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准备活动的习惯

发布时间:2021-07-17 14:34:59 浏览数:

体育课堂上在教师的带领或安排下学生们都能较认真的做准备活动,但大课间、班级竞赛、校运动会等学生自主参与运动动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作为体育活动的开始阶段是提高体育锻炼质量和效果,避免伤害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使其达到预期效果,并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还有许多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做准备活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有不少学生认为做准备活动消耗体力。从学生这种认识来看说明学生缺乏对人体活动规律方面的知识,缺乏准备活动对身心良好的亲身体验。②不少学生不知如何做准备活动。没有掌握准备活动的方法,不知道准备活动的内容,活动的量和活动的时间,更不会做专门的准备活动,学生缺乏独立做准备活动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和体验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要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做好准备活动,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深刻认识到准备活动对提高运动效果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真实意义。为此影响学生讲解有关准备活动的作用及对人体良好影响的生理、心理知识,讲解人体运动的生理规律,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目的。这些内容除了在理论课上讲解外,还应在实际练习活动中讲解,可边做边讲,也可在准备活动前讲解对后续活动的作用、目的、好处,并且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的意识中形成要运动就一定要先做准备活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自觉地做好准备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也为做好准备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使自己的准备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同时,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只有理性认识还不够,应通过比较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准备活动的好处和作用,使其感觉到准备活动带给自己身体心理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对准备活动有良好的感性认识,真正体验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二、明确准备活动的形式、内容、目的及运动量

准备活动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各种走、跑、跳的练习、徒手操、活动肢体各关节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易学的准备活动形式,稍加指导即能掌握其要领。另一种是专项准备活动:如在打排球前先做垫球、发球、传球等练习,在长跑前先慢跑一段,在打篮球以前先做投篮、传球、运球等练习。同时根据后续运动的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准备活动。如在课间及课外活动时,后续运动的运动量较小可选择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相对短些,选择节奏慢、强度小的练习,重点活动关节及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 。 而在参加运动会及一些小型比赛时除了做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做专项的准备活动, 时间应相对长些,因为后续的运动强度相对较大,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和肌肉痉挛,因此需多加强肌肉、肌腱和韧带弹性和伸展性的练习,选择节奏快、强度大的练习以提高运动的兴奋性,使机体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如果是集体项目的比赛还要进行比赛前的配合练习。在教学中应以一般活动为主,专项准备活动为辅的方法来安排,内容形式多样化,积极创新,创造出学生喜欢的,针对性强的,覆盖面广的形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做准备活动的兴趣。

三、要求学生在课中自带准备活动

为了更快地培养学生们自觉做准备活动的习惯,我们把体育课程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的每堂课均由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每班分为若干小组,一组10人左右,由教师安排名单和顺序,提前通知给出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提前要求准备好教案,上课前交给教师。学生在带完准备活动后自评、互评,再由教师讲评并给出得分(20分制),期末总评时计入总成绩。这个任务在入学的第一次课上就布置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早准备、早积累。不仅平时课中认真学习而且在课后还看书,通过上网等各种途径查阅各种有关准备活动的资料。为了完成好自己设计的内容还反复地多次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还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并且让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设计、完成准备活动的能力。这对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保证学生具有自带准备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和学生一起认真完成每次课的准备活动,注意穿插讲解理论知识,多介绍本学段和本年龄阶段准备活动一般采取的内容、形式和注意事项,同时向学生展示准备活动的教案。

总之,要明确培养学生的准备活动习惯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心理、活动内容的不同,补充相关知识和练习手段。

上一篇:凹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上一篇:条形\环形区域染色问题的完美解决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