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一印一染一世界,点浸相宜传统美

发布时间:2021-08-18 09:54:43 浏览数:

“大风泱泱,大海滂滂。”五千年文明展示华夏自信,艺术百花传承“中国梦想”.吾辈有责,教育为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印染以其古色古香、历史久远、手法独特、纯朴自然、图纹丰富而一枝独放。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印染传统工艺走进校园

深大附属后海小学重视文化传承,经典阅读、诗词歌赋、皮影表演、戏曲吟唱、书画剪绘等学科融合、相得益彰。

美术是学校艺术教育主阵地,学科组长滕晓青酷爱传统艺术,对传统印染青睐痴迷,多年来带好印染社团,且行且思、教研相长,积累了“后海印染”经验。

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寻路问道印染教学与传承

印染,从手法上分为点染和浸染,从工艺可分为扎染、蜡染、夹染、缝染等。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艺术基础,我校印染以传统扎染切入为主。

(一)顶层立意“一览众山小”。

1.紧扣“为学生完整而适合的幸福生活奠基”的育人理念。传统艺术涵美欣赏与教学体验,利于培养有艺术素养的完整一代、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元的艺术需求和潜能。

2.纳入“一体两翼三集群四特色”幸福成长体系。体育和艺术是我校“两翼”课程重要组成,一级一能、社团辅助,力促每位学生六年时光必须掌握2门及以上的艺术能力和鉴赏。

3.确立艺术特色课程化思路。印染要人人会学会做,我们明确了“4-6年级为主、各班每学期4节;1-3年级体验为主、每班2节/学年”的课程覆盖原则。

南山区传统文化艺术节现场展演会上,教育局领导为工作坊揭牌。(摄影:马晓娟)

(二)项目带动“千树万树梨花开”。

1.育好特色工作室。2017年6月17日,我校“晓青印染饰界工作室”在区领导刘根平副主席等见证下揭牌成立。工作室以滕晓青老师为带动,联盟育才二中、三中、深圳湾学校、北师大附属等学校美术老师,明确了工作室成员、工作任务。聚焦主题,召开5次印染教研磨课、区域研讨。

2.培育好精品“印染社团”。校印染社团成立6年,近三年发展迅猛、社团稳定,印染课程做到“三结合”(结合扎染蜡染、结合窗花年画构图、结合点燃浸染手法),成批次开发出系列印染作品(如围巾、丝巾、茶旗、围裙、汗衫、帽子、布鞋、抱枕、袖珍包等),琳琅满目,吸引师生。

3.艺术节搭台助兴添精彩。近三年学校艺术节,校级印染社团和工作室成为艺术节主打拳头节目,开幕式、印染作品展、印染体验、印染服饰秀等令师生惊叹赞美。

印染艺术在校园开花结果(摄影:马晓娟)

4.交流学习“走出去、请进来”。(1)工作室负责人滕晓青老师分别于:2017年8月前往云南大理探访白族印染工艺;2017年11月,与校长一起前往江苏连云港、南通等,拜访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并校际交流;2018年2月前往深圳市松岗考察现代工艺印染技术等;期间多次与深圳“锦绣中华”园区民间艺人交流。(2)先后有2015年教育部“影子项目”校长培训班、广东省后备校长培训班(已承接3期)、重庆江苏广西江西江苏等“常青藤联盟校交流团”来校交流印染等传统艺术教学。(3)组织印染工作室深入南油、桂园、海月等社区,开展印染亲子体验,让艺术更走近千家万户。

(三)精耕课堂“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1.统备一批“精品课”。滕晓青老师主动研发,围绕印染(主要是传统扎染)的历史、工艺、手法、欣赏等,借助微课视频、导学等,研制出针对幼儿大班、小学和初中三个年段的视频精品课,形成校内培训精品课,老师人人会学会教。

2、推动一批“展示课”。在南山区“百花奖”以及校“扬帆杯”青年赛课中,校美术组老师将印染元素纳入公开展示,区教研员高永胜老师深入课堂听、评、诊,引导美术教与学范式、搭建艺术教学脚手架、建立好课标准。

3.创新多节“泛在课”。我校是深圳市智慧校园、泛在学习示范校,学校一处一景、一处一课程,赵宇飞、宋飏等美术老师与科学、音乐、语文学科老师一起,推出“基于互联网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双师同课、户外教学”。目前,在我校以印染等美术主题的泛在主题学习区已有近10处。

4.认真做好“衔接课”。学校以印染课程为载体,深入深圳大学附属幼儿园、海月幼儿园等,助力“幼小衔接”。每年4-5月印染等课程又走进育才二中、三中以及深大附中,搭建“小初衔接”艺术社团。

蒋和勇校长陪同省教研员周凤甫教授考察泛在学习。(摄影:马晓娟)

(四)特色创新“领异标新二月花”。

1.聚焦泛在学习艺术课程资源建设。目前学校已建好印染课程等传统艺术的泛在学习主题区,正在升级基于二维码扫描、学生自我展示视频、考评结合的一体化。

2.推动印染工艺与创客课程的结合。我校“创客车间”的《雨伞制作》精品创客课,引入印染制作伞面,将“创客”与“艺术”相得益彰。

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印染传承已见成效

美术教研员广东省周凤甫教授、深圳市黄宏武老师、南山区高永胜老师等先后深入我校指导印染工作。周老师感叹说“后海小学的印染是扎扎实实在做,在做真事,在做传统美术传承的实事,既有传统还有创新,值得肯定和推广”。黄宏武老师、高永胜老师更是精准定位特色项目课程化道路,让我们不至于迷惑“如何做?做到如何程度?”。

广东省美术教研员周凤甫教授,考察校园文化,指导印染活动。(摄影:马晓娟)

2017年9月《南山教育》专题内刊呈现我校印染工作及艺术特色,在全区引起较大反响。三年来,工作室带动美术老师先后获全国论文一等奖、市优质课例质量奖、区美术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学生获得区多届现场写生大赛一等奖。

印染饰界工作坊孩子们在把染好的作品打开(摄影:马晓娟)

印染给孩子打开一扇窗,孩子们争先报名印染社团。我们觉得,这就是教育的美、艺术的美、传统文化的美,这就是收获。

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继续前行在文化传承道路上

扎染工艺“秦汉始有之”,生命力亘古绵长。当这门古老艺术与现当代艺术需求“金风玉露一相逢”,会有何绝唱?

(一)如何解决好“一和多”的问题。印染是传统文化一

(二)支,学生的需求是多元,学校要解决好“聚焦特色、涵盖更多”,要酝酿带动其他传统文化,不能“一叶障目”而忽视了其他。

(二)如何更好破题“创新传承”问题。古老艺术可以借助现代艺术有更深远的行走,比如我校的泛在学习资源和环境,如何将“印染+泛在”做得独具一格、更富意义,值得探索。

印染饰界,真善美兮;传统文化,众人赞兮!传承印染,我们将矢志不渝,坚定、坚持、坚守!

(作者單位:深大附属后海小学)

上一篇: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区角

上一篇:蜡染及扎染艺术的图案风格与印染技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