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

发布时间:2021-07-29 08:49:27 浏览数:

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它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挖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

二、数学教学要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真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正确认识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抽象符号,也不是没有感情活力的荒凉沙漠,正如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挖掘一些鲜活的生活素材来充实、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跟学生玩猜一猜“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玩前先让他们猜一猜老师会出什么,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畅所欲言,用“可能”来描述猜测的结果,在活动中体验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开展抽一抽活动,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同学分给一种不同花色的扑克,把扑克扣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任意抽一张看是什么颜色再放回去,小组内轮流抽牌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牌?为什么?通过抽牌这个活动,学生懂得了用“一定”来描述抽牌的结果,体验到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接着从这副扑克牌中拿走大王和小王再让他们来抽牌中的大王和小王活动,问学生:你能从这些牌中抽到大王或小王吗?结论是:不可能抽到大王或小王,为什么?同学间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用“不可能”来描述抽牌的结果,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又如在上“认位置”一课时,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去,“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巩固和知识迁移,从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如在上了“百分数的意义”后,我问学生:当天我们班的出勤率是多少?除了这些你还能算出那些百分率呢?此刻学生们七嘴八舌说起种子发芽率,红领巾佩戴率,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做练习题的正确率,等等。并且根据教师的问题纷纷动手计算起来,原来学的这些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从而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又如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指着高高的旗杆问:“你能想办法测量出这个旗杆有多高吗?”同学们积极讨论起来。有同学提出:把升旗的绳子拉下来量再加上下面这段没有绳子的;有的同学则建议:把旗杆放下来测量。最后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出:利用“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找来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再量出旗杆的影长,根据”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此刻同学们个个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并说没想到刚学知识在这里竟然能用上了。他们发现了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三)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生活的美。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并学会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逐渐练就学生敏锐的数学慧眼,让学生从心底爱上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把自己认为美的图形拍摄下来,或下载、收集、整理出来,展示在大家面前,如:美丽的蝴蝶、树叶、汽车、雄伟的天安门、埃及金字塔等。另外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观察、查找、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美,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如在学简单周期中现象的规律后,我让学生找找并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然后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如自然动物中:斑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条纹,使它显得那样的与众不同;床上用品:床罩、枕套上有规律的色彩变化,让我们的居室显得整洁又温馨;建筑:排列有序的护栏和一根根颜色醒目的柱子,既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四季:就连一年四季也存在着变化的规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规律的美,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欣赏完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规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然后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既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造空间,又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评价成果的过程中,既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又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上一篇: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对数学生活化的再认识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