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基础写作形考4

发布时间:2020-07-09 14:09:00 浏览数: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 5 分):

 1. 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

 请 结合不同的文体, 选择文本, 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 描写、 说明、 议论、 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 理解。

 答: 表达方式包括:

 叙述、 描写、 说明、 议论、 抒情。

 ⑴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⑵ 描写是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 把人物, 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 形象和生动的表现 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⑶ 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 对事物的形态、 结构、 功能、 用途、 成因、 性质、 特征、 关系、 意义等进行客观的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⑷ 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 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 人类社会, 以及人 自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⑸ 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语言, 主要借助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先内心情感 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 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 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 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

 请选择文本, 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 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 表现技法包括:

 叙述技法, 说明技法, 议论技法, 抒情技法。

 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

 顺叙、 倒叙、 插叙、 平叙。

 描写的表现技法有:

 烘托、 对比、 错综。

 说明的技法有:

 定义说明、 诠释说明、 分类说明。

 议论的表现技法有:

 例证、 引证、 反证。

 抒情的表现技法有:

 客观法、 主客化合法, 主观法。

 3. 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 半》, 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 描写、 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西湖七月 半》 作者:

 张岱 西湖七月 半, 一无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 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 以五类看之。

 其一, 楼船箫鼓, 峨冠盛装, 灯火优傒, 声光相乱, 名为看月 而实 不见月 者, 看之; 其一, 亦船亦楼, 名娃闺秀, 携及童娈, 笑啼杂之, 还坐露台, 左右盼望, 身在月 下而实不看月 者, 看之; 其一, 亦船亦声歌, 名妓闲僧, 浅斟低唱, 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亦在月 下, 亦看月 , 而欲人看其看月 者, 看之; 其一, 不舟不车, 不衫不帻, 酒醉饭饱, 呼群三五, 跻入人丛, 昭庆、 断桥, 嘄呼嘈杂, 装假醉, 唱无腔曲, 月亦看, 看月 者亦看, 不看月 者亦

 看, 而实无一看者, 看之; 其一, 小船轻幌, 净几煖炉, 茶铛旋煮, 素瓷静递, 好友佳人, 邀月 同坐, 或匿影树下, 或逃 嚣里湖, 看月 而人不见其看月 之态, 亦不作意看月 者, 看之。

 杭人游湖, 巳出酉归, 避月 如仇。

 是夕好名, 逐队争出, 多犒门军酒钱, 轿夫擎燎, 列俟岸上。

 一入舟, 速舟子急放断桥, 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 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 一无所见, 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

 „„„„ 答: 本篇选自《陶庵梦忆》 是一篇简洁优美的游记小品。

 它追忆了明代杭州人七月 半游西湖的风 习情景。

 它构思别出心裁, 寓意愤世嫉俗。

 七月 半是中元节, 杭州人习俗在次夜游西湖赏月 , 所以雅 俗人等一起拥来, 乌烟瘴气, 不堪入目。

 作者开门见山指出“西湖七月 半, 一无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 半之人”, 接着便分别对达官贵人、 名媛闺秀、 妓女和尚、 无赖子弟和风雅人士五类人, 从他们的身 份地位, 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 生动泼辣, 好恶明确, 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

 然后作者指 出杭州人七月 半夜游西湖的实质是立名目, 赶热闹, 再进一步描写出 一副喧闹嚣杂的场面。

 最后回 到自己在人散之后看月 的情景, 写出西湖的湖山月 色之美, 寄托着自己清高雅洁的情怀, 同时即区别 于又反衬出庸俗的不堪。

 不难体会到, 作者在入清代以后, 写完样一篇追忆明末杭州风习的小品, 勾 画出这样一幅人情世态, 是怀有国破家亡的我悲愤的。

上一篇:办清明会发言稿

上一篇:少先队活动方案【2020】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