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岗位职责>

春季大棚蔬菜管理关键

发布时间:2022-02-18 08:39:48 浏览数:

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光照比较充足,大棚蔬菜生产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春季大棚蔬菜管理关键环节及其技术措施如下:

1 光照和温湿度管理

阳光是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春季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高、湿度大常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放风方法为: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 ℃,夜间14~16 ℃,当棚内温度上升到30 ℃左右时就开始放风,随着外界气温逐步上升而逐渐加大通风量;下午3:00—4:00外界气温下降前,及时关闭通风口;中午棚内气温不高或白天刮大风时一般不要通风或少通风;当夜间最低温度达15 ℃以上时,可昼夜通风。不同蔬菜正常生长的最适温度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开花和结果,易形成畸形果或落花落果,应采取相应措施,精细控温调湿。

2 水分管理

春季是蔬菜病虫害多发季节,抓好水分管理对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在水分管理上应遵循“适量适时、宁少勿多”的原则。一般要求土壤湿润微干,特别是处于幼苗期的蔬菜,湿度过大不但会引发病害的发生,而且也会引起秧苗徒长。苗期蔬菜要求土壤不干不浇。

1)浇水方式。温室内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的,前期浇水采用膜下暗灌或者滴灌,以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减少各种病害发生。后期气温提高后,可明水勤浇。

2)浇水时间。尽量选在晴天上午气温回升时进行,此时水温与地温接近,浇水后根系受刺激小、易适应,同时地温恢复快,可利用高温促进土壤吸收,且有足够的时间排除棚内湿气。而午后浇水会使地温骤变,影响根系的生理机能。傍晚更不适宜浇水。

3)浇水量。浇水量要根据天气、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而定。早春温度相对较低,蒸发量小,灌水不必太勤,以防湿度过大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待进入4月份后,温度迅速升高、植株生长加快时,可适当加大灌水量和次数。一般在浇水后短时间内封闭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进行通风排湿。

3 施肥管理

应遵循“平衡施肥、合理追肥”的原则,抓好春季蔬菜施肥管理。生长发育进入中后期后,植株需肥量增大,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导致植株早衰,在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的同时,结合浇水每7天左右冲施1次化肥。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过多施用化肥造成浪费,或浓度过高造成烧根现象。注意平衡施肥,适量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每次每亩用钾肥15~20 kg或氮磷钾复合肥20~30 kg;也可用尿素20~30 kg,并与300 kg腐熟鸡粪(粪水)交替施用。特别是在早春和植株进入盛果期时要注意叶面喷肥,补充养分,每个喷雾器加入食用红糖50~100 g、米醋25 g、尿素40 g、磷酸二氢钾25 g,加满水混匀,于早晨喷施,每隔5天喷1次。或用0.2%~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可快速有效地补给养分,以满足生育所需。

4 病虫防治

春季是病虫害多发和易发季节,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对增产增收意义重大。春季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制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药剂拌种、合理轮作、排水降湿、中耕除草、整枝打叶、清理菜田残株落叶等农业措施。

2)生态防治。主要是利用作物和病原菌生长发育对环境要求的不同,通过放风、控制浇水等措施,科学地调节棚内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物理防治。包括利用太阳光消毒土壤,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菜蛾等措施。

4)化学防治。①黄瓜霜霉病出现时不要急于放风,可使棚室内温度迅速提升到25~30 ℃时再放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以控制病害蔓延。发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烟剂或霜疫清烟剂熏棚一夜;发现中心病株可用恶唑菌酮·霜脲(抑快净)、霜霉威等药剂进行防治。白粉病可使用三脞酮(粉锈宁)、噻菌灵(特克多)等药剂进行防治。蔓枯病可以使用百菌清烟剂熏蒸或用蔓达克、蔓枯灵等药剂防治。②茄子灰霉病可以使用腐霉利(速克灵)烟剂熏蒸或异菌脲等药剂喷施。③番茄灰霉病可使用腐霉利(速克灵)烟剂熏蒸或百霉威(灰霉克)等药剂喷施。番茄晚疫病可使用百菌清烟剂熏蒸,或用恶唑菌酮·霜脲(抑快净)进行喷施,或用多菌灵灌根。④西葫芦中后期高温、强光情况下易发生病毒病,要及时消灭蚜虫,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加细胞分裂素每10天喷1次。注意控制2,4-D使用量,以免造成药害。

(摘自潍坊本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网)

上一篇: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要点

上一篇:重庆市2018年3月“12316”农事建议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