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加油改革

发布时间:2022-03-16 08:52:17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7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仅为5.7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只有6.3亿吨标准煤;今天,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总量35.9亿吨标准煤,双双跃升世界首位。

1978年,人们只知道火电和水电,在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中,分别占比69.7%和30.3%;今天,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高,太阳能、风电、核电发电投资比重分别为9.8%、23.5%、15.7%,排名世界前列。

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今天,中国有120家企业位列世界500强,其中能源企业占据27个席位,国家电网公司连续3年位居第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列第三和第四。

这些显著变化的背后,是无数能源人呕心沥血的付出。他们中有部长、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带给中国能源产业飞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能源英雄辈出

苦难磨砺下的石油行业,从来不缺少英雄。从“中国石油师”走出去的张文彬、秦文彩等英雄,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带领中国石油走向新的高度。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也是石油行业人才辈出的一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一把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原校长、东北石油大学原校长以及院士、石油院校诸多教授等都是1978级大学生。这里有王玉普、徐文荣、汪东进、刘健、袁士义、高德利……后来他们都成了能源行业的中流砥柱。

新中国刚刚成立,获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的白家祉教授便迫不及待地回国,他一直将1978年视为生命中的重大转折,几次用“非常美好”来形容那个时期。这一年,他调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他说,那时全国上下都在实实在在做事情。那时,白家祉是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定向井轨道控制技术”及“套筒型变向器研制”的负责人。在定向井方面,他提出了“纵横弯曲法”。1982年,他的《应用纵横弯曲梁理论求解钻具组合的受力与变形》论文,在国际石油工程会议上发表,让业界耳目一新。

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的黄汲清,在地质领域有颇多建树,尤其在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领域功绩卓著,奉献了很多“第一”“最早”和“最主要”,也是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奠基人。1978年11月14日,在全国科协第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黄汲清呼吁让地质力学成为学派,并应有所发展。在后来的岁月中,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中国的石油事业上。

这样的能源人还有很多,新时期鐵人王启明、中国炭黑工业奠基人张铁生、煤炭工业开拓者汤德全、矿山铁汉侯占友、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陈雪枫、国家电力接管第一人何纯勃、中国电力先驱王平洋……

典型企业崛起

1982年2 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相当于国务院直属局级单位,归口石油工业部领导,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采担任总经理。1988年是个关键之年,在这一年,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国务院撤销石油工业部,以其所辖主要资源和资产为依托,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国务院组建国际化大集团、大公司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业务进一步重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一个真正市场化运作的、上下游一体的、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和经营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公司拥有大庆油田等14个大中型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和14家炼化企业;业务领域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多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自成立至1999年,经历了四届领导班子,四任总经理分别为秦文彩、钟一鸣、王彦、卫留成,他们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成功地将中国石油产业做大做强,为中国石油事业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在这里,中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奠基人陈俊武,91岁高龄仍然在能源科技前沿攀登不停;李干生临近退休,不辱使命,为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取得一系列突破默默耕耘;孙同根30多年刻苦钻研,仅有高中学历到成长为炼油技能大师;张从邦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用不到10年的时间开辟了中国石化效益最好的海外钻井市场……

2002年8月起,傅成玉被任命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能源事业完成了和平崛起的使命。2011年,杨华接任总经理。退居二线的傅成玉不忘嘱托:“干大企业需要再创业。”

也正是在那一历史时期,最早在海外三地上市的电力公司中国华能成立,中国最大的煤炭商和出口商中国神华成立,中国最大的优质炼焦煤生产基地山西煤焦成立,中国最大的水电企业中国三峡成立……

华能集团董事长曹培玺曾经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与国家能源董事长乔保平、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中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相聚讨论,并达成了一个共识,要加快中国能源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正是依托于这些巨无霸企业的崛起,中国向世界亮出了自己的能源建设和改造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输变电电压等级达到500千伏,从交流发展到直流,已成为世界上运用500千伏直流输电最多的国家,并建成投运了晋东南到湖北荆门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在建设世界上直流电压等级最高的±800千伏输电线路,发电和输变电设备达到了国际水平,2008年出口发电设备1452万千瓦。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超过80%。陆地石油钻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千万吨级炼油设备实现自主制造。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基本形成了适应我国能源发展的技术和装备体系。

新能源成就

相比石化能源,新能源被人们寄予厚望。为了避免一次性能源带给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发、推广与应用被全世界所重视。

从1997年到2018年,中国光伏产业不断地成长壮大,同时也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制造国,造就了中国光伏奇迹。

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是我国最早规模化生产单晶硅片的公司,其创始人靳保芳,1996年任晶龙实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5年任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晶龙集团的技术核心人物是河北工业大学教授任丙彦,他一直从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单晶硅工艺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最早实现规模化太阳能电池所用单晶硅片生产。

协鑫集团控股创始人朱共山,于2006年在徐州创立了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进入光伏产业上游产业——高纯多晶硅生产。协鑫集团旗下的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9年保利协鑫收购江苏徐州中能的全部股权;2011年,协鑫的多晶硅跻身全球多晶硅企业的前列,而且实现生产将成本降到每公斤20美元以下。协鑫是世界领先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及研发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商。

曾几何时,光伏产业个人印象还是实验室里的蓝色硅片,人们想象中的光伏人,也是穿着白色大褂、做着实验的文弱书生。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和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相识已经有近20年,作为光伏产业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坚守光伏,成为了行业的灯塔一般的存在。

李仙德是一个颇有胆识的人,被圈子里的人称为“硬汉”。2006年,他带着1.9亿美元,毅然来到上饶创办晶科能源,在一期工程还未实现达标达产的情形下,追加投资新上二期项目。2008年10月,二期项目刚投产,10月31日又紧锣密鼓地动工建设三期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如今,晶科能源已在全球拥有5座工厂,拥有约1GW已建和在建光伏电站项目。

中国的风力发电成绩同样令人瞩目。2018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主任姚兴佳说,2018年1至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94万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1917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数1143小时,同比增加159小时。中国的风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业人数超过50万。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的武钢,是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是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他领导下,金风科技在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金风科技从一家小型企业成长为国内风电设备市场领军企业。

2006年,中国最大的非国有风机制造商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其董事长张传卫回忆说,一个来自大别山的青年怀揣东借西凑的1万元,千里南下,来到中山,从一个6人小作坊开始创业。多年后,这个小作坊变成了年产值300多亿元的大公司,包含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智能电气和高端芯片等五大板块,成为风电行业国内前三、世界前六的大型企业。

随着我国能源保障能力与日俱增,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亦是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经过多年发展,装机总量、电网规模、水电装机、风电装机、太阳能发电装机、煤炭产量以及核电在建规模等多项指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能源自给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能源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全球性标杆意义日渐凸显。电网运行安全技术水平、供电可靠性居世界前列。同时,以四大油气输送通道为主,我国能源“外援”源源不断。以能源自给为基础,统筹利用国内国际资源,我国能源保障強劲有力,为解决能源安全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模式”。

与此同时能源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煤电机组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特高压输电、“华龙一号”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能源名片,页岩气开采、海上风电、光热发电、智能无人采煤、煤制油示范取得突破……由追赶迈入并驾齐驱、引领发展新时代,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为国际能源科技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拉动下,中国能源开始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基础上造福四方,打造了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实现了同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能源企业国际化步伐持续加快,投资、服务、装备、技术全方位“走出去”,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国际能源治理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在国际能源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担当”。

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一代代能源人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谱写了中国能源的新篇章。

40年来,能源产业于曲折艰难之中逐渐发展壮大,能源的开发生产、结构优化、科技装备水平、国际能源合作、节能减排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一个基本完备的能源产业体系在我国逐步建立。

能源行业代表人物

秦文彩: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石油产业先驱。

张文彬:中国石油管道建设的主要开拓者,中国石油文化的奠基者。

王玉普:中国工程院院士,持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

徐文荣: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后来成为中国石油发展贡献了力量。

汪东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加速了中国能源国际化发展步伐。

刘 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促进了中国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

袁士义: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德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导,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白家祉:石油工程力学专家,第一代石油海归。

黄汲清:在地质领域有颇多建树,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领域功绩卓著,是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奠基人。

王启明:新时代的石油铁人。

张铁生:“川油精神”具体化身,中国炭黑工业奠基人。

汤德全:煤炭工业的开拓者。

侯占友:矿山铁汉。

陈雪枫:全国煤炭业优秀企业家。

何纯勃:国家电力接管第一人。

王平洋:中国电力先驱。

钟一鸣:原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 彦:解世界难题,向大海要石油的先行者。

卫留成:中国海洋石油奠基者之一。

陈俊武:中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奠基人。

李干生: 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先行者。

孙同根:高中学历的炼油技能大师。

张从邦:从零起步,开辟中国石化效益最好的海外钻井市场带领者。

傅成玉:在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5年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中,傅成玉是入选的两名中国人之一。

杨 华:中海油精神的传承人。

曹培玺:华能集团董事长,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

乔保平: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王宜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中石油精神的传承者。

贺 禹: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

凌 文:缔造世界领先的中国能源企业的领导者之一。

靳保芳:中国最早规模化生产单晶硅片的发起者之一。

任丙彦:河北工业大学的教授,最早实现规模化太阳电池所用单晶硅片生产者。

朱共山: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生产商。

施正荣:太阳能电力强势开拓者,光伏界的“比尔盖茨”。

瞿晓铧:中国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光伏一体化企业领导人。

李仙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光伏行业里的硬汉。

姚兴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主任。

武 钢: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张传卫:中国最大非国有风机制造商——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帶领者。

上一篇:下刚果盆地Haute,Mer,A区块断层封闭性研究

上一篇:吴起油田延长组长9储层特征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