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考试> 社会实践报告>

戏曲伴奏司鼓作用与艺术素养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9 09:52:07 浏览数:

戏曲伴奏司鼓作用与艺术素养分析-传统戏曲论文-艺术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司鼓在戏曲演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演员的唱腔念白,还是动作表现,或是情绪和氛围的烘托,都需要以司鼓为引领的乐队伴奏的配合。除了做好演奏员的本职工作,司鼓更重要的是扮演好乐队指挥官和演出节奏掌控者的角色,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演出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和演出的成败。要想成为一名出众的鼓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锤炼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戏曲伴奏;司鼓;指挥官;艺术素养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其音乐伴奏一般分为文、武场面。司鼓在戏曲演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演员的唱腔念白,还是动作表现,或是情绪和氛围的烘托,都需要以司鼓为引领的乐队伴奏的配合。除了做好演奏员的本职工作,司鼓更重要的是扮演好乐队指挥官和演出节奏掌控者的角色。

  一、戏曲音乐伴奏中司鼓的功用

  司鼓常常是通过鼓和板的演奏发出有节奏的鼓点声音,同时配合一些指令性的特殊动作,以达到调动和协调整个乐队伴奏的目的,从而把控演出的流程和节奏。司鼓是戏曲演出时音乐伴奏的核心和灵魂,更是连通演员舞台表演和音乐伴奏的桥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演出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和演出的成败。司鼓是伴奏乐队的指挥官。各地戏曲行话常言:“一台锣鼓半台戏,两根鼓签掌乾坤”“板小乾坤大,鼓小掌万军”“戏从槌下起,韵自鼓中来”,由此可见司鼓的核心引领作用。司鼓要时刻关注全体演奏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准确把握起板和点子的时机与力度,运用正确的指挥语言和手势,如指、划、撇、捺、扬、边等,调控各种器乐的演奏,从而为演员的舞台表演服务。司鼓是演出节奏的掌控者。一场戏的开场往往是锣鼓先响,情节有张有弛、有快有慢,音乐伴奏在何处起、何处止,演员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腔和过门的起承转合等,全都靠司鼓来掌控。而能否把握好节奏,正是整台剧目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司鼓是打击乐的领头羊。戏曲文场面较为舒缓,主要是弹拨和管弦,武场面的主角则是打击乐。打击乐在音乐伴奏中常常能起到烘托气氛和强化矛盾冲突的作用,其龙头老大正是鼓师。大至刀光剑影的战斗情景,小至虫鸣鸟叫的闲适氛围,都是由司鼓指挥打击乐演奏相应的锣鼓经而营造出来的。

  二、司鼓应具备的技能和艺术素养

  一台优秀的戏曲剧目获得成功,离不开演员在舞台上的卓越表现,也离不开乐队、舞美等幕后工作者的努力。作为音乐伴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司鼓肩负着协调全局的重大使命和责任。要想成为一名出众的鼓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锤炼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司鼓应具有高超的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司鼓也是演奏员之一,首先应对自己所演奏的乐器了如指掌,基本功务必扎实。比如戏曲所使用的“班鼓”只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寸的圆饼,而且没有固定的音高,要想利用它奏出节奏和强弱的变化,难度也不小。因此鼓师必须不断加强练习,训练手腕的力度、速度和灵活性,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手法,如单击、双击、滚奏等等。而且随着戏曲音乐的多样化,还应借鉴西洋爵士鼓等多种打击乐的演奏方法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左右配合、手到心到、转换自如的境界。其次,司鼓还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理、音乐史、音律、记谱法、音程、调式、节奏、节拍、和弦、转调移调,还有常用的音乐术语等等。只有打好了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操作时游刃有余。此外,掌握必要的音乐指挥方面的知识对于司鼓来说也十分重要,包括和声学、作曲知识、配器法等,要准确运用领奏手势和指挥手法,全面了解各种乐器的性能和演奏方法,熟悉乐器的音色,并具备良好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唯有这样,司鼓拿到一个新作品时,才能凭借其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快速地在脑海中形成旋律、音响、风格等初步想象,有利于在排练和演出时对整个伴奏乐队进行全局性的调度。

  司鼓应积淀丰富的戏曲专业知识。传统戏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特别是对所从事剧种的专业知识,无论是表演程式,还是唱腔、锣鼓经等,司鼓都要熟悉。以常德汉剧为例,“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汉剧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汉剧特有弹腔,此外还有高腔、昆腔、民间小调等声腔体系。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大小锣鼓经有150个左右,常用的锣鼓曲牌有《风老大》《水底鱼》《大击头》《飞二流》《大三流》等。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基本功分内外‘八大块’,‘外八块’即头、眼、口(念、唱)、手、腿、腰、裆、罡(摆罡、即台步)八门外形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八门表情技术……表演技艺方面的特色功法有踮步、呔步、提筋路等特色步法,及高方巾功、胡须功、麻姑献寿水袖功等表演技法……”①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行业知识,真正做到“懂戏”,是一个专业司鼓养成的重要一步。另外,在此基础上,司鼓还应深入了解剧本内容和情节,体会导演、音乐设计等主创人员二度创作的意图,感受演员内在情感的变化,才能指挥伴奏乐队演奏出最适合剧情需要的音乐。如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创排的《孟姜女传奇》,从孟姜女“思夫”的悲悲切切,“望断片片绿竹林,望断对对南飞雁。望断白云天际远,望穿秋水泪湿衣衫。若是珠泪拾得起,一滴一滴用线串,串上心串上肝呀,串成痴情的项链链,串上心串上肝呀,串成痴情的项链链,拿给范郎看。”到“过关”时风、雨、雷、电四大天神的严酷考验和惊悚恐怖,再到“哭城”的伤心 绝,“谁说阴阳两重天,范郎就在我面前。范郎啊,范郎啊!你是我的情,你是我的意,你是我的真,你是我的爱,你是我的夫君大如天!”不仅场景、情节在变,演员的情绪也在变,先是思念丈夫,然后勇敢无惧地寻找,最后悲恸绝望地发现丈夫已不在人世。为了辅助演员烘托情绪,司鼓在不同场景运用了不同的锣鼓经来渲染气氛,突出表现“孟姜女”这个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司鼓应提升管理、协调才能。司鼓主宰着戏曲表演的节奏,负责带领伴奏乐队进行日常排练和演出,也要参与和导演等主创团队的沟通、与演员的联系,更要与不同声部、负责不同乐器的演奏员直接对接指导,是剧团人际关系的中枢岗位。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剧团的司鼓往往都逐步成长为乐队的团(队)长,甚至更高职位,因此十分有必要不断地提升管理、协调能力,增强领导力。司鼓应了解主要演员的演唱习惯。司鼓与主演的关系十分密切,彼此合作顺畅,但不能喧宾夺主,尤其要突出一个“伴”字。鼓师对主演越了解,越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正如王治在《谈戏曲司鼓的艺术价值》一文中提道:“例如‘程派’的鼓师白登云先生,鼓技超群,他能文能武,兼擅徽梆,‘文戏打得稳而不温,舒展细腻;武戏打得强而不火,洒脱明快’,‘从慢板到快板,速度变化层次有28档之细。’他曾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王凤卿、郝寿臣、孟小冬等多位艺术家合作。自1934年以后,任程砚秋的专职鼓师,对于‘程派’的创立,功不可没。又如杨宝森的鼓师杭子和,曾先后为京剧名家沈华轩、阎岚秋(九阵风)、王凤卿、余叔岩、谭富英、夏山楼主、孟小冬、王少楼、陈少霖、杨宝忠等司鼓。后长期为杨宝森司鼓,对‘杨派’的创立,也颇多贡献……总之,鼓师与琴师,是戏曲主角的左膀右臂,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都精心选择高明优秀的鼓师与琴师来‘傍’自己。”②司鼓应增强创新能力。戏曲流传至今,表演、唱腔、锣鼓经等固然都有很多程式化的东西,但司鼓决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囿于传统而不能自拔。而应大胆借鉴和发掘其他民族音乐、其他剧种及西洋音乐的特点和精华,特别是探索这些音乐中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和交响乐的指挥方法等,在配器时融入更现代的多元化元素,发挥个性,摆脱公式化、传统化的俗套,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增光添彩。

 

 

 

上一篇:工作报告之中药学论文开题报告

上一篇:市领导有关安全生产会议发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