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申请书>

庄严的承诺 神圣的职责

发布时间:2022-03-03 08:41:50 浏览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其中让我珍藏至今,令我最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一纸与北京电台签下的《奥运评书》协议书。它既是庄严的承诺,又是神圣的职责。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7年10月。为了加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力度,电台领导决定自2008年元旦起,新辟一档半小时的《奥运评书》节目,每天中午请著名评书演员马岐先生播讲,这就需要为马老提供奥运题材的评书脚本。已和“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有着两年多默契合作的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写作班子。

我以前文章虽说写过不少,但涉及评书题材还是第一次。在筹备写作过程中,我一是广泛搜集有关奥运的素材,以挑选适合评书播讲的内容;二是认真研读我国著名古典章回小说,以熟悉评书的写作套路。

在撰写评书脚本的那些日子里,为了弄清半小时的评书到底需要多少文字为宜,我还在家里自讲、自听地试讲了几次,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力求符合评书的艺术风格。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自己撰稿时心中有数,另外也为演员播讲再加工留有一定余地。大约到11月中旬,我将《京都百姓的奥运情结》系列评书7回,上报主持人审阅。

为使《奥运评书》节目能够按时播出,大家在主持人的统一协调下,各项筹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转眼到了2007年底。记得12月30日是个星期天,距《奥运评书》节目新年正式开播还差两天,主持人邀请《奥运评书》节目组所有嘉宾聚会,负责播讲评书的马岐老先生在儿子陪同下也来了。

马老原名马增祥,国家一级演员,出身京城曲艺世家,是评书大家马连登之子,著名西河大鼓名家马增芬、单弦名家马增慧之胞弟。其子马小祥是三弦演奏家,曾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过个人三弦音乐会专场,我曾有幸到场欣赏助兴。新老朋友见面,大家畅谈交流,其乐融融,多数人虽说跟马老初次见面,但老人家慈祥可亲、风趣健谈的大家风范,大伙儿仅有的些许拘束也一扫而光,大有一见如故之感。

正当大家谈兴正浓之时,主持人边给大家拜年、表示感谢,边请栏目编辑把一份拟好的协议书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嘉宾,说道:“今天请各位嘉宾来,一是向大家祝贺新年,二是感谢大家参与《奥运评书》节目的制作,大家辛苦啦!三是请大家签订一份协议书。”协议书的甲方是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这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专业台,乙方就是参与《奥运评书》节目的各位嘉宾。协议书就甲乙双方共同制作《奥运评书》节目达成5点协议。

协议书的签订,使参与《奥运评书》节目制作嘉宾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家说,北京奥运会对我们这些嘉宾而言,不仅是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更要做到我承诺、我负责。为《奥运评书》节目制作而签约,意味着庄严的承诺和肩负的神圣职责,我们不仅要按时交稿、按时播出,而且文稿的质量、播讲的艺术水平也要精益求精。

大伙儿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特别是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奥运评书》节目改为了即时播讲,每天中午的评书播出前一天比赛的盛况和花絮。在那些日子里,大家为了文稿的精益求精,经常要熬到深夜才能结稿。可为了百年圆梦的北京奥运会,所有嘉宾没有一个人掉链子。

北京奥运会虽已圆满落下帷幕,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会对北京各项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份《奥运评书》协议书不仅记载着我们档案人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难忘经历,还将作为我参与服务奥运的珍贵纪念品而永久收藏。

上一篇:论评书说案类法制节目的话语策略

上一篇:不落后于时代,利用互联网传播艺术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