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自我鉴定>

论科学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发布时间:2022-03-27 08:45:11 浏览数:

摘 要:在科学中无疑存在主观性。其主观属性来自科学的人类维度、人性维度、社会维度、方法维度、认识维度。科学认识具有主观性的原因在于:首先,我们不可能把认识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严格分开;其次,感知并不是完全是由客体强加的,而是包含主体选择和建构的主动过程;再次,我们不知道或原则上无法知道事物本身(物自体),科学具有某种主观虚构的成分;最后,作为客观性根基的主体间比较并非完全可能。

关键词:主观性;科学的主观性;科学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1-0111-10

作者简介: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北京 100049)

主观性(注:有一本英语词典如下解释“主观性”(subjective,15世纪在英语中使用):与主

体有关或构成主体的;具有实体、品质、属性或关系的基本存在所是的或与之有关的;知觉到的而非独立于精神的实在的特征或属于实在的;受私人的心理特点或状态制约的经验或知识所是的或与之有关的;特定的个人独具的,受私人观点、经验或背景更改或影响的;由大脑或感觉器官内部而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促动的条件引起的;由一个人自己的状态和过程的感知产生的或确定的。参见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Tenth Edition,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Springfield,Massachusetts,U.S.A.,1999,p.1172。)是与客观性相关的术语。从本体论上讲,主观性是一种存在方式,即事物借助于主体正在被感知或经验而存在的存在方式。从认识论上讲,一种知识主张,如果决定它的真值需要对该知识主张具有第一人称观点的人给予优先权,那么它就是主观的。可是,如果这种优先权代表的是与客观事实无关的个人的意见、偏见和专断的偏爱,那么对优先权的要求就是无理的。在这种意义上,如果一个理论或判断是主观的,它就阻碍真理和确实性的达成,就应该与其他形式的偏好、专断和偏见一起被抛弃。另一方面,主观性的优先权不需要限于个人的经验,它也许能够受到作为历史和文化的存在的个人或特定的教育和训练的结果所负载的视角而得到辩护。然而,确定如何对待个人的和社会文化的眼界,社会预设,道德的、宗教的和审美的态度是困难的。过分强调它们将导致相对主义或极端的主观主义,而消除它们又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我们探究的基本条件。

承认主观性占有一席之地,容许存在另类的和合情合理的观点,这也许是通过利用主观的主张作为起点达到的,而这些主张当时又能被整合到客观知识的结构中。贯彻这样一个计划成为许多哲学家的中心关注(注: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61页。作者对译文有所改动。)。实际上,如果我们从相互作用过程及其组分的视角来考察客观性的话,那么主观性就寓于客观性之中。诚如珀尔曼所言:主观的、人的成分存在于相互作用过程的较广阔的实在中,确实形成所看的和所想的东西。比较完备的客观性会承认,主观的东西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是它自身的一部分,并会由此运转,以借助相互作用修正定义、概念、理论、定律和模型。于是,作为概念的客观性也会充分地运作,它会对科学概念模型、观念和实践的革命性变化提供附加的洞察。选择在认识过程中存在于各种水平:感觉的、神经的、心理的、智力的和社会文化的水平。例如,存在基本假定、逻辑形式、概念模型、选择的参考框架或专门化的智力水平,也存在期望、价值和需要的情感的、心理的水平。社会文化水准包括语言、经验、职业的范式和实践。就其真正的本性而言,选择只能提供部分图景(pictures)。可是我们却经常把这些部分的图景作为充分的、甚至最终的自然镜像(images),而不是不完备的、基于我们构造的和环境的印象。错误在于,由于我们有限的知识、构造、工具和经验,我们无法在实在的部分图景和实在本身之间做出区分(注:珀尔曼也借助相互作用分析认识过程,从中同样可以窥见认识中的主观性因素,以及主观性寓于客观性之中。他把自己的理解概括如下:(1)知识是在我们的心智中被构造的,我们借助心智个人地或社会地达到资料。(2)在生物生存中,大脑已经选择和建构了被过滤的感觉资料。大脑倒转了在视网膜上颠倒的外部世界的视觉图像。(3)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反映了我们内部的选择装备。也就是说,我们把内部的图像看做是由资料、选择的感官、大脑、各种个人的和社会的经验形成的。(4)包囊(encapsulation)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功能中,存在于我们的个人的和社会的经验的限度内。(5)包囊也存在于我们是相互作用的认识过程中的一个活跃部分之中。我们能够是该过程的一部分,而且还能够是分离的或充分客观的吗?(6)如果人的意识从自然之中奇迹般地出现,那么我们在科学文化和其他文化中尝试要求世界有秩序时,秩序在什么程度上从随意性或机遇中出现呢?(7)人是主体和客体,主体研究在客体的世界中的作为客体的他自己。参见J.S.Perlman,Science Without Limits,Toward a Theor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Knowledge,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1995,pp.195-197,198-199。)。这一切关于科学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明睿见解很有启发性,促使我们得出如下看法:

科学或科学理论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科学具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或主观因素甚至在科学中是不可消除的或不可消灭的,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科学固有的属性。不过,由于科学客观性在科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据绝对优势,所以科学才以客观性的面目出现,主观性往往被有意或无意地略而不视、视而不见。可是,科学的主观性是“客观地”存在的,或者说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体现在科学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中,也渗透在科学理论的结构中。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恰当对待,我们才能深入地认识科学的本性,减少主观性的消极影响,逐渐达到对实在比较正确、比较全面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科学理论或客观真理。与此同时,要认清和利用主观性在科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推动科学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而且,还可以把科学的主观性转化为某种契机和黏合剂,促进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和汇流。

不管我们对主观性的地位(注:考斯说,自康德和克尔恺郭尔以来,主观性的地位是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但是它是布伦塔诺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概念的序曲,胡塞尔扩展了它,这使得有可能理解主体的世界制作(world-making)的能力。该论题受到许多误解:主体制作的世界,或它的意向性能力为它制作的世界,不是假设性的实在的世界、物理宇宙,而是生活世界(life-world)、随个人而诞生和当他去世时死亡的世界。对许多人,而且对许多另外仔细思考的哲学家来说,这一点被生活世界明显稳定的特征的活力掩盖。生活世界的客观性似乎被其他人的一致赞同确认,以致我们认为我们自己共同地栖居在我们知觉的世界。然而,其他人仅仅在人们自己生活的世界中相遇。他们和那个世界的所有明显稳定的特征,被所采取的战略指定为客观的,该战略以保证种族幸存的方式运用把实在世界(作为环境)传达给它自己(作为生物)的意向性。科学本身能够被认为是那个战略的一部分。主体的奠基者曾经说过:“对我来说,万物皆主体,无是客体。”参见P.Caus,Yorick"s World,Science and the Knowing Subject,Uno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286,p.289。)如何理解,在科学中存在主观性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几乎所有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坦白承认的。爱因斯坦言简意赅地肯定,在科学追求和科学创造过程中有主观性的介入:“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注:[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98页。)萨尼特一语断定:“我们不能逃脱科学的主观本性。不管你认为科学过程是独立的知识本体的观察资料,还是就自然的某种客观实在进行的群体活动,主观要素从未完全减弱。在事实的诠释中,必定存在语义的要素——理论必须说明世界——我们以这种方式理解世界。但是,不存在径直的笛卡尔式的科学家和世界的二元性。”(注:N.Sanitt,Science as a Questioning Process,Bristol and Philadelphia: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1996,p.6.)I.G.巴伯则力图纠正大众中流行的误解:在公众刻板的思想观念中,科学研究一般被认为是客观的,因为它是由认知对象来决定,而不是由认知主体来决定的。然而,从实际的科学工作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必须改变,以便让作为实验的媒介、创造性的思想者、具有自我个性的科学家发挥自身的作用。研究对象的存在不可能在“不依赖观察者”的情况下而为人所知,因为在测量过程之中,研究对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观察者的影响。对理论的估量并不通过运用“形式规则”,而是通过科学家的个人判断继续的。我们主张,不应抛弃“客观性”这个概念,而应重新阐释它,并将主观的作用也包括进去。我们把客观性重新解释为主体间的可检验性和对一般性的认可(注:[美]I.G.巴伯:《科学与宗教》,阮炜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227页。)。其实,把科学客观性诠释为主体间性,这本身就肯定了作为主体属性的主观性在科学中的合法存在。莫兰言之有理:

上一篇:炫专业,耀未来(上)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