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当代应用美术教学中的跨界与融合

发布时间:2021-08-03 08:50:25 浏览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实践与探索,当代应用美术的概念是成立的,发展是可行的。要把可能性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章以兰州城市学院为案例,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以跨界思维和边缘效应为指导,运用艺术创意理论研究企业与艺术创意有关的经营活动,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可操作的对策,从而达到为当代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再生;应用美术;艺术教育;跨界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1735);兰州城市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LZCU-QN2018-13);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GDW20176200185)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急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学科、多专业之间的嫁接与融合日益广泛、深入。当代应用美术教学需要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因地制宜地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多年来,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将边缘效应、跨界创新与嫁接创意理念落实到应用美术教学之中,获得了诸多经验。

一、跨界中寻找契机

首先,师资队伍多元化跨界协作。应用美术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应用学科。应用美术专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应多参与项目,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改进教师队伍的结构配比,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注重老师对外交流培训,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与跨界合作,融通最新艺术理念。

其次,教学方式多元化,跨界教育。应用美术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观照领域的跨界和创新实践的工艺结合,与社会环境的评价标准相和谐的价值体系是促进应用美术多样化、综合化发展的驱动力。多元化、丰富性与个性化的特点是应用美术学科发展的方向。为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应用美术教育由传统的课堂引向实践的企业工厂,应用美术学科研究方向使研究、知识、创新、经营相互协同起来。

最后,观念多元化,跨界整合。观念是思维的基础,应转变对于物态的理解,不以简单的作品的物态显示为目的。凝结在物态中更多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文化与生态化的和谐体现,是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对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多方面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和反思。因此,跨界创新绝不是简单的课程调整,其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和升华,实现文化创新产业的物质功能、信息功能、社会功能。

二、基于艺术再生的认识与探索实践

依托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引智项目跨界组建陶艺师资团队,助推甘肃陶艺教育和产业发展。从2012年开始,兰州城市学院提出“用甘肃本土材料研制甘肃特有的陶艺作品和产品”“甘肃陶艺新材料研发”的目标,为此,建立了当代敦煌文化艺术创意研究中心创作基地。经过努力,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引智项目和省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专门聘请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肯特教授面向全球招聘国际陶瓷艺术家来兰州城市学院组建师生团队,开展敦煌当代艺术品研发和教学工作。2014年至2018年间,通过在甘肃各地采集进行百余次的陶土测试试验,已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肃本土釉色80种,3000余件陶艺原创产品,获得甘肃地域陶土成功烧制的科学数据。利用已有基础,积极主动寻找适合专业对接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为地方及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途径和模式。

创设“建筑陶艺构件创意授权生产”等核心概念,引入有较高资质的建筑设计企業。在甘肃本土陶艺研发的基础上,基于敦煌文化艺术,用视觉造型创意呈现、产业转化、授权生产等新观念、新方法进行甘肃陶艺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和开发,不仅在学术和思想上具有突破甘肃传统陶艺方面的创新,而且具有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实质性协作模式的探索与创建。

在研究方法上,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明确合作各方职责与任务。二是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组织师生设计团队进行大量的创意设计,在充分论证与反复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性样品生产。三是将试验样品应用于建筑之中进行测定和验证,成熟后由合作企业进行市场运作生产,授权生产。采取实际项目研发生产的跨越式发展的方式,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走向市场。

依托现代科技跨界协同促进“文化遗产大数据百亿级像素精准采集与再现”的项目研发。敦煌文化作为世界遗产蜚声海内外,其极高的知名度将为文化产业的大规模、高水平发展提供前提。敦煌再生艺术,前景光明。目前,敦煌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开发广受关注。兰州城市学院以敦煌文化创意中心为平台,运用百亿级像素精准采集与再现技术,对敦煌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高精度研究与开发,结合本学院相关精品实验室如服装服饰工作室、纤维艺术工作室、漆艺工作室、陶艺工作室、视觉传达工作室等做了相关领域的艺术创意延伸与应用。

构建对外展示的跨界交流平台引导师生思维观念的转变。引入西北知名影像艺术机构——谷仓当代影像馆为合作机构,联合高校和社会资源,展览国内外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影像通俗的形式感,细雨润无声的态度将进步的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观念传达给广大艺术工作者,同时在教学中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师生教学以及创作中逐步得以体现。成功合作由国际知名策展人阿兰·朱利安的学术讲座“摄影,现实的视角?”“招魂纳魄——乔·彼得威金摄影展”等摄影展览活动,持续的展览和交流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艺术工作者的好评,坚持以影像作为观念转变的突破口,在西北当代艺术研究与探索的路上努力前行。

三、结语

当代应用美术教学是在差异性探索美术学科过程中创设的目标概念,是融合工学、当代艺术、艺术设计、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学等领域的概念,是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和实践领域里的具体实践探索。当代应用美术学理论、原理、方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它还涉及到美术、设计、工艺、艺术市场等多方面。近几年我国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为当代应用美术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当代应用美术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在地域文化背景下,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地域文化特色、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观念认知等引入学科建设当中的过程;是通过教学引导与实践进行探讨研究以及实验的过程;是整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美术教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当代应用美术的建设是一门新型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学生需要具备美术、设计、市场、管理、运营、鉴赏等多种综合知识。而目前高校在培养此类学生的过程中,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学科与专业之间彼此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1]。从高校外部看,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但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育外,还要参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2]。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应用型办学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衔接不够,高校科学研究和企业社会实践脱节现象严重等困难。

通过实践与探索,当代应用美术学科的概念是成立的,发展是可行的。但是,要把可能性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以跨界思维和边缘效应为指导,运用艺术创意理论,研究企业与艺术创意有关的经营活动,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可操作的对策,从而达到为当代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服务拓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迎军.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为契机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33-36.

[2]陈东,魏坤.基于TOPSIS的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探究[J].电子测试,2013,(8):185-187.

作者简介:

杜戎,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艺术市场学。

左义林,兰州城市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设计学。

上一篇:矿山机械未来发展研究

上一篇:浅谈中国风在服饰设计的体现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