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畴人世学”及其“后传统”意蕴

发布时间:2022-02-13 08:41:42 浏览数:

摘    要:“畴人世学”隶属中国古代技术职官教育,尤指天文历算之学。在“学术官守”总体背景之下,该领域围绕“宦学事师”“世业相继”等主要传承机制,构建出历史贡献颇多但亦存有内在冲突的独特教育范式。鉴于“被现代化”进程中其“中断”之样态,依据“后传统”理论,将“畴人世学”置于“全球化——乡土化”、“现代性——传统性”与“旧传统——新传统”分析框架之中,并通过“消解”与“重建”,遂而绵延并推进职业教育“中国话语”体系构建。

关键词:畴人世学;职业教育;后传统;中国古代技术职官教育;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1-0001-08

作为中国古代技术职官教育范式之一,“畴人世学”业已成为历史。之所以重提,一方面,是基于“历史研究的价值在于历史本身”一说;另一方面,则出于一种现实的关照。因为,近现代以来,在“被现代化”浪潮中,中国诸多领域“横向借鉴过多,纵向传承过少”的问题甚为严重,而该背景之下,民族原创力势必逐步遭致弱损,职业教育亦如是。基于此,笔者择选“畴人世学”个案,凭藉“后传统”理论工具,试图在 “消解”与“重建”的剖析中,明晓中国传统职业教育的“现代价值”及现代职业教育的“乡土意蕴”。

一、问题提出

在人类童年时期,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揭示的: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和恒河文明等共同缔造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且由于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独特创制,中国社会相较其他文明在生产力方面获得极大的解放。故自唐代至明代中叶,经济总量持续占有世界的重要份额,且曾一度约占1/2强。而在支撑其经济发展的诸多元素中,无与伦比的技术与技术教育水平是其重要归因。

事实上,原始社会以降,诸如五帝时“原始瓷器”、商代“后姆戊大方鼎”、东周“冶铁”和汉代“百炼钢”等杰作频出。而其背后是一整套成熟的极具“乡土意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主体层面,自管子起,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之策业已推行;在哲学层面,“经世致用”乃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在制度层面,劝农制度、匠籍制度、职官制度等确保技术沿袭的框架业已形成;在模式层面,职业学校、艺徒制、学徒制和畴人世学等体系业已完备;在理念层面,强勉拙诚、通艺通道、维新守庸和家国天下等精神内核业已积淀。如此,等等。[1]

问题是,15世纪之后,新航路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三大事件为欧洲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2],而欧洲产业革命将整个人类推进了现代社会。关键在于,该过程即西班牙、葡萄牙、英國以及随后欧美其他强国瓜分世界并殖民的过程。其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殖民地国家现代化的自然进程被“中断”,职业教育包括其间。设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隶属政治上觉醒,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制度依然持存于“被现代化”的惯性之中。就职业教育而言,如若洋务运动中福建船政学堂等近代职业学校创制是学习西方之始,则近些年职业教育课程维度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维度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模式维度现代学徒制等皆是“舶来品”。其间,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整个体系生发“断裂”,职业教育原创力弱损,甚至职业教育的“中国话语”尚待启蒙之中。

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是否就此沉寂,如此沉寂是否具有合理性?设若业已失去现代性“重建”之价值,因何被时下世人所洞察?且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保持乡土性?如此,等等。这即是择选“畴人世学”这一个案逐步揭示与厘清的理由。

二、概念释义

“畴”,家业世传为“畴”。古代“畴”字有本意与引申意多种释义。“畴”字本意指“已经耕作的田地”,如《荀子·富国》:“其田畴秽。”即已经耕种过的田地又被荒芜。后来引申为“农作物种植的分区”,如左思《蜀都赋》所说的“瓜畴、芋区”。然又引申为“种类”,如《荀子·劝学》:“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此“畴生”即同类并生之状。《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泪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异洪范九畴。”其中之“畴”皆作“类”解。宋代学者蔡沈《集传》:“畴,类……洪范九畴,治天下之大法,其类有九。”业已阐释得极为明晰。《后汉书·祭遵传》:“死则畴其爵嗣。”李贤注:“畴,等也,言功臣死后子孙袭封,世世与先人等。”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家业世世相传为畴”。至此,“畴”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技术传承文化。

“畴人”,承传世业之人视作“畴人”。“畴人”一词出自《史记·历书》“畴人子弟分散”。又《史记·龟策列传》:“父子畴官,世世相传。”因上古掌管天文历算的官员多为世袭,所以“畴人”就成为有此方面专长人才的指称。其中,清代阮元所著《畴人传》为中国最早的科学史著作,该书共收录历算学家243人,上起黄帝,下迄清代,其中,以清代的历算学家人数最多。如王锡阐、梅文鼎、 陈厚耀和戴震等皆为著名人物。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称该书即“中国前所未有的科学史研究”“是一本很好的书”。《畴人传》前冠有清代算学名家谭态所撰《畴人解》一篇对于“畴人”有详细阐释:父子世代相传为业的世袭职官,称为“畴人”。“畴人”“畴官”等皆是同义,自原始社会末期贞人、巫人之后,“畴人”成为古代技术官吏的典型代表。

“畴人弟子”,继承畴人事业的子弟被称为“畴人弟子”。该称谓最早记载于《史记·天官书》:“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东周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学术官守”制度被打破。在畴官领域,部分散落在各诸侯国,“诸侯畴官”取代“天子畴官”。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记载“于宋,子伟;在齐,甘公;楚,唐味;赵,尹皋;魏,石申。”另一部分周室畴官则设私学收徒,如巫咸,商代天文官,创立巫咸学派。入周以后,巫咸学派的天文学说即由殷之遗民所建的宋国司星所继承和发展。其中,子韦即巫咸学派的代表。故“畴人弟子”应包括两个部分:其一,畴人血亲后人,亦是古代天文历算传承之主体;其二,与畴人师徒相称的学生,此在古代社会占有较小比例。

上一篇:论水文学在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体现

上一篇:为“乡村振兴”培养乡村规划地域性人才的探讨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