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钢琴演奏艺术从学习聆听开始

发布时间:2021-08-07 08:49:32 浏览数:

[摘要]研究声音艺术的关键靠听觉,培养会“聆听”的耳朵是钢琴演奏艺术的关键。文章提出了专注聆听的重要性,并以专业的视角来阐述如何“聆听”,建议钢琴演奏者应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声音艺术,博览众乐,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文章最终提到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相关性及渗透性,启发钢琴演奏者应自觉丰富自身的艺术阅历,并通过综合的审美素养来滋养对钢琴演奏的艺术内涵,将美学思维变成一种思想习惯。

[关键词]钢琴演奏;聆听;声音艺术;情感表达;美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105-02

钢琴演奏艺术是一门聆听的艺术,用声音来传递情感,表达感受。曾有学者说:“音乐是什么?它如何表达?它的方式非常简单,通过声音,实际上也就是空气。音乐不只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它本身也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意在模仿自然最深刻的层面。”人们通过声音来表达思想,钢琴演奏艺术用钢琴的声音来传递感情,所以研究钢琴演奏艺术最重要的是要对声音进行研究分析。对声音的思考自然离不开听觉,所以学会聆听、懂得思考,是研究声音艺术的核心。

一、“打开耳朵”是听觉苏醒的钥匙

钢琴演奏的初期就应该培养演奏者建立“打开耳朵”的听觉习惯,耳朵听到声音,不一定代表也感受到了音乐。举个例子,其意义相当于“视而不见”,我们走进花园欣赏盛开的鲜花,有些人看见了花朵,但花朵盛开的美景没有在他的视觉记忆上留下足迹,他也就是看到了“这里有花”;但有些人却会感受到花朵带来的美好而丰富的体验,他能把看见的景象转化成内心独有的感受。所以开启听觉苏醒的钥匙就是“打开耳朵”。你要对所听到的声音先有意识去关注,不论听到什么音乐,你懂不懂音乐在讲什么、是从什么背景中产生的,更重要的是聆听并尽量感受乐音带给你情绪上的感知体验。其实也就是先要培养对音乐的好奇心和专注力,让耳朵对声音变得敏锐,喜欢捕捉声音带来的感受。让“聆听”变成一种习惯,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另外,学习聆听,也是让钢琴演奏者保持“专注力”的重要手段。有演奏经验的学生和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整个练习或是演奏的过程中,始终屏蔽外界所有干扰,耳朵充分地“打开”去仔细听自己的声音,是一件需要大脑高度集中的事。作为一般的学琴者,耳朵“溜号”是常有的事,就比如你在家里做事,电视机恰巧也开着并且正在播送新闻内容,你的确是听见了,但也未必时刻关注新闻到底播送了什么内容。所以,所谓“听见”可能只是声音在听觉系统里过了一遍,但专注地听,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声音不光从耳道里走了进去还直接通过你的大脑分析后,把情感因子传递到你的心里,让你与音乐形成共鸣。这也就是高明的音乐家以及优秀钢琴家保持高水准演奏的重要法宝。专注聆听自己演奏的声音,及时调整控制音色的形状、比重、结构等要素,可让声音还原出演奏者内心对音乐作品的真实“模样”。

二、让“听而不思”不再成为一种习惯

注意聆听时,我们从声音传递的信息中要思考什么呢?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进入耳道与耳膜产生共振的物理原理只是表象的,更重要的是把声音具象化在大脑中“成像”,通过思维变成情绪传递出来。钢琴演奏者要聆听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首先要思考作品需要传递什么样的感情?如何用声音传递情感,是一套比较复杂的“感情技法”,包含演奏中的诸多要素。但演奏得是否有艺术性,最终还是先取决于演奏者对音乐情绪的体验,具体如何表达(演奏)出来,靠的是手指技法,所以演奏者聆听时的同步思考就变得极为必要。那从什么角度来思考,钢琴演奏者以专业的视角应该关注什么方面呢?这里面包含的音乐技术层面非常多,本文不能涵盖所有,就从音乐听觉的实际层面出发,提供一些视角可供演奏者思考:

1.音感

触键的感觉,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音色?是需要“大衣”般厚实面料的音色,还是轻薄飘逸如“丝绸”般的音色,取决于乐曲本身情绪变化的内在需要,可以说由情绪的层面来决定触键的音色。

2.乐句方向

声音如语言,文学有语句,音乐有乐句,可以聆听自己演奏的乐句是否清晰,分句是否明确。特别在演奏复调及多声部的一些作品时,能持续勾勒清晰明了的乐句是不容易的。

3.声部交流

钢琴是一个可以演奏多声部音乐的乐器,每个声部既要保持独立,又要相互交流,有“对话”的感觉,音乐才能灵动。

4.音色分层

由于钢琴可以演奏多声部线条,所以每个声部的音色要有一定差别,比如在声部强弱、明暗、冷暖上缔造出层次感,音乐才能更为立体。

5.音乐律动

每首音乐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乐音律动。律动不单纯指的是节奏感,它包含节奏感要素,但是属于比节奏感更高级的层面,是不同音乐作品中所特有的“脉搏”,是音乐生命中的“心跳”。

6.和声温度

一首音乐作品是和声之间的连接,每首作品都有自身的和声情绪“脉络图”,要品味和声色彩所传递的温度。钢琴教育家格拉夫曼曾说:“如果情绪在往悲伤走,演奏者内心要有往悲伤走的感受。”

7.结构布局

歌德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作品如同建筑一样。一个建筑作品的构想是否能成型,包含建筑形式、空間、结构这三个基本要素,所以要求建筑师要有全面观照的设计方式,即空间、结构、形式相互紧紧扣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同理,一首音乐作品也有自己的“形式、空间、结构”要素,所以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结构、曲式结构、情感结构,都在提示演奏者要从宏观的视角上去感受音乐,去思考设计音乐的整体布局。建筑学家汉宝德说:“技巧的智慧,在于做局部时,能看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三、放大“眼界”,听闻众乐

钢琴是用来表现音乐、传递乐音众多乐器中的一种,钢琴演奏艺术是音乐艺术的中一个分支学科。所以,首先应该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声音艺术、欣赏音乐艺术,要擅于学习聆听更多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各类乐器独奏、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声乐艺术、室内乐、交响乐等。只有对音乐有了综合性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更客观地把握钢琴演奏。美学艺术家蒋勋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学习钢琴演奏,不光要探索钢琴演奏艺术,最好能引起对其他乐器和各种音乐表演形态的好奇心。若能变成一个对音乐敏感、有好奇心并且自发地喜爱“博览众乐”的人,才能更好地聆听音乐艺术,了解钢琴文化的底蕴。

另外,钢琴演奏者也应该通过了解其他乐器,而拓展到对钢琴音色联想的层面上。钢琴可以演奏多声部的线条,音域也较为宽广,在一定程度上钢琴具有演奏“交响化”音乐的特性,所以在钢琴曲目中,也有不少交响乐的改编曲目。在钢琴学术界,曾有多个钢琴教育专家,提倡对钢琴音色进行联想,不要只局限于钢琴单一音色的联想。把钢琴作品中的不同声部联想成是乐队中的不同乐器,比如旋律是小提琴在歌唱,中声部是圆号,低声部是大提琴,等等,可以激发演奏者在钢琴上探寻更多变的声音层次,拓展演奏者对美好声音延展的想象力。

结语

在2017年11月初刚举行的上海音乐学院首届国际钢琴教学法周的论坛上,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说:“艺术是人的阳光、空气和水,感知以及对于美的一种表达。它对于培养人的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是提升人情商、塑造人格的主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人生高度。”

钢琴演奏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学科,音由心生,乐由心起,音乐就是用声音来传递对美的表达。音乐是人类生活、精神上的反映,是高级而又朴素的精神活动的反馈。音乐是声音美学的一部分,声音美学又是美学艺术中的一个领域。所以,音乐和众多美学艺术或是文学艺术是息息相关的,比如美术、建筑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一切与审美艺术有联系的学科都属于美学的范畴。所以首先在生活之中要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心和兴趣,对美有好奇心,才能激发出对美的感受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多聆听各种音乐,多看各类艺术展,包括对话剧、舞剧、歌剧都有兴趣欣赏和学习,关注跟艺术美学相关的领域,逐渐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做一个有观察力,有好奇心,有审美情趣,热爱生活,对美有感受,有知觉的人。心里有美,才能感受美、理解美,最终才能创造出美。

钢琴演奏艺术从学习“聆听”开始。我们的器官本身是没有意识的,需要心灵的灌注。打开耳朵可以听到万物,是否能听到,则要视“心”有没有要我们听到。改变“听而不思”的习惯,培养对音乐的专注力、好奇心,钢琴演奏者应学习以专业的角度去感知音乐、思考音乐、设计音乐、创造音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相关性及渗透性,从而自觉丰富自身的艺术阅历,再通过综合的审美素養来滋养对钢琴演奏的艺术内涵,将美学思维变成一种思想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波波娃.现代钢琴演奏技巧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4]张慧.钢琴音乐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应用阶段理论模型实施案例导入,促进知识建构的实践策略

上一篇:传统文化(设计)和现代文化(设计)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