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超滑”神话

发布时间:2021-07-04 08:48:29 浏览数:

从轮子诞生的那天起,工程师们就得面对一只拦路虎。不管传动装置或发动机有多耐用,也不管机械设计得多完美,任何零件都会因相互接触而磨损。这个罪魁祸首是谁?当然是摩擦。不过,这一“机械的宿命”终于可以被抛诸脑后了。

车轮经常被看作人类发明的象征,车轮与轴组合后的物理性质可以使运动的物体方向保持不变,并减少了被拖拉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连接杆以后,轮被广泛用于运输以外的机械构件。机器开动时,滑动部件之间因摩擦而浪费动力,还会使机器的部件磨损,缩短寿命。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竭力设法除掉机器上的摩擦,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消灭机械的摩擦曾经只是科学家们的美好梦想。如今,有一种以非晶体碳为主要成分的涂层,它与一种润滑油配合,实现了“超滑”的神话。真算得上是一场革命。一个国际小组已经成功调制出了一种材料和润滑油的黄金配对,有史以来第一次达到了“超滑”的境界。

科学家把一种含有非晶体“四面体碳”的涂层和丙三醇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起来,调制出一种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降解润滑油。两个机械接触面涂上这种润滑油后,之间就变得异常润滑,几乎没有任何摩擦。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未来的影响不可估量。说这项技术影响不可估量,是因为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从2006年年底开始,一些技术先进的汽车公司已向市场投放了一种号称“超滑”的发动机。

革命汽车工业

汽油又涨价了,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相同动力条件情况下,汽车油耗少当然是最好,不仅节能减排而且还省下一笔不菲的开销。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油耗主要和什么有关,在开车的过程,总结起来就是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成动能,再被各种摩擦吃掉的一个过程。发动机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的机械部件,汽缸内混合气体爆炸产生动能后,剩下的过程就是被各种摩擦消耗的过程。活塞与缸壁的摩擦;曲轴和轴瓦的摩擦;离合器盘和片的摩擦;变速箱分动箱里各种齿轮之间的摩擦;传动轴前后桥里各种齿轮和轴承的摩擦;刹车片和盘之间的摩擦;最后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吃掉了最后的动能,油烧完了,车又停下了,只不过地理位置上发生了转移。从上面的过程来看,摩擦越少就会让更多的动能用于车辆位移,做功就越多。

我们知道,根据已知的摩擦定律F=fp(F—摩擦力,f—动摩擦系数,p—垂直载荷<正压力>)。在压力p不变的情况下,加上润滑油后,原来由金属间很大的摩擦系数转变为润滑油间很小的摩擦系数,随着摩擦系数f减小,摩擦力F也相应大大下降了,可见轴承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了汽车的油耗。有效提高发动机输出动能,可以大大降低油耗。通过下面的数字就能明白这项技术的意义。法国里昂中心学校摩擦学和系统动力学实验室教授米歇尔·马丁介绍说:“使用传统内燃机,仅零件摩擦一项,就会浪费燃料提供动能的四分之一。”

在油耗参加减少摩擦这项技术角逐的不仅有汽车工业,事实上所有与机械有关的产业都受到波及。应该说,在机械领域摩擦无处不在。从电梯吊缆到公路路面,再到电站的轮机。这也意味着在润滑油、维修和能源方面花费的代价极大。摩擦造成的无谓损耗竟高达机械生产总值的1/4还要多,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不遗余力寻找对策。对他们来说,要减少两个固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过去最符合逻辑、最有效的策略就是使两个接触面都尽可能光滑。

技术潜力惊人

问题随之而来:即使接触面表面在原子层面上是平坦的,原子本身(及原子问的相互作用力)还会产生一定的粗糙度。这种粗糙度是基本的、内在的,即便磨得再平,也消除不了。在所有牵涉到光滑表面的应用中,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防止两个接触面最外层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过去,科学家们一度认为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当时,实验证明,若将两个晶体表面按某个“神奇”的角度接触,两者之间的摩擦几乎为零。因为这样做,两个接触面最外层的原子不发生相互混合,所以也就不发生摩擦。“超滑”的理论也由此诞生。

实验表明,这种晶体角度接触的潜力惊人:其摩擦系数比任何一种干燥材料都低2个数量级(1个数量级为10的1次方),比加润滑油后的材料低1个数量级。可惜的是,若要大范围应用,需要纯度极高的材料,并且要在真空条件下实现。这样苛刻的条件一般工业难以满足,该技术也就变得无法开发利用,除非是在太空中。“超滑”是不是就此出局了呢?一种“四面体碳”和丙三醇配对的发现带来了重要转机。

从2006年开始,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针对碳涂层的详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一种叫“四面体碳”的材料因其硬度而具有出色的光滑度。除此之外,为了达到“超滑”的要求,还要找一种合适的润滑油。经过多次测试后,丙三醇脱颖而出。这种带3个碳原子的醇(C3H8O3)由植物合成,安全无毒。它过去一直是制药的传统原料,用于糖浆、栓剂等的生产,它的摩擦系数极小,达到了晶体表面按“神奇”角度接触时的惊人数值。不同的是,这次是在正常大气压下。

能有如此出色的性能,奥秘在于一项小发明。即当机械金属表面上有了1微米厚的涂层后(在真空条件下将碳喷洒加工在金属材料的表面),经过一系列特殊处理,再涂上一层厚度仅为2纳米的石墨。实验表明,这种石墨活性很强,丙三醇中的羟基就会附着在上面。但是,这些羟基不是像金属原子那样紧紧地吸附,而是相互之间上下运动。空气本来会弄脏晶体涂层,但这一千扰现在已被丙三醇构筑的盾牌消除了。这样,“超滑”润滑油就不需要真空条件也能正常发挥作用了。

研究意义巨大

一些国际大型汽车公司近水楼台先得月,早于2006年年底推出了经“超滑”润滑油处理的发动机。确切地说,得到改进的是控制汽油阀和排气阀的提杆,它们要和凸轮发生摩擦。这种发动机和优质润滑油配合,可以节约2%左右的燃料,这一数字对于如此细微的改动来说已经十分可观。而且,“超滑”润滑油加工技术将推广到发动机的其他零部件上。比如活塞这一摩擦的“重灾区”,应用了该技术后,可以再节约几个百分点的燃料。除了燃料消费的减少外,采用甘油单油酸酯(丙三醇的一种衍生物,在0℃时不凝结)作为润滑油,能消除传统矿物油中的添加剂(硫、磷等)对环境的污染。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机械物理学家南娜吉·萨加认为,在美国,由摩擦造成的开支(包括磨损、维修,能量损失等)每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也就是794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也被法国机械工业技术中心进行的研究所证实:在法国,摩擦造成的开支竟高达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也就是250亿欧元,其中50%被用在设备维修上。减少这笔巨额开支并不是全部关键所在。法国国家环境和能源控制署认为,法国每年生产超过24万吨油,若将矿物油换成丙三醇的一种衍生物。这个数字将会减少。而且,处理矿物废渣代价昂贵,能被收集起来的废渣只占全部废渣的85%。

目前,全球医疗器材生产的领军企业也对这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何应用到医疗器材领域虽然还是秘密,但人们至少能想象到在皮肤下面滑溜无比的皮下注射针头和导管,至少会减轻病人的痛苦。随着研究的深入,“超滑”技术必将超出机械领域的范围。有人假想,如果把这种“超滑”技术应用到军事上,一旦战争爆发,将这种超润滑材料洒到敌方的公路上、铁路的铁轨上和飞机起飞的跑道上,使对方的战车、运兵车、火车无法运行,军用物资无法运送;飞机不能起飞,失去制空权……这样“超滑”技术的研究还真有点战略意义呢。到时,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上一篇:木质纤维素类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资源化研究进展

上一篇:发展新能源车:政策持续“力挺” 仍需“粮草”随行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