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述职报告>

取之精华,炼其精髓

发布时间:2021-08-30 09:42:38 浏览数:

摘 要:对小学生进行民俗剪纸教育是“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者运用中国民俗剪纸形式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 民俗剪纸; 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90-001

中国民俗剪纸,是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是历史最久远、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它带有“土”味,蕴含乡韵、乡情、乡风;它生动有趣,自由奔放,雅俗共赏,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学生通过学习民俗剪纸,可培养其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感受民间艺术美,初步表现民间艺术美,提高民族审美能力,提高认识发展水平,提高绘画技能水平。

一、动与静的理论

动与静的理论是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观点提出来的,教师教学要求动、求静,学生学剪纸也要求动、求静,体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教育的辩证关系。(见表)

二、民俗剪纸理论

研究剪纸应从风格、题材及内容两种形式入手,分析其特点:

1.中国民俗剪纸风格与艺术特点

两千多年来,剪纸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艺术创造,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多少年来受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社会形态的影响,各民族、各地区在剪纸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

2.中国民俗剪纸的题材及内容

近年来人们对民族传统工艺较为重视,剪纸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农村到城市到社会各个角落,从节日性到常年乃至商品。在民间主要经窗花为主,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家家窗户上都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喜气洋洋。

三、小学民俗剪纸教育相对稳定的目标

在制定小学生民俗剪纸学习目标和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如何突出民间风俗,如何将民俗剪纸的内容有机地运用到小学主课余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

1.培养学生对民俗剪纸的兴趣和喜爱。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

2.让学生掌握民俗剪纸简单的构图,材料、制作过程,怎样创作等知识,能把所学的民俗剪纸技能运用到平时的练习当中,依据想象表现现代生活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民族审美能力,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学生民俗剪纸学习不断调整的活动目标

1.学习初期:通过民俗剪纸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民俗剪纸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民俗剪纸的兴趣,逐步加强对民俗剪纸的了解和认识。

2.学习中期:通过剪纸活动,加深学生对民俗剪纸内容的了解认识,能够初步识别北方剪纸与南方剪纸的基本表现技巧,学习创作画面内容。

3.学习后期:在中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南、北剪纸不同风格的认识。学习民俗剪纸的基本表现技巧,能用民间体裁塑造画面,能用民族特点创作主题图。

五、教师教学方法

1.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主要有:情景交融法、故事导入法、欣赏感知法。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运用各种暗示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愉快地获得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应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如创设环境,备好教材,教具等,上课时根据所教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

2.欣赏教学法

欣赏教学法是教师依据自己的绘画、剪刻经验,在教学中鉴别和评析学生作品,赏析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有:应根据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引导其表现物象的特征,分析要准确,评话要简练、明确。

六、学生学习剪刻方法

1.临摹法:学生根据范样或教师的演示进行的模仿剪刻练习,主要培养剪刻技巧。学生剪刻时应注意下刀要准,线条剪刻流畅,粗中有细等。

2.创新法:学生可采用夸张的手法,体现出美的形态,如创造活泼儿童形象时,重点在眼睛,为体现美而有神,往往在眼睛造型上加宽加大,观其作品有“神”韵,但又看不出过于夸大。

七、学生民俗剪纸的学习效果与评价

教育论实,有春华秋实之意,颜之推曾说:“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这“实”有行、用的意思。而小学生民族剪纸教育论实,既有“行”、“用”之含义,又有春华秋实之本意,就是效果与评价的问题。

教师如何上好剪纸课,学生学好剪纸有哪些标准?根据这一途径归纳出评价学生作品的依据:

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内容,能很好地掌握剪刻要领,作业主题鲜明,一目了然,合理运用剪刻技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上一篇:百花齐放的各大流派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