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辞职报告>

小学生“符号素养”的培育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17 14:14:38 浏览数:

“符号素养”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宁中教授认为,所谓“符号”,就是从事物、对象中抽象、概括出的一种简略记号或代号。学生符号素养包括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感、符号思维、符号想象等。培育学生的“符号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使命与责任。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创造符号,在符号化体验、探究和运用中发展学生符号素养。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符号化体验”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符号意识还处于形成阶段。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符号化情境,让学生获得符号化体验。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符号基因”,让学生能够建立客观事物与符号抽象之间的关系,体验到符号的意趣,萌发符号的意识。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数青蛙歌”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跟着音乐的旋律,用童声表达青蛙、嘴巴、眼睛和腿。如“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当学生越唱越多、唱不下去时,教师引导学生、追问学生:“能不能用一句话就能将任意只青蛙与它们的嘴、眼睛、腿的关系表达清楚呢?a只青蛙有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呢?青蛙的个数与嘴巴、眼睛和腿的个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情境激发了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学生不断地感知,不断地思考,其抽象能力和符号思维获得一次次发展、提升。学生不仅仅理解了符号的意义,而且运用符號发展了关系性思维。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就是学生经验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情境能让学生获得符号化的体验,引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作为教师,要唤醒学生符号意识,敏锐学生符号感知,培植学生符号感。

二、经历过程,让学生展开“符号化探究”

学生符号意识、符号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符号化过程,进行符号化探究。教师不能直接将符号“传授”给学生,而应启发学生创造符号,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体验到符号的合理性、科学性。对学生来说,符号不是外在的,不是无意义、冷冰冰的,而应充满着生活和实践的温度。

在教学《间隔排列》时,笔者首先向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化、经验化素材,比如“篱笆木桩”“兔子蘑菇”“手帕”等。引导学生借助“视觉感知”,认识到哪些物体是中间物体,哪些物体是两端物体。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两端物体、中间物体。于是,有学生用英文字母表示,有学生用简单图形来表示。显然,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停留在视觉表象的基础上,没有形成一种关联思想。为此,笔者适时追问:“如果用‘等号’表示,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是怎样的关系呢?”随着笔者的追问,学生说出了“A=B+1”“B=A-1”“A-B=1”等符号化算式。这些算式代表着学生对“间隔排列”的符号化把握、符号化思考。

每一个数学符号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意义。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符号化”过程,激活学生数学符号的生长因子,培育学生数学符号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符号。

三、综合实践,让学生进行“符号化运用”

培育学生符号素养,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符号运用。学生符号素养是在能动的“悟”和“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综合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符号。通过对符号运算、推理和表达等符号化的综合实践,避免机械的符号记忆。在符号化运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符号应用可揭示问题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在学生理解了数对内涵,即“竖排表示列、横排表示行,列在前、行在后”的规定之后,笔者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以全班学生座位为素材,首先让第3列、第4行的学生站起来,学生用数对(3,4)表示;然后让第1列学生站起来,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让第5行学生站起来,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数对,如(3,y)、(x,3)、(x,x)、(x、y)等,深入思考:“哪些是可以确定的?哪些是不可以确定的?不可以确定的数有没有一个范围?”通过对符号的积极运用,学生认识到,符号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特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符号思维获得质的飞跃。

学生数学符号素养的培育最终落脚点应该在于符号运用。借助学生已有数学符号,激发学生符号思考,启迪学生符号思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符号实践。如此,就能全面培育和拓展学生符号应用能力,让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要创设“符号化情境”,激活教材中的“符号因子”,引导学生经历“符号化历程”,让学生进行积极的“符号化运用”,能有效发展、提升学生的“符号素养”。

上一篇: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

上一篇:思考社会的正确姿势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