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0个核心概念的思考与实践(一)

发布时间:2021-07-10 08:39:31 浏览数:

zoޛ)j馟m5]5iv]uiuѨky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可以理解为四个层次:

1.新增加了核心概念: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模型思想、创新意识。

2.叙述上作了调整:符号感调整为符号意识;统计观念调整为数据分析观念。

3.虽然叙述上没有变化,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变化:数感《新标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于数感描述中与运算有关的某些内容,将其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将《实验稿》中最后一条“能运用图形形象的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独立为另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

4.叙述上没有变化,内涵也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说法: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一种感悟:数感。

一种思想:模型思想。

两种观念: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三种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

三种意识:符号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依据应用的领域不同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主要体现在某一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领域,空间观念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二层,体现在不同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包括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三层,超越课程内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都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主持人: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什么要把符号感调整为符号意识?把统计观念调整为数据分析观念?

赵升龙:

郑毓信教授认为:“有必要对‘感’‘观念’‘能力’‘意识’这样几个词的作用作出清楚的说明……‘符号感’这一用词实在值得商榷,因为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什么是对于符号的敏感性。”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意识: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一般认为意识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其实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外界刺激总体性的、独特的反应。自我意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具体的反应事件中综合出来的,用于调控自我内部和与外界关系。

符号感中的“感”——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

符号意识中的“意识”——个人对外界刺激总体性的、独特的反应。

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意识、直觉。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符号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 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用“意识”比较合适。 将“符号感”更名为“符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主动理解和运用符号的心理倾向。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强调了符号表示的作用。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这一条,强调了“符号”的一般性特征。因为用数进行的所有运算都是个案,而数学要研究一般问题,一般问题须要通过符号来表示。因此一方面符号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通过符号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具有一般性。 比较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除了概念的厘清外,(2011年版)去掉了“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增加了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总体上减小了难度,“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将“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观念”更加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独特的思维方法:体会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核心词——由“统计观念”变为“数据分析观念”,原来是围绕“统计”来思考问题、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对统计过程作出评价,现在是围绕“数据分析”来界定,更加明确和细致,并且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 沟通了“统计”与“概率”的联系,突出了统计与概率研究中独特的思维方式: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同样点明了数据随机性最主要的两层含义:一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二是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三个要求:

过程性要求: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决策和推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方法性要求: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体验性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主持人:赵老师能不能对新增的像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等核心词做一下解读?

赵升龙:

几何直观,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几何,在这里几何是指图形,另一部分是直观,直观不仅仅是指直接看到的东西,直接看到的是一个层次,更重要的依托现在看到的东西、以前看到的东西进行思考、想象,综合起来几何直观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的思考、想象。它是一种能力,一种想象能力。

这里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数形结合”, 华罗庚曾这样说: “数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家分离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特别是到了初中、高中学习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时这个特点体现的更为明显。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有着重要的奠基意义。

几何直观是具体的,不是虚无的,它与数学的内容紧密相联。很多重要的数学内容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必须从两个角度认识它们,否则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掌握它们,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内容、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变得可以运用它们去思考问题,形成几何直观能力。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这个一个没有学过相遇问题的学生在求相遇时间的思考过程。

再如:对于这样一组异分母分数的计算通过看图再直观不过了。

关于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应该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养成画图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带来的益处。无论计算还是证明,逻辑的、形式的结论都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教学中应有这样的导向:能画图时尽量画,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在画线段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画线段图;简单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不画线段图,但是将来为了能用线段图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可能就须要开始学习画线段图;其实质是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尽量把问题、计算、证明等数学的过程变得直观,直观了就容易展开形象思维。

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把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图形作为教学任务,贯穿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学习的始终。例如,图形,还有数轴,方格纸,直角坐标系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对基本图形的运用,不断地运用这些基本图形去发现、描述问题,理解、记忆结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道外区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机车乘务员健全人格的塑造与人格缺陷的矫治的研究

上一篇:关于县级财政加快支出和优化结构的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