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计划方案>

艺术不分性别

发布时间:2021-08-20 10:09:55 浏览数: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中流行起“品味”一词。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图书馆是最好的美容院。如果说人的容貌是爹妈之作,我们无法选择;那么气质的培养便就藏在这书海中。品味便是助你在这纷繁的书海中提升你的魅力。

书法之道,就好比是模特儿脚下的T型台,是锻造模特魅力、张扬模特个性的舞台。千百次的砚墨推笔,如同千百次的走来走去,才造就成举手投足间、挥笔而上时的动人和大气。

中国是文人墨客的国度。自古至今,名师大家举不胜举。而对中国书法产生过重要影响意义的女性书家却是少之又少。看看这样一组数字:199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比较系统介绍书法家的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收入的书家有800多位,而女性只有26人,仅占3%;再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百名知名书画家精品集》中收入100位书画家,其中女性只有5位。翻开不同时代的书画作品集,除了令人欣慰的女画家占有一席外,女书法家、女篆刻家就更凤毛麟角,着实让人感到悲哀。不仅如此,即使是稀有的女艺术家,在社会和艺术界较男性相比,也并未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甚至一个具有优秀才华和艺术品位的女艺术家远比不上一个作品中庸的男性。

是女人真的不如男吗?纵古论今,出类拔萃的大书法家、大画家,传诵至今的女词人、女诗人比比皆是。从古代的李清照、卫夫人、管道晟到现代的萧娴、周照怡,再到当今的林岫、孙晓云等等都是不让须眉的大家。然而今天当评论起女书家的作品时,总要贯以“在女性书法家中如何如何”,难道书画作品也分性别吗?油画家杨克勤先生(女)曾撰文:“希望再评论我的作品时,称谓前不要贯以性别……”一种发自女艺术家心灵的呼声,再一次唤起每一个从事文化艺术的女艺术家无助的抗争:艺术不分性别!

为什么女性书家的生存与发展要面临更多的艰难呢?我认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因素,另一个是自身因素。

先说社会因素。中国是一个具有长期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从最初的“笑不露齿”、

“三寸金莲”、

“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现在我们所推崇的“贤妻良母”…一个“没有政治上的野心、不做事业上的女强人,只做一个照顾好丈夫、伺候好公婆、抚养好子女”的女人更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社会分配了我们的角色,制约了女性的主观能动性,一个才思横溢、粟敢精干、智卷过人的女性反而会引起同牲的嫉妒和异性的恐慌。

再说自身因素。女人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的个体,我们曾喊了成千上万次“女人和男人享有同等的权力”。可实际上,女性自身的性格因素和心理因素也制约和阻碍了自身发展。女人习惯了被动,习惯了以夫之荣、子之荣为己荣,习惯了守候在家,习惯了以“贤妻良母”的字样来标榜自己。于是在习惯中,女性根本来不及思考:何谓“贤妻良母”?古人对它的解释是:相夫,教子。那么何为相夫?相者,相扶、相助也。无知,何以为助?无识,又何以教子?据说在日本,女子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回家带小孩。而在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的日本女性中,研习书法的,在70%以上。

谈过制约女性书法发展的原因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女性书法发展的前景。如果说社会因素需要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外;那么自身因素则需要我们每个女性都认真去思考:以女性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画板,你的色彩在哪里?

中国梨园界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苟所饰演的旦角,惟妙惟肖,其娇媚比真女人更为甚之。男性欣赏女性的娇柔妩媚于其举手投足间的一频一笑。艺术创作本就来源于客观世界中,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物化。于是,女性的柔美、隽永,男性的苍劲、壮美都演绎在书法作品中,形成各自的风格和韵味。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人的素质和性格紧紧地贯注其艺术作品中。与男人相比,虽然女人要面临社会和自身的许多劣势外,也同样有许多男人所不及的优势。女性研习书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骄人的悟性和耐久的韧性。这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所不可缺少的特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女性书法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女人爱美,美来源于自身修养。但女人更应注重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味的女人,有能力品味时尚生活、品味艺术人生、品味大家风采、品位自身发展。书法事业需要每一个有品味女人的关注,我们要学会在适应这个精彩的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改善自己,充实自己。

其实,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有品位的女性,成为一位有修养的艺术家!

上一篇:无锡书法\美术\摄影创作成果的展示

上一篇:陈胜凯书法作品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