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调查报告>

无处安放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1-07-18 08:57:42 浏览数:

《另一个故乡》改编自本片导演艾德嘉·莱兹所著小说《故乡》三部曲,讲述了莱茵河畔一个普通村庄的历史变迁。影片背景是动荡的19世纪,生活在贫困、饥饿与死亡威胁下的德国农民,通过努力来改变生活。《另一个故乡》因其长达4小时的篇幅被誉为“电影马拉松”,在德国电影节荣获多项大奖。本文试从影片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场景、风土人情与历史意义三方面入手,赏析《另一个故乡》带来的别样乡愁。

一、 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在这部长达230分钟的影片中,导演用舒缓的节奏构建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他们不外乎都是莱茵河畔巴沙赫村的农民。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年代,农民都是最淳朴的人,也是最务实的人,他们终日辛勤劳作,只是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在19世纪中期,德国北部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地方贵族苛捐杂税,医疗水平十分落后,一部分德国农民开始萌生去南美洲谋生的念头。

本片的主人公雅各布,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智慧与梦想的青年农民。博学多才的他在父亲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在一家人忙着劳作时,他进山自学印第安人的语言;在打铁铺来了客人时,他偷偷躲在草堆后面看书;在马铃薯收获的季节,他制作稻草人代替自己工作。作为普鲁士传统农民的代表形象,沉默守旧的父亲恨铁不成钢,同时,富有好奇心与自由主义精神的儿子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雅各布一心想去巴西,并为此读了许多关于南美洲的书籍,自学了多门外语,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古斯塔沃——雅各布的哥哥。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复员后回家帮助父亲打理铁匠铺的生意,虽然是亲兄弟,但二人性格迥然不同,雅各布浪漫、诗意,古斯塔沃精明、踏实。他曾两次打乱了弟弟的人生进程,第一次发生在一场舞会上,尽管明知雅各布与邻家姑娘亨丽埃特互生情愫,却仍然用自己精湛的舞技诱惑了亨丽埃特,最后二人奉子成婚,兄弟二人自此生出了嫌隙。第二次是在他的孩子去世后,夫妻二人最终决定移民巴西,他们带走了对故乡的眷恋,也抛弃了对家庭的责任,雅各布本来已经准备好前往巴西,哥嫂的离去让他不得不留在家中,照料父母的晚年。在影片的最后,兄弟二人在冰冷的泥水中扭打着,雅各布怒斥哥哥夺走了自己的一切。然而,谁又能断言,夺走梦想的到底是古斯塔沃,还是那个贫困而动荡的年代?

亨丽埃特——雅各布的恋人。他们的初次见面是在一处山坡上,雅各布教会她印第安人的语言,并赠送给她一根美丽的羽毛。那些原始神秘的字母,组成了两个青年共同的梦想,他们都想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欣赏大洋彼岸的风光。亨丽埃特却阴差阳错嫁给了雅各布的哥哥,更加荒唐的是,二人婚前并不了解,婚后也缺乏交流。古斯塔沃一心研制蒸汽机,根本无心顾及家庭,直到小女儿的死亡,这对夫妇的心才真正联结在一起。对过去生活的绝望,促使她抛下了母亲和雅各布,只身前往南美洲。在临走的当晚,她将父亲的遗物,那块精美的玛瑙石埋在了女儿的墓园。亨丽埃特与兄弟俩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这段爱情悲剧的来源,同样也是促使年青一代改变自己的动力。

玛格丽特——雅各布的母亲。她是一个矮小的妇人,总是劳碌于照顾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对雅各布而言,母亲是她人生中最温暖的明灯。与父亲的责骂截然相反,母亲总是给雅各布安慰和鼓励,当她发现雅各布酷爱阅读时,母亲肯定了他的才华,并鼓励她继续研究下去。对于雅各布的姐姐莱特,父亲由于她嫁给了异教徒而断绝父女关系,母亲却平等地爱着她的每一个子女。她勤劳善良,用平凡的爱支撑着这个清贫的家庭。母亲的形象代表着最深沉的乡愁,以及对故土深深地眷恋。

除此之外,作者还塑造了雅各布的叔叔、佛琳切、亨丽埃特的父亲等一系列颇具性格的人物,正是丰富的角色形象,支撑起这部群像电影的框架,全方面体现了19世纪德国农民的生活状态。

二、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场景

影片《另一个故乡》最具特色的便是摄影风格与镜头运用,摄影师安排了大量远景镜头,将部分微距镜头穿插其间。同时,整部影片采用黑白的复古色调,但在局部场景中出现了色彩,黑白世界中的绚丽色彩,为本片平添了几分文艺的色彩。二者的搭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叙述着这部德国乡村史诗。

从远及近的场景变换,是本片画面的一大特点。《另一个故乡》中出现了大量远景镜头,用以表现广袤的田野,广阔无垠的耕地一直延伸到天际,平缓的莱茵河谷地养育着朴实的人们。在天空与云彩的映照下,无边原野上,一棵茂盛的树木遗世而独立,树下站着几个渺小的人影。这样的镜头在本片中随处可见,摄影师力图用高远的意境,营造出广袤而荒凉的感觉,这种粗犷蛮荒的美完全符合当时德国农民的生活状态,显得自然而真实。片中还有多处特写与微距镜头,例如在雅各布的叔叔去世时,老人坐下阳光下的屋子中,面前是一架老旧的纺车,镜头近距离聚焦在纺线上,随着梭子来回穿梭,阳光中的浮沉随风飘舞,一粒粒金色的光点,让人觉得温暖而梦幻。老人就在这架纺车前静静去世,死亡面前的淡然被这个镜头诠释到了完美。当雅各布的母亲玛格丽特身患重病,兄弟二人将她抬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在一片新鲜的亚麻地里,母亲和两个儿子面带微笑坐在田野里,面前的草木盛开着淡蓝色的小花。此时镜头模糊了母亲,聚焦在那些美丽娇小的花朵上,它们随风摇曳,飘零远去,浮生长恨飘蓬,草木的枯荣正是象征着一种人生的沉浮。影片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微观世界的变化扩展到了历史变迁的领域。

另一方面,《另一个故乡》是一部采用复古黑白色调的电影,充满层次感的黑白镜头,将远处的山峰、近处的原野、眼前的木栅刻画得十分立体,好比一副精雕细琢的版画,这种纯粹的色调不但没有令人感觉枯燥,反而充满了艺术魅力。在雅各布躲进山中读书时,天上飞来一只巨大的鸟儿,雅各布与其对视,黑白色调将鸟儿的羽毛表现得颇具质感,这根梦想的羽毛,点燃了雅各布对未知世界的追求。但影片并不是完全黑白的,在4小时中,出现了15处局部彩色的镜头,其中包括亨丽埃特的玛瑙石、古斯塔沃新房中的花束、集市聚会上的绿色裙子、家里墙上的花边图案等等。这几个镜头分别出现在亨丽埃特的父亲去世时,古斯塔沃新婚时,夫妻二人准备离开故乡前往巴西时。它们是这个家庭几十年来不多的美好瞬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人们终日在饥馑、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下奔波,他们的世界是黑白的,平庸而麻木地生存着。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仍然可以绽放出多彩的花朵,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凝聚着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也代表着对故乡最珍贵的记忆、最深沉的眷恋。

这是一群坚韧的人们,他们或努力生活,或追求理想,即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从未忘记过责任与善良。影片充满艺术感的摄影,将巴沙赫村庄人们的生活场景和风俗节日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风土人情与历史意义

充满乡土气息的郊区口音,富有人文色彩的生活图景,这些真实的细节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一般,作为一部刻画历史变迁的影片,《另一个故乡》中,过去与现在的衔接,天衣无缝,让人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尽管取景地位于法国境内,却完全融入了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历史。

故事开始于1842年,此时,柏林的图书馆中,马克思正在完成哲学学派的建立工作;遥远的大洋上,达尔文正在通过航行追寻生命的起源;莱比锡的大厦里,瓦格纳正在为德意志民族音乐埋头苦思;洪斯吕克的原野上,一个个村民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影片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农民们的日常生活,挖掘成熟的马铃薯、采摘葡萄、简单的铁匠活,这些劳碌的工作,依旧是当时农民生活的主体部分,在沙巴赫的一户普通农舍里,民众的思想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总是向往着外部世界的雅各布,沉迷于蒸汽机制作的古斯塔沃,率性而勇敢追求妇女地位的佛林切,反抗贵族压迫的小伙子们,他们代表着年青一代不同的人生态度,不管是出走,还是停留,年轻人已经不愿意重复父辈们墨守成规的生活

在这个旧制度与新思想冲击的时代,社会转型改变了所有德国人的生活,正如亨丽埃特的母亲在女儿新婚当日说的那番话:“在我的女儿10岁时,我们家还非常富裕,漫山遍野的玛瑙石,似乎永远都开采不完,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女儿的婚礼会像这样寒酸……”在此之前,普鲁士与德意志延续多年的争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矿物开采,地方贵族的无尽压榨,许多复杂的原因导致了洪斯吕克地区人民生活的赤贫。他们总是穿着破旧的衣物,只有在节日与集会才换上新装;他们总是吃着黑面包,连喝葡萄酒都会受到权贵的限制;他们深受传染病的威胁,死亡如影随形。在1843年的冬天,恶劣的气候导致了白喉的爆发,黑压压的送葬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人们灰黑色的衣物与茫茫白雪相对比,显得悲戚而哀伤。原野上空旷无人,白雪覆盖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教堂后的墓园却已经满了,参差林立的十字架,飘零无依的树叶,压抑的气氛如同村庄里的白雾一般蔓延。

“实在活不下去了,我们就移民,没什么不大不了的,生存是第一要务。”这句电影中的平实对白,揭露出当时德国农民的心态,他们的生活没有固定模式,相比于计较男女地位、宗教、礼仪等问题,这个民族更加关心现世的幸福。面对着刚被发现不久的南美洲,巴西这片土地有着崭新的希望与梦想中的生活图景,地广人稀的土地,商业移民公司的鼓动,在无数普鲁士年轻人的心中掀起了波澜。《另一个故乡》的主题与中国农民史诗《白鹿原》相似,对比两部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德意志民族明显更加自由,作为贫困的受害者,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却在想尽一切办法追求更好的生活,哪怕是背井离乡,哪怕是不被人理解,在巴沙赫村的人们心里,家庭和幸福的生活才是最具吸引力的。在影片的最后,一心想要离开的人留在了故土,而本来决心照料父母一生的人远走他乡,这样的阴差阳错,谱写出一篇韵味隽永的篇章。离去还是留下,反抗还是忍受,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普通民众刻在血液中的坚韧与团结。

结语

影片《另一个故乡》用跨越民族与地域的语言,挖掘出了人类历史变迁中最本真的情感。沙巴赫村的农民们,他们是普鲁士民族的一个缩影,也是世界文明进程的缩影,无数民族曾饱经磨难,却仍然坚韧不拔的寻找着希望。在本片的最后,古斯塔沃终于在巴西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女儿取名为小雅各布,这对于故乡的弟弟而言是最大的安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个小生命在实践自己的梦想,在熟悉的莱茵河畔,有自己在陪伴着那些老去的灵魂,以及那片回不去的故土……

上一篇:“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

上一篇: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