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黄承利:淡中求进,艺海扬波

发布时间:2021-08-23 10:17:50 浏览数:

思想、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本。海师大创办书法专业方向时,培养方案的初稿是我起草的,2005年修改过一次,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发现有许多不太合理的地方。2006年,我们基于对前几年专业教学的认识,基于对国内高校书法专业办学情况的了解,从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结构、课时分配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这次修改,除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更趋合理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办学模式上,我们增加了临摹向创作转换这一教学环节,较好地解决学生临摹能力强而创作能力弱的突出问题,另外一点是,把实践教学置于整个专业教学中的突出位置;再一点就是,抓课程教学大纲的论证、制定、完善与落实。这点也非常重要,比如隶书课程,课堂上讲哪些理论、技法内容,要求临哪些帖,课后临哪些帖,临创转换如何进行,创作应如何教学,都须在课程大纲里体现出来,教师上课必须依循这个大纲组织课堂教学。

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也作了些努力。2007年,我们在创作课程的教学中,实施了导师制方向性的教学探索。这项教学改革首先在2005级开始实施,力度大,效果显著,学生作品入展、获奖数量剧增,国展获奖的8人次中,有7人次是在2008年以后获得的。

此外,我们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我们还有意识的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因此,我们三位专业教师教学很敬业,很辛苦,学生们学习也普遍很用功,这些,对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都很重要。

谷: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艺术高等院校,书法专业的教学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您在书法教学中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创作、理论还是两者兼之?

黄:我国高等书法教育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进入新世纪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有四十多所院校开设有书法专业或专业方向。这些设有书法专业的院校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艺术院校,二是师范院校,三是综合院校。应该说,它们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有的特色鲜明些,有些特色不太鲜明或正在形成中。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无疑在书法专业办学方面影响较大,它们办学时间较长,师资力量雄厚,生源起点较高,教学科研成果突出,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传统。

我在书法专业教学的资历很浅,许多方面还要不断学习、积累。这些年,虽然技法、理论课程都在教授,技法课程,主要担任行书、隶书、草书三门课程从临摹、临创转换到创作的系列教学;理论课程,主要担任书法美学、书法图式与创作研究、书法史等课程的教学,教学任务很重,因而也一直感到很吃力。

谷:看了您刚刚出版的《黄承利书法作品集》,里边涉及到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其中还有不少的临作。整体看来,您的作品古意盎然,不拘一格,变化丰富,可见您是深入传统并下了大工夫的。

黄:这是我的第一本个人书法作品集,是打算配合个展而出版的,集子出版已过去半年了,现在翻看,许多作品已感到不满意。因是一套书画家作品集丛书中的一本,根据丛书中其他画家的作品集版式要求,我只选了些斗方形的书法作品,尺幅较小,许多大幅的条屏类作品,排版后版面空白太多,与丛书中的其它集子版式风格不统一,撤了下来。作品集也好,展览也罢,总想使作品的书体丰富些,因此,行书、草书、隶书、楷书都有,但我日常写得较多的,主要是行草书和隶书,至于楷书,也仅限于小楷。

谷:艺术创作最需要的一种状态就是“静”,我发现您很具备这种“静”的状态——静心习古、静心治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节奏中进行。四十多岁的年龄,在艺术创作上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艺术蜕变期,其中也有不断攀升的,也有走下坡路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黄:把年龄与艺术造诣对应起来,似乎是一种思维定势,却未必科学。许多老书家,不一定就达到了“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界,而一些年青作者,他们已形成了自己较稳定的个人面貌。从艺术史(主要是造型艺术)的角度考察,相对而言,四十多岁至六十岁左右,是艺术生命中的重要储备时期,个人风格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同时也是个危险的时期,不进则退,艺术生命极可能从此夭折、颓废。书法是要靠时间来磨砺的艺术,我不太赞成过早地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四十多岁就确立风格,是件可怕的事情,这意味着今后的创作,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甚至走下坡路,这无异于艺术生命就此终止。历代大书家,在四十多岁时,风格均没有完全确立。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进入中年后,书法无疑更需要深入传统,提升人文,博采

众长,融会贯通。

谷:结合自己的状态谈具体一些。

黄:我不知道自己在书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一直以来,我用于读书的时间比从事书法的时间要多得多,就书法而言,临帖的时间又比创作的时间要多得多。许多时候,一点创作的欲望都没有,而临帖,有时通宵达旦也不犯困。我临的帖很杂。经常是桌面上有什么帖就临什么帖,从书柜上翻到什么帖就临什么帖,没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随意性很大。在我看来,临帖不应太功利,不要为创作而临摹。临帖主要是使人保持日常书写的惯性,因此古人称之为“日课”。书法的乐趣其实是在于过程,我在临帖时充满愉悦。我的这种无目的的临写,一方面是跟教学需要有关,课堂上要求学生临的,自己先要临上几遍。另一方面是不想在取法上给自己套上一个框框。比如楷书,唐楷和魏楷(墓志造像类),我也经常临,但我创作上几乎不触及这两类书体,小楷我几乎不临,而我却喜欢创作小楷。我写小楷,目的是修炼心志,使自己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诱惑多,加上日常事务繁杂,人很容易滑入燥妄的境地,《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从事书法的人应努力进入这种心境。

谷:您认为最理想的艺术状态是什么样的?

黄:古人的状态就很好。他们不为展览而创作,不为卖钱而写字。他们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小轿车,但他们“虚室有余闲”,内心充盈而有光辉,现代人有了手机、网络、小轿车,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了,而心却隔得很远,与古人的距离更加遥远。写字,在古人那里,只是一种完善人格、提升修为的途径。我读曾国藩的家书,有几通是劝告他的晚辈们要天天临池的,显然,曾国藩并不是希望他的晚辈要成为书法家。因此,书法需要“无为”的思想、“无为”的境界。

谷:可您说的毕竟是古人的生活。当代的人,如何既能用手机、网络交流,又能保持古人的传统?您曾写过一组《书法传统散论》的文章,在此能否概括地谈一下?

黄:古人的生活我们无法重复,但古人的传统,今天无处不在。谁也不能说自己可以挣脱传统而生活在这个世上。传统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从观念形态、精神领域影响着人的生活,而不是你穿了一件唐装,就是古人了。因此,当代的人,要与古人的生活对接,不在物质方面,而在精神层面,要有古人的精神诉求、古人的内心境界。

《书法传统散论》写于多年前,随想随记,用的是随笔的语体形式,尝试以鲜活的话语,阐释一个深奥而枯燥的话题。那段时间,总想弄清楚书法传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最终仍觉得是徒劳的努力——传统太庞大了,面对传统,我们只能靠近,不能深入。文章大体想表达两个意思,一是书法传统包括技法传统和精神传统,两者相互粘连,不可拆分,而当代书法过分强调技法,忽视书法中的人文内涵,貌似传承传统,其实是一种伪传统,二是,书法传统除正统、名家传统外,还应包括民间书法传统,还应重视民间书法资源。前些年“丑书”流行,近些年“二王”书风盛行,许多作品写得非常精彩,但更多的作品显露出明显的习气、匠气,究其原因,主要是取法过于单一,其结果,学碑版的,满纸浮躁,不能化腐朽为神奇,学“二王”的,愈加程式化,不能融通。殊不知,学书法,就像人的饮食,光吃精肉不行,还需吃些杂粮,人的体格才健壮。

谷:结合您对“传统”的理解,您如何看待“创新”?

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道理大概人人都明白,但做起来,心里迷茫。关键是,面对书法传统,我们心里没底,底气不足,因为我们深入书法传统,远远不够,离真正的书法传统的距离还很远。深入书法传统的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书法传统。书法传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延绵不绝的过程,但在许多人那里,却成了支离破碎的残片。如此,要想创新,是件困难的事。

当代书法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与大的背景也有密切的关系。建国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在科技领域取得许多突破,物质文明超越了任何朝代,但国民的创造力、创新力仍很匮乏,许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需大量从国外引进,或模仿西方国家。书法虽然不能依凭国外,但在整个民族创新精神靡弱,创新能力低下的背景之下,书法者们只好回过头去模仿、抄袭古人,或者模仿、抄袭时人。

探索与创新是两回事。一些探索性书写,不等于创新,虽然其中有的包含着某些创新的成分。比如所谓的“人体书法”、非汉字书法等等,这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书法创新联系起来。书法创新不能脱离书法的本体属性,不能偏离汉字这个底线。

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今天的书法艺术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已剥离了实用功能的纯视觉艺术形式的书法,应该体现出其契合时代特征的新的艺术特质。我们正处在历史上少有的多元、变革、开放的时代,但书法艺术并没有体现出盛大气象。由于书法的表现对象的独特性,使得这一艺术形式一直处于自足状态,人类丰富的生活和世间多彩的物象,均不能直接进入书法艺术中。书法这种远离尘世的品格,又使其始终保持着高贵的气质,因此,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指出,书法是中国文化中塔尖上的塔尖。也由此可见,书法艺术不是人人能玩的。时下经典文化的缺失错位,世俗文化的浮躁肤浅,书法群体的鱼龙混杂,书法变得不纯粹、不纯洁,这于书法的发展与创新,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谷:您除了书法教学、创作之外,还陶醉于收藏。您曾购(换)得许多陶文、汉砖、拓片。收藏是一件让人很开心也很幸福的事情,特别是有幸得到一些难得的珍品,喜悦之情自是难以言表。在寓藏于乐的过程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黄:我是近年才涉足拓片收藏的。这些年带书法班学生外出考察,发现石刻类书法遗存,与日常临摹使用的字帖,视觉差距太大,字帖中失去的信息太多,于是产生购买拓片的想法,以有助于教学。另一方面,我购藏拓片,也考虑用于题跋,丰富书法的构成形式。题跋书法很见学力与性情,在明清两季非常盛行,而在当代,做的人极少,这一传统似乎在断裂。

谷:据悉,您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将要在海口举办,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本次展览的大致情况?

黄:这个展览是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资助项目,原先安排在去年10月份举办,因祝嘉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也在同一时间举行,我把安排给我的展览场地让了出来,因此推迟到今年上半年举行。这是我首次举办个展,海南省书协及吴东民主席都很关心和支持,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省内的同道、学生,一些获知消息的省外书友、学生,不断给予鼓励,我很感谢他们。展览打算在两个场地同时举行,一个场地展出大尺幅作品,另一场地展出小品类作品,也即去年出版的作品集中的部分作品和近半年来写的小作品。总共一百幅左右吧。展览形式、作品文字内容,也想作些新尝试。比如文字内容,不一定都是古典诗文,古人的作品,文字内容就很丰富,大多与书家日常生活相关。

谷:通过准备个展作品,您感触最深刻的是什么?

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累,由此我很佩服那些经常举办个展的书家。另一个感受是,可以促使自己大规模的创作,对于提升创作能力无疑是个很好的锻炼。

谷: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很是不易,在此,先祝您的个展取得圆满成功!

黄:谢谢!

上一篇:“西泠·艺享杯”首届全国青少年书画篆刻,指导大赛征稿启事

上一篇:清丽雅致,状物抒情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