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

发布时间:2022-02-15 08:41:56 浏览数:

摘要 中医思维方式是建构中医理论体系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本文从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梳理了其利弊之处,最后探讨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方式是建构中医理论体系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它以思想、判断、推理等方式反映人体的基本关系及其规律性。它是基于长期的医学实践,运用古代中国哲学和方法,采用古代天文学、日历、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的基本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发展历程:阴阳理论和五要素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论——简单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思想基础。阴阳是抽象的概念,代表了事物的相反性,也可以代表两物内在的统一。阴阳产生了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向阳为阳,背光是阴。人们将从自然界的一般阴阳中延伸出来,使其成为一种多重性,可以用于生命、经济、文化、医药、政治等方面的哲学观念。在中医中,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发热、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的疾病为阳光;而慢性、退行性、缺乏性、功能衰退的一类疾病属阴。阴阳调和,适应阴阳变化,了解阴阳变化的真相,以求诊断和治疗疾病。人们对5项要素的理解来自于观察自然的想象力,水、火、木、金、土5个最基本的材料。五行理论是利用事物的5个要素属性分类和生克法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五脏内关系:肺肝,肝脾,心肺。中医的阴阳理论引进5项要素,以阴阳分类为依据,解释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用5个要素来解释内脏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五行和阴阳构成了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合理之处:现在人们提到这5个元素的阴阳,把它和中医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好像阴阳是中医药的代表。事实上,阴阳理论只是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古人用它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它与古代中国天文学、日历、气象学、农学等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生只把其合理的部分广‘泛引入医药,用它作为推理工具。自从中医理论机制产生后,《黄帝内经》逐步地把5项元素的阴阳融人医学实践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非常大的发展,让身体组织结构以及相关的疾病诊断运用在理论机制中。到目前为止,中医药理论的相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旧被相关理论所困扰,这种理论框架维持着中医药理论的进步。纵观我国中医药的历史,古代医学书籍总量可谓非常之多,不胜其数,但是大部分都并没有较大的突破和发展。另外一些古代医学创新基础理论大部分都是将阴阳理论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发展。更突出的是东汉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建立了6项综合征方案。金元时代六和之间的热点发病与治理分析,这些理论受《内经》阴阳理论5项要素的影响。尽管从一个层面而言,有了不小的成就,不过从总体而言却具有非常大的变化。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缺陷之处:一般情况下,阴阳理论的受限性非常了然,首先将系统的要素划分5种,即便是数量不够,也要凑齐5个,即通过原则来裁剪事实,而非表现事实。从实际情况来看,因系统差异,其内在的要素数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五”的固定限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于系统内部的要素的搜索及考察存在偏差,也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觉察到系统的质。其次,其将系统内在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比作是定向的生克关系,尽管从一个角度而言,具有科学性,不过依然无法系统地表现出繁杂的情形。最后就是“五行”系統的反馈回路非螺旋式运动,循环论的导向在其中存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人们也没有受限于“五行”,更多的是进行了发展。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说的问题: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阴阳理论是简单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其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思想方法和指导思想[1]。同时中医领域的具体学术理论,也具有这一学科的特点。古代医师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总结丰富的临床经验,把这个理论与身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许多概念,上升到医学理论,成为中医理论的一个纲领,即中医最基本的内容和推理工具。因此,我们必须先学习阴阳理论5个要素。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正确的思想体系[2]。反映客观事实恰到好处,但与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科学正在向前发展,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能脱离历史。作为理论的5个元素的阴阳哲学,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渗入各个学科的时代,促进各学科的发展,形成了“哲学家竞技场”“一百个思想争议”。因此,传统中医理论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为理论体系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整个器官经络、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等所有医学理论。

现代中医学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改造: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运用目前的科学成果来不断地创造和改进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自身也蕴含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胚胎”,不过我们应该延续脚步,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改进以及健全,使其更加具有创新性。系统论是一门横断科学,在各个领域本理论均有应用。任应秋作为著名的中医学家曾说:“本世纪出现的普通系统论,基本上可用来阐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因为朴素的系统思想和方法无不贯穿于中医学中,故“中医系统论”这样的名词在中医理论中也应被采纳和应用。通过新成就的移植和渗透来丰富和补充我们古老的理论,从而更加活跃人们的思维,带来医学思维模式深刻的变化[3]。“控制”一词和利用黑箱这一概念均未出现在中医学中。但中医学中的一些理论方法与控制论的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黑箱法、反馈法。其实自1948年控制沦诞生以来,经济控制论、工程控制论、神经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等等也不断产生,“中医控制论”为何未出现,阴阳五行学说的不足之处或许能通过利用这些理论来改造、完善中医理论而得到弥补,同时使现代学生更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与现代学科建立了共同的语言,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传承。面部与五脏有对应之说,面有五岳分属五行,再配五脏;脾为土,旺于中,鼻处属中,故鼻为脾……五行学说一直在中医中应用。五轮学说中,舌诊定位等也基本上是此说的套用,这难免让后人觉得中医理论深奥,难以被接受。而这些用全息观则能很好地被解释。因此也应用“中医全息论”来充实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易被世人接受。耗散结构论,这是普里高津在1969年提出的,中医学也可移植这个学说的许多观点来充实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比如阴阳消长与耗散结构的随机涨落等理论、五行的相生相克与耗散结构的相干效应均有相通之处。耗散结构论在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而中医理论也该利用与这些理论相通之处作为嫁接点,这样可摆脱阴阳五行的束缚,具有现代气息。

虽然阴阳五行理论是完美的,但我们还应该从思想上向西方学者学习。勇于挑战,是唯一的进步方式。哲学和医学是如此,提出问题,找到答案,以便向前迈进。这也为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思路,中医不应僵化,要保持其大胆探索的基本特征,勇于开拓,开拓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申俊龙.天人合一思想的后现代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1,(9):186-187.

[2]薛公忱.论医用“五行”说特质[J]中医研究,1992,5(l):7.

[3]陈广荣.《内经》中人体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

上一篇:雷暴日反演技术在区域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上一篇:气象宣传科普品牌活动建构与发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