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民办高校科研工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06 08:43:55 浏览数:

摘 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民办高校也无疑承担着科学研究的职能。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科研问题成为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大多从职业类教育起步,办学历史较短,科研起步较晚,科研工作存在着观念认识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和制度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经费;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186-02

科研滞后的问题一直都是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大多从职业类教育起步,高职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民办高校的特色,其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大多是以市场为导向,这就导致民办高校办学宗旨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意识,科研定位不准确。而且大多数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属教学型高校,对科研的管理和经费投入不够,这种理念和倾向反映了民办高校管理层对科研重要性的漠视,也由此没有形成健全的科研制度,缺乏浓厚的科研氛围。以下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民办高校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问题

观念问题主要指民办高校创办者、管理者和民办高校教师在对待科研工作上存在的认识问题。民办高校是在市场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主要由企事业单位和私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按教学成本收费,市场意识和经营效益观较强。因此,不少民办高校投资创办者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他们尚未认识到科研对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由于这种办学指导思想的错位,造成了一些民办高校对“以教学为中心”的片面理解,认为搞科研是公办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事情,认为科研工作搞与不搞影响不大,只要教师好好教书就行了。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在对待科研上存在错误认识。民办高校大多是青年教师,年纪较轻,学历层次、职称级别相对不高,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学上。他们对科研普遍重视不够,也不能够正确认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加之民办高校科研条件不足、科研气氛不好以及在课题申请评定方面存在的障碍,进一步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科研意识的薄弱,缺乏主动进行科研的意识。

二、人才问题

人才问题主要指民办高校教师问题。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比例低,学历结构上高学历人数少,年龄结构上两头大中间小,造成民办高校教师整体基础相对薄弱。民办高校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学科带头人是民办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需要形成相对稳定合理的科研团队,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不利于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民办高校最初所聘任的教师很大一部分为本科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培养历练,当初的这些教师基本上都通过继续进修深造获得了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并具有了副高或者高级职称,这些教师属于民办高校中的核心人才,从能力、学历、职称上来说是能够较好从事科研工作的,但现实情况这部分核心人才本身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都转岗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造成这部分教师缺少必要的科研时间。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户网站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教育部门所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664 861人,其中正高级73 849人,副高级191 380人,中级272 398人,初级102 037人,无职称25 197人;民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36 374人,其中高级22 339人,副高级55 334人,中级79 346人,初级55 688人,无职称23 667人。地方教育部门所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比例为80.86%,而民办高校中高级教师比例仅为66.43%;初级和无职称比例地方教育部门所属普通高校为19.14%,而民办高校这一比例为33.57%,特别是无职称比例地方教育部门所属普通高校仅为3.79%,而民办高校这一比例高达10.01%。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民办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所属高校职称结构上存在较大差距。民办高校无职称比例较高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民办高校还有一大部分教师刚从大学毕业,年龄和学历相对较低。

三、经费问题

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经费支持,经费问题对高校开展科研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科研项目的进行,一般需要必要图书设备仪器的购买、相关办公物品的购买和科研人员的补助这几项,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来保障。

民办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支持的来源主要有通过申请政府的科研立项获得经费,民办高校自身通过科研与企事业之间建立联系获得经费以及民办高校通过自身的经济实力来保障这几种。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学术带头人和稳定的科研团队,在与其他公办高校同台竞争申请政府的科研项目时明显不占优势。在2001—2005年公布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民办高校承担的仅5项,加上其他层次的民办学校承担的课题仅占全部课题的0.4%。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科研实力不强,想通过科研与企业建立联系来获取科研经费比较困难。民办高校通过自身的经济实力来保障这条路也并不乐观。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方勇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问题分析》一文中指出在38所民办高校中有14所学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100%,有9所占90%,有8所占80%,有4所占70%,有1所占60%,有1所占50%,有1所占40%。从中可以看出学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80%以上的共有31所,约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82%。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有银行贷款,这些都导致民办高校不可能在科研工作上有太多投入。

四、制度问题

民办高校科研工作遭遇到的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一方面是来自政府层面的,另一方面是来自民办高校自身层面。

首先,我国民办高校目前的科研制度是政府主导的科研制度,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使用统一的科研制度。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工作时面对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项目管理审批单位时,是不平等的竞争。由于社会也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对民办高校存在认识上的偏见,民办高校科研在从事政府主导的科研工作时会遭遇一定的障碍。民办高校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存在的不利因素有课题申报难,科研立项受歧视,科研机会不多,申报条件受限等。在我国的目前科研体系中,科研工作是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来进行的,科研项目要经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评选。一个科研项目要通过选题、申报、立项、审查等程序。科研项目从选题到申报、立项再到研究至最后的结果公布,需要经历多种程序,对于办学历史较短,从事教育事业不久的民办高校来说本身就是个挑战。

其次,民办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着自身的体制问题。民办高校自身的科研体制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没有建立专业高效的科研工作管理机构,科研工作处于无序无组织状态,影响着科研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效率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相对完善的科研制度和科研激励机制,影响着民办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民办高校科研环境不完善,科研气氛不浓厚,缺乏学术交流机会也影响着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另外民办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太重,也影响着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民办高校自身并没有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没有提供教师开展科研相对完善的制度性保障。

在科研管理机构上,笔者按照2012年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对中国民办大学的排名,选取了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仰恩大学、南昌理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排名前20位的民办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设有独立科研处或科研部的有15所,没有设立独立科研处或科研部的有5所;有独立科研网站的11所,其中9所科研网站相对完善,但其余9所没有独立完善的科研网站。

在科研奖励机制上,根据中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黄河科技学院2010年7月2日印发的《黄河科技学院科研项目申报奖励办法(试行)》的规定,在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奖励规定上根据科研项目类别每项最多奖励2 500元,少的奖励900元。而根据公办的郑州轻工业学院2009年1月1日下发的《郑州轻工业学院科研工作奖励办法》(试行)的规定“对于我校为主持单位的省、部级重大项目、人才项目和科技创新团队,每项奖励1万元。”在对同一级别科研项目的奖励上,后者是前者的4倍,有的项目高达10倍。

在公开发表科研成果平台上,根据对排名前20位民办高校调查,无学报的5所,有学报的15所。通过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新闻机构查询”页面输入“学报”查询,截至目前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报共有1 945份,有学报的15所中只有黄河科技学院的《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北京城市学院的《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和浙江树人大学的《浙江树人大学学报》3所学校学报属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开出版发行的,仅占全国公开发行学报的0.15%。而我国公办高校平均每所学校都有1份公开发行的学报。这与我国民办高校占普通高校总数1/3的比例是极不协调的,与民办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不匹配的。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实质上是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的。民办高校举办者对科研工作不重视,民办高校教师由于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不强,在目前政府主导的同一科研体系下,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不能够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而民办高校自身又缺乏科研经费的支持,科研工作的开展障碍重重。科研经费的缺乏导致民办高校对科研人才缺乏吸引力,科研人才稀缺、经费短缺不利于民办高校举办者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这又使得希望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者失去了制度性的保障和鼓励,加剧了科研人才的流失和科研队伍的不稳定,这样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

[2]方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问题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郑丽君.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现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

[4]陈洁.我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现状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5]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大唐电信践行信息惠民助推智慧城市务实发展

上一篇:20世纪90年代教育社的“集体冲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