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莫言: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等

发布时间:2022-03-04 08:42:11 浏览数:

莫言: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

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消息一出,震撼全国。诺贝尔奖评审委员在谈及莫言作品时称,他在作品中所构建出的世界,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怀旧。他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对中国文学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圆了国人的一桩心愿。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当有记者问及是否获奖后会迁居海外时,莫言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待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话音未落,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他接着说,作家跟故乡的关系,实际上跟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你在这个土地上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跟你有多密切的联系。一旦当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你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萦的感受,当然对于作家来讲,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像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素材解读

成功的理由,或许各有各的不同。然而我们没想到,在莫言心中,最让他魂牵梦萦的竟然是自己的那片故土。正是这种爱,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样温暖的话语。

适用话题

成长路上、震撼、铭记、心灵的故土、心愿、那句话、感恩。

单田芳:一生只获一次奖

文化界早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上世纪末,“单田芳评书”甚至成为时尚性的文化符号。在那个时代,无数听众捧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每天都盼着下回分解。单田芳的评书,生动解读了当代“评书大王”的传奇人生。

2012年9月,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在南京落下帷幕,单田芳等6位老艺术家获得终身成就奖。这是单田芳从艺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奖项,78岁的单田芳老先生终于获奖了。说“终于”,是这位影响几代人的艺术家,从艺57年,却没有获过一次奖。他自我解嘲说:“我听说是评委在评奖之前做了很多调查,他们翻看了档案材料,发现我从21岁开始从艺说评书,一直到78岁从未获过奖,年年都是零蛋。评委想,这个人扯着嗓子‘喊’了57年连奖都没获,实在太可冷了,所以将这个奖颁给了我。”对单田芳老先生来说也太有意思了,从“终于获奖”到“终身成就奖”,虽然是漫长的57年,但毕竟获奖了。 素材解读

1.淡泊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多少人为名利而奔忙。艺术大师单先生却不为荣誉所累,为艺术奉献着毕生的精力。他虽然只获过这一次奖,却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他是为艺术而活着的!

2.叩问世风。古话讲,“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起李广,单先生显然是幸运的。但作为一位曲艺大家,一生只获得一个奖,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笑话。不是他不想要,是人家不想配合。因为在这个时代,颁奖似乎已经异化成了一条捞钱的好途径。

适用话题

1.有一种美丽;2.钦佩;3.叩问;4.面对;5.思考;6.文化之光:7.成长路上。

侯逸凡:90后北大讲师

2012年9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三教307教室,18岁的棋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新生侯逸凡给在场的近百位同学上了一课,她的身份暂时切换成了北大国际象棋课助教。侯逸凡,中国女子国际象棋队队员,2003年进入中国国际象棋队,2008年晋升男子国际特级大师,是历史上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最年轻的女棋手。2010年、2011年均获得世界女子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是历史上两夺世界冠军的最年轻棋手。她棋风霸气,被誉为“天才少女”。

国际象棋是北大的选修课,而当天的主题是“世界冠军赛名局赏析、北大国际象棋发展之路”。百来人的教室,上座率超过了八成。作为主讲,侯逸凡很认真,整整在讲台上讲了—个小时。李晓鹏是北京大学国际象棋协会的会长,对于侯逸凡昨晚的表现,他赞不绝口,“很满意!我一开始以为她讲得会太专业,怕大家接受有困难,现在看效果挺不错。”大家纷纷议论说:“没想到鼎鼎大名的棋后,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姑娘。一点儿架子也没有。”“她口齿清楚,引经据典,让我这样不懂国际象棋的人也听得很入神。”对于自己为什么选择国际关系学院,侯逸凡坦言是兴趣使然:“单纯喜欢,希望对自己以后出国比赛能有所帮助。”

素材解读

1.立志趁早。十八岁,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还没有迈开走向社会的步伐。可侯逸凡早已成了象棋界的特级大师,并两次夺取了象棋锦标赛的世界冠军。想一想,如果没有童年时的热爱,少年时的勤奋,即使是天才,又如何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2.学无止境。在国际象棋的世界里,十八岁的侯逸凡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巅峰。但在人生路上,她还只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要让自己走得更远,让自己赢得更辉煌,就得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走进北大,走上讲台,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成功。

适用话题

1.在学海里;2.道路;3.我很平凡;4.追求;5.有一种力量;6.梦想。

郭敬明:少点敬畏之心

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专家和网友“咬”上了80后著名作家郭敬明。从他的博客中随机选取10万字,大概就有好几百个错别字。

在郭敬明的博客中,错别字随处可见,几乎每页都会有错。一些书写差错让人难以置信。如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了”误写成“自我了解了”,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把“挥了几下”误写成“辉了几下”,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此外,郭敬明在《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说的“蜉蝣撼树”也被挑出,唐代韩愈《调张籍》中有诗句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后世用“蚍蜉撼树”,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讽其自不量力。蜉蝣与蚍蜉都是虫子,但与“撼树”搭在一起说的,只能是“蚍蜉”而非“蜉蝣”。郭敬明是杂志《最小说》《最漫画》的主编,著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等作品,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竟然成了“错别字大王”。《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他作文时的一句批语:“遍地荆棘。” 素材解读

1.缺少严谨。郭敬明作为一位知名的青年作家,远没有糟糕到不会使用汉字的程度。要真是那样,想必他也“红”不到今天。只是因为他太随意了,太不严肃了,竟将一些没有仔细核对的东西搬到了博客上。若是缺少严谨的作风,如何能成大器。

2.敬畏传统。一个错别字,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态度。对于常人而言这也许真是一件小事,但对一位公众人物、一位作家而言,折射出的却是底蕴与修养的缺失。敬畏传统,当从写字做起。

适用话题

1.传统文化;2.过去与将来;3.习惯;4.小事;5.风格;6.敬畏汉字;7.珍惜。

那英:第一次为你转身

牵动了亿万观众心的节目《中国好声音》,在中秋之夜迎来了它的巅峰之夜。那英组的梁博,是自节目播出以来公认的“黑马”,其内敛的唱功、淡定的表情、低调的台风令观众印象深刻。对梁博当晚的表现,那英评价他一如既往的稳定,但几轮投票后那英不忘给梁博鼓劲儿:“梁博,老师求求你了,你笑一下,投票率会更高。”

为了自己学员在最后一轮激战中的精彩表现,导师们并没有闲着。那英带领爱徒梁博见了梁博心中的偶像——中国摇滚之父崔健。那英的好友李宗盛还送他一把亲手制作的吉他,这把吉他也陪伴着梁博获得冠军。那英表示,自己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梁博代表自己学院出战:“梁博是一匹黑马,我希望在决赛中他能成为千里马。”在当晚的比赛中,梁博没有让那英失望。在第一轮与导师的合作中,一曲与那英的对唱《爱要有你才完美》让梁博首度收获了全场最高票数。在第二轮的表演过后,梁博更是以压倒性优势进入了最后“年度好声音”的争夺。演唱最后一首歌曲时,那英更是站到转椅上为他加油。经过5个多小时的比赛,梁博凭借出色的发挥和超群的实力,夺得“年度好声音”。梁博夺冠后,那英含泪高喊:“想起当初我第一次为你转身,太值了!”

素材解读

1.爱惜人才。那英在歌坛的名气已经够大,她取碍的成就更令诸多后来者望尘莫及,可是在梁博面前,她是那么的谦卑,那么的支持,那么的喜悦,那么的激动。理由只有一个,梁博是一个值得自己珍惜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自己流泪的歌手。

2.把握机会。如果离开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梁博也许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如果离开了那英的鼓励,梁博也许只是舞台上的一个过客。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个舞台上,梁博让自己闪耀着最耀眼的星光。把握机会,人生也许是另一道风景。

1.舞台;2.珍惜;3.把握机会;4.我和你一样;5.掌声;6.值得;7.最美。

甘相伟:站着上北大

甘相伟的《站着上北大》一书出版了!很多人看到书名都会奇怪,为何要站着上北大呢?原来,作者甘相伟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站着”只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凭着自身努力,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一名北大学子。

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的偏远山村。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到县里的高中读书的机会。2007年初,他心中的读书梦再次燃起,来到北京,和北大学子一起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燕园。不同的是,甘相伟来到北大西门成了一名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呼吸着北大的学术空气,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第二年,他参加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上纸笔,有了灵感就随手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下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该书作序。周其凤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并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

素材解读

1.坚守梦想。正如甘相伟所言,一场考试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起点低也并不代表终点低。最终是你的梦想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一个保安,能够成为北大学子,成为一名作家,那都是梦想的力量。

2.相信自己。作为一位保安,地位也许很低。但是在这个有些卑微的位置上,甘相伟从未屈服,反而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并因此成就了一番令人惊叹的事业。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我们一样美丽。

适用话题

1.追梦;2.有一个信念;3.成长;4.一样的美丽;5.偶像;6.我能;7.精神。

秦亚文:痴迷汉服的大学生

在苏大校园里有一位姑娘,每日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身着汉装,脚踏青鞋,在来来往往上下课的学生人潮中显得分外惹眼。这位“汉服女孩”名叫秦亚文,苏大艺术学院大四学生,从大一至今,秦亚文坚持每天穿着汉服上课。秦亚文介绍,她每日穿着汉服,一方面是因为对汉服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外在的形式,唤起人们对汉服的记忆,更好地体会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秦亚文羞涩地告诉记者,当时年幼的她对汉服文化一无所知,却打心眼儿里认同汉服的华美。自打记事时起,秦亚文便迷上了古装剧,父亲还戏称她为“秦武侠”。随着年龄的增长,秦亚文逐渐了解了汉服背后诠释的文化。大学期间,秦亚文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过十余场与汉服有关的活动。参加过活动的人从最初的对汉服一知半解甚至误读误解,到现在能真正了解汉服之美以及汉服文化的深邃。三年前,苏大校园里秦亚文是身着汉服第一人,也是唯一穿汉服的人。三年后的今天,秦亚文高兴地告诉记者,苏大已经有二十多个喜欢汉服的学生。秦亚文是苏州汉服群的发起人,该群已经有近两百人。秦亚文笑言,如今她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汉服朋友。

素材解读

1.留住传统。服装是文化的载体。汉服始于黄帝直至宋明,其间有四千多年历史,尽管各个朝代的汉服在造型上各有演变,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几乎始终如一。虽然身着汉服只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但毕竟是一种美好的开端。

2.影响他人。身着汉服,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也许很多人难以接受。但秦亚文这位大学生不仅坚持下来了,还影响了自己的同学,影响了苏州市民。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人家总会有喜欢的一天。

适用话题

1.传统;2.细节;3.从我做起;4.有一道风景;5.影响;6.环境;7.真美。

张玉霞:不想让人同情的盲人歌手

在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最后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选手张玉霞,带给了每位观众深深的震撼。她是—位盲人,但她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今年35岁的张玉霞,目前在台北淡水做街头艺人。三个月大时,她的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歌唱事业,歌龄长达15年。张玉霞模仿邓丽君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在她成了淡水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并拥有大量歌迷。

《中国好声音》导演邬稚晖,是亲自联系到张玉霞登台的人。她说,最初找到张玉霞时,她是不太情愿的。“我亲自飞去淡水找到她后,才发现,她对自己唱歌获得大家赞赏心存疑虑:是不是因为同情我才喜欢我?我就告诉她,节目的盲选规则:在听到你的声音之前,导师是看不到你样子的。这才真正打动了她。”邬稚晖表示,从最初跟张玉霞接触,到说服她出现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自己花费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一曲《独上西楼》,把命运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与那英合唱的《征服》,又将不被命运征服的决心展示得气势磅礴。这就是张玉霞,不想被人同情的盲人歌手。舒淇在微博中赞叹说:“唱出感人的心境,天生一副好歌喉!”

素材解读

1.执著追求。有位名人说过:一件事如果你能够坚持三年,必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作为一个盲人,张玉霞为歌唱事业坚守了十五年,她成功了。当我们聆听着她那美如天籁的音乐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记了她曾经辛苦的付出与执著的追求。

2.尊重最美。有的时候,尊重的力量会超越一切。当初,张玉霞不愿来到这个舞台,也许担心的便是自己的样子;后来,她又高兴地走上了这个舞台,自然离不开邬稚晖导演远涉重洋的诚意。尊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

适用话题

1.邻居;2.身边的风景;3.有一种美;4.感动;5.尊重;6.记住;7.追求。

曾文寂:用写作迎战死神

一手高举着稿子与眼平视,一手提笔吃力地在上面记录着代表发言。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重残作家曾文寂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因为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他不得不直着脖子记录,再加上腿脚有重疾,时常抽筋疼痛,他不时站起来手撑桌子稍事歇息再继续。他因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在一天中90%的时间,只能僵硬着躺在床上,翻一下身都疼痛难忍。所以他形容自己“像一具化石”。

63岁的曾文寂,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现在他每天拄着双拐,站在电脑前写作,“身体好,一天能写1000多字,状况差,就只能写几十个字。”28年里,他和同样重残的妻子付宇一起,克服身体病痛和生活困难,坚持不懈,发表230万字文学作品,出版了4本书,并获得多项全国性大奖。著名作家史铁生曾为他们的书作序:“人生一世,最后发现名利财富都是空,人能够拥有的只有生命本身。但生命的流逝使得它难以实现超越时段的自我确认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他曾联系过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他说:“我的视力一向很好,身上最有价值的器官就是角膜,这会让—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朋友重见光明。”

素材解读

1.不甘平凡。曾文寂很平凡,平凡到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与史铁生相比,他的境遇几乎是相同的,他的命运却与史铁生有着天差地别。但这位重残作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困境里依然用文字让生命焕发了光彩。

2.精神最美。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在如此坎坷的命运面前,曾文寂依然那么坚强。他写着文字,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他愿意捐献器官,照亮他人的生命。这些感人的举动,源于他作为文人那份追求美好的精神。

适用话题

1.精神;2.我们在一起;3.挫折;4.走出风雨;5.我的一片蓝天;6.力量;7.前行。

上一篇:丰富学习形式,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上一篇:记忆中的老书馆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