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到东方,收获灵魂

发布时间:2021-07-31 08:48:03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如果把历史形容成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那些牵动历史发展的英雄人物也不过是一朵朵浪花和鹅卵石。只是,在这些浪花中,不得不提起其中的一朵,他们为着自己的信仰,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中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就是传教士。

对于这种“文化渗透”式的传教,世人褒贬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为古老中国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

基督教进入中国,最早始于唐朝。唐贞观九年,叙利亚高僧阿罗本自西域入长安,将基督教带人中国。元朝时期,景教复兴,天主教也进入中国,元朝灭亡后一度沉寂。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东西新航路畅通无阻,天主教修会——耶稣会派遣大批传教士来华,形成了一次西学东渐的高潮。

当时,来华传教的西方教士有数百人之多,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沙勿略、罗明坚、利玛窦、龙华民、罗如望、庞迪我、熊三拔、艾儒略、邓玉函、汤若望、罗雅各等。西班牙人方济各·沙勿略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之一。1540年,沙勿略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传教士,奉教廷之命前往东方的印度、日本等地传教。到达日本后,他发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深,于是决心访问中国。

当时,外国传教士要进入中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了官方正式派遣的使节外,中国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沙勿略想尽种种办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他未能进入中国传教,但他的努力激励着他的同道,直至撞开中国的大门。在葡萄牙人抢占澳门之后,耶稣会士开始以此为据点,设法向中国内地渗透。

1582年,意大利那不勒斯人罗明坚得到两广总督陈瑞的批准,第一个进入中国内地,协助他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们在广东肇庆天宁寺居住,正式开始传教。为了消除当地绅士、百姓与他们之间的隔阂,他们扮成洋和尚或洋进士,穿中国服装,学说汉语,读四书五经,介绍西方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帮助中国人制造科学仪器与大炮,逐渐取得当地百姓及官员的好感。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利玛窦带领部分随行人员向北京进发,终于在1601年1月24日抵达北京,并把自鸣钟、地球仪、三棱镜等贡献给皇帝,结交权贵。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传教士们被允许在北京长期居住,明政府每隔四个月给他们发一次津贴。

传教团的地位在短短几年之内变得十分稳定,天主教的信仰在各地滋长起来,中国成为利玛窦神父主持下的独立传教区。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3月,利玛窦因病在北京去世,万历皇帝为他在阜城门外拨了一块墓地。利玛窦的译著有《坤舆万国全图》、《天学实义》和《几何原本》等。那时,没有一个西方人在中国的影响比得上利玛窦,他被尊称为“利西泰”。

传教士先后三次来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从大唐帝国的雄浑气象、包容气度,到蒙元时期亚洲和欧洲的陆地交通,再到明朝欧洲传教士从海路进入广州,然后到北京,在明末清初,创造了基督教入华传教的一段蜜月期。

到了清朝,康熙帝偏爱科学与绘画,许多传教士以宫廷画师的身份进入皇宫,比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人。他们有的专职绘画,有的还从事翻译工作。雍正禁教,乾隆又放宽管制,使得一批画师身份的传教士得以生存下来。后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一些传教士的身上披上了血腥的外衣,揭开了历史的另一个面目。

清中期的传教士画家不仅精于基督教义,且绘画造诣很深。他们的画对当时中国的人物画、年画、瓷画、建筑、园林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一种双向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使这些作品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

纵观历史,传教士为中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基督福音的种子,他们对近代中国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禁烟反帝、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飞絮般地飘落中华,又飞絮般地零落,不但使得基督教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上,同时也对中国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入的影响,譬如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的传教士画家作品。

上一篇:看书下饭

上一篇:让中职学生在“问题”中构建知识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