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通知范文>

金融危机下黑龙江进口贸易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2-04-18 08:45:22 浏览数: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绩,带动了黑龙江经济的迅速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也给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创新外贸发展模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发展加工贸易、以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带动出口贸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 进出口贸易 金融危机 对策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作为边境大省,黑龙江发展进出口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金融危机下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是摆在外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黑龙江进出口贸易发展基本概况

2008年,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200亿美元,达到229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增幅比全国高14.6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第11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对俄贸易额实现110.6亿美元,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量的19.5%,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2008年,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为93.8%,比2000年提高了24.1%;其中全省机电产品出口39.2亿美元,比上年提高了5.6%,比2000年增长17.7倍,年均增长达到44. 2%。

从主要进出口贸易额来看,2008年,全省对俄罗斯贸易额实现110.6万亿美元,增长3.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8.3%,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9.5%;对美国贸易额实现14.4亿美元,增长84.5%;对韩国贸易额实现9.6亿美元,增长10.6%;对日本贸易额实现6.2亿美元,增长4.7%。

截止2008年底,黑龙江省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2454家,比上年增加594家。其中,进出口额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47家,比上年增加21家。牡丹江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的城市,牡丹江市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额的43.7%,其中出口占39.7%,进口占54.2%;同时,哈尔滨、黑河、佳木斯也成为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城市。

进出口贸易对黑龙江经济的影响

(一)对经济的影响

黑龙江省2008年的外贸依存度为19.1%。其中出口的依存度为13.8%,进口的依存度为5.3%,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11.3、10.0和1.3个百分点。从分析可见,尽管黑龙江省外贸依存度位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12位,也初步显现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仍依赖出口型的特征。如按支出法进行测算,2008年黑龙江省净出口增加值为711.8亿元,占GDP的比例为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拉动了黑龙江省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分别比2000年高出7.1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二)对财政税收的贡献

本文主要研究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税收和涉外税收两部分。2008年哈尔滨海关征收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全年净入库额为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涉外税收实现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海关税收全部上缴中央,涉外税收中留给黑龙江省的税收额为24.9亿元,增长28.4%,占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的3.2%,为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进出口贸易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边境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驱动第一产业,牵动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带动以旅游、物流、咨询、广告、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是牵动农业种植业的发展。2008年,黑龙江省出口商品构成中,农副产品占9%,其中对俄农副产品出口占8.6%,目前,黑龙江省建立境内农副产品出口基地种植面积在90万亩左右,每年对俄出口菜50万吨以上,金额达2亿美元。二是驱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黑龙江省提出加快构筑沿边开放新格局,加快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推进境外加工园区建设。2008年黑龙江省新签订对俄经济合作项目38项,合同额达2.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7亿美元。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黑龙江省开发界江游、跨境游,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增加了新的亮点。2008年黑龙江省国际旅游创外汇收入达到8.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6倍。四是以口岸为依托,以贸易为基础的物流产业开始起步。黑龙江省积极探索了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经远东港口海运到上海、江浙地区的“中俄中”大通道的跨境运输新模式。

金融危机对黑龙江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

对黑龙江省出口贸易的影响。截至2009年9月底,黑龙江省主要对外出口商品累计同比下降19.06%。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下降59.59%,钢材出口下降49.29%,农副产品出口下降8.94%;2009年1-9月黑龙江省对俄出口额38.97亿美元,同比下降43.5%,占黑龙江省出口总额下降到32.3%,比2008年底下降14.8个百分点。对韩同比下降了43.89%,对中东同比下降28.57%,对德同比下降17.7%,对中国香港下降22.39%。

对黑龙江省进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口市场大幅上调资源类、能源类商品出口关税;二是美元持续走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黑龙江省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木、原油、成品油、化肥、纸浆、铁矿沙等资源性商品。随着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的升高,黑龙江省进口企业付出的成本也随着增加,加上国内市场价格调整滞后,企业利润空间减少,影响企业进口的积极性。2009年1-9月同比原木进口下降41.79%,原油下降16.93%,钢材下降40.66%。

对黑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外采购商推迟或取消订单,黑龙江省出口企业订单减少,销售额下降,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黑龙江进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外贸易规模偏小。虽然200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但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总额的比重仍然较低,仅为0.9%,不但远低于对外贸易发达省份,在东北三省中,也远低于辽宁,进出口总额仅相当于辽宁的31.6%。2008年全省进出口额在300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147家,由于对外贸易规模偏小,对经济的影响偏弱,直接导致外贸依存度水平偏低。2008年黑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但远低于北京(179.9%),上海(163.3 %)、广东(132.9%)等发达省市,而且还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9.2%)。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黑龙江省出口产品仍然以农产品、服装、家具及其零件、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仍然偏低。2008年,黑龙江省外贸出口构成超过5%的只有五类,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23.6%,服装出口占36.6%,农产品出口占9%,家具出口占7.1%,鞋类出口占5.6%。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虽然有所增长,但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还是偏小;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更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仅没有实现增长,比2007年下降13%,仅占出口总额的1.8%。

贸易方式不合理。由于黑龙江省处在边远的省份,受地缘因素的影响,对外贸易方式一直以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对外加工贸易则相对薄弱,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小。2008年,黑龙江省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合计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9.6%,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加工贸易只实现8.1亿美元,仅占进出口总额的3.5%,而辽宁省加工贸易比重为40.4%。

规避金融危机能力差。由于黑龙江省贸易市场集中,缺乏自由度,原产地产品出口比重低,品牌匮乏。如遇市场波动时,应变处理机制差,易产生贸易被动。2008年,黑龙江省前三位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欧盟、美国所占外贸出口比重为62.6%,尤其是对俄外贸出口比重高达48.1%,市场集中明显。此外,据统计,出口产品中黑龙江省的产品不足14.1%,其余的是从黑龙江省海关过境的外省产品,这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加快黑龙江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创新外贸发展模式。黑龙江省要实现对外贸易新突破,必须走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升级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由一般贸易向高附加值贸易转变;由主要依靠货物贸易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多向发展转变,由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转变,由出口贸易向跨国经营合作转变由以贸易促经济发展向通过社会、文化、政治的国际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的更高方式转变。应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坚持扩大规模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举,不断增加外贸进出口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导向和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外贸依存度。

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应在保持机电、服装、农副产品出口增势的基础上,依托黑龙江省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引导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和机电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重点支持汽车及汽车配件出口基地、机床出口基地、农机装配、石油设备制造出口基地的发展。积极支持基地产品出口,将对俄出口基地产品扶持政策扩大到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将由省级扶持扩大到由省、市、县按比例分别扶持,重点支持汽车、机床、石油设备、电站设备、矿山机械、机车车辆、特种钢材、石蜡、轮胎、化工产品、医药品、家具及木制品、亚麻制品、绿色食品、山特产品、乳制品、肉禽制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同时,加大石油、矿产、木材、化肥等能源、原料进口,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发挥进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壮大外贸主体。政府要整合产业链,也就是整合进出口贸易企业,在147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进出口企业中,应重点培育机电、农产品、建筑装饰材料、木制品、医药五大出口企业集群和100家出口骨干企业。进出口企业要“抱团”积极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政府应制定扶持实施细则和措施,建立进出口骨干企业资质核定制度,对骨干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重点扶持一批生产加工型出口企业和大型流通性外贸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加工贸易。要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资源和地缘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转移,支持省内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林木、石化等行业产品加工贸易,扩大加工贸易规模,提高贸易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既要鼓励沿边地区发展面向俄罗斯市场的加工贸易,也要依托俄罗斯人才、技术、地缘、环境优势,引进俄罗斯航天航空、船舶、军事、生物等世界先进技术,建立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产业加工带,发挥桥头堡优势,发展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加工贸易。

以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带动出口贸易。利用东北亚区域及延边地缘优势,大力发展金融、建筑、通讯、旅游、运输、批发零售、酒店餐饮、计算机服务外包等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形成良性互动发展。除政府间高层政治交流外,要出台政策,鼓励开展文化、体育等民间社会交流,通过民族交流互信,确立民族间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贸易发展。通过我省电站工程、石油工程等国际劳务工程承包优势,带动出口贸易。

完善进出口市场中介组织。政府和商务、海关、口岸、商检等部门在大部制改革中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精简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放权于行业协会,以发挥行业协会在申诉应诉、公共游说等方面优势。鼓励涉外金融、保险、物流、外贸、物资、人才、劳动、技术、咨询、货运代理等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在招商引资、行业自律、集体谈判、规范化运营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和提高要素市场的综合功能。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2004

2.黑龙江省商务年鉴,2005-2009

3.哈尔滨海关统计数字,2008-2009

作者简介:

牟洪波(1969-),男,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商务应用对策。

上一篇:太空中的“小联合国”人类入驻国际空间站15年纪

上一篇:航天飞行器金属结构的制造工艺及检验方法研究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