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规章制度>

从曼彻斯特的发展历程看18世纪英国工业城市发展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1-07-20 09:00:47 浏览数:

摘 要:工业和城市之间关系密切,城市对带动工业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同时,工业化也使得城市更进一步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城市化的国度。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依靠手工业、制造业兴盛起来。

关键词:曼彻斯特;发展;英国工业城市;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蒸汽机

中图分类号:K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026-03

城市,在工业革命前就遍布英伦各地了。不过,城市规模都很小,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除了伦敦,其他城市都只能称呼为“乡镇”。这些“城市”在人口、大小、地理位置等方面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相比较,发挥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恩格斯曾对工业革命之前和工业革命之后的较大居民聚集点情况做过对比:“在工业革命之前约半个世纪,大不列颠岛上的城市并不多,和欧洲其他国家情况类似,手工业并不发达,人口稀少,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经过半个世纪后,英国的发展已经大大超过当时的其他国家了:居民达250万的首都,有许多巨大的工业城市,有供给全世界的工业产品,并且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有勤劳而明智的稠密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于工业。”[1]从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上来看,1760年的英国,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伦敦一个;大的省级城市虽说有12个,其中只有布里斯托尔人口在5万以上。到1801年,省级城市还没有一个达到10万人口,但有5万人以上的已增加到5个,2万至5万人的已有8个了。到了1851年,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5万以上的也增加到13个,另有大约100万人居住在2至5万人口的城市,其中曼彻斯特人口33万、利物浦人口35万、格拉斯哥人口也超过30万(表1)[2]。伦敦不仅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作用加强了,而且发展成为世界贸易、金融的中心,人口也增加了3倍[3]。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城市发展就如同恩格斯先生所描述的“如同魔杖一挥”一般,出现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城市的兴起对英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能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因为城市数量增多,城乡人口的比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2%,到了1851年,2万居民以上的城市的总人口就占全国人口一半了;其中,居住在大城市的居民占人口总数的1/3,而同时期的法国却只占10.5%[4]。可以看出,英国由一个农耕国家转变成工业国家,并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国家,工业革命功不可没。

一、自然原因影响英国工业城市发展

英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发达的手工业基础和一个不论上层下层都热爱劳动的民族,它们是英国早期工业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工业革命前,某些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黑乡”的煤和铁),这些地区主要依靠一些手工业者开发或者加工当地矿产或对当地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慢慢的这些手工业者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了最初期的手工业城镇。久而久之,那些初期手工业城镇慢慢发展壮大成为近代工业城市。

曼彻斯特(Manchester),英国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人口437,000。曼彻斯特与特拉福德、泰姆赛德、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镇联合成曼彻斯特地区,它坐落在广阔的兰开夏平原上,北方和东方毗邻奔宁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该地区气候良好,交通发达,历史悠久。

早在工业化之前,约14世纪时期,弗朗德伦的亚麻纺织工业带着他们的毛羊定居在这里,这些人创造了当地最早的纺织传统。到工业化时期,棉纺织业成为该地区的核心产业。兰开夏平原地区气候潮湿,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基本全年都在下雨,但是基本都是小雨并且下雨时间通常在两小时以上,鲜见几分钟的倾盆大雨,并且水里富含石灰岩,这种气候非常适合棉作物的生产。因此,“这里比英国其他任何地方都适于纺织棉花这种纤维”[5]。1769年英国发明家查理·阿克来顿利在原来纺纱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力驱动装置,发明了新的纺织机器,这种机器能让水流的冲击力使其推动纺纱机,用水力来代替人力。因为曼彻斯特地区河流水源充足,没有河流干涸的情况,并且河流的水流高低差很大,这种机器在当地被广泛应用并被称为“水力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大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也让人们更加的重视机械的发展,使得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出现。这导致一家又一家的纺纱厂和织布厂在当时的曼彻斯特建立起来,曼彻斯特由此成为当时英国的纺织中心。

另一方面,曼彻斯特交通非常发达。这座城市位于艾威尔河之东,麦诺克河和埃瑞克河在此交汇,默西河从城市南部穿插而过,东部直达最大港口城市利物浦,方便的水路交通不但可以进口大量的原棉和木炭等资源,而且这些原棉加工成棉纱后在曼彻斯特各大纺纱厂和织布厂进行织布和染色,加工成成品布料由工人们集中装箱后,还可以通过陆运和水运销售到英格兰各地。但曼彻斯特不单单只是因为水运发达,南边有著名的“黑乡”地区,通过陆运,黑乡的煤和铁等资源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曼彻斯特以满足其机器的制造和机器动力,从而更好的支持其支柱行业纺织业。曼彻斯特不但有纺织业,它还是周边广大乡村地区初级毛织品的深加工中心以及除伦敦外英国最大的交易中心。这得益于曼彻斯特位于英国公路网络的中心位置,该市位处英国中部,属内陆地区,便利的交通使它还可以连接起各个工业城市与产品销售市场,现代英国的M56、M6、M61、M62和M66这些公路的路线就是沿着当年的路线修建的。由于氣候和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曼彻斯特不但能从其他地区进口廉价原材料,而且还能通过其方便的交通把产品运输到外地卖取高价,拥有巨大自然资源的曼彻斯特无可争议的成为英国西北地区纺织中心。

通过曼彻斯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得出,工业城市的兴盛一般都离不开两个条件:首先,必须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的矿产、良好的气候等,这是根本。其次,工业城市也得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通过当地方便快捷的河流和道路网,不但能低成本从原场地进口廉价原材料,还能把加工后的产品便利的运输到外地高价卖出。当然,工业城市发展起来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这两个条件为工业化时期这些城市成为相关工业种类的中心奠定了基础。

二、蒸汽机广泛应用影响英国工业城市发展

17世纪中期,詹姆斯·瓦特改良出早期的工业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上,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生产是英国工业城市由手工转变成机械的重要标志,也是城镇转变为城市的决定性因素。如曼彻斯特等地方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初具规模,甚至有的城镇已经成为了那片地区的贸易中心。但是城市的人口和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人口不是很集中,工商业发达程度不高,没有现代城市的特征。而在工业革命后,伴随着人们对机械的重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成为了主流,直接造成生产高度集中和人口高度集中,导致的后果就是这些地区出现了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并且还是工业生产中心等现代城市征兆,从而完成城镇向城市的转变。

曼彻斯特之所以能成为英国棉纺织工业的中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水力织布机和蒸汽机在该地区的广泛使用。1785年,凯特赖特通过对织布机的改造,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种机器的织布效率比以前提高将近40倍。几年后,曼彻斯特河边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座用水力织布机运作的工厂。随后其他纺织机的发明,实现了纺织业机械化生产。不过,该机器动力源为水力,迫使作坊必须沿着河流而建。虽然曼彻斯特常年多雨且降雨均衡,但水流多少会受到季节影响,很不稳定,如1788年曼彻斯特地区的洪涝灾害就对该地的纺织业造成巨大影响。这些不稳定因素迫使人们去研究和发现新的动力让机械运作,随着蒸汽机的推广和技术的成熟,这种动力被纺织工业所应用。詹姆斯·瓦特总结他人研究,分别于18世纪的60年代和80年代发明单向蒸汽机和两向蒸汽机。蒸汽机很快的应用在各个方面,纺织业也不例外,于是在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应用在纺织机上,这项技术使得棉纺织生产摆脱了对水力的依赖,厂区由河边渐渐移动到城市中心,从而得到更多的劳动力以及更方便的交通来更便利的把货物销售出去,所以很快推广开来。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1794年时为3家,而到1821年时则已经不少于66家[6]。曼彻斯特通过把蒸汽机技术运用在纺织机上而成为当之无愧的英国棉纺织业为中心,成为大型工业城市。

除了纺织业,蒸汽机在其他方面也推动着曼彻斯特的发展,比如铁路。1826年,英政府通过议会决议确定修建一条曼彻斯特通向利物浦的铁路,这条铁路在4年后修建完成。以前通过走水运,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需要4小时,在铁路建成后,时速46公里的火车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只需要一个小时多一点,速度比水运快了许多。蒸汽机为曼彻斯特带来的利益不仅仅只是货运这么简单,根据民间的记录,到1830年底,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运送旅客70000人次,在1831更达到高达500000英磅的总收入。蒸汽机车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曼彻斯特地区纺织工业贸易的发展,并降低了物流成本,给曼彻斯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所以说,工业化时期动力机器尤其是蒸汽机的运用,促进了英国手工业城镇的转型,由此成为近代工业城市兴起的关键性因素。

三、历史文化原因影响英国工业城市发展

近代工业城市,不少都有悠久的历史,有的甚至可以追述到古代,在这一点上欧洲城市更是明显,由于罗马帝国和查理曼帝国的存在,使得这些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罗马、法兰西等欧洲大陆文明的影响。所以说,近代英国工业文明融合的兴起,是外来古典文明与英国本土工业文明融合的历程。

首先,罗马及法兰西文明为英国早期城市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石。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克劳狄一世在征服英国后不久,就如同其他殖民地一样,开始了对英国进行城镇化改造。罗马对英国城市化历程开始于公元69年,到公元200年左右,英国许多城市都已经被建设成“罗马风格”城镇。这些城镇的基本模式是:城镇中心有一个广场,广场分布澡堂、庙宇大厅、剧场、竞技场和其他公共建筑。由于罗马文明的影响,英国其他城镇在兴起过程中也借鉴了罗马城镇的格局,也因此打上了罗马文明的烙印。

公元79年,那些“入侵者”们就在兰开夏平原上建起了要塞,这座要塞的作用就是控制奔宁山麓到海边的交通,同时其建城目的也在于维持柴郡和约克郡的统治。从澡堂、庙宇大厅、剧场、竞技场这些建筑就能看出早期的城镇规划布局有很明显的罗马特色。在法国诺曼公爵征服英国后,这里开始出现市集。14世纪,来自欧洲大陆弗兰德尔的织工来此定居,奠定了这里的纺织业基础,到16世纪,曼彻斯特成为亚麻业和毛纺织业中心。由于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的工匠大量聚集,曼彻斯特市公共建筑带有明显的法兰西文明特色。1421年建造的曼彻斯特大教堂就是一所哥特式建筑,中心广场、市政厅以及居民住宅也多按照法兰西风格建造。英国现代工业城市的崛起,都或多或少地被欧洲其他文明所影响,当时罗马和法兰西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城市兴起。

通过曼彻斯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国早期的新兴工业城市,一方面受到罗马与法兰西等外国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得益于英国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交通条件,同时,更依赖于科技与商业的推动。因此,英国早期城市化既是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交融的产物。

参考文献: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8,149.

〔2〕H.C.Darby. A New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ngland After 1600[M]. Hey Clifford Dar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159.

〔3〕[法]保爾.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89-290.

〔5〕Gary Messenger. Manchester in the Victorian Age [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3.7.

〔6〕陈利今,邹绍芬.英国封建专制制度迅速崩溃的原因[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1998,(4):61-6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上一篇:文明交流促进世界的进步

上一篇: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