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合同范本> 借款信贷合同>

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超功利性

发布时间:2020-10-26 15:48:59 浏览数:

  [论文关键词]超功利性;社会;审美精神   [论文摘要]本文梳理了传统美学超功利精神的发展和艺术家日常生活的超功利态度,并探讨了功利的社会生活与超功利的艺术追求的矛盾与统一,以及这种超功利性对当下艺术活动的一些启示。   一、超功利性的由来   超功利性是一个开始于18世纪,后来又被许多理论家将之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关于审美态度的西方美学范畴。超功利性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性最早被清晰、系统地提出来是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里。康德把审美无利害性作为审美的第一个契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超越一切利害关系之上的纯粹的精神活动。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或不快感对艺术对象和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一个美的判断只要夹杂少许的利害感在里而,就会发生偏爱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后来的学者把康德的这种审美主张称为surutili-tarianism,即超功利主义。   康德的超功利理论使美学的研究由对对象的研究转向了对审美主体的研究。这正好与中国传统艺术一贯注重主体精神的表达相应相合。从老子美学思想开始。中国文艺不论是从审美创作还是审美态度上就踏上了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事万物、观照混沌之道的超功利进程。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条脉络:老子涤除玄鉴,庄子心斋、坐怀,宗炳澄怀昧象,禅宗思想的破执、悟,宋元山水之无我之境,明代三袁之性灵、李贽之童心、清代刘熙载、叶燮关于人品与画品论述,到近代王国维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以及朱光潜的心理距离、宗白华的静照。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的这种超功利性已经成了进入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世界的第一道门槛。若要带着功利、世俗的心态去欣赏传统绘画、书法,去阅读诗歌,定将背道而驰。   二、从老子涤除玄鉴到宗白华静照:传统美学超功利精神的发展   中国传统美学并没有美学之名而是附于哲学思想和文论、画论之中。最早、也是对后世艺术最有影响力的美学思想就在老子的哲学思想里。老子哲学的中心在于道。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前就有的混沌状态,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包含着产生万物的无限可能性。道的这种无目的性和无规定性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超功利思想的发源地。这一点特别体现在老子关于的涤除玄鉴论述中。涤除玄鉴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把道的观照作为认识世界的最高目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虚静的内心。可以说后来的传统文艺的各种关于审美心胸、审美态度以及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庄子的思想把老子的道赋予了更多更新的意义,这些观点都对艺术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庄子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认为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庄子在《大宗师》中写了南伯子葵和女的对话,借女之口庄子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游心于最高的美道,必须要经历一个修养的过程,第一步是外天下即排除对世事的思虑;第二步是外物,即抛弃贫富得失等各种计较,第三步是外生,即把生死置之度外。庄子把这种无己、无功、无名、外天下、外物、外生的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坐忘就是要排除一切利害关系,只有这样以空虚的心境彻底摆脱利害观念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才能达到人生的自由。   禅宗思想是老庄美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它发展了老庄思想,并且比之走得更远。禅宗也追求至高的道,要得到禅宗之道,不能强求外在的力量,必须破除如语言、逻辑、辩论的执著。可见在禅宗思想里任何功利的思想都无法生存,所有目的性的东西都得排斥掉。禅宗强调悟强调心灵的感受。悟的状态是和老子涤除玄鉴庄子心斋、坐忘宗炳澄怀味象一脉相承的。只有通过这样超功利状态下的悟才能体验到道,才能得到一种瞬间体验的永恒存在。   老庄玄学禅宗思想融为一体,为以后的文人艺术甚至更广的艺术类型拟定了审美的态度和应有的创作状态。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可以说也是同出于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心斋、坐忘。宋元山水所推崇的意境其本质上也是要求审甍意向表现作为宇宙本题和生命的道。并且要体验到意境又必须以虚静空明的审美心境为前提。在明代中后期受资本主义萌芽思想的影响,在文艺理论界掀起对教条主义和复古主义美学的批判。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在于文艺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但其出发点仍是希望追求自由独创的精神和表达人的自然本真状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袁之性灵、李贽之童心、汤显祖之情中可以看出。   到近代西方美学思想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艺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国维就受到康德审美无利害关系学说的启发,他结合传统美学提出了美可爱玩而不可利用的美学态度,可以说实现了关于审美超功利性问题的东西方对接。梁启超的美学态度也由功利的转向了超功利的,并提出了趣味教育的办学理念。朱光潜先生早期的美学理论里甚至把超脱现实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鲁迅先生也认为审美是超功利的,是无用之用。宗白华先生关于意境的观点与王国维、朱光潜也同属一派。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他引王羲之诗: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认为中国艺术的美感正来自空灵静照的忘我刹那,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使心灵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在人生忘我的那一刹那,静观万象才能体验到中国艺术的意境。这里我们仍然很明显地可以看到老庄、玄学、禅宗、宗炳等思想的延续。可见,这种以虚静空明的心态观照宇宙体悟自然的超功利审美精神在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断裂过。而且在水墨艺术寻找民族性、现代性的当下,虽然对于传统审美精神有过很多的批判和反思,受到大众文化、政治文化的消解和挑战,但这种植根于很多艺术家心底的超功利思想也一直没有断裂。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超功利性对当下艺术活动的启示   从历史发展来看,不论是文人艺术精神起源的老庄时代,人文意识觉醒的魏晋南北朝时代,还是禅宗思想盛行的中晚唐一直到上个世纪初的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所处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传统文人艺术精神的超功利思想之所以一直延续,正是因为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功利化的色彩一直很浓。而作为要观照宇宙万物、亲近自然、体察内心的文人艺术来说,以超功利的思想从功利的社会生活中超脱出来获得身心的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应该说中国现在也是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当下混乱和功利心极强的艺术界,重提超功利性是有必要的。首先对于个体来说,超功利精神不失为现代人回归人的本性、摆脱现实社会的虚无感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其次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个体审美体验的超功利精神和公共事务建设的功利精神之间的关系。虽然审美和功利的矛盾是美学上一直纠缠不清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二者并非一直处于矛盾状态,而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在经济急需进一步发展社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保障体制需要逐渐完善的当下中国社会,让艺术发挥其超越精神给人民的思想以启蒙,让人民积极主动地生活和反思生活、超越生活,这样的艺术将对社会进步形成有效的思想基础。实现个体审美体验的超功利精神和公共事务建设的功利精神之间并非就水火不容。也许目前我们更需要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艺术市场秩序和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但重提艺术地超功利性无疑会加快这一进程,促进艺术事业和整个国民生产的发展。

上一篇: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探究论文

上一篇: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