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04 08:41:06 浏览数:

摘要:按照学校“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增加现代发动机新技术;在教学方法上推行Project项目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考核方式上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表明该教学改革探索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精英教育

一、引言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时代发展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1],也是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2]。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以更高的责任感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与研究新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介绍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本科生毕业从事汽车发动机设计、制造和技术研发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同时,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生实践与创新能力[3]。国外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和加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如2008~2009年度普林斯顿大学就为新生开设了74门研讨课。在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注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4]。国内各高校在车辆工程和内燃机专业均开设了与发动机原理相关的课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可供参考的教学方法,部分院校《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已经建设成国家、省级或者校级精品课程。如湖南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发动机排放污染及控制》构建了以提高发动机排放性能、经济性、动力性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其主要内容是《汽车发动机原理》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清华大学的校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原理》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当前汽车发动机在燃烧与热功转换、降低排放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发展;山东交通学院的省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原理》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长安大学的省级精品课程《发动机原理》采用启迪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大力倡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广东韶关学院的省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汽车发动机原理合成一门课程,相关内容有机穿插融合[5]。

三、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教学内容上体现其先进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要求的日益提高,现代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有的教材在内容上与这些新技术还有一定的滞后,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及时补充一些发动机的最新技术进行讲解,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增加了现代发动机的一些最新技术(如缸内直喷GDI发动机、分层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可变配气正时VVT、发动机复合增压技术、高压共轨电喷柴油机等)进行讲解。这些内容是发动机原理基础理论与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2.教学方法上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项目引导、现场教学等方式。如在描述讲解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特征和现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运用所学过的专业课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法和途径使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优或期望的目标值。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给大家课外准备的时间,设计创新型试验项目,如针对发动机的一些新结构或者新技术展开讨论与交流,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或者改进发动机某些部位或机构的设计,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手段上,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以及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课堂与现场、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果。有些现场无法再现的场景,如燃料燃烧的过程、涡轮增压机的工作过程等,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以其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以及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再现汽车发动机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考核方式上体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为了鼓励学生自学、实践与创新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采取注重平时的多种考试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成绩分布大致为:平时成绩占20%,课后实践作业成绩占40%,期末笔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例如,上课的出勤率、学生在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教学方面等。课后实践作业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发动机原理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个Project项目,例如,设置一定的装置或者采取一定的技术实现发动机改善混合气形成、节约能源或者减少尾气排放等,最后需要以报告或实物的形式提交。每组同学要想顺利完成,就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先看懂现有结构并知道其原理再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不懂的地方同学们互相讨论,学生之间互动学习氛围增强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期末考试主要还是考核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考核对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普遍反应教学效果良好。尤其是学生对课后Project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分组完成相应的项目,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市场化要求提高,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知识积累与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在掌握现代汽车发动机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创新意识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汽车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了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企业与院校的联系。同时,学院实验室也要补充和完善当前现在汽车发动机最新技术的结构总成与零部件,建设开放型实验室,适应国家和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7):23-24.

[2]田清雅.打造一流教育建设一流国家——解读温家宝总理的教育情结[J].学周刊A版,2010,(9):198-199.

[3]叶丽华.《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0,(55):174-175.

[4]张玉平,田冰雪.MIT实践教学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46-149.

[5]蔡兴旺,王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3,24(9):96-99.

作者简介:郭烈,男,副教授、博士,任职于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智能车辆研究所,主要从事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

上一篇:车坛风云录之回顾与展望

上一篇:对汽车发动机性能的优化研究进展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