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会议决议>

听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22-03-05 08:41:54 浏览数:

听读,顾名思义,是用听的方式来“读书”。相对于用眼看书,听读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声音形象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对传统听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欲望。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如果阅读能伴随着具体形象、独特的情感或丰富的音频信号刺激,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儿童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听读带给学生的信息远远大于纯粹的读。追溯儿童的成长过程,听读是儿童最早的阅读方式,几乎每个儿童都曾在妈妈的睡前故事中入梦,儿童是听读的最大受益者。

一、 听读,助推学生的成长

1. 听读,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听读对学生最大的益处是保护视力。据统计:全球每五秒钟就有一个人失明,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孩子失明,全球有1.24亿人属于低视力。用眼阅读会对视力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但是听读可以避免这样的伤害。还有不少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歪着头、扭着脖、弓着身,这会使脑和内脏器官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甚至会引发脊柱畸形,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和姿态美。而听读则无须特定姿势,以舒适为好,并可以随时调整变换姿势。

2. 听读,有利于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有些学生不喜欢阅读,是因为没有养成静心读书的习惯,没有从读书中获益。听读本身结合了内容与形式上的优势,很容易让儿童进入深度聆听的状态。说书人,依照书中情节,有高有低,时而婉转凄切,时而慷慨激昂,实在能引人入胜,趣味盎然。伴随着说书人的话语,躁动的孩子会静静地安坐在座位上侧耳倾听。性急的儿童欲知故事后续,会迫不及待找来书进行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3. 听读,能促进儿童言语表达。

听读对儿童言语智能的发展,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听读能消除阅读障碍,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听读可以使个人阅读时的难度得以缓解,使阅读变得连贯流畅。其次,听读有助于儿童理解文意,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思维。听读接受到的语言是一种明显饱含着情感的音乐化语言,能为理解提供强大的助力。第三,听读能有效提高儿童表达能力。听读时,通顺优美的言语表达通过听觉传输到大脑,多次重复后能形成记忆并储存。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说书者发音较正确,听他们的读音,错不到哪儿去。在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模仿学习中,儿童能不知不觉地在发音准确度、诵读技巧把握运用、语感的灵敏性、言语表达水平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4. 听读,能熏染学生优雅气质。

很多优秀的听读作品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在作品内容和思想内涵方面都高于原作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听读能直接开启听者心扉,提升学习品质,能让其思想道德品质也同时得到提升。听读《三国演义》的学生版,情节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者的诠释,学生被感染、被打動,情绪能得到调试,心灵得以安抚,在聆听中他们惊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佩服关羽的忠义勇猛。听读故事或小说中原本就蕴含着学生成长必须的道德素养,长期聆听相当于潜移默化地传道,学生能在聆听中逐渐知晓道理,学会为人处事。

二、 听读,需要多管齐下

1. 与教材同步,精选素材。

听读素材如何定?当下,各种音像听读资料十分丰富,听读途径也很多,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选择与课程相关,与教材衔接,能拓展学生视野的书籍听读。如在苏教版四下编进了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课文《三顾茅庐》,课文所在的单元练习中也安排了诵读“温酒斩华雄”的片段和读背八个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词语。编者的目的不言而喻,是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引发阅读名著的兴趣。另外,《三国演义》已经有较成熟经典的视听资料,并可直接从网上下载,很适合选为学生的听读书籍。比如

评书《三国演义》就有很多版本,袁阔成先生的版本讲得最为雅正,他遵照原著,又有增添,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有时代感,内容新、风格好,讲述得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幽默,很适合让学生听读。

2. 定目标计划,保证时间。

如果教师只是把听读资料布置给学生自己去听读,有些学生会大打折扣,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今小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二是部分学生会沉迷网络游戏。因此,新学年一开学,教师就应定下目标:在一学年时间内,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听读完《三国演义》。

通过听读,学生能全面客观认识三国人物;了解魏蜀吴三国间历史,重点是三国演义中的名战役;搜集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成语,积累其中的语言。每天利用午休30分钟进行听读,把这半小时固定成“精彩听读欣赏”。每次听读前,要求全班净桌(将桌子收拾干净)、静声(每个同学都在座位上安静地听)、聚神(不做其他事,放松身心,调整坐姿,全情投入)。双休日听读,也这样要求家长督促,并增加了睡前听读半小时。一个半学期之后,全班学生都完成了听读计划。

3. 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效能。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名著,听读这样的书需要一段较长时间,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达到效果,可以在听读过程中开展一些活动。

(1) 轮流做“听读班长”。在学校听读时,每次由一名同学在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听,结束后,该同学组织大家概括当天听的内容,然后整理出一篇故事梗概,课后记录在班级听读本上;同时,他(她)还可以根据当天听的内容向大家提问,考考大家,看谁听得仔细、认真。老师为做得好的听读班长发放积分卡,整本书听读完进行统计,评出“金牌”“银牌”和“铜牌”听读班长。

(2) 小组评选“模仿秀”。听读一段时间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听读小组,让有兴趣的学生练习说书者的语音语调和言语情感处理方式,在小组内模仿着说一小段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小组选出最佳者,再到全班表演,凡参加的都可获得“最佳模仿秀”证书。为了模仿得更像,学生会反复听某一段,在反复倾听中再模仿,朗读水平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3) 绘制人物图和卡片。三国是哪三国?各国主公、名将分别有哪些?都有什么故事?从听书前的调查发现,多数同学都不知道或说不清。为了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形象特点,我利用学生喜欢玩卡片的心理,鼓励学生听读后,自己做三国人物卡片或绘制三国人物表。学生来了兴趣,听得更专心。如以吴国为例,梳理出吴国主公、著名谋士和将士的情况,指导学生分三种卡做。爱做卡的学生就先设计三种底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卡片上画人像;然后再有学生撰写人物介绍;其他同学则根据人物关系,讨论绘出“三国鼎立图”。在进行这项活动时,学生已不满足于每天半小时的听读了,都迫不及待地找来《三国演义》的书看,更以先睹为快,修改卡片的人物形象和文字。

(4) 精彩章节演一演。我还让班上学生分组来表演印象深刻的故事,于是学生们又一次反复认真地听书,并认真阅读书里选中的相关章节,为表演做准备。

(5) 收藏积累晒一晒。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座小宝库,除了生动形象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战斗,还蕴含成语、歇后语、经典语句等,所以每次听读,都可以要求学生注意记住这些内容,并记录下来。一个月拿出来大家晒一晒,比一比,谁的收藏夹“宝贝”多。

4. 师生共评价,欣赏鼓励为主。

要落实好听读,就得把评价纳入听读体系。儿童都有争强好胜、爱表现、喜赞扬的特点,我们按照每天听读要求(净桌、静声、聚神),每隔一段时间评选“优秀听众”。对于听读中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依照活动要求师生共同评价。

听读名著,不只是让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弄清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同时也是要借这种方式让他们爱上古典名著,又可以充分利用闲置时间,让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和情感的培养。

(作者单位: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

上一篇:雄安古长城

上一篇:寇准:丞相莱公功第一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