棕色,有泡沫,量多。

吃菜泥食物多时,大便绿色,较稀。

吃蛋白质食物多时,大便干燥,有凝块,色淡黄,呈碱性。

吃脂肪食物多时,大便水泥色,油滑,排时成条形,后散开,酸性,有腥臭味。

吃糖多时,大便软而糊,初排时黄色,渐变绿色,酸腥;如糖很多则促进肠蠕动,成泄泻,带出未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

吃肉多时,粪便黑褐色。

吃副食多时,粪便泄泻,带出未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

喝水少时,大便棕黄色,颗粒状。

上一篇:新能源在绿色生态建筑系统中的应用

上一篇:城市居民申请停止用热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