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抗战时期鄂西地区手工业的兴衰

发布时间:2022-02-13 08:37:38 浏览数:

摘要: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由于东部人口的大量涌入,日用工业品的短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而为内地手工业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机遇。地处战区的鄂西手工业与省营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保证战时军需民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抗战时期;鄂西地区;手工业;兴衰

中图分类号:K2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10-0076-07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随着正面战场军事上的节节失利,湖北境内的鄂东、鄂南、鄂中各县相继大部沦陷。到1940年底,湖北国统区实际控制范围仅有光化、松滋、保康、南漳、兴山、秭归、恩施、建始、来凤、巴东、郧县、竹溪等29县,大致包括战前第五(襄阳)、第六(宜昌)、第七(恩施)、第八(郧县)行政督察区的全部或部分辖地。其中许多是交通不便,风气锢塞,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近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由于国际国内交通阻滞,外来货源告断,沦陷区难民大量涌入,加之地处抗战前沿,数十万大军云集,鄂西地区军需民用骤增,日用工业品供求矛盾异常突出。限于地处战区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机器工业不易发展,不得不依靠手工业以补工业制品之不足。在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倡导扶持下,鄂西地区手工业大兴,极一时之盛。恩施、襄阳、谷城成为鄂西地区战时手工业的三大集中区域。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业部门中损失最大者即为棉纺织工业。由于沿江沿海各大城市相继沦陷,棉制品货源断绝,棉纱、棉布成为大后方最为紧缺的大宗工业品。手工纺织业成为抗战时期鄂西手工业生产的主体。

武汉沦陷后,湖北棉纺织工业除各大纱厂内迁外,留在省内的中小布厂无不损失严重。生产有限,人口日增,军民需用孔急。由于战线分割和市场趋于分散,加上其后日趋严厉的花纱布管制,棉纺织品的短缺日益成为鄂西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尤以鄂西南各县为最。“本区不产棉花,布匹及绒絮甚贵,乡村人民,常一衣终生不换,褴褛不堪,有棉絮者,为富家。余则冬季尚卧竹席,惟藉烤火御寒”。 有鉴于省营、县营工业制品,仍不足以充分供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为了缓解棉制品日趋短缺的压力,湖北省政府在加强对敌经济战,抢购、抢运沦陷区内的棉花、棉纱的同时,更以全力推动手工纺织业的发展。1939年6月省政府召开县政会议,要求各县开办民生工厂,专营或兼营纺织事业,以供人民日用必需。机制布一货难求,土布业大行其道,成为鄂西战时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现象。

鄂北各县向为湖北重要的产棉区域,手工纺织业亦为农村之普遍副业。农民恒于农暇,从事工业品之制造,以为副业。“以举国必需之衣料棉布为例,则五分之四之产量,仍以农民家庭之手织机所生产。” 仅光化县老河口附近,战前即有纺户500家,织户100余家。嗣以战事影响,机制棉纱、棉布供不应求,国产代用品之需用日急,于是土纺手织大为发达。1942年,该地纺户增至900余家,织户增至300家。纺机以单锭式纺车为多,间有用七七纺纱机者,合计共有530架;织布机则以抛梭式为多,间有用木机者。1941年全年共出纱3万余斤,土布1.4万余匹。到1942年6月,已出纱1.8万斤,土布1.5万匹。

襄阳县素为农业社会,以织布为业者颇多。欧家庙地方年产窄布20万匹;柿子铺年产宽布5万匹,平均每人日成窄布2匹,或宽布1匹。1938年,该县太平店纺织厂开业,合股经营,有职工36人,木织机25台,所出素色布主要为自产自销。1941年后,受到鄂西北战局变化的影响,谷城逐渐成为鄂北各县工业的中心,纺织工厂大多集中于此地。计有省营、民营纺织厂8家,工人400余名。除土布、土纱、毛巾、袜子外,陆续建立的纺织及印染厂还有第五战区妇女工作委员斜纹布、人字呢等。除纺织工厂外,农民家庭从事手工纺织者亦为不少,仅谷城一县,年产土布约计12万匹。所产土纱除供鄂北各县织布外,并销往巴东及河南南阳一带。“惜以资金有限,周转不灵,” 当地纺织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一定影响。除上述各县外,这一时期还有枣阳县兴华纺织厂、老河口合众印染厂、西北印染厂、松滋县七七纺织厂、松滋县难民实业社、公安县民生第一手纺织工厂、宜昌三斗坪泰丰织布厂、公安县闸口镇勤民纺织工厂、南漳利民、裕民织布厂、房县纺织生产运销社等。到1943年,仅鄂北各县镇有手工织机4万余部,年产土布171万匹,棉纱555万公斤。

战时鄂西地区手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纺纱工具方面的改良和更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以脚踏式七七纺纱机不断推广、普及的作用最为突出。抗战爆发后,为解决后方衣被不足,以推广手纺来缓解纱布供求矛盾,经济部农产促进会对民间改良式手纺机加以改造后,制成脚踏式七七棉纺机,推广于大后方各地。此机每台有纱锭32个,每日工作10小时,可纺棉纱1.5市斤。由于该机每台仅需1人操作,生产效率超过旧式纺机数倍,故而颇能适应战时乡村纺织行业之需要。如能与弹花机、摇纱机、织布机配套生产,更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农产促进会湖北专员兼福生樊庄主任杨显东,此时出任农产促进会鄂北手纺训练所所长,从主持以花换纱,以纱换布,到推广七七纺机,为推进鄂西手纺织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鄂北各县纺织工厂已安装七七纺纱机637台,基本满足了当地织布业、制袜业的需要。

恩施是战时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人口增加最多,惟因素不产棉,纺织业十分落后。40岁以上者均不知纺织,30岁以下者只是略知梗概。“现仅距离城市四十华里以内之乡村人民间有自纺者,故产量极微,其纺车为古式单锭手摇机”。“产量极少,且欠匀净。” 为了推动鄂西南各县棉纺织业的发展,省建设厅在恩施开设手纺人员训练所,一面训练手纺织人员,一面宣传推广七七纺纱机。1940年秋,省建设厅在手纺人员训练所基础上开办“湖北省建设厅手纺织工厂”。内设七七纺纱机30台,每月可产纱1000斤,宽铁木布机9台,每月产布300匹,窄木机月产布约250匹;另有毛巾机12台,袜机11台,打包机5台,工人约120名。其后,湖北参议会会长石瑛创办“巴施麻棉纺织合作社”,计有七七纺纱机10台,宽铁木机和窄布矮机共33台,铁木毯机1台,男女工人80名,规模虽小,业务尚称发达。另在龙凤坝开办动力弹花厂,安装锯齿弹花机2部,借助附近溪水之力,每日可弹花200斤。到1942年,恩施八县纺织业从业人数达8064人,铁木织布机929部,纺纱机7964部,年产土布约18万匹,另有针织印染户110家303人。

随着七七纺纱机在鄂北、鄂西逐渐得到普遍推广,购机者日众,鄂北手纺人员训练所开始成批生产。1942年8月,来凤、竹山两县民生纺织工厂开工,各有七七纺纱机10部。宜都、松滋等县设立的“难民配置区”中也都安装有七七纺机。谷城茨河纺织厂和宜城生产运销合作社安装此种纺机均在百部以上。

这一时期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推动农村手工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省建设厅指导下,鄂西各县相继建立合作指导室,负责扩大和指导农村合作事业。1943年,共建立各类合作社1万余所,社员有74万余人。到1945年,全省合作社总数更增加到1.65万所,社员人数达到132.9万人,与1938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倍和2.6倍。战时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不仅扶持了农业生产,同时也推动了战时农村纺织业的恢复和发展。以秭归县水田坝纺织生产合作社为例,该社在农产促进会及县合作指导员帮助下,得到中国农民银行5万元贷款,并派出6人前往省手纺训练班学习。随即集股购置七七纺纱机、弹花机、摇纱机、织袜机多部,嗣又仿照自制。开办2年连续赢利,并为外县培训多名技工。1943年的“秭归合作报”专门予以介绍:“纺织生产——已有纺织生产社一所,颇具规模。现在已经可以从摘下的棉花产出很精美的棉纱和土布。不久的将来,关于衣的问题,最低估计可以解决一部分。” 根据同年对恩施、光化、襄阳等10余县调查,共有土布织机4170余台,年产土布88.7万余匹。另据同年的不完全统计,湖北国统区共有手工业户2.1万余家,其中手工纺织户20969家, 造纸、肥皂、陶瓷、制革、洗染、制烛、铁业、制伞、榨坊及其它手工业344家。手工纺织户占到总数的98.3%,足见手工纺织之普及。

上一篇:杭州古都的地学环境背景及其旅游功能

上一篇:浅谈地质灾害隐患点辨识及数值模拟分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