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事迹材料>

朱增泉《战争史笔记》出版座谈会专题

发布时间:2022-03-05 08:38:30 浏览数:

为战争历史、文学领域的一笔厚重财富而惊喜

——朱增泉《战争史笔记》出版座谈会纪实

刘稀元

2011年10月20日。由总装备部政治部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朱增泉五卷本《战争史笔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发来贺信,总装备部原政委迟万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总装备部副部长刘国治、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黎国如、《解放军报》总编辑黄国柱、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国防大学科研部副部长秦天、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副部长蒋亚民等出席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著名军事专家钟少异、姚江宁,著名作家周涛、周大新、乔良、王树增,著名评论家雷达、何镇邦、阎晶明、朱向前、周政保、梁鸿鹰等五十余人。总装备部政治部副主任贺天成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领导、军事专家、作家、文学评论家对《战争史笔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战争史笔记》考据严谨、气势宏阔、立论独到。把中国五千年来著名战争与王朝更迭相结合,细致梳理了历史脉络,让读者有了整体“史路”感。同时,以散文笔记体叙写历史,创造了一种雄浑大气的美学风格。总之,《战争史笔记》是近年来极富特色的战争历史、文学著作,为这一领域留下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为座谈会发来贺信(全文另发)。

总装备部副部长刘国治在致辞中说:朱增泉同志是他尊敬的师长,他创作的《战争史笔记》立意宏大、引人入胜,是一本很丰富的书,知识性、科学性俱佳,在近年来出版的文史著作中极具特色,是一部文风高洁、立意深刻、博古通今、发人深省的精品力作。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会上讲话(全文另发)。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在发言中说:《战争史笔记》是一部忧患之书、沉思之书,整部作品从写作的初衷就充满了忧患意识。朱将军首先是一位军人,对于国家政权的延续,对于战争的正义性,对于道德的历史性,有很多方面都有很深的思考。同时这部书也是信史和良史。朱将军追求确信,他下了大量的工夫、做了反复比对,同时敢于阐述个人见解,使得这部书是独特的书,不可能是重复的知识普及读物。这部书里面充满了议论,随大历史而议,随时代变迁而议,随重要人物而议,甚至随一些战争细节而议,因此它具有良史的品质。同时它又是非常优秀的文史读物,因为语言非常活泼、非常鲜活、非常通达,相信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认为:《战争史笔记》是非常有个人特征的个人化笔记体史著。中国很多战争史书当中,绝大部分都是集体写作,当几十人或者数百人完成战争历史著作的时候,它的历史观、它的内在历史见解很难统一起来,所以的确更多地停留在史料的排列或者对每一个事件的阐释上。对历史规律的探寻,个人对历史的理解,相对比较弱。而个人著史是一个人贯穿下来,这个特点在《战争史笔记》里面得到鲜明的体现。当然个人著史有另外一个困难,也就是说他一个人要面对那么长一个时段的大量历史,要有梳理,有筛选,有选择等等。《战争史笔记》贯穿上下五千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来梳理和思考,最后凝炼成五卷本的东西,的确见出了朱将军的功力和扎实的学风。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军事理论家糜振玉在发言中说:《战争史笔记》的出版,对作者本人来说,是完成了他“把中国的战争史‘捊’一遍”,写一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战争史这一心愿,对世人来说,则为学习、研究中国战争史提供了一部别具风格的佳作。该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体裁新颖,别具一格。由于作者驾驭语言文字功底深厚,文笔流畅、清晰,故事性、可读性强,读来没有枯燥、沉闷之感。二是布局合理,梳理有序。作者从中国战争史的全局上,以大混战、大分裂到大一统为一个大循环,将上下五千年的战争史以四个大循环进行布局。全书的目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作者精心梳理的一条战争史的“史路”。三是史实准确,评论独到。作者参阅了近百部历史文献和有关的史籍,乃至外国的论著,可谓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提高了可信度和知识性。四是考证有据,注释详尽。作者对以往战争史论著中有不同观点的地点、事件、人物等,查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纠正了有的史书之误。五是以古鉴今,立意高远。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以史为鉴,结论只有一个:忘战必危。一个国家,无论衰败或兴盛,都不能忘记战争——至少在现在这个世界、现在这个时代,还不能忘记战争。”

著名文学评论家何镇邦认为:朱增泉《战争史笔记》上始于“历史黎明期的战争”,下止于上个世纪初英军入侵西藏之战,上下五千年,评述大大小小的上千次战役,是一部用散文随笔笔调写成的气势恢宏、思想深刻、诗意充盈、可读性强的战争史诗。《战争史笔记》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色:首先,史论结合。其中既具有丰富、翔实的史料,又具有过人、睿智的史识。更重要的是,《笔记》中不仅对史料进行梳理、辨正和开掘,而且对大大小小的战役均有精辟独到的点评,评论相当生动深刻。其次,雅俗共赏。其研究之深和可读性强是构成这部大书雅俗共赏最基本的因素。再次,作者化繁为简、分拆叙述、生动描述的叙述手法,以及杂文化、诗意化的语言,使全书处处生辉。

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著名作家周涛以《战争史笔记》为中心,谈了六点感受。第一,《战争史笔记》写得气势如虹、引人入胜。《战争史笔记》征服了他,使他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第二,军队有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值得}1起注意,一个是朱增泉,从真正的军人转身为真正的文人。他是从士兵一直当到中将,几十年勤奋写作,作品赢得大批优秀作家的倾心叹服。另一个是刘亚洲,从真正的作家转身为真正的将军,这都是军队这个大熔炉造成的人生奇迹。第三,朱增泉打通了“史路”,同时也打通了文学和政治的隔墙。文武之道,古人说“一张一弛”,不完全对,应该是文武之道,“一智一强”。有文无武是萧曹,有武无文是灌绛,文韬武略,才是人生全面的理想。第四,《战争史笔记》是个大工程,是个了不起的贡献。朱增泉心怀大志,发挥己之长处,抓住了结合部,完成这部作品也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一举突破,纵横千年,以史为经,以战为纬,编织出这样一幅巨卷。第五,朱增泉过去二十多年写诗、写散文,都是练兵,武将从文,懂得练兵为要,都是为这部书做准备的。最终,他打了这场战役,命定的一役,打地漂亮,毕其功于一役。第六,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战争,往往是野蛮对文明的征服,说明了文明的脆弱性。以史为鉴,忘战必危,应该懂得让文明变成一种强大的优势,才能保证文明的发展。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发言中说:《战争史笔记》是一部从朝代史、战争史、军事史、兵法史、谋略史的角度切入,以宏观的、贯通的眼光,叙写上下五千年的许许多多著名战争史实,

上一篇:《女人的颜色》热播两女主演大吐苦水

上一篇:刘立山,“老墨”三绝诗书画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