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合同范本> 服务合同>

广西历史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6:19:08 浏览数:

  篇一

  广西粤剧历史与现状刍议

  【摘要】 2009年,由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继昆曲艺术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戏曲艺术。广西在粤剧的形成、发展、传播与传承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因受地域范围内研究地域文学艺术的局限,广西粤剧在粤剧史、戏曲史研究中长期被遮蔽。本文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广西粤剧的历史与现状,并探讨广西粤剧在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时代的应用之道。

  【关键词】 广西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生态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粤剧,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形成于广州地区,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并传播到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华侨聚居之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以梆子、二黄为主,兼唱高、昆牌子民间说唱,小曲杂调。[1]1

  2006年,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于2009年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广西粤剧在长期演出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沉淀了精湛的表演艺术传统,形成了以刚阳之气、真刀真枪、硬桥硬马为特征的南派艺术品格。如1957年,由梧州粤剧团易日洪口述,龚平章等整理的传统粤剧《双结缘》,由群打虎、救驾、写血书、乱府、义释、斩三山、双擘网巾、逼反、乱金殿等排场组成,乱府排场的铲台、高台抡背、飞椅、莲花座、双照镜,双擘网巾排场的南拳、后扒虎、四人滚地水发等传统表演特技弥足珍贵。粤港澳三地在20世纪以来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传承内容、表演风格大多丧失了粤剧传统。尤其是30年代薛觉先引进京剧北派,加上文戏流行,明清以来形成的南派粤剧传统在粤港澳三地式微。而活跃在广西的粤剧基本沿袭了下四府班的南派粤剧传统与表演风格,如在南派粤剧中,有一个重要特点是男有小跳分大小,女有小跳和拗腰,这在粤港澳三地粤剧中已消失,却完整保存在广西粤剧中。又如广西粤剧比武排场中保存着粤剧胜者下场传统表演程式:败者下场后,胜者三个车身至衣边一望,后退一个钓匙头、踏七星三个哈哈大笑后,三个车身至什边角亮相,再走至台中勒马,拨三下马头,打三下马身表示催马前行,然后两个缀步下场。(1)而粤港澳三地粤剧舞台上表现胜者下场花绝大部分来自京剧,因此对广西粤剧展开研究迫在眉捷。梳理广西粤剧历史脉络、认清广西粤剧的现状,对于广西粤剧的发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粤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学理与现实双层意义。

  一、人逢今世缘:粤剧与广西

  广西地处南疆边陲,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毗邻。春秋时期,广西境内称百越(粤)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岭南设桂林郡,故广西简称桂。粤剧以梆子、二黄为主,梆子、二黄属皮黄声腔。皮黄入桂的先声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康熙五十年到五十七年间(1711-1718),戏曲家黄之隽在广西巡抚陈元龙幕府里做塾师兼幕僚,写下《桂林杂咏》云:吴酌输佳酿,秦音演乱弹。并注云:雏伶演剧谓之乱弹。他撰有传奇《忠孝福》,该剧第三十出,写殷家阖门欢庆时,串演戏中戏《斑衣记》。剧本特意注明:内吹打秦腔鼓笛,下面唱句标注唱西调:(俺)年过七十古来稀,上有双亲百岁期,不愿(去)为了官身富贵,只愿(俺)亲年天壤齐。从内吹打秦腔鼓笛可知,桂林的秦腔的伴奏是用笛子伴奏,杂以锣鼓。齐如山《京剧之变迁》:从前皮黄用笛子随唱[2]24叶德辉:二簧弦索之外,杂以锣鼓;梆子弦索之外,全用击筑。[3]670可见康熙年间在桂林活动的秦腔,属于皮黄系秦腔即汉调二簧。黄伟《江湖十八本与粤剧梆簧声腔源流》一文从江湖十八本入手,认为对粤剧影响最大的是皮黄剧种,即汉调二簧。因汉调二簧的发源地――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商洛等汉水流域古属楚国,与湖广、云、贵、川同属西南官话区,传入桂林演出是为可信。[4]可知康熙五十年到五十七年间是为粤剧入桂的先声。

  迨及乾隆中叶,秦腔逐渐形成了接近于中州韵、湖广调的舞台语言――桂林官话,仍活跃在广西桂林。欧阳予倩在《谈粤剧》一文中说:广东戏用的所谓戏棚官话可以说就是桂林话。[5]60成书于乾隆五十年的《燕兰小谱》载:刘凤官,名德辉,字桐花,湖南郴州人。丰姿秀朗,意态缠绵,歌喉宛如雏凤,自幼驰声两粤。癸卯冬(乾隆48年即1783年),自粤西入京,一出歌台,即时名重,所谓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如见念奴梨园独步时也。都下翕然以魏婉卿下一人相推,洵非虚誉帝里新夸艳冶名,粤西声誉早铮铮。王陈刘郑超时辈,独许儿家继婉卿。[6]19魏长生进京在乾隆44年(1779),比刘凤官乾隆48年早四年,刘凤官入京时,正值川派秦腔风靡京师,所以刘凤官演唱的应该是桂派秦腔,与川派秦腔同为秦腔正宗,故有都下翕然以魏婉卿下一人相推。

  然而以秦腔为主要声腔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本地班演出,发生在广州,时间是道光年间。杨懋建《梦华琐簿》中记述道光年间本地班与外江班情况: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本地班但工技击,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轻。又每日爆竹烟火,埃尘涨天,城市比屋,回禄可虞。贤宰官视民如伤,勺申厉禁,故仅许赴乡村般演。鸣金吹角,目眩耳聋。然其服饰豪侈,每登场金翠迷离,如七宝楼台,令人不可逼视,虽京师歌楼无其华靡。又其向例,生旦皆不任侑酒间有强致之使来前者,其师辄以不习礼节为辞,靳勿遣,故人亦不强召之,召之亦不易致也。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6]350本地班的特色,清人俞洵庆《荷廊笔记》:其中粤中曲师所教,多在郡邑落乡演剧者,谓之本地班,专工乱弹、秦腔及角h之戏。[7]可见至道光年间,本地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广东、广西两省,由珠江一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广西本地班与广东本地班戏剧交流频繁。据冼玉清《清代六省戏剧在广东》引用中山大学藏书《成案备录》载:道光三年(1823)正月内,有电白人郭观陇带领戏子,逐日到各村演唱据郭观陇系电白人,雇广西郁林人吴老晓、汤阿金在班演戏。[8]83可知道光年间,广西玉林吴老晓、汤阿金已到电白演出。   咸丰四年,李文茂率红船子弟起义,广东大戏禁演,大量广府艺人流入广西。1855年,李文茂率广府戏班入梧州占桂平,在桂平建立大成国。广府戏子竞相登台,象州郑献甫闻此赋诗云:石为州郡水为乡,剧盗乘时勺陆梁;桂海虞衡新略地,梨园子弟竞登场。歌声自断刘三妹,孽龙谁收李二郎,铜鼓滩滩头震耳,柳江南云正茫茫。[9]16-17从该诗可见观众对广府戏之喜爱可见一般。至今我们在广西博物馆还能看到李文茂在攻占庆远府后为庆祝胜利而发布的文告,其中有演戏的记载:平靖王李谕:照得王师镇柳,连克府州县城。要救百姓水火,贪官财主杀清。大成国威远振,大齐共享太平。人人安居乐业,雄兵拱卫秀京。而今又克庆府,特令唱戏酬神。王恩与民同乐,街巷晚头通行。睇戏不准开赌,如违罪责非轻。盛典限行三日,打扰滋事必惩。大成洪德三年10月15日(按:大成洪德三年即清咸丰七年)。

  李文茂起义失败后,广府戏子因群龙无首,大多先后远离州府散匿于桂西南一带白话地区的乡村小镇。一些艺人落地生根,与当地粤剧艺人一起组班演出,造就了西江两岸广府戏的兴盛。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桂游日记》记载他在同治四年4月至同治五年正月,先后在广西梧州河岸和北流粤东会馆的天乐部、乐升平部及从廉州请来的广班演出《六国封相》、《天姬送子》、《沙陀借兵》、《夜困曹府》、《夜送寒衣》等几十出戏。(2)

  清末民初,来广西演出的广东戏班增多。据粤剧老艺人谢醒伯回忆,他的师公(艺名公脚林)曾在光绪年间到过广西的梧州、南宁等地演出,公脚林在南宁演出时闻说广西桂东南一带常有广东戏班来此演出,其中最兴旺的是梧州、南宁、玉林三地方,几乎无日没有戏演,有时还两三个戏剧班集中于一个地方,观众仍然十分拥挤,除这三点外,沿珠江两岸的平南、桂平、贵县,以至百色、龙州一带都有粤剧演出。[10]163位于珠江上游、右江的隆安县那桐乡那重村现存一块碑记,就刻载有广东戏班来此演出的记载:光绪已卯有广东大班来因修碑碣以垂不朽。

  据广西粤剧老艺人吴江萍(1932-)回忆,(3)1906年广东花旦名角走盘珠带领日高升剧团在南宁北大码头演出,演出剧目是《闺留学广》,演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1907年,南宁凌铁堤盖了凌铁大戏院,请广东同春乐上演粤剧《香山大贺寿》。光绪三十四年和宣统元年(1909),广东志士班天演台两次到达梧州演出,随后优天影志士班也来到梧州演出,影响之下,梧州也成立了志士班优者胜剧社。

  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兴起的全女班大量进入广西,如群芳艳影、金钗铎、群芳幻影、驻芳华、蟾宫艳影、苏州艳影、镜花影、天仙乐等班,著名演员有小叫天、任剑辉、潘少雄、文华妹、张妙兰、白燕子、徐杏林等,演出的剧目既有《金叶菊》、《二度梅》、《夜送寒衣》、《背解红罗》、《刘全进瓜》等传统剧目,也有《白金龙》、《毒玫瑰》、《璇宫艳史》、《贼王子》、《苦凤莺伶》等新编剧目。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广西的广东戏班空前大增,主要活动在南宁、梧州、玉林三个地区域,其余柳州、桂林、贵县以至百色、龙州、钦州、合浦、北海各地,都遍有粤剧演出,而且较长时间停留在广西。据粤剧老艺人吴江萍先生回忆,当时留在南宁的粤剧艺人有:林鹰扬、何燕琼、霜雾霞、姚朗星、冯少全、谢醒伯、刘天锦、林秋平、王燕芳、欧阳珍、小玲玲、麦少飞、千罗图、陈少华。留在柳州的是:朱笑珊、玉英英。留在北海的有杜剑郎、霜文霏。留在钦州的有朱剑秋、花弄影。留在百色的有小剑峰、小帆风、玉梨。留在龙州的有白驹全、梁磊侠、江丽珠、钟治安。留在贵港的有陈雪影、李冠英。留在梧州的有黎侠峰、李惠芳、蝶飞飞、易日洪。因大批艺人扎根和演出的兴盛,广西成为粤剧的第二故乡。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梧州、柳州、玉林、百色、钦州、北海、合浦、贵县、桂平、横县、宁明、大新、龙州等16个市县曾有专业粤剧团,全区有数以百计的业余粤剧团体。据统计,解放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南宁市业余粤剧团达36个之多,郊区也有15个业余粤剧表演团体。[11]83每逢节日,街头巷尾搭起戏台,锣鼓喧天,行人挤拥,有些业余爱好者,不惜拆楼板来搭戏台演出。郊区的农民也自己凑钱聘请粤剧老倌到村里教戏,白天种田,晚上唱戏,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种情趣。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天等县上映乡覃朝祖为消除粤剧在语言上与壮胞的隔阂,尝试以壮语粤曲编写民间故事剧《阿三戏公爷》,深受欢迎,壮语粤剧便成为当地百姓喜欢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广西对粤剧的发展与传播做出卓绝贡献。从清康熙年间皮黄秦腔入桂林,清咸丰年间李文茂率广府戏班入梧州、桂平,清末民初红船班入南宁演出,抗日期间大批粤剧艺人扎根广西,迨及解放后,职业粤剧团与业余粤剧班的相继设立,是为广西粤剧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大革命中粤剧团虽被撤消,但文革后的重建,粤剧观众压抑十年的粤剧热情再次释放,造就粤剧再次兴盛。广西粤剧成为在广西流行区域最广、专业剧团最多、最受观众欢迎的地方剧种之一,可以说广西是粤剧的第二故乡。

  二、则见风月暗消磨:广西粤剧之现状

  为了解广西粤剧之现状,笔者走访了南宁市粤剧团、柳州市粤剧团、梧州市粤剧团等职业粤剧团体以及业余粤剧演剧场所南宁新会书院、柳州柳侯公园(4)等地。就剧团而言,广西粤剧生存现状呈现如下两个趋向。

  (一)职业粤剧团体:改制后趋向流失

  解放后,广西地区先后有南宁市粤剧团、灵山县粤剧团、玉洲区粤剧团、百色地区粤剧团、合浦县粤剧团、北海市粤剧团、梧州粤剧团、钦州粤剧团、贵县西江粤剧团、龙州县粤剧团、浦北县粤剧团、柳州市粤剧团、大新县粤剧团、横县粤剧团、桂平县粤剧团、南宁市青年实验剧团、玉林地区粤剧团结、钦州地区粤剧团等职业粤剧团。每个剧团都拥有一批优秀的演员,打造了自己的保留剧目,在粤剧的传承与传播方面做出极大的贡献。以南宁市粤剧团为例,笔者对该团从1987年至2006年的演出场次做了一番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1987年至2006年间,该团演出场次在百场上下浮动,其演出波动趋向基本能代表广西粤剧演出实况。其中1997年演出场次最少,仅65场,据了解,该团发生了震惊两广重大车祸,其中一名男一号不幸死亡、伤了一名女一号与一名男一号,故演出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在2001后演出场次在逐年下降,无复苏之趋向。

  每年度演出时间基本沿袭春祈秋报、传统节日这一传统,以春班、秋班演出为主。集中在2、3、4、5月演出,其次是9、10、11、12月;6月、7月演出相对较少。以1994年度为例,其中1月演出3场,2月演出18场,3月演出28场,4月演出22场,5月演出10场,6月与7月演出0场,8月演出17场,9月演出24场,10月演出19场,11月演出9场,12月演出4场。详见表2所示。

  广西各地粤剧职业剧团在20世纪先后经历了50年代的戏改、文革期间撤团、文革后重建恢复以及当今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一系列改制沿袭至今。然而在2012年的行政改制中,全区所有粤剧团受到冲击,有的与其它艺术团体合并,消解了粤剧团的独立性。如南宁粤剧团改制为南宁市民族文化与艺术研究院之戏剧院,柳州粤剧团改制为柳州市演艺公司之粤剧团,梧州粤剧团改制为梧州演艺公司之粤剧团,北海市粤剧团改制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一改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演出场次大幅度下滑。以柳州粤剧团为例,在并入柳州市演艺公司之前,该团每年有上百场次的演出,而且还到广东一带演春班与秋班。并入柳州市演艺公司之后,由于粤剧演出一场成本大,收入低,受众群体少,演艺公司以演歌舞为主。据柳州市演艺公司党亮光书记介绍,带粤剧团到广东春班演出一个月的收入不及歌舞团在本地演出一周,而春班的演出颇为奔波与艰苦。因此柳州的粤剧演出主要以公益、参赛的形式出现,演出场次也屈指可数。更不堪者是一些职业剧团在转制中被撤消,如贵港市粤剧团。面对如此现状,除了粤剧未来发展令人担忧外,更需我们反思的是,在权衡职业剧团的利益得失这一眼前经济利益时,是否还应加入其隐性层面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二)业余粤剧团体:观、演趋向老年化

  业余粤剧团体是指潜伏于民间的粤剧演出团队。广西各地业余粤剧团体一直很活跃。以南宁业余粤剧团为例,解放后至文革前达36个之多,郊区也有15个业余粤剧表演团体。这些业余剧团演出场次不低于职业剧团,以藤县业余粤剧团为例,1950年至1959年时期该团上演剧目65个,演出六百多场次,观众达36万人次。可以说粤剧在广西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离不开这些民间业余粤剧团体的滋养。时至今日,在南宁市民间还活跃着34个业余粤剧团体,这些团人数在15人至45人之间。详见图表3。

  在对业余粤剧团体进行调查时,所到公园、村庄、书院之处,我们清楚听到圆润红腔绕梁来,看到轻歌妙舞动人寰。然而令人感叹的是这些业余粤剧团体成员多由退休粤剧艺人或粤剧票友组成。在柳州的调查中发现,退休的粤剧艺人与票友自发成立了几个团队,每天轮流到柳侯公园演出,以清唱为主,队员年龄均在60-80岁之间,没有固定的观众群,偶尔会有公园的游客伫立观赏,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在对南宁新会书院的调查中发现,新会书院的演出以一种营利方式运作。每周六、周日两天上午有粤剧演出,时间从9点半到11点半,一个小时票友清唱,一个小时折子戏演出。票价为10元1人。每天员工开支185元,其中支付折子戏表演者共50元,支付乐队及其它打杂者135元。清唱的演员年龄在40岁-81岁,调查当天演出折子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其男主角表演者吴江萍先生,以82岁的高龄依然在氍毹上唱做自如,其声腔深情,亮相潇洒,出入虚实的眼神、优美的身段做工在声声锣鼓点帮衬下美轮美奂,赢得戏迷们的一个个红包与一束束鲜花(8)。因当天下雨,全场只有35名观众。我们对35人发放观众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份,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观众是非常喜欢粤剧,甚至是票友。观众年龄在45岁至87岁之间,其中45岁者2人、50岁者1人、58岁者2人、60-69岁者8人、70-79岁者7人、80岁以上者4人,另2人没告之年龄。观、演者的年龄极为老年化。

  在历史长河中,戏曲的生存载体主要以宫廷戏班、职业戏班、民间业余班、家班的形式延续,当宫廷戏班与家班随着朝代的更替不复存在,而职业戏班在行政改制中逐渐解体,潜伏于民间业余班社无形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戏曲生命的传承。我们欣喜于民间业余班社演出之热闹,也感叹着停锣息鼓后风月暗消磨。当演员渐渐变老,观众也渐渐老,没有年轻观众的参与,粤剧将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危机。

  三、惊春谁似我:广西粤剧之发展

  广西粤剧真的到了力拔山兮奈若何吗我们喜闻粤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看到南宁民族文化与艺术研究的新编儿童粤剧《老鼠嫁女》在四国成功演出,载誉而归。广西粤剧在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时代如何生存与发展呢在深入了解广西粤剧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剧种的发展经验,本文提出一个根本、四个要点。

  (一)一个根本:处理好广西粤剧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的问题

  探讨广西粤剧的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是处理好广西粤剧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广西粤剧基本沿袭下四府班的传统与表演风格,相对于上六府班演剧唱词高雅、唱腔温文抒情、表演含蓄细腻,下四府班演剧文词通俗、唱腔激烈、表演以武戏见长,特别注重形体动作表演,多演以武生、小武为主的传统剧目,形成了过山、足突椅、打真军器、吐血、使面色、耍猪牙、抖散发等传统技巧。由于交通不发达,对外艺术交流少,广西粤剧今天还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剧目和粤剧南派艺术特色,以粗犷、炽烈、火爆为主要艺术风格。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广西粤剧独特做、打表演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剧场观念与科技手段,让粤剧适应现代剧场。粤剧传统演剧场所为广场演出,观众三面围观,而现代剧场转向室内演剧。剧场的改变也意味着观演交流的改变。而现代观众从小在电视、电影等视听艺术中长大,其艺术感知与接受与传统方式有很大的改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剧场中舞美、灯光、音响,以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崭新形式吸引年轻观众,在具体的实践中,新编儿童粤剧《老鼠嫁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   (二)四个要点

  1.保存与传承老一辈身上活的遗产

  粤剧的唱以梆、黄板腔为主,又以民间小调木鱼、南音、水仙花等为辅,主次分得很清楚。在念功上,粤剧的念白很有特色,有锣鼓念白、口古念白、有诗词念白。做功上,粤剧最大的特色是用锣鼓点配合身型表演,其水波浪、七星步等传统身段是其它剧种所没有的。这些独特的身段、做手、亮相、跳架、形格、体形,加上一流的锣鼓在粤剧表演中应占主导。在打上,粤剧有自己的南拳,所谓洪、刘、蔡、李、莫几个流派,打拳和对拆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唱、念、做、打还活态地保存在广西民间粤剧老艺人的身上,如柳州的玉英英(100岁)、北海的张维端(83岁)、南宁的吴江萍(82岁),灵山的梁绮星(82岁),百色的张宁龄(77岁),玉林的崔桂珠(71岁)和李英俊(72岁)等。在我们的访谈中,这批老辈艺人无不流露出氍毹戏瘾难消的痴情,因此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保存与传承老艺人身上的活的遗产。首先把老辈艺术家能演的剧目,尚能扮演的,全部录像、录音。全面规划按排传承。理清有多少位老师,多少个剧目,让年青演员来传承,除演员自愿学习外,可通过行政组织按排青年演员来学习。其次对传授过程全部录像,利用科技手段把活的遗产进行物化而保存。

  2.注重对年青观众的培养

  众所周知,戏剧的本质是演员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观、演直接交流是戏剧核心。当一个剧种不再有年青观众关注时,这个剧种的生命很难持续。因此白先勇在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时,首先锁定的观众是在校大学生,而其实践证明,青春版《牡丹亭》在全世界高校巡回演出两百多场中,受到了学生们空前的欢迎与社会的反响。可见,年青的观众对戏曲并不是内在的抵触与排斥,只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网络、电影、电视等资讯更为便捷,看一部电视与电影远比去剧院看戏来得方便,更何况剧院不是天天有戏可看。而从戏剧发生学角度来看,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戏剧的因子,都有摹仿与表演的欲望。年青观众远离粤剧更多的原因在没有机会接触,不知道粤剧的美。就像在剧场,来自东南亚各国的中小学生们观众看完《老鼠嫁女》(9)后,赞叹粤剧如此好看。当粤剧在今天没有皇帝女不愁嫁的尊荣时,我们应该以主动化被动,以全本戏、折子戏、粤曲等多元形式走入校园,把粤剧之美呈现在青年学生的面前,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年轻观众。

  3.建立广西粤剧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广西粤剧赖以存在的载体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职业剧团在改制中流失,全区找不到一个独立的职业剧团。而民间的业余粤剧团体观、演明显老化。因此,当前急需我们行动的是探索一套有效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艺术自身的规律、市场运作规律、政府督导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不制约艺术本体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市场营销。

  4.开展系统的研究

  学界对粤剧的研究多集中于广东、香港两地,广西粤剧的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然而在上百年的演出与传播中,广西粤剧为我们积累了许多资源,开展系统研究是目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在文献上,对广西各地史料按人、按剧目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编纂。对早期的唱片进行收集与整理、翻制。其次按专题,如广西粤剧历史的梳理,广西粤剧剧本的文献考证,广西粤剧演员的表演与传承,广西粤剧美学特征,广西粤剧与壮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课题进行系统研究。

  注释:

  (1)胜者下场传统表演程式由梧州粤剧团张福伟挖掘。张福伟访谈,时间:2013年8月29日,地点:南宁市新会书院,访谈人:李慧。

  (2)如杨恩寿《坦园日记桂游日记》载,同治乙丑(1865)4月12日,晴,船发梧州,泊对面三角嘴,候护送之扒船也。值河岸演剧,乃粤东天乐部,随麓兄往观,缚席为台,灯光如海,演《六国封相》,登台者百余人,金碧辉煌,花团锦簇,唯土音是操,啁杂莫辨,颇似角抵、鱼龙耳。10月26日在廉州募广州班来演戏三昼夜,凡三百余金,今夕始开台,演《六国封相》,闻出场者将及百人,其热闹不减梧州。12月初一,晚间随麓兄赴粤东会馆观《困曹》一剧。十二月初三,早饭后拨除烦冗,急往观剧院。盖粤俗出场必演天姬送子故事,出宫妆天女凡七,各献舞态,其宫妆里外异色,当场翻转,睹之如彩云万,仿佛天花乱落也。

  (3)吴江萍访谈,时间:2013年7月18日上午9点至12点。地点: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二楼办公室。访谈人:周永忠、李慧。下文凡吴江萍回忆材料均源自此次访谈,不再一一注明。

  (4)南宁粤剧团调查,时间:2013年7月18日上午9点至12点;地点:南宁市艺术研究院二楼办公室;访谈人:周永忠、李慧。柳州粤剧团调查,时间:2013年8月8号下午3点至6点,地点:柳州市中山路文化大院一楼办公室,访谈人:梁肇佐、周永忠、李慧、陈晓钰。梧州市粤剧团调查,时间:2013年11月15日下午3点,地点:梧州市演艺公司办公室,访谈人:周永忠、李慧。南宁新会书院调查,时间:2013年7月21日上午9点至12点,地点:南宁新会书院,调查人:周永忠、李慧、李冯燕。柳州柳侯公园调查, 时间:2013年8月9号上午10点,地点:柳州市柳侯公园,访谈人:梁肇佐、周永忠、李慧、陈晓钰。本节资料均源自以上实地调查,为节省篇幅下文不再一一标明。

  (5)图表1资料来源:南宁市粤剧团资料登记本,登记本上记录了剧团演出时间、地点、演出剧目、主演者、观众人数等。

  (6)图表2资料来源:南宁市粤剧团资料登记本。据负责人陈晓钰介绍南宁市粤剧团曾分设一团、二团。登记本对二团只记录场次,没记录具体剧目,因此该表演出场次主要是一团的演出,而图表1的场次为二团演出总况,特此说明。

  (7)图表3由南宁市群艺馆副馆长赵岚调查所得,特此感谢。

  (8)在演出现场,笔者发现:演员表演到极致时,观众会往舞台上扔红包,或者送花篮。其中红包收入全归演员所得,花篮一盆5元,演员与书院平分。

  (9)新编儿童粤剧《老鼠嫁女》,作为2013年中国东盟戏剧周代表剧目演出,演出时间:2013年8月31日,地点:南宁市新会书院。

  参考文献:

  [1]粤剧大辞典编篡委员会.粤剧大辞典[K].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2]齐如山.京剧之变迁[C]//民国丛书(第二编第69册).上第:上海书店,1990.

  [3]叶德辉.重刊秦云撷英小谱序[C]//双梅影撷丛书.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8.

  [4]黄伟.江湖十八本与粤剧梆簧声腔源流[J].戏剧,2008(4).

  [5]凤子.欧阳予倩全集(卷5)[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6]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7](清)俞洵庆.荷廊笔记[M].光绪乙酉(1885)刻本.

  [8]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

  [9]郑献甫.补学轩集(卷5)[M].清刻本.

  [10]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第17辑) [C].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1989.

  [11]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第13辑) [C].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1986.

上一篇:肖邦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研究论文

上一篇:军事理论课结业论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