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重视数学学习过程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

发布时间:2021-07-28 08:51:03 浏览数: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融情感态度培养于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

数学思维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并发挥着重大作用,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如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问:“这节课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一句话能让学生轻装上阵,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解放自己的行为,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并在体验中去思索、发现、创造,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

二、 搭建生活平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1. 课前让学生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

《课标》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多想想办法来化解难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如教学“千克的认识”前,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关于“千克”这个质量单位的知识,并和爸爸妈妈到超市购买1千克、2千克重的物品。由于学生有了课前的亲身体验,上课时他们非常投入,热情也非常高,并且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整节课学生学的特别感兴趣、特别乐观。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和力量。

2. 课堂中让学生主动体验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生成,采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参与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主题之一,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思维与能力,经过反复探索最终获得创造性求解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身边的、有价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探索、验证、推理的过程,经历与人合作、与人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从而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可向学生提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亲身实践去实地测量,尝试绘制。班内小组分工合作,有测量组、计算组、绘制组,分组观察测量校园及校内的主要建筑物,了解掌握有关信息如建筑物的长和宽、图纸的大小,整理原始数据,并进行换算制成平面图。

又如低年级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猜一猜1厘米大概有多长。学生做手势告诉大家自己的猜测,可能有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对了,也有一些学生猜得很离谱。这时可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用拇指、食指两个指尖掐一掐从哪条刻度线到哪条刻度线,并说明理由。学生知道1厘米有多长后,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如指甲的宽度、透明胶的宽度。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学生怎能忘记1厘米的长度呢?

3. 课后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

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如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可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诸如“家乡的人文历史”“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专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通过看电视、报纸、上网或到市场、社区、图书馆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加以整理,从而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得到增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的认识、思维、能力和情感都能得到合理发展。这也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从而得到培养。 (开封市龙亭区教研室)

上一篇:数学形象的塑造与课堂文化的构建(下)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透析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