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合同范本> 转让合同>

气象科技服务论文范例

发布时间:2020-10-26 09:04:07 浏览数:

  篇一

  关于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探讨

  摘 要: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怎么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和迫切。本文以武胜县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为例,探讨了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 气象科技服务 发展 探讨

  中图分类号:P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14-02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就是气象科技产品应用于实际生产劳动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偿服务的具体举动。对于基层气象部门,经费少,人员少,办公条件艰苦一直是存在的状况,气象科技服务的蓬勃发展有效的改善了这一情况,但各个地区发展也不尽相同,西部基层县局的发展相对东南沿海差距甚大,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1 发展历史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方支持状况,开拓力度的不同,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气象局,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才力量薄弱,导致气象科技服务存在诸多困难。以武胜县气象局为例,真正意义的科技服务发展比较晚,前面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主要以到乡镇收取气象服务费为主。90年代开始有极其少量的防雷服务,到2005年以后,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共同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有效的规范了防雷市场。随着最近几年武胜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再加上行政审批活动的有效实施,使得防雷技术服务、氢气球的施放业务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科技服务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2 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武胜县为例)

  2.1 气象科技服务公众认知不够

  武胜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县城规模较小,是全国农业县。经济文化发展也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普遍不高,加上宣传力度还不够,常规的气象科技服务业务虽已基本普及,但是很多群众还存在气象局就是免费提供天气预报这一意识,对气象有偿服务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的现象。一些建筑开发商认为防雷可有可无,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这一状况阻碍了武胜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2.2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受多部门制约

  由于武胜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较晚,防雷业务从开展以来都是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共同监管来进行的。这种体制和运行模式就决定了有一定的缺陷,而且存在个别领导为开发商说情,监管单位与开发商的关系和利益复杂化使得气象科技服务基根不实,保障机制薄弱,发展不稳定。

  2.3 执法力量甚微 执法人员紧缺

  基层气象局机构、编制限制,武胜没有专业执法队伍,执法人员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素质普遍不高,对当前形势下的气象行政执法不能很好胜任。这一系列的缺陷导致我县科技服务执法工作不能有效的推进。

  2.4 科技服务人才缺乏 装备落后

  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县局气象业务较多,任务繁重,每个人都同时兼职有1到2种不同的工作,很多兼职科技服务的人员也不是相关专业毕业,未经过系统培训,实践经验也非常少。而且气象科技服务装备更新换代周期太长,很多先进的检测、测试设备得不到很好的供给,缺少专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设备。总之,人才缺乏、岗位角色混乱、设备落后等现状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严重制约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2.5 科技服务业务结构单一种类较少

  很多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以武胜为例,防雷技术服务占科技服务总收入的95%以上,其他气象科技服务项目发展不足或者根本还未开展。这一状况是导致气象科技服务不能综合发展。

  2.6 内部管理不规范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很好的管理和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没有体现责、权、利的平衡。单位也没有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对负责气象科技服务、参与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没有一套奖励惩罚制度,这使得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另外科技服务财务管理也不是十分规范,这同样制约着气象科技服务良好的发展。

  3 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思路探究

  从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基层气象部门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改革创新,规范开拓才能有效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下面就上述问题,谈一谈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3.1 加强宣传,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公众知晓度

  只有公众理解到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确是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必须的活动,才能更好的去开展气象科技服务。我们一要利用3.23气象日、科技下乡、为农服务等机会深入城镇、乡村广泛宣传;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汇报和沟通;三是开展气象灾害调查时借机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服务。通过以上宣传措施主动出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3.2 加深同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以及联合执法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我们仍需要并努力加深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一是从安全生产的思路来和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并且利用气象法律法规向政府和部门宣传。二是加强同建筑开发商的沟通协调,让开发商了解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变被动与主动,甚至自主打好建筑物防雷品牌;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大检查。

  3.3 组建专业执法队伍 提高执法质量

  应积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但就目前各基层县局的人员情况来看,单独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不现实的。建议市局成立一支精干的执法支队,以市局气象执法支队为主体,各县区执法人员为成员组建全市统一的执法队伍,各县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由市局行政执法支队来完成,县局不再单独执法,各县区辖区内出现了气象违法案件后上报市局执法支队,各县区执法人员要积极配合市局执法支队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市局应该对所有执法人员应进行系统的培训,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为气象科技服务保驾护航。

  3.4 壮大人才队伍提升装备档次

  应积极争取地方编制,充实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招可用人才,留可用人才,建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县级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队伍。还应加强相应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服务相关领域的装备更新换代。只有通过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和现代化的服务装备才能在服务对象心中树立一种良好的服务形象,为以后科技服务高标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 拓宽科技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县级气象科技服务结构单一,不能适应以后政策环境变动后的市场需要,我们应当在防雷方面继续做深做强,同时加快发展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影视及广告服务、气象短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服务等项目。还应努力开发新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如借助武胜城市建设、工农业园区、旅游发展等开展病害虫气象条件预报、旅游指数预报等等。总之,通过发行和挖掘市场的需要,努力拓宽科技服务新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6 规范内部管理

  要同企业管理模式一样,建立良好的发展体制。对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要规范化,加强账户管理和财政预算制度。防雷技术管理方面要规范服务程序,推行标准格式文书,提升科技服务层次。全市科技服务实体特别是防雷服务机构在收费和服务上尽量统一,以减少客户的质疑。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提升我们服务水平。

  此外也还还应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实体的党群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建立监督机制,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监督管理,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建,张静,冯晶晶.浅谈县级气象科技服务目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与生活,2010(10):184.

  篇二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控制制度探究

  【摘要】 文章基于建立健全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指出当前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内控制度的措施,进而确定未来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控研究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关键词】 内部控制;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监管;财务战略;绩效考核

  我国气象科技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相比起步较晚,由于其基本属于垄断行业,气象科技服务中以公益服务产品代替商用服务产品的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没有发挥市场对气象科技服务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在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方面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缺乏市场意识和适应市场竞争的专业队伍,综合实力和市场能力都非常薄弱。

  一、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技服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当今,气象科技服务已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与军事、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农业、牧业、渔业以及人民生活、生命财产休戚相关的骄阳产业。社会越发展,气象越重要。正是由于气象科技服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完善情况对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然要对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给予充分的关注。在安然事件之后,国内国外的经济学界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关系到社会、经济、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气象科技服务产业也应该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提出更科学合理的标准。

  (一)严格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是依托气象部门的气象基本业务系统建立起来的以气象信息服务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绝大部分资产是国家投资形成的,国家作为最大的股东,必然要求投资后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一直以来,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造成气象部门投资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转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方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要求。因此,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

  (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缺陷。如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员工权益保护不足等等,这些缺陷都大大降低了产业发展凝聚力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背离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建立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产业发展的管理水平,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多地发挥气象产业创造社会价值与财富的能力。

  (三)促进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外国气象科技服务公司的进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垄断地位和经营利润将越来越低,有效的成本控制已成为我国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但成本控制绝对不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而是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因此,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避免浪费和损失,努力增收节支,降低成本,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加强反腐倡廉的要求

  受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制约,导致长期以来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监督虚位和监督缺位。科技服务实体运行管理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容易滋生腐败。为了有效地防治违纪、违规、违法等腐败现象,就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结合实际,着重在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上下功夫,才能落实好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法规不健全

  为了推动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在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法规还存在着空白。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明确了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配套的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开展气象有偿服务,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气象科技服务如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商业性气象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单项法规还没有制定实施,这就使气象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监督管理不力和某些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必须结合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对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情况和问题,制定实施有关法规,用以规范、引导、保障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智力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组织形式多样,不仅有企业,还包括各类事业单位;不仅有法人实体,还包括非法人组织。我们的产业发展基本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方式,产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则是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并没有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没有明确,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产业的机构设置不科学,职责权限不够明晰,业务流程不够规范。虽然在各级气象部门都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内部审计的范围大都以中央预算单位为主,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没有量化,气象科技产业文化的建设更是较少涉及。近几年,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和国有资产改革的深入,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在内部环境的建设方面已有很大改进,但还不是很理想,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意识还未完全建立。

  (三)财务系统控制力量薄弱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主要依托气象部门发展起来。长期以来,由于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的限制,基层气象部门一般不设财务管理机构和岗位,财务工作基本上由气象业务人员兼任,缺少系统的会计业务培训,专业知识缺乏,工作重心又不在财务上,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较为薄弱。

  目前,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会计核算相对比较简单,均是采用事后记录式核算;而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由于存在大量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存在,投入与产出难以准确的确认和计量。核算方法的简单化与服务产品效益测算的复杂化的特点使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会计信息易受财务人员主观影响,企业的财务系统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物资采购与管理活动不规范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式管理方式的影响,气象科技产业活动中的物资采购及资产后续管理工作漏洞百出。首先,物资采购随意性较大,不按章守序地执行采购管理,无法发挥单位集中采购的整体优势。第二,缺乏严格的采购验收管理制度,可能导致物资质次价高或者出现舞弊现象。第三,缺乏清晰的职能划分,无法形成监督制约机制,物资采购存在的质量问题容易被掩盖,尤其在避雷产品的购置过程中,如果采购验收现场意见反映不上来,易使伪劣避雷产品流入工地, 则给防雷施工质量留下隐患。第四,缺乏规范的物资出入库及定期盘点清查制度,无法及时发现物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掩盖了财产物资的管理责任。第五,财会部门对财产物资,尤其是购入的各类材料的会计核算比较粗放,基本上采用了批量购入一次性摊销的核算办法,无法与单位的材料管理部门进行信息核对,进而无法防范资产的流失。

  (五)营销活动过程透明度不够

  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主体是对外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服务的产品大多是无形的,投入也主要是人力资源,因此,对投入或产出进行准确测量很困难。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由物价部门定价的策略,而实际成本无从考量。要想把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寻求客户,与客户进行义务谈判、磋商,进而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市场认可的定价机制。在目前这种销售政策下,营销活动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营销过程不透明,收入存在舞弊的可能,尤其是重大的业务谈判还没有形成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书面记录的机制,给单位及个人建立小金库留了缺口;其次,销售活动结算方式选择不当,账款回收不力,造成单位年年有应收款项全部或者部分无法收回,单位利益受损。

  (六)忽视财务报告利用,难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告是对企业一段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一般情况下,通过分析产业实体的财务状况,找出产业在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判明当前产业实体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财务报告分析对于加强产业实体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及财务力量薄弱等原因,我们的财务报告不仅分析方法单一,分析内容也不够丰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业管理人员对利用财务报告来全面分析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问题的程度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七)纳税筹划问题

  税收筹划对于依附于气象部门成长起来的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来说是个难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税务筹划工作一直没有很好的开展,以致可以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不多。财务机构职责、功能定位不清,财务机构和人员很难参与决策管理,影响了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有关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或整体利益把握不够,影响了纳税筹划工作的质量;同时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事企不分,收入、成本难以准确核算,以致税收筹划方案的有效性程度较低,任何管理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使筹划方案的依据由合法变成不合法,由合理变成不合理。

  三、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为了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要点: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各级科技服务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上应对气象科技服务的严峻形势和复杂性、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并提升到事业发展的大局高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调研,深入市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接受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明确责任,把反腐倡廉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个人。

  (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要努力规范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内部环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及议事规则;审视内部机构的设置,明确职责、权利和责任,建立岗位职责说明;建立审批权限和授权机制;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员工聘用标准,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文化建设,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员工行为守则;有条件时,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适当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控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三)规范各类控制活动

  要进一步规范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控制活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要点:参考《基本规范应用指引》,确定各项业务和事项的控制目标并设计控制活动要点;坚持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坚持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必须坚持分离不相容职务;严格执行财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建立高效的会计控制系统和运营分析机制。

  (四)改革财务一支笔签批制度

  财务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形成了权力相对集中的局面。单位开支不管是否合理,领导说了算;凡是领导签字就能开支,直接把财务及其他管理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加之单位领导对财务等相关规定不一定熟悉,缺少相关专业人员的监督、审核和把关, 签批质量难以保证。应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一支笔审批制度,数额比较大的支出应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重大经济事项和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建议。

  (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

  建立内部监督体系,就是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应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产业领域管事与管钱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检查,坚决制止有制度不执行、把关不严等现象发生,在现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上下狠功夫。加强对气象科技服务产业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不断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落实政务公开措施。加强监察审计,在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基础上,对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实施定期财务分析制度,对高频次支出、高成本支出、高疑问支出等施行预警制度,切实使事故苗头早发现、早制止。

  (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实质是把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的偏离控制在最小范围,而财务预算则是财务目标数量化、具体化、系统化的体现。因此,以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作为约束指标切入到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管理的全过程,提高经济活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分析视野,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查找原因、分析研究对策,可以提升风险控制的敏感度。由此,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内部控制活动的主观性与信息的滞后性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与弥补。

  四、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控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上文已经论述了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当然,对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仅要解决已存在的问题,更要将目光放得长远。笔者认为,对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而言,制定财务战略与改革绩效考核办法则是今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探讨的重点与发展的方向。

  (一)制定财务战略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要发展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全时空、快速反应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优先建立和完善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加强现代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增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现代航空气象、农业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海洋气象、城市气象及重大工程气象服务的新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专业化、更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财务战略将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理论在气象科技服务产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要应用与延伸,是整个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气象科技服务产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树立财务战略思想对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有效的财务战略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就需要对财务战略的制定实施进行科学的研究。

  (二)改革绩效考核办法

  绩效考核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在内的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由于气象科技服务产业自身原因――实体规模小、管理基础薄弱、获利不稳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等现状,一直以来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从现行的绩效考核来看,过分强调定量指标的考核,忽视定性评议指标的使用;过分强调短期收入指标的考核,忽视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使用。

  2010年1月1日起,所有央企将引入EVA考核。EVA并不只是一个新的财务指标的简单计算,实际上EVA价值管理实践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种可以使单位内部各级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行为、管理决策都致力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制度体系。要让EVA理念真正成为产业长久发展的助推器就必须用制度化的方法予以保证。这种制度应包括在单位的任何决策中都建立以EVA为核心的决策机制,并将单位各种决策在EVA的统领下进行统一,例如预算制度、计划制度、考核制度、投资审批制度等等。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未来发展也将在这种新的企业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一方面注重投资节奏和盈利能力的研究;另一方面关注投资社会效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牛成.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11.

  [2] 周韶雄.气象科技服务相关概念的发展与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5(2):92-95.

  [3] 张国康.论企业内部控制数字化建设[J].会计之友,2005(8):17-18.

  [4] 李雅琴.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2009(19):43-44.

  [5] 林旦颖.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22):78-79.

  [6] 胡春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与完善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9(20):27-28.

  

上一篇:历史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写植物的科技论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