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不弯的脊梁

发布时间:2021-07-20 09:03:44 浏览数:

在老科协这个大家庭里,涌现出不少很有个性的会长,今天我们来叙说一下梁佩会长。梁佩今年72岁,上个世纪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共党员,曾任县长、县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山西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大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他是这样一个人,说话快,嗓门高,脾气大,敢讲敢干,“当不上烈士就当将军”,人称“梁中心”。他说一不二,最喜欢的一个词叫轰轰烈烈,办事雷厉风行 。因为没有官架子,为人豪爽,又使人跟他十分容易相处,大家都爱叫他老梁,而且人缘极好,这在开展老科协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样一个充满信心的与魄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能把事情做得稳健扎实,一片红火。性格能决定命运,性格也造就了梁佩。

有趣的故事

2008年秋,梁佩会长在天镇县调研路经阳高就餐,饭罢已付款走出餐馆门后,一个迎面来的小伙子便说:“你是梁书记吗?”“我是姓梁啊,但不知道你说的哪个人?”梁佩满脸狐疑地一边打量着和他搭讪的小伙子,一边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梁佩,梁书记。”小伙子激动不已地说。“对!我就是梁佩。”梁佩用肯定的语气说。“饭钱不要了,还得喝我一杯薄酒,你当书记的时候我才上初中,你给阳高做了不少好事,我记得你。今天我也不求你办事,就是想感谢你。”小伙子真诚地诉说着。在盛情难却之际,老梁又回到餐桌前,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当了8年阳高县委书记的老梁,抓工作十分认真、泼辣,使全县的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山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在阳高县召开过全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现场会”、“全省工业企业无亏损现场会”、“畜牧业发展现场会”、“北方省市农田水利建设观摩会”等。“抓四大战略,实现五龙腾飞”的工作目标家喻户晓;生猪发展全省第一;经济林(杏树)发展名列前茅;蔬菜生产远销京、津、沪、香港,蔬菜生产成为全国7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脱水蔬菜和皮革生产企业成为山西省的龙头企业。

岁月悠悠,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没有人能忘记他。阳高县首届杏花节时,来自首都、省城的客人很多,老梁也被请回县里做客。一路的杏花开、满山遍野、落英缤纷。每过一处,导游就说:“阳高今天的杏树成林、芳香四溢都有老书记梁佩的辛勤的汗水和智慧……”。

老科协是他最钟情的事业

梁佩年过7旬,但他敬业精神不减当年,热爱学习已成为他生活中的嗜好。除了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外,还注重从实践中学习,他不仅自己学习,还组织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共同学习,使大家知识得以更新,具备了超前意识和创新理念。

办公室的报纸、杂志种类很多,他平时都要看,还自费订阅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党史纵横》、《现代经济探讨》、《区域与城市经济》、《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报刊杂志。他头脑清晰,善于思考,每晚读书到深夜,还书写学习札记,协会的文稿都是他晚上写成的。

老科协在当初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的艰难条件下,打开局面,开展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老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注重身先士卒,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义无反顾地愿意跟着老梁“走雪山、过草地”。

老梁艰苦奋斗精神感人至深。据办公室主任孙厚、副主任伊庆祉说:“老梁的工作激情很高,花钱太紧,对自我要求太严。”因办公无公用车,他外出办事、开会、同其他人下乡都乘公交车,为了不给县区同志增添麻烦,他经常在街头吃刀削面充饥,吃完饭再到政府联系工作。到北京办事,常常晚上乘火车,次日早上到,整天忙办事,晚上又返回大同。为了住宿省钱,几次住在20元房费的地下室。他在出席2009年广西北海沼气会议后,为了省钱,不愿买飞机票,而卧铺票又买不到。孙秘书长说:“老梁你岁数大了该坐软卧吧!”梁佩不肯,几个人硬是乘坐了硬座车返程。他是享过福的人,也是最能吃苦的人,这是秘书长对他的总结,言语中的钦佩表露无疑。

建立老科协组织梁佩功不可没

大同市老科技工作者協会成立于1997年9月,时任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梁佩,在老科技人员举荐和信任下出任首届会长。由于老科协是个新生事物,其性质、作用,对他或社会来讲,都很陌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老科协处境十分艰难,最大的困难是办公无场地,活动无经费,工作无人管,有理想,无办法。这时他才深刻的体会到,想要继续做事,但没有事情可做的难受。经过反复思考,面对如此的困难,梁佩没有低头,开会挤在自己家里,一般性的活动经费,由自己支付,就这样老梁坚持了3年。为了尽快熟悉新的工作,改变被动局面,他率团自费到沈阳市、辽阳市参观学习,回大同后立即组织学习,主动向市委书记、市长汇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争取到财政5万元开办费,租用了办公室,购置了简单的办公设备。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和8个专业委员会,从此有序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梁佩说:“组织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实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举步维艰的老梁,一直把组织建设放到了一切工作的首位,不惜一切余力地抓组织建设。最初还没有9号文件,他找各县负责人谈建立老科协时,人家就问他:“梁书记这个组织是不能随便成立的,中央有文件吗?市委有文件吗?成立是要花钱的”。这样的谈话,不但没有因被别人的拒绝、推脱而放弃,而恰恰提醒了他,组织发文的重要性。

为此,他带领市老科协有关工作人员到各县调研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文稿,经多次请示汇报,终于在2004年1月18日发出了同办发[2004]2号文件《关于加强老科协组织建设的通知》,这是全市社团组织中第一个官方文件,经抓住机遇,大造舆论,组织老科技人员学习、座谈、新闻发布,有力地推动着市、县老科协的组织建设。

2004年,大同市老科协换届,梁佩连任会长。上任伊始,他首先抓了市直分会的组建工作,最先成立的是农业分会,他考虑到农业局知识分子多,退下来的老同志熟人多,局长又是处事多年的老熟人,容易沟通,所以第一家就选在市农业局,从筹备到城里只用了两个月时间。紧接着在2005年5月由市老干局、市科协、市老科协联合召开了全市老科协组织工作会议,市直各局、县区老干局、科协、老科协派员出席,市农业局介绍了经验,梁佩做了动员讲话,市委副书记马福山做了要关心老同志的表态发言。会后不久,有市林业分会、水利分会、农机分会、医卫分会相继成立。

2005年2月23日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下发后,当老梁看到中办发[2005]9号文件已是3月份,他立即召开会议,并在会议上讲:“中办发[2005]9号文件,是老科协存在与发展的法律依据,是对老科技人员的爱护与支持,是协会开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时间不等人啊,抓紧时间落实文件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最重要的工作。”于是他带领老科协领导一班人,积极深入县、区、厂矿积极宣传、落实中央9号文件,同时组织办公室人员,代市委、市政府起草文稿。市委、市政府在4月11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科协工作的意见》,即同办发13号文件。从中办发到同办发两个文件出台,仅仅时隔47天。在两个文件贯彻落实中,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曾专门召开观察中办发9号文件大会。由市委、市政府通知,市直各局各县区和国、省营企业领导参加,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成员出席的动员大会。梁佩作主题发言,四大班子成员发言、表态支持,一个崭新的老科技时代已拉开了序幕。不久有大同、浑源、阳高、新荣等县区相继成立了老科协组织。

2007年7月,梁佩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老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时,请市委、市政府就中办发[2005]9号文件、同办发13号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从7月17日到7月23日对全市老科协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察,不久全市各县区老科协组织全部成立。如今的大同市老科协今非昔比,由无办公室到租一间小房办会,现有办公室5间,有工作用车,办公设施齐备,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县、乡协会74个,有会员4300多人。有科普基地或特色农业示范园区26个,整个老科协系统工作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成为全市最大的协会之一,成为老科技战线一面旗子。

老梁的心思

说到老梁的心思,这里有两次会议必须要说说。这是老科协第一次举办的大会,叫“大同市老科协贯彻落实中办发9号文件大会”,第二次大会叫“大同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大会”。眼尖的人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差异,在会议的名字上老梁是动了心思的,别看相似但是内涵的意义却不一样,第二次会议的会标不提老科协,其含义是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会议,可不再是老科协的单一行为。这样号召力大了,而且市委、市政府与老科协这样一联系,老科协的工作就更好展开了。不但在名字上动脑筋,在联系各个单位上也动了心思。

当时,他找到市委秘书处跟负责人说:“我们现在对有些单位联系不太方便,你们能不能帮着联系一下,发个通知啊”,秘书处的负责人当时就同意了说:“行,给我们联系方式,我们帮你们联系”。这也是梁佩的“计策”之一。

还有很多人开他的玩笑说:“老梁举办的会议,我们不敢不去,要是不去,他又要说三道四了!”。这些基层领导的顾虑事出有因。 有一次,大同市老科技工作协会要召开200人规模的大会,大会由梁佩主持,市委副书记马福山做主题发言。刚得知市里面有几个局领导没有来,有的来了又走了,他临时改词,说道:“人都会老,老了必然要退,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现在老同志的今天,就是现任同志的明天,我们希望今天和明天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希望大家共同把今天的事情办好,迎接明天的希望和春天,有些现任领导不支持老科协同志的工作,明天他退休了,想参加老科协,我们坚决不要”!梁佩狠狠批评了没到场的几位局长,顿时会场底下炸开了鍋……

无私则无畏,这是梁佩心中一直秉持的观念,他能说到,也能做到。

轰轰烈烈的现场会议

宣传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就是扩大老科协的影响,提高社会对老科协的认知和社会地位。

大同县有着种植黄花菜的传统。黄花菜需要煮、晾、晒等多种工艺,过去的土办法会使部分黄花菜发黑,商品价格上不去,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为了发挥起大同县原有的优势,老科协没有坐视不管,梁佩组织一群老农业专家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多方了解,采取菜农自筹资金,市老科协赞助,购买新式蒸汽机来代替土法的大锅大灶,经过两年多实验相比,提高了黄花菜品质(一级品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而且可节约燃料,缩短工时,减少污染,使每亩黄花菜增收节支600元。目前,农民自发购买蒸汽锅炉416台,按每台锅炉平均加工15亩黄花菜计算,共可加工6240亩,全县黄花种植户可增收374.4万元。对此,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

新荣区老科协自主创新、自主经营管理、自负盈亏,在2008至2009年,争得国家、省、市的支持,投资550万元,租地1700亩(分三个园区),建成全部自动化、机械化、水利化,集科学种植、现代管理于一体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该项目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示范园区。

2008年7月16日,市老科协决定召开了“大同市老科协服务‘三农’科技现场会”,开在大同县,结束在新荣区。省老科协、省农业厅、市财政局、市农口各局、科技局、科协、新闻单位以及退下来的市级老领导和市级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了会议,大家交口称赞老科协的功绩。

正是有着像梁佩这样的地方老科协会长钟情于老科协的事业,才使得老科协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列宁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榜样就是脊梁、不弯的脊梁!尽管他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是这样的身边的感动,就会给我们一种生命的独特体验、一种纯净的揽一缕清风入怀的情愫、一种静下心来思索的俯仰天地人间的精神高度……

上一篇:锅炉水处理技术应用探讨

上一篇:Matlab仿真技术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