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节日庆典>

风洞专家王勋年

发布时间:2022-03-11 08:48:23 浏览数:

王勋年,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西龙南,1983年7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现任空气动力研究基地低速所总工程师,技术5级研究员。参加工作24年来,王勋年主持参与了以歼十战斗机为代表的90余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及武器装备型号试验的低速气动研究,为中国低速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和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2次。王勋年是低速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总装“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三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选择

1983年5月,王勋年和他的同学们都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毕业在即,如何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同学中间的热门话题,有的同学已经悄悄找关系,为自己的前程而开始奔忙。

21岁的王勋年自然也知道,毕业选择对一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还是“一锤定音”的年代——选择的好,人生就可能走向辉煌,选择的不好,就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夜深人静,王勋年在校园里徐徐漫步。以王勋年的成绩、专业和品行操守,他自己不必太担心,既可以选择留校,也可以进大城市的科研院所。仰望天际的繁星,一颗流星向西南方向疾速滑过,瞬间消逝在无边的暗夜。那一刻,王勋年的心弦似乎被拨动了——那里是祖国的西南方向,具体点说是四川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沟。那是一片原始神秘的土地,也是充满科技文明的土地,那里有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事业。

毕业前一年的暑假里,王勋年和同学们被安排到空气动力研究基地实习,初来乍到,交通的不便利就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下马威”。从基地所在的城市到低速所不到六十公里,乘车却要将近三个小时,中途还要转一次车。到了所里,更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所区被大山紧紧环抱,一条大河从大山之间横贯所区,试验室依山而建,打开窗户伸手可触。所区显得有些破旧,物质条件相当匮乏,驻地的老百姓更是“刀耕火种”,生活十分贫困。

看到这一切,一些同学都盘算着,坚决不能到这里来工作。王勋年感慨过后也暗自提醒自己,毕业后一定要找个条件好、环境优的单位,以便更好发挥自己的专业。

然而,人的想法是会改变的。在实习中,王勋年渐渐喜欢上了这山沟。他从老一辈气动人口中得知,这里原来是一片乱石荒滩、杂草丛生的地方。当初为了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根据钱学森、郭永怀的构想,老一辈气动人怀着对中国气动事业的无限憧憬,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来到这里,依靠自己的力量,白手起家建起了这片亚洲最大的低速风洞群。老一代的奋斗精神,深深地震撼着王勋年的内心,他希望自己能够走进山沟,从老一代手中接过气动事业的衣钵。

实习时,一名同学对一位老同志说,你们奋斗了快二十年,就建了这几个洞啊!老同志无言以对,转过身时眼中却有泪光闪现。王勋年不知道老同志姓甚名谁,却记住了那一双泪光闪现的眼睛。离开时,一位老同志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说,毕业来这里干吧,这里有事业。对王勋年而言,这同样是一张陌生的慈祥面孔,但是,这句话也让他铭记在心。

实习结束离开山沟时,有的同学坦言:“幸亏只是来这里实习,要是以后分到这里工作,那才叫傻眼都来不及呢!”

与此相反,王勋年心中却是感慨万千:“幸亏来这里实习了,要不然怎么能知道这里有如此伟大的事业?”

所以,毕业的时候,王勋年就坚信了这一点:只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才是个人发挥聪明才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真正踏上这片热土,真正深入到工作中,王勋年强烈地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震撼。空气动力学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国内空气动力学起步晚,加之受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的空气动力学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许多在研的武器装备的气动问题亟待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不得不受制于人。

了解越多,感触越深,风洞试验场成了王勋年的最爱。二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生命丰富多彩的时期,也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美好时光,而王勋年却把这一切都淡忘了,大部分时间都与风洞、图纸、资料为伴。

选择是真诚的,有时也是艰难的。19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国”、“经商”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当年一起毕业的三十个同学,有二十几个选择了省会以上城市,后来他们中的不少人或出国、或经商,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即便是从政的也小有成就,有了一定的职权和地位。而此时的王勋年,不过是个小小的工程组长,工资收入更是不能提。常有同学打电话劝他一起下海,说以他的学识和才干,肯定会很快发达起来;从政的同学也劝他早日离开山沟,回到城市的拥抱,保证给他帮忙安排个好单位,说不定还能弄个一官半职。有一家科研单位邀请他去广州管理一座工业风洞,不仅效益好,发展空间也很大,月薪就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还有一点就是距离老家很近,可以常常回家探望父母。王勋年的老家在赣南农村,父母养育了他们五兄弟,他排行老四,是兄弟中成绩最好的一个。在大山里工作了近十年,他只回过两次家,除去结婚时,还有一次就是他父亲生病。由于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兄弟们的负担也都比较重,无法给父母条件更好的晚年生活。如果真能去了广州,不仅收入高,还可以经常为父母尽孝心,更重要的是,到广州干的还是他所钟爱的风洞事业。

这一刻,王勋年不免有了一丝犹豫,但他很快也明白了,对方之所以高薪请他去负责工业风洞,完全是看中了他的专业水准,而他更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自己的努力奋斗,勤奋好学,更多来自于组织的信任和老同志的悉心培养。他至今还记得刚到所里不久,上级就安排他参与某重点课题试验,他忘不了自己每一丁点进步都蕴含着老同志的指导帮助,然而当这项课题后来获了奖,他排名11位,获奖名单上却不见曾经指导帮助过他的老同志。自己苦苦追求、组织给予信任、老同志的无私帮助,这一切都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自己有一天翅膀硬了,就离开山沟,离开空气动力事业吗?

在思考和选择中,王勋年的人生经受住了考验,也得到了升华。

面对国内的诱惑,王勋年这样选择。面对来自国外的诱惑,王勋年更是义无反顾地这样选择。

2001年,王勋年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外某大学进行低速空气动力学术交流。此时的王勋年,已经是低速所的副总工程师,在低速空气动力研究领域也是声名鹊起。但他仍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向导师学习请教,他勤奋刻苦的精神和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深得导师欣赏。导师爱才心切,就自作主张为他办理了读博事宜,而且为他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老师相信,许多中国年轻学者都把出国留学作为一种时尚,能够得到知名大学的高额奖学金,更是令所有人梦寐以求。相比其他人不惜重金,或是通过其它种种渠道到国外留学,导师以为,眼前的这个小个子中国人,肯定会接受他的善意安排。但导师错了,王勋年先后两次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

这大大出乎导师的意料,更让他无法理解王勋年的心情。国外科研环境优越,学习条件完善,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所向往的。但是王勋年更从中看到了中国空气动力事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差距让王勋年难过,也激发了王勋年奋起直追的激情,更坚定了王勋年回国的信念。

选择净化了王勋年的灵魂,让他挡住了一切诱惑;选择升华了王勋年的理想,让他把忠诚根植于伟大的空气动力事业中。

上一篇:新医改形势下企业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上一篇:徐先荣:飞行员健康守护者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