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考试> 资格考试>

预防医学技术总结_0

发布时间:2021-02-03 10:13:26 浏览数:

预防医学技术总结_0

预防医学技术总结

篇一:预防医学总结

第一章 流行病学

一、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1998年某地新诊断200名糖尿病患者,该地年初人口为9500,年末人口为10500.该地年初有800名糖尿病患者,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

1.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暴露人口指有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多采用期间平均人口数)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能反映该病发生的频率。

发病率=某期间(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200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10000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的高低与发病率和病程有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用来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肺结核。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800该

时点人口数

?9500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内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1000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

10000

4.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计算时需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分母中去除。

续发率=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接触原发病例的人数)

6.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内(通常1年),某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死亡总数40

同期平均人口数?

10000

7.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

者所占的比例。。用于病程短且易引起死亡的疾病,多用于急性传染病。

病死率=某时

期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患该病人数

?401000

8.存活率:又称生存率,指随访期终止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期满的全部病例数之比。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的、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如癌症等。

N年存活率=随访n年仍存活的病例数

随访满n年病例数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

1.疾病的地方性:包括自然疫源性(在动物中繁殖,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自然地方性(与某地的自然环境有关)、统计地方性(由于某地的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宗教等,与环境无关)

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①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④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下降⑤当地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2.时间分布:①短期波动②季节性③周期性④长期变异

三、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

 2.流行: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发病率水平。

3.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的现象。如学校食物中毒。

 四、现况研究 1.普查: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当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治疗时采用普查。优点:获得的信息没有抽样误差。缺点: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获得信息粗糙。

 2.抽样调查: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优点:工作量小,节省人力物力。缺点:仅适用于患病率较高,变异程度不太大的疾病。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③分层抽样(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④整群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⑤多级抽样 五、病例对照研究 1.概念: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方法。

暴露: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 2.特点:①属于观察性研究 ②是回顾性的,由果至因的 ③不能验证病因,用来分析疾病与病因间的联系。

3.种类:①非匹配~: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②匹配~:两组人数保持一致,不超过1/4。

4.病例的选择:①诊断可靠,使用金标准 ②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③较少选择现患病例,尽量不选死亡病例 ④所选病例必须具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可能。

5.对照的选择:①与病例相同的诊断标准 ②对照应是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有该病的随机样本 ③对照与病例应具有可比性

6.成组比较法资料的分析:

(2)假设检验: X2

=

(ad?bc)2

n

(a?b)(c?d)(a?c)(b?d)

X2

3.84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计算OR值:OR=adbc

OR=1时,暴露于疾病无关。OR1时,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OR1时,暴露是疾病的保护因素。

(4)OR的95%可信限:OR1?1.96/x2)

L,ORU=OR

(

可信区间包含1时,因素和疾病之间可能无关联。不包含1时,因素与疾病有关联。

 7.配对资料的分析

(2)假设检验 b+c=40时:X2

=(b?c)

2

b?c

b+c40时:X2=

(|b?c|?1)

2

b?c

X2

3.84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计算OR值:OR=cb

OR=1时,暴露于疾病无关。OR1时,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OR1时,暴露是疾病的保护因素。

 (4)OR的95%可信限:OR1?1.96/

x2)

L,ORU=OR

(

可信区间包含1时,因素和疾病之间可能无关联。不包含1时,因素与疾病有关联。

 8.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①可在医院手机病例,更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②所需研究对象少,节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 ③研究周期短 ④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缺点:①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②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 ③选择研究对象时易发生选择偏倚 ④获取既往信息时易发生回忆偏倚 ⑤易发生混杂偏倚 ⑥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

 六、队列研究 1.概念: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以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方法。

2.特点:①属于观察法②设立对照③由因至果,符合时间顺序④确证暴露

3.种类:前瞻性~、历史性~、双向性~ 4.暴露组的选择:①生活或工作上暴露于某种特殊因素的人群 ②经常接触暴露因素的一般人群 ③选择有组织的团体,利用他们收集随访资料。

 5.对照组的选择:应是暴露组来源的人群中非暴露者的全部或其随机样本。

 6.观察终点: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局就达到了观察终点,之后将不再对其继续随访。观察终止时间:是研究的

随访工作截止的时间,应以潜伏期为依据尽量缩短。

 7.统计推断

(1)资料的整理

(2)累计发病率=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数

。发病密度=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人时数

(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数×观察时间)。

 (3)标化死亡比SMR=实际死亡数理论死亡数

(4)相对危险度RR=

a/n1c/n0

。归因危险度

AR=(a/n1)-(c/n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AR

a/n1

*100%或

AR%=RR?1RR

*100%

8.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①研究结局可靠 ②是由因至果的观察 ③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④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

 缺点:①不适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②观察时间长,易发生失访偏倚 ③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 ④设计要求高,实施复杂 ⑤分析复杂。

七、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①要施加干预措施 ②是前瞻性观察 ③必须有平行对照 ④随机分组。

八、筛检:也称筛查,是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那些表面健康,但可疑有病或有缺陷的人。

九、1.选择性偏倚:由于研究对象的确定、诊断、选择等方法不正确,使被选入的研究对象与目标人群的重要特征具有系统的差异。如入院率偏倚等。

·控制方法:①首先考虑选择社区人群 ②最好选择新发病例 ③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 ④控制时间效应偏倚。

 2.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测量偏倚,指研究过程中进行信息收集时产生的系统误差。如回忆偏倚等。

·控制方法:①准确界定各种暴露因素 ②对疾病要有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 ③对各种仪器、试剂要有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 3.混杂偏倚: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关联又与研究因素有联系的其他因素歪曲了与疾病的真实联系。

·控制方法:①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条件加以限制 ②采用个体配比或频数配比的方法 ③随机化分组 ④对混杂因素进行分层,然后随机抽样。

第二章 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营养素: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与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构成细胞组织、

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1.平均需要量EAR:可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2.推荐摄入量RNI:可满足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3.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准确性远不如RNI。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不产生健康危害的每日摄入量最高水平。

 (二)蛋白质

1.生理功能:组织构成成分、构成各种重要生理物质、供能

2.必需氨基酸EAA:借一两本淡蓝色书

3.蛋白质含量测定:食物粗蛋白含量=食物含氮量*6.25 消化吸收率=(吸收氮/食物氮)*100% (三)脂类:脂肪(甘油三酯)、类脂(磷脂,固醇) 1.生理功能①供能和储能 ②维持正常体温 ③保护作用④内分泌作用 ⑤构成机体成分 ⑥改善感官,增加饱腹感 ⑦供给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2.必需脂肪酸EFA:亚油酸、α-亚麻酸 (四)碳水化合物: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 寡糖(低聚糖)

多糖(糖原、淀粉、膳食纤维) 1.生理功能:体内CHO功能:①供能和储能 ②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③节约蛋白质 ④抗生酮作用。食物CHO功能:①改变食物色香味形 ②提供膳食纤维 ③主要热能营养素。膳食纤维功能:①增强肠胃功能,利于粪便排出 ②控制体重和减肥 ③减慢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 ④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五)能量:人体的能量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消耗包括:①基础代谢 ②体力活动 ③食物的热效应。

(六)矿物质:常量元素(K、Na、Ca、P、Mg、Cl、S) 微量元素(碘锌硒铜铁等)

生理功能:①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②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③构成酶、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参与酶的激活。

1.钙缺乏:骨骼病变(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过量增加肾结石的危险。

 2.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儿童异食癖。

3.锌缺乏:生长迟缓、性成熟受抑制、味觉嗅觉异常、食欲减退、伤口愈合迟缓、皮肤干燥痤疮等。

 (七)维生素

1.VA缺乏:夜盲症、干眼病。

2.VD缺乏:佝偻病、骨质软化骨质疏松。

 3.VC缺乏:坏血病 4.VB1缺乏:脚气病(硫胺素缺乏症) 5.VB2缺乏:口角炎、眼睑缘炎、皮炎

6.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舌炎、胃肠道紊乱。

 二、平衡膳食(合理膳食):指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在数量上能满足不同生理条件、不同劳动条件下用膳者的要求,并且膳食中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的膳食。

 · 膳食指南10条: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③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⑤食量与体力活动保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⑦限量饮酒 ⑧吃清洁卫生,不吃变质食物 ⑨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适当 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三、食品安全:

· 黄曲霉毒素:花生、玉米、食用油,以肝脏损害为主。

 · 炭疽杆菌、鼻疽杆菌、口蹄疫病毒、猪水疱病毒、禽流感病毒。

· 食物中毒的特点:①季节性,食物关系明显②潜伏期短,暴发性③临床表现相似性④非传染性 1.沙门菌属:动物性食品,不耐热 2.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嗜盐、不耐热 3.葡萄球菌:乳制品,耐热 4.赤霉病麦中毒:镰刀菌,“醉谷病”

5.霉变甘蔗中毒:节菱孢霉,损害神经系统。洗胃灌肠。

 6.河豚中毒:河豚毒素,神经毒素,对卵巢和肝脏毒性大。

 7.毒覃中毒:临表:潜伏期、肠胃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

8.亚硝酸盐中毒:腌制品。解毒剂:美兰、吸氧。

第三章 环境卫生

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条件,其中许多因素对集体健康是有利的,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组成的空气。水、土壤、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微小气候等。

 2.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

3.二次污染物:指排入到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本身发生变化,或在环境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理化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酸雨、有机汞等)

4.剂量-效应关系:即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生物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5.剂量-反应关系: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与在接触其有害作用的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关系。

6.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括CO2、甲烷、O3、氟氯烃等。

 7.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所有降水。

8.环境污染的分类: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9.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则疾病的流行能得到迅速控制。

10.光化学烟雾的成分:NO化物和泾类污染物

第四章 劳动卫生学

一、高温作业对机体健康的影响:(1)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高温作业时,人体可以出现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2)热适应: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生产适应或耐受的现象。(3)中暑。

·中暑:指高温或强辐射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征。

·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病(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热痉挛(水盐代谢紊乱)、和热衰竭(脑供血不足)。

二、噪声所致健康危害:1、暂时性听阈位移: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听阈提高10-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属于生理性改变。包括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2、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根据损伤的程度,分为听力损失或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

三、振动性白指: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临床表现为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绀。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

四、人体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呼吸道上皮粘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防尘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合。

 ·尘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矽肺: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达到一定量后引起的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的全身性疾病。

 病理改变:①矽结节形成②弥漫性间质纤维化③矽性蛋白沉淀④大块纤维化

五、窒息性气体的分类:①单纯窒息性气体(N2,CH4,CO2)②血液窒息性气体(CO,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③细胞窒息性气体(氢化物,H2S)

·治疗原则:尽快脱离中毒现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效使用解毒剂、及时纠正脑缺氧、积极治疗脑水肿。美兰。

 ·CO中毒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轻度中毒10%、中度30%、重度50% 六、刺激性气体 1.毒理作用:①以局部损害为主②病变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毒性的浓度、吸收速率和作用时间③病变部位与毒物的水溶性有关,水溶性越小毒性越大。

 2.毒作用表现:

①急性刺激作用(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喉痉挛和水肿)

②中毒性肺水肿:指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集聚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毒作用机制:肺泡血管通透性↑、肺泡壁通透性↑、缺氧、淋巴回流受阻 ③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七、铅中毒的临表:(1)常见症状: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2)特殊体征:①铅线:硫化铅颗粒沉积②铅绞痛:常伴有铅麻痹等神经系统征象,中或重度急慢性中毒时发生。(3)类神经症:头昏、头痛、乏力、失眠、功能性减退等。属功能性症状。(4)周围神经炎:①感觉型:肢端麻木、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②运动型:握力减退、伸肌无力等。腕下垂、足下垂。③混合型。(5)铅中毒性脑病:头痛、恶心、呕吐、高热、烦躁、嗜睡、精神障碍、昏迷等。

·驱铅治疗:首选依地酸二钠钙,次选二疏基丁二酸钠。

 铅绞痛:静脉注射葡萄糖钙或皮下注射阿托品,适当休息,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

 2.汞中毒临表:(1)易兴奋症:①大脑皮层抑制减弱②睡眠障碍③烦躁易怒、情绪不稳④精神不振、嗜睡、记忆减退。(2)震颤:①神经性肌肉震颤②细微震颤:眼睑、舌头、手指,集中精力明显,安静消失。③动作迟缓、全身性震颤,步态不稳,后期出现幻觉和痴呆。(3)口腔—牙龈炎:①流涎,牙龈酸痛、红肿、易出血、舌肿胀及溃疡②口腔不卫生者,沿牙龈可出现暗蓝色色素沉着。(4)汞毒性皮炎:①发病1—3d,红色斑丘疹,四肢及头面部较多②肾功能损害:尿汞增高,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

 ·特效治疗:首选二疏基丙磺酸钠,次选二疏基丙醇。误服汞盐者:尽速灌服高蛋白物质或用活性炭吸附,不能洗胃。

七、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3、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职业病诊断原则:1.职业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应详细询问患者现职工种、工龄、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等和既往工作经历,以便判断接触毒物的机会和程度。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体格检查:手机临床症状和体征 4.实验室检查:常规、生化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 5.生产环境调查:了解患者所在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同一工作场所其他职业工人是否有类似表现等。

冠心病的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旨在减少人群总体的行为危险因素,并积极治疗高危个体防止其发展为疾病。因此应通过健康教育、环境干预或立法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促进危险因素的转变。(1)降低血压(2)合理膳食:限制总能量、脂肪、胆固醇、食盐的摄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碳水化合物适量 多选粗粮蔬菜水果(3)禁烟限酒(4)

适度运动

2.第二级预防:积极全面的控制危险因素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事件危险和减少介入治疗的需要,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戒烟,远离烟草环境(2)控制血压:小于140/90mmHg(3)控制血脂:LDL-C100mg/dl(4)体力活动每天30分钟(5)控制体重BMI:18.5~24.9kg/m2(6)糖尿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7)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8)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应用(9)β受体阻滞剂应用(10)流感疫苗接种。

 3.第三级预防: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饮食行为方面:①合理饮食,低盐低脂肪低热量②限制饮酒,严格戒烟③控制体重,增加运动④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⑤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①有规律的长期坚持有效的控制盒治疗高血压②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空腹血糖浓度③定期测量血脂控制高血脂症。

2.第二级预防:一旦有脑卒中的前期征兆,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早期防止脑卒中病情的加重,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防止并发症都是有意义的。治疗理念:进行超早期干预。

3.第三级预防: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后遗症,应尽早进行神经功能锻炼,加快和促进脑卒中患者各方面的康复,防止复发。用尽可能好的办法来管理好所患的其他疾病,预防脑功能的进一步丧失。进行康复训练,注意心理功能恢复。

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①控制吸烟②合理膳食③控制感染④消除职业危害。

2.第二级预防: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策略之一。筛检是早发现的重要途径。注意肿瘤的十大症状以便及早发现。

 3.第三级预防:对癌症病人提供规范化整治方案和康复指导,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对慢性患者进行姑息镇痛疗法。注意临终关怀,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

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第二级预防:①限制钠盐摄入量②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③限制饮酒及戒烟④减轻体重⑤适度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第三级预防: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篇二:预防医学总结

名词解释

1.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

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 全科医学:是指以个人整体健康为中心,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3.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4. 健康(health):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5.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6. 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

的“ 患者” 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7. 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

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

8. 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求医者的年

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9. 危险因素(risk factory):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10.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

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 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不仅包括个体或群体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

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和外显的行为模式)。

12. 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

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13.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

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14. 健康状况评价(health status evaluation):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

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15.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16. 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过程。

 17. 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集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

功能的化学成分,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

18. 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

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9.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 ):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储留利用的

部分。等于储留氮比吸收氮。

20.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supplementary action):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

种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混合食用,使混合后的必需氨基酸更接近人体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1.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thermal effect of food,TEF ):又为食物热效应,是机体由于

摄取食物过程中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22. 合理营养(rational nutrition):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种

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23.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在RDA 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4.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

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25. 推荐摄入量(Reference Nutrition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 RDA,是可以

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6.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

的摄入量。

27.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Lever Intake,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

高限量。

28. 人群健康(Population Health):指的是受社会、经济、环境、个体行为和生物遗传等

因素决定的,可以量化的整个人群的健康。

29. 社区(Community):是指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

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30. 社区卫生(community health):是人群健康的策略和原则在社区水平上的具体应用,

即强调了解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和疾病,通过确定优先项目、消除不同群体间健康的不平等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31.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是以社区为基础,健康为中心,人群卫

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适宜技术向社区居民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32. 社区预防服务(community preventive services):是采用健康促进的策略,以健康为

中心、以社区为范畴和人群为对象、动员社区内多部门合作和人人参与的综合性服务。

33.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又称基层卫生保健,它是最基本的、人人都能

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核心是人人公平享有,手段是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筹资是以公共财政为主,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

34. 社区动员(Community mobilization):是一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依靠自己的力量,

实现特定的社会(社区)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是寻求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35. 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是指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

从而发现问题,为制定及实施卫生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打下基础。

36. 医源性感染(iatrogenic infection):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

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

37. 环境(environment):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

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实的或远期的作用。

38.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

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39. 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

环境。

40.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指有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

使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

41.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

活和社会活动中相互形成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质量、医疗卫生、家庭婚姻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生活行为方式等主要因素。

42. 环境污染(environment):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

扰乱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43. 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是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影响

较大的地区性疾病。

44.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

理化性状保持未变的,称为一次污染物。

45.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

学的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结果产生与原污染物理化性状和危害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二次污染物。

46.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

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47.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arker):几乎包括反映生物系统与环境中化学、物理或生物

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任何测定指标。

48. 接触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指生物材料中存在的环境毒物及其代

谢产物,其含量的高低可反应机体对其毒物的接触水平。

49. 效应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

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

50. 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

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1.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即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

质的生物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52. 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与在接触

其有害作用的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53. 相加作用(additive joint action ):指多种环境有害物质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之和。

54. 协同作用(synergism):指两种或更多环境有害物质同时摄入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大

大超过单个因素引起的效应之和。

55. 拮抗作用(antagonism):指环境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其联合毒性

低于任何一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毒性。

56. 单独作用(single action):指摄入人体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效应各

不一样。

57. 生物富集:生物性迁移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

质的浓度会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使有害物质在体内富集,也称生物富集作用

58. 介水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谁污染的食物而传染的

疾病。

59. 自然疫源:自然界限定景观内的生物群落间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疾病传染源,此病原体

能在病区生态环境中能够不断繁殖生存,并感染人类。

60. 高危人群(high risk population):对环境有害因素特别敏感的人群。

61. 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是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有毒、有害

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及其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预测环境有害物质对暴露人群可能产生有害效应的概率。

62. 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

生命的化学物质。

63.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

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64.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是指人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

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急性或亚急性非传染性疾病。

65.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是指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

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66. 物质蓄积(accumulation):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

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67.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

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68.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是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通过识别、评价、

预测和控制不良职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健康损害或潜在健康危险,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目的。

69. 职业卫生服务(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s):是以保护和促进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为目的的全部活动。

70.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人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

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71. 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存

在于工作场所中可对劳动者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亦称职业性毒物。

72. 工作有关疾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机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使常见病发病

率增高或病情加重,这类疾病叫工作有关疾病。

73. 职业病(occupational):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

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74. 高温作业:指工作场所存在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 或84kJ/m3·h的车

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75. 中暑: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

(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76.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一组表现有躯体症状,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均与

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77. 人的社会化:指人类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

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78. 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

它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

79. 职业性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组织器官受到工

作场所毒物的毒性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80. 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

以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8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

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82.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由于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

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

83. 矽肺(silicosis):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

肺组织纤维化为主并伴有硅结节形成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8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

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的不明原因的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85. 卫生服务需求(health services demand):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

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填空

1.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提高; 2. 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扩大: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3. 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健康促进、卫生管 理学;

4. 健康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卫生服务;

5. 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6. 整体健康具有的特征: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7. 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8. 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9. 人类行为是由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共同决定的; 10.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

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11.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有:求医者的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 12. 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医患双方共同决策、注重综合性和连

续性、以健康咨询与教育为先导、合理选择健康筛检的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

13. 行为的特性是:目的性、可塑性、差异性和可调节性;

14. 健康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客体、环境、手段、结果; 15. 健康行为的经典三分类:预防性健康行为、疾病行为、病人角色行为;

16.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篇三:预防医学--思想工作总结

思想工作总结 ****年我完成五年医学院校的本科学习,顺利毕业,取得医学学士学位。我就读的专业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等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预防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辅助学科是临床医学,其中,基础医学有 医用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高等数学、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人体机能实验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临床医学主要有: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等。预防医学有: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和儿童少年卫生,这六科是预防医学的精髓学科,卫生统计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石,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上层建筑,架设在卫生统计学这块基石之上,构成了整个预防医学的骨架;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儿少卫生,劳动卫生是预防医学骨架的具体运用实例,是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在小范围内的具体运用,自成体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预防医学的血肉,血肉和骨架的交融产生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儿少卫生和劳动卫生。

五年的学习不光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实践学习,在学习完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门课程后,我在**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学习,先后在儿科、普外、胸外、骨外、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脏内科、妇科、产科等科室实习,深入理解了在学校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学习并且对医生的工作、常见病及多发病、医院的管理制度及运转模式有了真实形象的了解与认识。在完成本科阶段所有理论课的学习后,我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了半年的时间,先后了解并参与了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科、职业卫生与辐射防护科、公共卫生检疫科和免疫预防科等科室的工作,具体生动地理解了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虽然我被聘用的岗位是**,但是我相信我在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到的实践知识与之是触类旁通的,能让我在今后的更多工作中受益匪浅。

五年来,我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从而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陈规旧俗”,提出合理质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注重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

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工作会议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学以致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更新知识结构,重点加强业务和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二、身体力行,深入细致地作好本职工作。

服从组织与单位领导的安排,我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我需要一切从头做起,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学习经济、法律、人文、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注重积累,学以致用。立足于本职工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研究,积极开拓创新,及时准确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对自身严格要求,严格遵守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对工作、对事

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工作者,不辜负党和组织对我的期望。

三、坚持严于律己,努力做好表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严格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保持青年工作者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为人民更好的服务。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结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我认为,我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 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好的耐心,可以完成复杂繁琐的工作;

2. 具有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乐于学习新的知识;

3. 接受能力强,能很快融入陌生环境,更好的适应新环境;

4. 能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用自己有限的精力来更好地服务人民;

5. 逻辑思维强,思维理性,遇事冷静,能够冷静快速的分析判断处理紧急事件。

当然,我也有很多缺点,不如:

1. 实践经验不丰富,在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2. 在性格方面,有时急于求成,会有急躁、浮躁的表现,而且性格有些内向腼腆,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3. 在思想、工作、学习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与缺陷,需要加强和改进。

总之,作为一名刚刚踏出学校大门,走进社会的工作者,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我要发扬自身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更好地用知识、实践来武装自己、强大自己,更快地融入社会、融入工作,充实自己、服务他人! 谢谢!

此致

敬礼

** (******)

****年**月

篇四:预防医学总结

预防医学

第一单元 绪论

考点:预防医学特点(个体和群体,重点健康和无症状人群,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卫生服务)三级预防(1:病因;2:三早;3:并残康)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

康,预防疾病、失能与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标志:个体预防向群体预防的发展

二.预防医学的特点:1.工作对象包括群体和个体;2.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的关系;

4.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和更大的效益;5.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三、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健康的定义(WHO):健康(health)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

和虚弱。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2.影响健康的因素:1)物质环境 2)个人因素 3)行为生活方式 4)生物遗传因素5)医疗卫生服务

四、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指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1)个体措施;(2)环境措施

(1)针对个体的措施: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注意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和方式;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出生缺陷,做好婚前、孕前教育和禁止近亲结婚等;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

(2)针对环境的措施:环境卫生:大气、水和土壤;职业卫生;食品卫生;市政建设与小区环境;社会环境:健康的公共政策。

2.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的复发或转化为慢性。

3.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如糖尿病;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如脑卒中。

EG:1.以下描述既属于第一级预防,也属于第三级预防的是C

A.控烟B.体力活动促进C.高血压管理D.食物中毒E.流感

2.在人群中进行免疫接种,所起的作用E

A.仅保护个体B.仅保护家庭C.仅保护群体D.仅保护个体和家庭E.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新公共健康精神的内容: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行动、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包含三级预防的综合性保健观念

第二单元:人类与环境

第一节 人类环境的特点(略) 自然(原生、次生)环境、社会环境食物链、生物富集、中毒

第二节 环境污染(内容部分同助理空气与污染) 原因: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后者为主 特点: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

考点:一次污染物(汞、可吸入颗粒物、SO2、NOX、CO、CO2)污染源直接入环境,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改变。二次污染物(酸雨:SO2(我国为主)和NOX、光化学烟雾、甲基汞:水俣病)

光化学烟雾:NO和烃类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主要成分为臭氧

第三节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损害

1.急性中毒 2.慢性中毒:铅中毒、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痛痛病(镉中毒)都是极为典型的慢性中毒事件。

(3)致突变。

H2006-1-5 水俣病由甲基汞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第四节 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危害鉴定——暴露评定——剂量-反应关系——危险度特征分析第五节 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影响下变异和退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人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扩大再生产。

第六节 空气与健康 考点: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

一、紫外线作用(5点+1)

l.A段:色素沉着作用

2.B段: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 3. C段:杀菌作用4、增强免疫作用:长波紫外线增强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5、其他1)短波紫外线能透人细胞核、细胞核中DNA可使单核苷酸之间的磷脂键和嘌呤、嘧啶阃的氢链发生破坏,从而引起核蛋白变性,甚至凝固,致使细菌死亡。2)过强的短波紫外线直接照射眼腈,可导致雪肓或电光性眼炎。3)直接照射皮肤引起光照性皮炎。4)过敏体质会引起荨麻疹、浮肿、丘疹、水泡等过敏反应。

二、大气污染考点:常见大气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SO2(刺激、促癌)、NOX(缓慢溶解于肺泡表面液体,刺激

腐蚀致肺水肿);光化学烟雾:强烈刺激,入深部也可肺水肿

1、二氧化硫:刺激上呼吸道;促癌

2、氮氧化物:产生的亚硝酸根,引起组织缺氧,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慢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

3、光化学烟雾:强烈的刺激性,也可引起肺水肿。

(Z2005-1-21) 光化学烟雾是怎样形成的? NOX、烃类污染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很强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过氧酰硝酸酯、醛类和酮类等。

4、可吸入性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10um(5um在上呼吸道,5um在细支气管和肺泡)

三、室内空气污染(略)

1、致癌物2、一氧化碳 3、甲醛

第七节 生活饮用水与健康考点:我国饮水的卫生标准;氯化消毒法影响因素;氯化消毒方法(常规、过量)

一、生活饮用水基本卫生要求:细菌数不超过100个/毫升! H2005-1-7 饮水消毒的目的-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 水的净化和消毒

(一)、水消毒的方法

1.物理法:煮沸、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杀菌等。2化学法:利用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杀灭水中的细菌。

(二)、氯化消毒法

l.原理(1)液态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等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均可水解生成次氯酸。

(2)次氯酸分子体积小,电荷中性,能透过细菌的细胞膜抑制磷酸丙酮脱氢酶的活性,使细菌糖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

2.影响因素:(1)水的pH:pH偏低时杀菌效力高,pH偏高(次氯酸少)时杀菌效力低。

(2)水温。0—5℃时的杀菌速度是加℃时的l/3。

 (3)水的混浊度:水的混浊度高时,有效氯越少

3.常量氯化消毒法:游离余氯应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 mg/L。

(2)过量氯化消毒法:余氯达l~5mg/L.主要在下列情况时使用:新井启用、旧井修理或淘洗,当地发生介水传染病,井水中大肠菌群值明显增高,水井被有机物或细菌严重污染,井被洪水淹没或落人异物等。

第三单元 物理因素与健康

考点:1、关于噪声的几个概念:听觉适应:听阈提高10~15db,离开后数分钟恢复 2)听觉疲劳:听阈提高15db,离开后数小时恢复3)永久性听阈位移:听阈不能恢复

2、高温(高温作业、中暑)的几个概念:1业2)热射病:散热困难,体内蓄热,体位过高3)热痉挛: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特点:体温正常,肌肉疼痛4)热衰竭(晕厥、虚脱):体温不高或稍高,脉搏、血压降,5)日射病:颅内组织受热,脑组织充血水肿引起

3、电离辐射的防护:外照射防护:屏蔽、距离、时间防护

内照射防护: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行为

第四单元 化学因素与健康

1、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刺激性:so2、、so3肺水肿;窒息性:单纯性(氮气、甲烷和CO2);

2.化学性:co(血液运输氧障碍,皮肤樱桃红色,能发生迟发性脑病,预防高压氧治疗);H2S(组织利用氧障碍,能引起电击样死亡);氰化氢(组织利用氧障碍,皮肤樱桃红色,呼气苦杏仁味,也能引起电击样死亡,亚硝酸钠(美蓝)—硫代硫酸钠治疗)

3.铅中毒:慢性铅中毒:铅中毒机体最早期的变化: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增加

1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征是早期常见症候:1)感觉型表现为肢端发麻2)运动型表现为握力减退,“垂腕症”、“垂足症”、鱼际肌萎缩3)严重中毒病人可出现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或脑神经损害的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1)口内有金属味2)齿龈可见蓝色铅线。3)出现顽固性便秘,则常为腹绞痛的先兆。

4)5)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无固定压

痛点,无反跳痛,肠鸣声减弱。

(3)血液系统:干扰卟啉代谢,影响血红素合成,发生低血红蛋白正常细胞型贫血

防治:(1)治疗及处理:1)轻度铅中毒,可做驱铅治疗和对症治疗,一般不必调离原工作。2)依地酸二钠钙。3)二巯基丁二酸钠。4)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并给予积极治疗。

(2)预防关键在于消除和控制铅发生源。

4、苯:急性: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造血系统(WBC降低最常见,严重再障)

防治:(1)治疗与处理:1)急性:立即送往医院,适当给予葡萄糖醛酸,维生素C、B1、B2、B6、B12等,注意防治脑水肿。2)慢性:改善神经衰弱综合征及纠正出血倾向,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促进I_细胞、血小板新生及增强免疫功能。

3)常用核苷酸类、维生素类、皮质激素等有助于恢复造血功能的药物。4)苯中毒一经确诊,应调离苯作业.并根据病情安排休息。(2)以综合性措施为主

5、汞:水俣病慢性(因长期吸入汞蒸汽致)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 防治(1)治疗与处理患者应脱离汞接触,进行驱汞治疗和对症治疗。1)二巯基丙磺酸钠。2)二巯基丁二酸钠。(2)预防:

清除汞污染用lg/m3的碘加酒精点燃熏蒸,生成碘化汞,用水洗去。

6、农药:5%NaHCO3洗胃(敌百虫不能)治疗:有机磷——阿托品

7

致病作用l致肺组织纤维化作用:尘肺、矽肺(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典型病理变化是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组织间质纤维化,持续吸入硅尘5~l0年发病,症状和体征未出现前即可有典型的X线表现,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矽肺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一经发生,病变呈进行性发展)2感染作用3.局部刺激作用。4全身中毒作朋5变态反应。6致癌作用

凡由省、市肺尘埃沉着病诊断组做出明确诊断的应发给肺尘埃沉着病诊断证明书.享受国家劳保待遇。

诊断:职业接触史和X片预防8字方针:革水密风管护查教

第二节 职业中毒

一、影响毒作用因素:1毒性。2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3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的联合作用。4个体差异(性别、年龄、

健康状况及免疫状态遗传等个体因素)。

二、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1.诊断原则:1)认识“特异症候群”和不典型病例2)“迟发性”反应和“间隙性”中毒 3)多系统损害。

2.职业中毒的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支持疗法。

(三)预防原则:以一级预防为主。

(114~1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低色素性贫血B.间皮瘤C.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D.白血病E.光感性皮炎

114.长期高浓度苯接触能引起D 115.过量汞进入体内能引起C

(Z2006-1-17)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途径:消化道和黏膜 (Z2005-1-22) 生产性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呼吸道

第五单元 食物与健康

一、合理营养:食物中存在,提供能量、构成组织、调节生命活动的化学物称营养素,6大类(产热否)

1、概念:平衡膳食:(全面达到营养要求:热能和各种营养素,量充足,类齐全,比例适当;食物储存和加工烹调合理;无毒害;膳食制度合理)

营养素供给量(推荐量,生理+安全率:个体差异、食物消化率、饮食习惯等)

2、营养素(1)蛋白质:(质和量)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粗蛋白以大豆蛋白最高)2)氮平衡(摄入和排出等,5%),正:生长发育,病后;负:不足,疾病 3)消化率:反映消化程度(吸收氮/摄入氮)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

(表观,真,植物食品消化率动物)4)生物学价值:反映蛋白质消化后机体储留程度(储留氮/吸收氮)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5)必需氨基酸(8+1)半必需氨基酸(luo氨酸和胱氨酸)优质蛋白质/半优质/非优质6)蛋白质互补作用(谷类缺赖氨酸,富蛋氨酸;豆类反)7)主要:谷类;成人供能应10~12%

(2)脂类: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2)营养价值:a消化率(熔点),b:EFA(植物油多,椰子除;动物少,鱼油除)脂溶vit(ADE)3)供能:20~25%

(3)碳水化合物:13)作用:除3,节约蛋白质作用(利于蛋白质合成,氮储留)2)膳食纤维:便秘、减肥、肠道癌、降低胆固醇

(4)维生素:食物中来,不供能构组织,少,作用大。(食物来源和功能)

VitA的功能--夜盲、干眼;皮肤干燥,儿童生长发育免疫抗癌;主要来源是动物肝、鱼肝油、奶蛋、胡萝卜红绿蔬菜

VitD:调节Ca、P代谢,促吸收(肝肾转化、紫外线照射);缺乏儿童佝偻病,成人育龄妇女骨质软化;老人骨质疏松

Vit B1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缺乏脚气病,需要与能量有关

Vit B2:谷皮、胚芽,黏膜损失;缺乏易口角炎皮炎;需要与能量有关

Vit pp(烟酸、尼克酸)缺乏癞皮病(腹泻、皮炎、痴呆);需要与能量有关

Vit C缺乏易发生坏血病

(5)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钙(骨骼牙齿)、铁(血红蛋白,贫血,血红素铁)、锌(性器官、免疫、皮肤、食欲、生长发育,鱼贝类)、碘(甲状腺)、硒(克山病):功能、食物来源;吸收

二、常见营养失调:

三、人群营养状况评价(略)

四、食物中毒:1、细菌性最多,其中沙门菌最多

第六单元 医学统计方法

有关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职业每年考9个题,其中基本概念4分,计算题5分,考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即可。

1.总体、样本、抽样误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概率

(Z2005-1-10)概率与频率的概念: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用P表示,在0~1之间,0和1为肯定不发生和肯定发生,介于之间为偶然事件,0.05或0.01为小概率事件。频率指事件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决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确切地说,是性质相同的所有观察单位某一变量值的集合。总体的指标为参数 实际工作中,经常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样本的指标为统计量。

由于总体中存在个体变异,抽样研究中所抽取的样本,只包含总体中一部分个体,这种由抽样引起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精确度愈高;反之,其精确度愈低。

变量:观察单位的特征,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数值变量,亦称定量资料,变量值是以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具有量的连续性,且大多都有度量衡单位。如调查7岁男童生长发育状况时,

以人为观察单位,每个人的身高(cm)、体重(kg)和血压(kPa)等数值为计量资料。

先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为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例如调查某人群的血型分布,按A、B、

O、AB型分组得各血型的人数为计数资料。又可细分二项分类资料、多项分类资料、有序分类资料。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事物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再计数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它的分组是按等级排序的,具有一定的量的概念,也称为半定量资料,如尿蛋白检测结果以一、+、++、+++等表示或疗效以无效、显效、临床控制、治愈表示。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最关键)、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样本必须能代表总体,为此要满足两个条件:抽样的随机化和具有足够的样本含量。3.抽样误差是个体变异造成的,故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统计工作由4个步骤组成:设计、搜索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其中以设计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错误无法用以后的步骤加以改变。

5.数值变量频数表能揭示数值变量的分布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揭示其频数分布类型,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描述计量资料集中趋势指标有:①均数:应用于正态分布资料;②几何均数:等比级数资料;③中位数:偏态分布资料,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界限时尤其适用。

6.描述数值变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对于一端或两端无确切界限时只能用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对于所比较两组资料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时,应用变异系数。描述离散趋势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差。

7.正态分布的特征及曲线下的面积分布规律。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相等。

8.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各种计算方法,特别注意各种方法适用场合及单、双侧问题。医学所用参考值是95%。

说明抽样误差大;利用标准误可进行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10.标准误是描述变量值变异程度大小的。可用来计算标准误、变异系数和医学参考值范围。二者关系:增加样本例数可减少抽样误差。

11.t分布的特征,与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的关系。t分布和u分布都是以0为中心左右两侧完全对称的分布,只是t分布曲线顶端较u分布曲线略低,两尾端上翘。

12.总体均数估计方法,特别是区间估计的计算方法及两要素的关系。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就是以一定的概率水准估计总体均数所在范围。小样本采用 t分布原理,大样本采用。分布原理进行估计。增加样本例数可减少抽样误差,使估计的区间更可靠。

1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骤的注意事项。H0和H1假设都是对总体特征的检验假设。H0总是假设样本差别来自抽样误差,H1是来自非抽样误差,有单双侧之分。选择和计算检验统计量要注意资料类型和实验设计类型及样本量的问题,一般计量资料用t检验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和u检验。

14.各种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假设的特点、计算公式、自由度确定以及确定概率P值并做出推断结论。

15.Ⅰ和Ⅱ类错误及两者的关系。拒绝正确的H0称Ⅰ型错误,用α表示;接受错误的H0称Ⅱ型错误。用β表示。α愈大β 愈小;反之α愈小β愈大。

16.描述计数资料的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构成比描述事物中各部分所占比重。相对比指两对比指标的对比水平。应用相对数时注意观察例数不能过少,不能犯以比代率的错误。率的比较要注意可比性问题,特别是混杂因素问题。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可采用标准化方法或分层分析方法。

17.描述率的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及计算。率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的条件:nπ和n(1-π)均大于 5,或nP和n(1-P)均大于5。两个率的比较采用u检验,亦可采用χ2检验,两者关系为u2=χ2。

18.四格表资料基本数据的构成,一定是相互对立的两组数据。四格表资料自由度永远为1。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各种公式用适用条件,n40且每个格子T>5,可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不用校正。若n>40,但出现只要有一个格子1<T<5的情况,需校正。若n<40或T<1,用确切概率法。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结构特点及χ2,检验公式。

19.多个率比较,若χ2>χ2a(v),P<α结论拒绝H0时,只能说明总体率之间没有差别。但不能认为它们彼此之间都有差别。

20.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的统计学意义,确定回归方程的原理。相关系数r,描述两随机变量是否具有

直乡鞋关系及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回归系数b,描述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b个单位。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理是最小二乘法,即保证各实测点至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9.标准误的定义意义及与标准差和样本含量的关系。标准误是描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标准误大。

21.编制统计表的要求和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第七单元 人群健康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一、流行病学概述

(一)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l.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病等一切疾病。

2.伤害:意外、残疾、弱智和身心损害。3.健康状态:身体生理和生化的各种功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筛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②实验法(临床研究、现场研究);③理论和方法研究

(三)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制定调查研究计划2.实施研究3.运用统计学疗法整理和分析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或论文。

二、疾病分布

疾病分布常用指标:

发病率(新病例数/暴露人口数)——急性病 罹患率:较短时间——疾病的流行或爆发

患病率:(新旧病例数/平均人口数)——现患人数,适于病程长的慢性病=发病率*病程

死亡率(死亡数/平均人口数)病死率(该病死亡数/患该病人数)

(一)发病率(Z2006-1-19) 疾病统计指标每年必考一题,重点是发病率和罹患率,今年应重点关注的是罹患率)

1.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2.某病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时期平均人口数)×比例基数。3.一般以年为单位。4.比例基数按惯例或疾病发生强度而定。5.计算发病率时,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例数。6.对一些恶性肿瘤、高血压等慢性病,难于确定准确的发病时间,一般可将其初次诊断时

篇五:预防医学 重点归纳

绪论

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念与健康生态学模型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这是一个“健康生态模型”,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

 预防医学的特点:①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②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③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二、健康与健康权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三、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

(一)健康决定因素

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1)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2)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3)教育;

(4)就业和工作条件。

2.物质环境:包括在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以及建筑环境等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3.个人因素:(1)甲亢的婴幼儿发育状态;(2)个人的卫生习惯;(3)个人的能力和技能;(4)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

4.卫生服务

(二)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呈面上交互作用来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第二节 三级预防策略

二、三级预防策略

1.第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它是从全球性预防战略和各国政府及政策角度考虑,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第一级预防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

针对个体的措施:①个人的健康教育;②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③做好婚前检查和禁止近亲结婚;④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⑤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服用药物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第二级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起发现、早起诊断、早起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3.第三级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第九章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

第一节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概念

一、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定义

临床预防服务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其服务提供者是临床医务人员,服务的地点是在临床场所,服务的内容强调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且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如果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的评估并对整个生命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起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则称为健康管理。

二、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意义

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及实施的原则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1.求医者的健康咨询 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的计划,督促求医者执行干预计划等,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筛查 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3.免疫接种 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4.化学预防 指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

上一篇:客服工作总结与客服工作总结及感想汇编

上一篇:高一语文高中教学计划(5页)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