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文书> 涉外文书>

幼儿园班级管理

发布时间:2020-07-14 13:40:54 浏览数:

 V:1.0 精选管理方案

 幼儿园班级管理

 2020- -6 6- -8 8

 幼儿园班级管理

 第一章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3 、认识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4 、了解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1 、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2 、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一、幼儿园班级的基本 结构

 幼儿园班级:幼儿园班级是对 3岁~6 岁(或 7岁)的幼儿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人员结构、组织结构、物质设施和保教任务四个方面。

 (一)

 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

 1、 保教人员

 教师和保育员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肩负着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核心作用。

 保教人员在幼儿园完成各项保教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保教人员的数量、素质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幼儿园保教目标的达成度。

 保教人员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

 2、 幼儿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班级的主体。在此有幼儿分班、班级人数、性别比例和幼儿背景等问题。其中班级人数一般是:小班 25 人,中班 30 人,大班 35 人,混合班 30 人,学前班不超过 40人。

 有关幼儿背景中,目前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背景有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素:

 (1)家长不正确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态度 (2)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和亲情 (3)家长教育方式不一致 (二)

 幼儿园班级的组织结构 幼儿园班级是一个正规组织,该组织的目的是对幼儿施加系统的影响,而这种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

 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全班集体、固定小组、自选小组、个别活动和自由活动为基本形式。

 1 、班集体

 班集体是幼儿园班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开展班集体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班集体的组织力量、竞争力量,对于某些内容的教育可以较集中较有效地达成教育目标,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

 2 、小组

 固定小组是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幼儿主要的生活、学习和游戏单位,是幼儿最为贴近的集体。同时还可以根据活动目的、内容和情景的不同分指定小组和自选小组。

 在小组中,幼儿可以有较多的互动机会,更易于合作以及对活动目的达成共识。

 3 、个体

 班级由保教人员和幼儿个体组成,个体对小组和班集体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个体的生活背景、个体已形成的特征都是重要的影响成分。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三)幼儿园班级的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是幼儿园班级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对保教质量有重要影响。

 1 、空间条件 就是房舍、场地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幼儿活动的充分度及活动质量。

 (1)室内条件 主要是班级活动室,它是班级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要求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陈设整齐舒适,有足够面积(人均不低于 2平米,总面积不低于 50平米)还要有廊道、贮藏室、独立寝室、独立餐厅等。

 (2)室外条件

 包括相对固定的室外活动空间和户外活动场地,室外环境绿化面积不低于 15%,有种植园地和动物角,大自然和大社会等。

 2 、设施 包括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品,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等。

 其中图书至少人均 1~2本,有流动水盥洗,做到一人一巾一杯。

 (四)幼儿园班级的任务 幼儿园班级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 、保育

 现代幼儿保育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

 身体保健上,要注重幼儿的疾病防止,加强营养和锻炼,搞好安全护理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心理保健上,注重情感保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个性,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社会保健上,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探索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进友好的人际关系。

 2 、教育

  不仅要教授给幼儿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潜力的提高,注重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教育。真正促进幼儿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而又和谐的发展 保育与教育的关系:保育和教育是互为一体的,保教结合,保教为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并重。

 二、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一)

 组织特征

 组织是把分散的人群和处于分散状态的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行动的一种实体。

 1 、渐成性

 指幼儿园班集体并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在学习和生活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稳定的。

 2 、权威性

 指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的人与事。幼儿心目中的权威只有一个:班级教师。

 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职责和素质,它是教师关心、尊重幼儿的结果。

 “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教师才能成为幼儿心目中的权威。

 3 、单层性

 这是幼儿园班级的特殊性所在,幼儿园班级组织目标、任务较为明确、具体,组织中的权责关系明确且集中,不存在更为复杂的层级,是一种单跨度管理。

 单层性在提高效率、减少矛盾的同时,也给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幼儿园班级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具有主导作用,所以班级管理必须求胜避败。幼儿园教师不能为教而教,应当一边“备教材”、一边“备幼儿”,在两者的结合点上“备教法”,真正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

 运作特征

 运作指的是事物有规则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存在形式和属性。

 幼儿园班级管理

 1 、幼儿生理和心理节律性

 (1)优势法则

  (2)始动调节

  (3)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4)动力定型

  (5)镶嵌式活动

  (6)保护性抑制 2 、生活节律性

 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节律,影响幼儿生活节律的因素主要有幼儿神经系统活动的规律、幼儿年龄特点、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特点等,因此,要根据幼儿生活节律与要求,建立和执行合理的幼儿生活制度,按照幼儿生活的特点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3 、群体互动性

 互动即相互作用。幼儿班级活动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参与幼儿教育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幼儿、活动内容与方法、活动材料与环境以及组织形式。

 从群体互动性看,幼儿是在与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环境教育(小到班级环境,大到生态环境)。并把握好每一互动形式的关系,在设计与组织活动时,遵循目标性、整合性、活动性三原则。

 三、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一)

 生活功能

 指幼儿园班级对幼儿具有最基本的生活基础功能。

 包括:

 1、一日生活引导功能;幼儿园班级组织引导幼儿园每天的各项活动。

 2、卫生保健实施功能;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3、身体锻炼功能 (二)

 教育功能

 1、认知发展功能(小班强调对幼儿自我认识的教育“我会玩”、“我会交朋友”、“我会学习”;中班幼儿强调“人我认知”;大班强调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

 2、情感发展功能

  3、社会性发展功能

 (班级具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条件) (三 )社会功能

  1、基础教育功能

 2、解放父母功能

 四、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1、内在因素

  (1)班级内部人的因素

  主要是教师、幼儿、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因素。

 (2)教师和幼儿与班级活动内容与方法、环境和材料、以及组织形式间关系的因素 2、外在因素

  包括家长,园领导及园制度、规则、园风,以及社区人口、经济等因素。

 第二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

 教学要求:

  1 、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2 、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1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计划

  2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组织实施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一)

 管理的含义 我们认为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来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以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

 (二)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

 幼儿园班级管理

 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是搞好幼儿园管理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环节

 1、工作计划的制定

 2、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3、工作的检查与计划调整

 4、工作的总结与评估 三、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一)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含义及重要性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

 包括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目标、实施措施、重要工作安排。

 计划制定的意义:

 1、计划是集体行动的纲领

  2、计划有调控作用

  3、计划有领先和预见作用 (二)幼儿园工作计划的依据 1、园务工作计划 2、班级的实际情况

 (1)先前工作的结局,是死情况

 (2)特定班级儿童与班级组织状况,是活情况 3、教师及其他条件

  教师的工作经验,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文化素养,工作态度,专业水平等都是重要因素。

 教师是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关键。

 (三)班级工作计划制定的程序 班级工作计划一般是一学期制定一次。往往在开学前或开学初的时间。

 程序包括:

 1、认真研究上学期的工作总结

  2、认真学习研究园务工作计划

 3、共同讨论,确定主要内容

  4、撰写班级工作计划 (四)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指幼儿园的班级工作计划必须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检验的、科学的目标。

 贯彻目标性原则要注意:

  (1)注重班级工作目标的科学性

 (2)注重班级工作目标的全面性 2、整体性原则

  指幼儿园班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班级各种因素互相联结的一个综合体,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这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注意:

  (1)要注重组成班级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合

  (2)要注重与幼儿园计划保持一致 3、差异性原则

  指班级工作计划的独特性和鲜明的个性。

 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对班级以往情况的分析、对班级老师情况的分析、其他方面的独特优势。

 贯彻差异性原则要注意:

 (1)客观公正地总结上学期的工作

  (2)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的优势 四、幼 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是指将班级中的教师、幼儿、材料、物品、空间、时间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加以实行。

 (一)幼儿园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幼儿园班级管理

 1、教师间要有明确的分工

 注意书本中对保育员、教师、主班各自的职责要求。

 2、对幼儿进行编组

  一般以 6 人一组或 8人一组为宜。

 分组时要做到:

 (1)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主要注意男女性别、能力强弱、高矮的搭配。

 (2)在适当 的时候可设小组长

  (3)定期交换小组位置 3、合理规划幼儿的活动空间 要考虑:

 (1)户外活动场地最好紧靠班级

 (2)寝室可作为幼儿游戏时间、自选角落活动时间的活动空间 (3)利用过道和走廊的宝贵空间 (4)充分利用活动室;要注重墙饰、物品的摆放、活动区的设置。(在净化、美化、童化、教育化上下功夫)

 4、合理安排好幼儿在园的时间 (1)安排好一学期的时间 (2)恰当地安排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做到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交替。

 (3)合理地安排好幼儿一周在园的活动;每天下午的活动,应尽量安排的丰富多彩。

 (4)建立班会制度 5、班级物品的安排

 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给幼儿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使用。

 (1)建一个班级物品清单,作为交接、检查的依据 (2)班级物品摆放的位置和高度要恰到好处 (3)班级物品应有专人保管 在班级物品的管理中,班级材料的管理很重要。

 班级材料是指教师的教育笔记、观察记录、个案分析、保育笔记、班级工作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及备课本、家园联系本、家长工作记录本、家庭访问卡等等,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财富,也是考核教师工作实绩的依据。

 第三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体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2 、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3 、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1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2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一般由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两方面组成。其他管理工作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教育管理。) (一)生活管理

 1 、意义

  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是为了保证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心理健康成长,保教人员围绕幼儿在园内的起居、饮食等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从事的管理工作。班级生活管理,可以满足幼儿在园生活的物质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生长的物质环境。通过对幼儿的生活管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是社会的需要。生活管理也是整个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部分,是顺利进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条件。

 2 、内容 (1)学期(学年)初的工作

 (2)学期(学年)中的工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

 (3)学期(学年)末的工作 (二)教育管理

 1 、意义 教育管理是班级保教人员在班主任教师带领下对班级幼儿进行调查研究,对教育过程精心设计组织,对教育结果进行细致评价等一系列工作。

 幼儿园班级教育管理对明确幼儿教育目标,优化幼儿教育方法,保证幼儿教育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班级教育管理是班级保教人员最经常和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又是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部分,是幼儿园管理水平的反映和幼儿园质量的反映,是衡量幼儿园保教工作成果的显性标准。

 2 、内容 (1)开学初工作

 最重要的是制定详细的幼儿教育计划。

 (2)学期中的教育常规管理 包括每日工作、每周工作和每月工作。其中写教育笔记很重要。

 (3)期末工作 3 、其它管理

  有班级间交流管理、家庭教育管理、幼儿社区活动管理等。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是每个保教人员基本的工作技能。) 1 、规则引导法

  规则引导法是指用规则引导幼儿的行为,使其与集体活动的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或确保幼儿自身安全并不危及他人的一种管理方法。

 规则是指幼儿园班级管理各种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准则。

 规则引导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管理方法。

 操作要领: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

 (2)要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掌握规则

 (3)教师要保持规则的一贯性 介绍一个规则制定、执行与环境相结合的规则,引导幼儿行为的例子:“六双脚印”。

 2 、情感沟通法

 情感沟通法是指通过激发和利用师生间或幼儿间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

 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的方法。

 情感沟通法的基础是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爱。

 操作要领:(1)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日常情感表现

 (2)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

 (3)教师要保持和蔼可亲的个人形象 3 、互动指导法

  互动指导法是指幼儿园教师、同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方法。

 指导幼儿主动地、积极地、有效地同他人交往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该法要求充分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作用。

 操作要领:

  (1)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当性

 (2)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时性

 (3)注意教师对互动指导的适度性 指导时可采用语言、行为、表情暗示、互动外、参与互动中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

 4 、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通过树立榜样并引导幼儿学习榜样以规范幼儿行为,从而达成管理目的的方法。

 操作要领:

 (1)榜样的选择要健康、形象、具体

  (2)班级集体中榜样的树立要公正,有权威性

  (3)及时对幼儿表现的榜样行为作出反应

 幼儿园班级管理

 5 、目标指导法

  目标指导法是教师以行为结果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的行为方向,规范幼儿行为方式的一种管理方法

 操作要领:(1)目标要明确、具体

  (2)目标要切实可行,要具有吸引力

 (3)目标与行为的联系要清晰可见 此外,要注意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的结合。

 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指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注意点:

 1、明确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职责和权力 2、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把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 3、教师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与被管理者幼儿之间的关系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应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

 注意点:

 1、教师既要对幼儿班级集体管理,又要对每个幼儿个体管理 2、应充分利用班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熏陶作用和约束作用 3、不只管理人,还要管好物、时间、空间等要素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以管理者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要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开展有益的活动。

 注意点:

 1、教师参与活动中要不断变换角色,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要 2、教师的参与要根据幼儿的需要且要取得幼儿的许可 3、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和管理要适度 (四)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

 注意点:

  1、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要合理,计划的制定要科学

 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要严格而灵活

 3、班级管理方法要适当,管理过程中重视检查反馈。

 。

 第四章

  幼儿园小班管理 教学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的特点

 2 、掌握小班入园管理

 3 、了解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4 、掌握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 、小班入园管理

 2 、小班幼儿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措施

 一、小 班幼儿的特点

 (3-4 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行走自如,广泛操纵物体,进行初步的言语交际,并且能从事一些最初步的游戏活动。) (一)生理发展特点 :主要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动作的发展上。

 幼儿园班级管理

 (二)心理发展特点 1、认识的发展

 :a.感知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视觉、听觉和观察力的发展上。

  b.注意的发展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c.记忆的发展以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d.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

 的具体概念,常以外部联系判断推理。

 e.想象的发展没有预定目的,被动、主题不稳定,以过程为满足,喜欢夸大想象。

 2、情感的发展 a.有明显的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 b.情感不很稳定,有易变、易冲动、易传染、与具体对象连在一起的特点; c.道德感肤浅易变;

 d.道德动机和道德判断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 e.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同情心;

 f.对荣誉感的理解大多集中在自己身上。

 3、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的发展指除生理和认知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

 a.语言的发展表现在词汇飞跃发展,能用简单句子表达意思。

 b.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自我评价往往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很强。

 c.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表现在社会性交往、助人、分享、合作、攻击性等方面。

 二、小班的入园管理 (一)入园的意义 1、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第一个专门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教育 2、幼儿园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信任感的发展是健全人格的首要任务)

 (二)入园常见不适应现象 三大类现象:

 1、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情绪不稳,哭泣不止(附表一幼儿入园观察记录)2、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3、行为散漫、不会学习、生活不习惯 不适应原因:

 外部因素 1、环境变化因素 2、家庭因素

 :家庭的空间生活特征、家庭成员的结构和素质,家长吓唬孩子,家长过分依恋孩子,家长片面的做法等都是重要因素。

 3、教师因素

 :教师是否事先家访,是否让家长事先带孩子来园玩等。

 内部因素 :1、儿童对新事物的反应特点

  2、儿童的的个性特点和过去经验 (三)入园引导 教师方面 :1、入园前得家访(一般要有五次,附表二幼儿家庭生活调查、附表三家长态度)

 2、召开家长会

  3、参观幼儿园 4、合理安排好幼儿入园之初的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 (1)老师要通过观察和交往,努力与新来的儿童建立关系 (2)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

 (3)以大带小减轻刚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家长方面

 1、先让孩子熟悉新环境

  2、为孩子入园做好准备 缝制小花被、新衣服、准备小手帕,给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

 幼儿园班级管理

 3、重视入园的头几天

 :最好由爸爸送;走要坚决。

 4、随时了解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及时与老师沟通 三、小班生活常规的管理

 1、管理的原则 (1)切合幼儿的能力

  (2)拟定明确的工作步骤

  (3)给予充分时间和重复练习的机会 (4)提供充足而适当地设备

 (5)给予赞赏和鼓励

  (6)持之以恒 2、管理的内容

 :包括来园活动、盥洗、饮食、午睡、散步、离园活动等环节的管理。

 请大家熟读各环节具体内容及对教师和保育员的要求。

 3、管理的办法 (1)示范、模仿法

  (2)妙用文学作品法

  (3)游戏学习法 (4)红五星激励法

  (5)个别教育法 四、小班教育常规的管理 1、教学活动的管理

 :内容包括动作、语言和认知、品德及社会能力等方面。

  如何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进行 (2)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3)要注意活动过程,不要单纯追求具体结果 (4)要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5)教育活动的途径、形式、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 (6)随机教育 2、游戏活动的管理 (1)角色游戏的管理 具体的管理措施:

 a.为幼儿游戏提供场地和时间

 b.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印象 c.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多提供成型玩具和游戏材料,品种要少数量要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新玩具和游戏材料)

 d.对游戏过程的指导 (2)结构游戏的管理 具体的管理措施:

 a.设立积木角(大积木区、小积木区)

 b.提供材料及辅助玩具

  c.指导要领 (鼓励尝试、引导观察、用好指导语、不断激发幼儿的新需要、因材施教、模拟结构)

 d.幼儿在由无目的的玩弄和堆砌建筑材料到有目的的搭建简单建筑物的发展可分为基础、提高、创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指导侧重点不同。

 3、对班级环境的管理 主要包括墙面和活动区的管理。

 墙面的设计、装饰及布局应遵循目的性、参与性、综合性、适宜性、生动性与美观性原则。

 活动区布置要注意:

 a.应着重整体的构思

 b.划定每一活动区的范围

 c.动态与静态活动地域的分配 d.方便幼儿的走动和取用

  e.不阻碍成人的视野

 幼儿园班级管理

 小班的活动区有谈话空间、角色游戏角、积木角、图书角、自然角、美劳角。

 4、家园活动的管理 (1)口头形式 包括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家教咨询、家教经验交流、电话联系、平时与家长交流等 (2)文字形式 包括家园联系本、家教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家园通讯”、家园间的信件往来等 (3)参与活动形式 第五章幼儿园中班的管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班幼儿的特点

 2 、掌握中班班级特征及引导

  3 、掌握中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及方法

  4 、掌握中班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及途径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中班班级特征及引导

  2 、中班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及途径与方法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 3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中班幼儿发展的特点

 (一)身体发展的特点 机体组织的发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各种活动能力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但各方面都显得柔弱、幼嫩。

 运动的速度、灵活性和把握性有了一定的发展,精细动作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表现为能比较灵活地从事各项活动。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整个幼儿期,幼儿的认知活动都是具体的,其中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在中班尤为突出。

 2、健康情感的萌芽 中班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初步的情感能力得到发展,如有了初步的依赖感、合群感和求知感,有了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移情能力;但还有不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

 3、强烈的好动欲 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中班幼儿身上尤为突出,中班幼儿显得自由放松,活泼好动,甚至无拘无束,让老师“难以驾驭”。

 二、中班班级特征及引导 (一)班级的正向特征 1、自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游戏蓬勃发展 ;

  游戏中合作意向明显

 3、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始萌芽 ;

 坚持性行为迅速发展 (二)班级的负向特征 1、攻击性行为 (1)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

 (2)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摔打东西等。是儿童问题行为极其严重的表现之一,危害大。

 (3)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幼儿生理特征的影响、认知与行为的脱节、成人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幼儿园班级管理

 2、告状 4-5 岁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考虑问题总是以自己的感觉特点出发。

 告状既是幼儿寻求心理平衡的表现,也是幼儿力求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方式。

 中班幼儿的告状有以下特点:

 (1)初期的告状都是与个人有关的 (2)他们已有能力,也易向老师告状检举 (3)由于个性不同,幼儿有检举型和保护型,前者更会告状 (4)幼儿经常性的告状会导致不友好的同伴关系 (三)中班班级的引导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1)班级的物质环境包括班级环境布置、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幼儿的活动空间等。

 要遵循艺术化、儿童化、教育化、科学化原则创设。

 (2)班级精神环境主要指人际关系的氛围,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同伴之间的关系等。

 要创设积极健康、轻松愉快、尊重信任的人际关系。

 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3、教给必要的社会行为技能 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在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主要有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反社会行为的矫治。

 (1)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利、有益的行为,是一种积极良好地社会行为,包括合作、分享、谦让、助人、抚慰等。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主要用移情训练法和角色扮演法进行。

 (2)反社会行为的典型表现是攻击性行为的频繁出现。

 攻击性行为的矫治有三点 a.优化幼儿的活动环境,减少环境中的不利刺激 b.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促使幼儿在行为和认知上保持统一 c.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则,帮助幼儿内化规则 三、中班生活常规管理 (一)生活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1、清洁卫生习惯 洗手、大小便、使用手帕、不咬指甲玩具、保持整洁等 2、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3、良好的睡眠习惯及穿脱能力 4、来园、离园的常规要求 (二)生活常规管理的方法 生活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有超早性、渐进性和反复性。

 方法有:

 1、榜样示范法

 2、行为训练法

  3、及时补强法

 4、图示图表法 四、中班教育常规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一)教育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1、集体教育活动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包括上课、参观、劳动、操作、体育活动等内容及相应要求。

 2、游戏活动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3、其它教育活动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二)教育常规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教育活动与教育常规的渗透 2、制定中班幼儿的行为规则

 包括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幼儿行为规范、值日生制度、活动区规则、其它规则等。

 3、建立幼儿教育常规评估体系

 4、教育常规与生活常规相结合 第六章幼儿园大班的管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班幼儿的特点

 2 、掌握大班班集体特 征及引导

 3 、掌握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4 、理解入学的意义、掌握入学准备的内容和入学准备的引导

 5 、掌握大班常规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及途径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大班班集体特征及引导

 2 、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3 、入学的意义、入学准备的内容和入学准备的引导

 一、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大班是由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

 大班幼儿精力旺盛,爆发力强,对体育活动充满兴趣; 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平更高了; 他们好学多问,学习能力有了显着提高,他们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一)身体发展 1、身体的发育 (1)各项发育呈稳速发展

 (2)器官的发育 2、大脑的发育 大班是幼儿脑的发育的第一个明显的加速期。

 3、动作的发展 大班幼儿动作发展很快,他基本上可以连续行走 20-30 分钟而不感到疲劳。不但走得好,而且还会跑、跳、钻爬、攀登等,手的动作也更加灵巧,能够使用铅笔书写、画画、能够使用小剪刀一类的东西等。

 (二)心理发展 大班时期是人的心理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心理的发展,特别是语言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既是儿童社会化的结果,又为他们进一步接受社会化提供了条件。

 1、语言的发展 (1)掌握全部本族语音

 (2)词汇迅速发展

 幼儿园班级管理

 (3)语法结构已形成,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4)内部言语产生 2、抽象思维能力萌发 (1)大班幼儿属于前运算阶段的直觉思维阶段。

 虽然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是明显的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发。

 (2)已掌握像左右这样较抽象的概念 (3)能自动地把事物进行分类,按类别记忆 3、开始掌握学习的方法 (1)无论什么认知活动,都有了方法 (2)注意中,采用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心 (3)思维时,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 4、情绪情感的发展 (1)高级道德情感明显发展 (2)情绪情感仍有外露性,但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变化,不愉快的情绪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3)思想感情已不那么外向,渐有了内隐性 5、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上逐渐形成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等性情特征 (2)社会交往能力提高 (3)在形式、内容、时间、成员上,游戏的社会性均明显提高 二、大班的班集体特征及引导 (一)大班的班集体特征 从大班开始,幼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环境,因为有意识,儿童有了成为一生回忆的记忆。

 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好问“为什么”、喜欢学习、淘气等均是表现。

 2、集体感增强 表现为不缺勤、关心热爱集体成员、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关心班级和小组的荣誉、努力争取和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等。

 3、责任感增强 主要表现为认真完成成人交给的任务、完成日常生活规范所规定的义务以及对同伴和集体的事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

 可以通过是否主动收拾用过的物品、爱惜幼儿园的物品、做小组长和值日生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对自己的过失是否内疚并尽力弥补等评价幼儿的责任感。

 (二)大班班集体的引导 1、集体意识的发展与引导 (1)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性活动

 (2)建立班级集体规则 2、责任行为的发展及引导 (1)在自选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责任行为 (2)在大带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责任行为 (3)明确要求,正面鼓励 3、合作行为的发展及引导 (1)教幼儿掌握合作的技能,学会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2)开展合作性游戏

 幼儿园班级管理

 (3)强化日常生活中合作训练 三、入学准备与班级组织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别 1、生活环境的变化

  2、活动形式的变化

 3、社会要求的提高 4、师生关系的变化

  5、教学方法的变化 (二)入学的意

 1、升入小学是幼儿成长的客观需要 第二次“社会性断奶”、最初社会化、人生观价值观初成 2、入学可以使儿童从一个心理阶段向下一个心理阶段过渡 3、让幼儿升入小学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 (三)入学准备的内容 主要内容是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

 1、社会性适应 (1)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 a.认识、理解教育环境中的有关规则 b.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 c.养成按指令统一行动的习惯 d.学习制定活动的有关规则,形成规则意识 (2)培养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

 a.认识到凡是教师(成人)要求做的事情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b.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c.学会一些执行任务的技能 d.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做事有信心、有毅力 (3)培养独立性与生活自理性的能力 a.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b.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用具 c.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4)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a.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 b.学会关心和参与集体的活动 c.学会主动接近教师 (5)培养入学意识 a.了解和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及学习内容 b.了解和熟悉小学生的生活作息制度 c.认识小学生的学习用具,指导它们的使用方法 d.有向往小学、当小学生的情感 2、学习适应 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主要任务是读、写、算,读、写、算为主导的活动要求儿童有相应的具体运算的能力和理解符号的能力。

 所以,大班幼儿要有前阅读、前书写、前算术的准备。

 3、其它学习适应 (四)入学准备引导

 幼儿园班级管理

 1、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 3、安排好“坡度”,使生活制度和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 4、要有一个健壮的体格 注意培养幼儿自主自理能力和入学意识的活动案例。

 四、大班的常规管理

  幼儿常规是对幼儿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

  幼儿常规可理解为教师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的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理解:儿童一入小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 (一)生活常规的管理 1、大班生活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良好的生活常规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和排便等习惯;指导保护眼、耳、口、鼻等器官及保持身体清洁和仪表整洁等卫生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说话文明、友好地与人交往,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良好的生活常规在晨间入园、进餐常规、睡眠常规、盥洗常规、排便常规、喝水常规、行为习惯、安全意识等方面均有明确要求。

 2、生活常规管理的方法 (1)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 (2)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 (3)运用鼓励、帮助等手段,加强常规的监督和评价 (二)大班教育常规管理 1、确定大班幼儿的培养目标

  大班阶段有社会、数学、科学、音乐、美术、健康、语言等 7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2、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

  包括班级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制订计划要注意:(1)计划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2)计划制订必须基于对幼儿的了解,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

 (3)计划要层层落实

 (4)计划不仅面向全体幼儿,又要针对个体差异

 (5)重视游戏、体育等薄弱环节的计划制订 3、实施教育计划 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同时,注意不断提高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克服教师随意性倾向。

 注意大班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案例。

 第七章混合班的班级管理

 教 学目标:

 1 、了解混合班的成因、类型及依据;掌握混合班的优势与不足

 2 、了解混合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3 、掌握混合班幼儿生活活动目标,管理要求与方法

 4 、掌握混合班幼儿教育管理目标,教育活动管理、游戏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5 、了解混合班生活、教育活动的评价

 幼儿园班级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混合班的优势与不足

 2 、混合班幼儿生活活动目标,管理要求与方法

 3 、混合班幼儿教育管理目标,教育活动管理、游戏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一、混合班的成因、类型及依据;混合班的优势与不足

 混合班是指将年龄相差在 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一)成因:

 1、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2、受聚落条件的影响

 3、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4、教育观念的影响 (二)类型:

 双龄、三龄、多龄 (三)依据: 1、幼儿教育特点依据。

  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 3-6岁幼儿的共同活动形式。

 2、法律依据。

 《幼儿园工作规程》 (四)混合班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1、差异互补、各得其所

  2、异龄互动、共同促进(大带小,小促大)

  3、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不足:1、课程设计与实施较复杂,一般老师难以胜任

  2、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3、容易造成大年龄幼儿的争先表现,影响小年龄幼儿的发展 二、了解混合班幼儿的发展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心理特点:

 1、心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和不随意的特点,抽象概括和随意的思维只

  是刚刚开始发展

  2、在情感、自我意识、道德判断和性格方面都有所发展 三、 掌握混合班幼儿生活活动目标,管理要求与方法

 (一)混合班幼儿生活活动目标 小组:

  1、生活卫生常识

 2、安全常识

  3、生活卫生习惯及生活能力 大组:(要求不同)

 1、生活卫生常识

 2、安全常识

  3、生活卫生习惯及生活能力 (二)混合班生活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1、分层进行指导,促进原有水平的提高

 对小组幼儿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时,要着眼于“教”

 对大组则在帮助幼儿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其初步自觉形成行为习惯 2、儿童教育儿童,发挥“混合”优势

  (1)异龄互动法 (2)同龄互动法 (3)位次排列法

 (4)角色换位法 3、持之以恒,建立合理常规,培养良好习惯 4、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 四、 掌握混合班幼儿教育管理目标,教育活动管理、游戏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一)目标:

 幼儿园班级管理

 1、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增强幼儿体质 2、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发展幼儿认知能力,开发幼儿智力 3、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情感 4、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育活动管理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原有水平进行分组教学 2、科学安排一日活动表

  原则是“三注重”、“一统一” 3、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4、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

  (1)主题综合教育

 (2)同科目、同内容、不同要求

  (3)同科目、不同内容、不同要求

 (4)同内容、不同科目、不同要求 (三)游戏的管理 游戏的管理主要是确定游戏目标和安排好游戏管理过程 1、制定游戏计划 2、游戏的实施和指导 (1)要根据农村的特点、本地区幼儿生活经验合理选择游戏内容 (2)要根据农村或山区本地方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开发游戏材料 (3)要根据混合班的特点,充分发挥大组幼儿在游戏中的助手作用 3、游戏的总结 五、 混合班生活、教育 活动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及其效果等进行科学的判定或估量,是从所实现目标的观点出发去把握现实状态,做出某种判断。

 混合班的教育评价要注意年龄层次,要立体的、纵横结合。

 混合班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

 (一)混合班幼儿生活活动常规及教师教养职责 (二)混合班教师日常保教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三)混合班教育活动评价 (四)幼儿发展情况评价 第八章学前班的班级管理

 教学目标:

 1、 、 了解学前班的成因、类型及依据

 2 、了解学前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掌握农村学前班儿童与城市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

 3 、掌握学前班的入班引导和入学引导

 4 、了解学前班生活管理的内容,能处理常见问题

 5 、了解学前班教育活动管理、游戏管理的内容,能处理常见问题

 6 、了解学前班生活、教育活动的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 、农村学前班儿童与城市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

 2 、学前班的入班引导和入学引导

 3 、学前班生活管理、教育活动管理、游戏管理常见问题的处理

 一、 学前班的成因、类型及依据

 (一)学前班的成因

 幼儿园班级管理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2、办学体制的影响

 3、家长教育观的影响

  4、办学思想的影响 (二)学前班的类型 1、补偿性班

  2、过渡性班

  3、强制性班 (三)学前班的依据 学前班的存在有一定的法规、政策依据 二、 学前班儿童的发展特点

 1、生理发展特点 从神经、骨骼、肌肉看,4-5岁与 5-6 岁各有特点 2、心理发展特点 4-5 岁与 5-6 岁儿童在动作、语言、心理过程、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上不同 三、农村学前班儿童与城市幼儿园同龄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

 1、卫生习惯较差

 2、心理卫生被忽视

 3、思维灵活性较差,不善于创造 4、语言发展较差

 5、知识面较窄

 6、热爱劳动、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 学前班的入班引导与入学引导

 (二)入班与入学准备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分析 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美国的 布伦纳建立的。

 研究的是主动成长的个人与其生活于此的直接环境之间的渐进的双向顺应。

 布伦纳认为环境有四个层次:

 微观系统:活动、角色、人际关系是三个要素 中间系统;

 外系统;

 宏观系统 生态变迁对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儿童入园和入学都是最重要的生态变迁 (三)对学前班儿童入班和入学引导的启示 (三)从儿童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微观系统的区别来看 (四)从儿童在不同时期所从事的活动来看 (五)从儿童不同时期内所担当的角色来看 (六)从不同时期所体验的人际关系来看 幼儿从家庭——学前班——小学的经历了不同的生态变迁,成人是否满足儿童的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儿童适应生态变迁的关键。

 (三)学前班儿童的入班引导 1、做好入班的家长工作 (1)入班前的家访

 (2)入班前的家长会

 (3)填写幼儿情况调查表 2、做好入班后的引导工作 (1)熟悉环境

 (2)逐步建立一日活动常规

 (3)做好语言的转换工作

 (4)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 3、个别幼儿的教育工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三)学前班儿童的入学引导 1、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2、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3、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4、进行读、写、算能力的培养

  5、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6、家园结合,搞好入学准备工作 五、 学前班的生活管理

 (一)学前班日常生活的主要环节及指导要求 1、入园、晨检

  (1)幼儿来园前(2)晨间检查(3)接待家长(4)值日生工作(5)自选游戏活动(6)带领幼儿进行晨间体育锻炼(7)晨间谈话 2、入厕、盥洗

  3、进餐

  4、散步

  5、午睡

  6、饮水

  7、离园 (二)体检 1、入园前健康检查 鉴定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 2、入园后的定期健康检查 包括一年一次的全面检查、视力测查、测身高体重、龋齿检查、晨检午检及日常规范 3、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三)学前班生活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 1、学前班儿童自身特点方面的常...

上一篇:20XX年教师工作计划例文

上一篇:2020小学德育工作总结优秀例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