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MBT2000主战坦克

发布时间:2021-06-28 10:08:46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MBT2000是中国近年最成功的外贸坦克项目,继成功帮助巴基斯坦建立生产线,制造500辆后,不久前还向非洲摩洛哥出口150辆,击败了竞争者俄罗斯T-90S。另据俄罗斯媒体2011年报道,孟加拉国政府也计划从中国进口44辆MBT2000主战坦克和3辆通用底盘的装甲维修保障车,交易总价值1.619亿美元。

研制背景

由于印度长期以来对巴基斯坦有着坦克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为寻求平衡,1988年巴基斯坦开始与中国合作MBT2000主战坦克计划(印度当时针锋相对地宣布“阿琼”坦克“很快就可投入生产”,迫于压力,1996年巴基斯坦从乌克兰进口了T-80UD应急,促使1998年印度又从俄罗斯进口了T-90S)。但巴基斯坦始终坚持完善本国坦克工业,与中国合作研制一款能对抗印度T-90S的先进主战坦克,同时要求价格不要太高,避免国民经济压力过大。

不得不说,巴基斯坦面临的坦克压力还是比较严峻的。目前印度军队装备约700辆T-55、约1500辆T-72M1、约1200辆“胜利”、330辆T-90S、数十辆“阿琼”以及约90辆PT-76水陆坦克。而且印度已经向俄罗斯追加订购T-90S近千辆(第一批300余辆为原装进口,其他打算在本国许可生产)。而T-72M1也被印度利用俄罗斯技术陆续现代化改进。这样看来,即便老旧型号退役,未来印度的三代坦克数量也将维持在2500辆以上。

巴基斯坦军队装备坦克总共只有2200多辆,还包括老旧的中国59式1200辆、69式250辆以及约540辆M47/48和50辆T-54/55,这其中除部分中国59式和69式还在继续改造,其余正逐步退役。目前巴基斯坦陆军的现代化坦克仅有200辆中国85式、320辆T-80UD以及正在逐渐增加的MBT2000(巴基斯坦称“哈立德”,是一位阿拉伯战争英雄)。可以说,MBT2000将逐步成为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

研制回顾

1979年,617坦克厂研制出了121A样车,这就是我国80式坦克原型,不过它直到1988年才正式定型为88式坦克。当时国民经济正在大调整,科研单位不能指望国内军方大批采购,所以还没有等80式定型,就给车体换上了焊接式炮塔、加长型105毫米线膛炮(“加长”是相对进口的英国L7线膛炮而言)、212式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命名为“风暴”85式外贸坦克。后来又把730马力发动机提升到800马力,命名为“风暴-2”85-2式外贸坦克,向巴基斯坦推销。但巴基斯坦陆军仍嫌火力不足,于是科研人员又将火炮改为苏联T-72的2A46M型125毫米滑膛炮仿制版,威力、射程、精度都比原型有所提高,将这款坦克定名为85-2M式。巴基斯坦称其为85-2AP式(A为改进型,P代表巴基斯坦),采购了200辆应急,同时协调我国研制单位继续改进,推出85-3式(又称90-2式),这就是MBT2000的技术原型。

1988年10月1日,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贝格宣布中国将帮助研制主战坦克MBT2000。1990年1月16日,巴内阁国防委员会批准该项目,投资10亿美元。5月,巴方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正式签约。1991年6月12日,第1辆巴基斯坦生产的样车制成并举行剪彩,时任总理谢里夫、参谋长贝格等都参加了剪彩仪式。谢里夫还兴致勃勃地亲自驾驶了这辆坦克,称赞道:“我感到这辆坦克甚至比奔驰轿车更舒适。”2000年,MBT2000设计定型,随即开始完成500辆订单。

技术难点

说起来有点不客气,MBT2000最大的研制难点在于巴方的苛刻要求。

巴基斯坦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南亚国家:北部与印度接壤地区多山地,坦克运用不便,不能作为MBT2000的主要装备方向;南部平坦多沙漠,纬度低,夏季为副热带高压控制,最高气温超过50℃,多扬沙天气。而巴基斯坦的经济首都卡拉奇(也是其第一大城市、海港和军港)到印巴边境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千米。可以说,整个国家没有战略纵深。

巴基斯坦军方设想的作战背景是:印军突然袭击,巴方边境守备部队迅速被击溃,一线失守,印军推进到巴境内(具体地点不明)。接着,巴军指挥部要求坦克部队不经准备,立即奔赴前线,期间没有校炮时间,弹药也必须在野外补充。加之敌情不明,巴坦克部队不能拖车行军,必须直接履带行军,这样为的是一旦遭遇印军先头部队,能迅速展开作战队形。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坦克依赖拖车行军有惨痛的反面案例: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攻至杰赫拉,疏于防备,精锐的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的一个坦克连在拖车上遭科威特陆军“L型伏击”,因坦克未及展开,结果全数被“打靶”消灭。

正因如此,在MBT2000动力分系统考核中,巴方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标准:样车平均每天跑150~200千米,每年还有一次400千米的不停车长途连续行驶考核。须知,坦克行驶的摩托小时非常宝贵,为避免过于损耗,一般都禁止坦克长途自力行驶,长途机动要依靠坦克拖车甚至平板军列,靠近目的地以后,再下车自行。

巴方测试果然严格,连当时风头正劲的美国M1A1都未能通过(估计可能是M1系列的燃气轮机所需进气量太大,空气滤清器不能适应沙漠多尘环境)。要命的是,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坦克动力系统极少,加上国际制裁,给巴方选型造成很大障碍。

MBT2000制造了4辆技术验证车,动力系统均排除燃气轮机——第1辆安装中国国产96DZ型882千瓦(1200马力)柴油机和德国伦克LSG3000变速箱(用于韩国K1);第2辆安装英国帕金斯CV-12型882千瓦柴油机(用于“挑战者”)和法国ESM500自动变速箱(用于“勒克莱尔”);第3辆采用乌克兰6TD-2型柴油机和液力机械半自动变速箱;第4辆采用德国MTU公司的MB871型柴油机(用于“豹”2早期型)和德国伦克LSG3000变速箱。其实第1辆的中国96DZ型柴油机也具有德国“血统”,可以认为是仿制MB87l型。但遗憾的是,90年代德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否决了LSG3000变速箱出口巴基斯坦,第2辆车的英法组合也因为对巴基斯坦核试验的制裁而无果而终。

最后选定了第3辆车测试的动力系统。乌克兰6TD-2型是一种水冷二冲程柴油机,有着一系列固有特点:漏气、耗油、冒黑烟、扭矩大,但结构简单、体积小。此外,苏/俄坦克发动机素来“短命”——这款设计寿命只有500小时,又是半自动变速箱,性能并不先进,好在和巴基斯坦已有的320辆T-80UD坦克的6TD型柴油机有良好的后勤通用性,在沙漠高温下发挥也算稳定,在1996年6月终于通过了残酷的环境验证。

巴方对火力系统要求也非常高。巴南部多扬尘,中国第2代微光夜视仪性能还行,但在巴基斯坦“水土不服”,于是研制了热像仪配套。海湾战争实践证明,坦克在沙漠地区夜间、尘雾中热辐射特征非常明显,用热像仪能远距离识别坦克。加上巴方要求MBT2000坦克能在不校炮和弹药野外堆放的情况下,经过50℃暴晒后立即射击,且射击距离一般为1.8~2.5千米,达到了绝大部分坦克主炮的最大有效射程。而远射程必然要求坦克炮的身管长、膛压高、伺服机构灵敏、火控精度高,加之当地多沙丘,地形起伏大,动对动射击更要在大起伏路面上行进。测试时,靶子在2千米外,样车成45°角行驶,有时坦克刚刚完成长距离跑车测试,就被要求立刻打靶。

巴方这些要求实际上涉及另一个标准——人机工程。我国传统坦克设计师从苏联。苏式坦克的人机工程之恶劣众所周知:坦克内部到处都是油渍,弥漫着油味,灰尘大;仪器安放杂乱,乘员空间狭小,行驶颠簸起来更是“七荤八素”;坦克发动的声音嘈杂,喉头通话器效果差,往往要手势比划才能交流;车内一般无空调,在高温沙漠驾驶,中暑司空见惯。

为了满足巴方要求,我国科研单位可以说是被逼着开展人机工程研究,加大了坦克炮塔容积,调整仪器布局以方便操作,增加了辅助发动机提供应急电力,装了空调。如此改动下来,MBT2000自有与众不同之处。

分系统技术特点

火炮

T-80UD的苏/俄125毫米坦克炮被巴基斯坦陆军评价不高,可以概括为“看上去很美、用起来很笨、活下去很难”——尽管口径大、初速高,但受制于弹种,穿甲能力不如德系120毫米炮;身管锻造技术较落后,相比西方120毫米坦克炮比较笨重;出于大规模生产的“消耗品”定位,其身管寿命只有300发,比中国镀铬的125毫米坦克炮至少低着200发。炮管寿命短有两种后果:要么训练强度大,炮管要经常更换,多花钱,要么珍惜炮管寿命而舍不得用,造成部队战备水平下降,战时自然堪忧。

MBT2000最终选定的是中国新型125毫米坦克炮,可谓德国和苏/俄“混血儿”。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欧洲引进了电渣重溶精炼钢、单壁自紧身管技术,使得中国125毫米炮比苏/俄国同口径炮的管壁更薄、膛压更高、威力更大。测试中,MBT2000在2000米距离穿甲深度为550毫米均质钢,凭借中巴军事合作关系,相信巴基斯坦必要时能够从中国进口穿深600毫米以上的特种弹。

MBT2000曾考虑过炮塔尾舱自动装弹机方案,后来因为技术储备不足而放弃,实际装车的是测绘仿制的苏/俄转盘式自动装弹机。我国科研人员还发现原型的故障率过高,很不可靠,进行了29处改进,故障率降低到1%以下(精细的日本90式自动装弹机的公开故障率也达到了5%),满足了巴方要求。由于是自动装弹,MBT2000的乘员减少到3人,射速提高到6~8发/分。

弹药

苏制原型炮发射的穿甲弹威力较低。印度T-72M1甚至还装备1973年就停产的BM-9型穿甲弹,其弹芯重量3.6千克,初速1800米/秒,弹芯长径比9:1,在2000米距离穿甲威力只有245毫米垂直均质装甲钢。现在T-90S配备的是3BM-42型穿甲弹,2000米处穿甲能力一般也仅有460毫米垂直均质装甲钢。而中国99式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王哲荣院土曾称,99式主战坦克发射125毫米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均质钢装甲;使用特种穿甲弹时,同距离穿深可达960毫米。也许这是某理想条件下数据,加上MBT2000技术也不如99式,但MBT2000配用弹药强于同口径俄式弹药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火控

中国从85-2M式外贸坦克开始装备指挥仪式火控,其车长、炮长瞄准镜以及火炮都各自配有独立稳定装置,车长、炮长均能独立搜索、瞄准目标,必要时车长能够超越炮长射击。最大的好处是双人搜索感知能力强,发现目标概率大,反应快,毕竟车长周视搜索角度比炮长更大。该火控还有自动跟踪功能,即当运动目标突然被隐蔽物遮盖时,瞄准线能按照原来的跟踪速度继续移动,当目标从隐蔽物后出来时,瞄准线基本上可以对准目标。

MBT2000安装的212B型火控系统达到了战后第三代坦克水平,据巴基斯坦官员称,MBT2000以40千米/小时前进时,对2500米处的活动目标还有85%的命中率(也许是理想条件下),火控从发现、跟踪、瞄准到射击的反应时间为6秒,与M1A1处于同一水平。

动力系统

MBT2000战斗全重不足50吨,发动机功率882千瓦(1200马力),单位功率18千瓦(24马力)/吨,最大行驶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450千米,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需9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坦克的最大速度一般仅仅限于测试使用,此时车辆损耗大,噪声震动大,实际公路紧急机动能有30~40千米/小时就很不错了。倒是紧急加速到32千米/小时这一指标很有价值,体现了坦克在遭到敌瞄准、袭击后,力争快速摆脱威胁的能力。法国“勒克莱尔”坦克这一指标仅需5.5秒,M1系列坦克是7秒,MBT2000显然还需进步。

MBT2000还有一台34.5千瓦(47马力)的辅助发动机,在停车时向车上电子设备供电。坦克不运动时使用辅助动力,不仅减少油耗,还降低了发动机和车体热辐射、噪声特征,利于隐蔽,也提高了乘员舒适度。

MBT2000还有一个之前中国坦克不具备的本领——原地转向,遇敌时可以把防护最强的车首迅速转向威胁最大方向,在狭窄山路、城市巷战和铁路运输平板车上能迅速掉头,整个车队可以同时掉头而不相互碰撞。

防护

普遍认为,MBT2000的炮塔正面装甲防穿能力达到了550毫米垂直均质钢,和日本90式坦克相当,与美国M1A2、德国“豹”2A6和英国“挑战者”2相比还有差距。

为了增强防护能力,中国为MBT2000配备了双防反应装甲,可降低破甲弹威力70%、穿甲弹效能30%。以T-90S发射的穿甲弹而言,约能削弱30%(138毫米)穿甲能力,剩余的322毫米穿甲能力已经无法穿透MBT2000炮塔正面装甲。

不过MBT2000和T-90S一样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弹机,无隔舱化,一旦被穿透,引发殉爆的概率很高。

MBT2000配备了激光告警器,被敌人激光测距时,能抛烟幕弹自保,但没有中国99式坦克上的光电压制干扰装置,同时没有防地雷设计,那么乘员易受到冲击波影响而伤亡。

人机工程

MBT2000的人机工程相比“豹”2、M1还是较差的,虽然人均占有空间理论值较大,但由于自动装弹机隔断,车内空间不相通,人员来往必须通过车顶,十分不便。为了适应南亚高温气候,MBT2000在车首上布置了可手动开启的驾驶员通风口,安装了风扇,改善了驾驶员的持续作战能力,这要比印度的T-90S和T-72M1人性化得多。

国际擂台

MBT2000设计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印度坦克,研制之初被要求抗衡“阿琼”。但实际上“阿琼”更像是“初级电脑爱好者的拼装机”,故障频出,勉强装备了一批,主要还是用作训练和阅兵。MBT2000在战场上比较靠谱的印度对手还是约1500辆T-72M1和至少330辆T-90S。

T-72M1是苏联一款出口型坦克,没有防辐射的中子吸收层不说(不过印巴两国也不至于打到动用核武器的地步),最大的问题还是装甲防护不足,殉爆率高。这方面最“生动”的战例就是海湾战争期间屡次被M1A1“打靶”的伊拉克T-72M。1991年2月25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一个坦克营和美军陆战队第二特遣队第4营B连遭遇,35辆伊军坦克对12辆M1A1,交战30多分钟,结果是伊军30辆T-72、3辆T-55、1辆T-62和7辆装甲车被摧毁,由于多辆坦克殉爆,只有72名伊拉克坦克兵战俘,美军无一伤亡。

印军和伊军的T-72M都具备“皮薄、眼花、脑慢”的特点——其装甲防护薄弱,以致中国02式100毫米突击炮都能打穿(要知道,02式用的是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考虑对抗80年代还被“神化”的T-72M);其灭火抑爆系统不可靠,3名成员逃生率较低;主动红外装置在有敌情时要避免打开,否则就是帮敌人指示目标,可不开又很容易“夜盲”;火控数据需要炮长手动输入,系统反应时间约15秒,而MBT2000的火控反应时间是6秒,如果同时发现对方,MBT2000第一炮如果失的,还有时间再补一炮。

印度装备的T-90S严格来说,是用T-72的车体加上T-80的炮塔“拼凑”而成,MBT2000在火炮寿命、火炮威力上都明显超越。只不过由于都安装双防装甲,正面防护水平都在600多毫米垂直均质钢的水平,双方火炮已经很难从正面有效打击对方了。在火力反应速度方面,由于T-90S车长还使用单向稳定观察镜,比MBT2000的独立周视双稳式指挥仪瞄准镜差很多,在观察范围和观察质量上明显下风。

2010年,MBT2000的升级版VT1A坦克出口到摩洛哥,这次MBT2000中选还有外在因素——2006年,与摩洛哥有西撒哈拉领土争端的邻国阿尔及利亚购入了T-90S主战坦克,当时摩洛哥装备的美制M60和法制AMX30一时处于下风。恐怕摩洛哥看上T-90S的“冤家”升级版MBT2000,也有印巴争锋的启示吧。

不足与遗憾

MBT2000的动力系统可谓遗留问题,苏/俄发动机的设计寿命短,无综合电子控制系统,显然不符合巴基斯坦的高强度战备要求。乌克兰的液力机械半自动变速箱在操作性上也明显比德国伦克LSG3000变速箱差很多,选择它的关键是当初国产坦克动力系统尚不成熟,而且乌克兰产品廉价可靠。现在随着国产新型主战坦克批量服役,其动力系统已经成熟,性能远超乌克兰同类产品,恐怕换装是迟早的事。

MBT2000目前配备的炮弹穿甲能力约在550毫米水平,对阵T-90S并不能有效威胁其双防装甲,应急储备一批中国穿深600毫米以上的新弹也许是有备无患。

MBT2000更明显的落后之处是信息化。当今公认的信息化坦克M1A2SEP采用了1553B总线连接各分系统,有利于乘员了解环境气温、油温、药温、风速、车速、剩余弹药和油料情况,还能和上级、友邻沟通,共享情报信息。MBT2000早期型还处在传统机械化阶段,信息传递需要口述,占用电台频道,容易失误。在日益复杂的战场,能精确地获得和运用敌情信息,才能有效地发挥作战系统潜力,MBT2000后期型在信息化方面已有改进,不过仍有提升空间。

结语

今天中国主战坦克已经实现了质的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甚至基本超越了老牌的苏/俄坦克。不过笔者认为,MBT2000及更新型的外贸坦克应该考虑发展模块化国产动力系统,比如可仿效德国的“欧洲动力组”,提供给客户更多选择,实现更大利润。此外,中国坦克在防殉爆和人机工程方面的积累还落后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中国坦克工业为追赶世界顶级水平,仍需努力。

上一篇:中国CDM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

上一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估算方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