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

大学生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发布时间:2020-10-26 21:33:12 浏览数:

  大学生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一: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现状思考

  摘要:学前艺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样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直接影响着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牵扯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我们要以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前艺术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为依据背景,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向及创新的定位,实现一专多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789年开始,法国已经选择在显要的工业中心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学校,延续到1830年的时候,法国已经拥有着八十多所类似的艺术院校,这些院校的建立肩负着法国为了改造丝绸产品的质量,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版画系等等。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样是培养艺术类人才的模式之一。另外,这也满足着工业发展的需求,满足着适应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模式。追溯到我国最早的艺术学校约为1977年创建的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一、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现状

  第一,我国现存更多的专业艺术学校,逐渐靠拢与其它高校合并的想法及行动。

  第二,合作后未升格的艺术学校,也并未放弃整合的想法,为了可以加入到职业培训的行列中,努力的发掘着自身优势。

  第三,在更多的高等学校中也都存在着向国家教育部审批职业培训的意愿及想法,利用手头更多的资源,重新建立创办与职业培训相关的专业机构,以此获得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准入证。

  第四,民办的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建立艺术类的教育机构。总的来说,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职业艺术教育机构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来适应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感。

  二、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第一,就业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情况下,校方基本是采纳合作一方的要求进行着教学体系,并以此围绕运转。教学的实践中,企事业单位会为此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践演出也就意味着学生步入社会的专业训练过程已经开始。学生也因为企事业单位的标准而学习准备,因为这正是他们面对职业被挑选的演练,或者是说评估。学习时间短、内容较为单一,并且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度、学习成果、教学的质量等等,有些时候学校一方并没有确切的跟进落实。如此,如何具有发展的眼光进行预测,并以此贴合市场、迎合社会,就应连续不断的将职业艺术教育进行全面把控及策划;对于教学的成果应做好跟进,对于学校方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进行严格规范的定位及监督,是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第二,师生关系虽然体艺术类院校平行志愿计划并不缺少,但是跟据2009年招生汇总信息来看,真正有此意愿的考生很少很少。事实上职业艺术类的学校分数录取线很低,可并未被看好,其生源与其它高等艺术教育学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以此可见大家对于职业类艺术学校不认可,认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职业艺术教育的师资要求,以及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艺术教育特点的。在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同样在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学校中,教师多出于艺术团体,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清楚的知道能在社会立足的要求,也因此教师都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身兼数职,担任好几门功课。综上所述,职业艺术学校存在着师资不全的现状,不具备稳定性,临时请聘、外聘或者是退休教师反聘情况比较多。

  第三,教材依据调查显示,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很多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普遍使用的书本教材。因此职业艺术教育学校就存在着教材不适用的的问题(必须和就业渠道、社会文化时尚联系),而对于学生也相对不公平,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却要在时间内学习本科内容,这也导致原本并不优秀的学生排斥教材,降低学习兴趣。

  第四,教学方式高等艺术院校的很多专业基本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教学,而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实践的多为大课形式。不过相对来说也是有一定特色课堂的,比如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学校也将更多的教学内容转变为舞台上或者是讲台上,利用书本及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本能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的创造性。为学生树立目标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实践经验释放自身想象力。并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实现达到最好的实践教学成果。另外,为了更好的将实践效果范围扩大化,还将艺术实践进行分块学习,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有别于高等院校的最大特色之一。关于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挖掘、更细致入微的思考及实践,对于此本人的研究能力以及手中所查阅的资料有限,所以研究暂时相对不够深入,所提出的理论也比较浅显,并没有达到此研究课题预期的研究目标。只能说,结果虽然未达到,但是勇于尝试的决心促使着研究课题的又一次进步,也正是因为此次研究,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为我今后更广泛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此研究课题的建设及推广中,让此在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为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提供着丰富、饱满的理论依据及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黄慧君,陈丽娟,谢坤。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46-47.

  [3]张勇.我国高职院校幼儿师资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3):230.

  [4]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4(3):74-75.

  大学生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二: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世界各国对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心逐渐从注重教师教育的外部因素如教学环境、政策因素等转移到教师教育的内部因素,即教师本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发展上,即自我专业成长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师范教学模式由于能够通过集中精力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分析、评估、或者改变教育意义、教育目的、教育信仰、教育决策、教育行动或者教育产品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充分利用教学的内部知识,提升反思能力,因而日益成为教师教学专业化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教育原则。

  关键词:反思能力;实践;参与式学习;建构主义

  有关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研究者的分析主要从两个视角展开。一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视角,分析我国自中等师范院校升格后,在新的两级师范教育体系内教师培养的不足与缺陷;二是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视角,将师范生培养与教育培养模式联系起来,探讨制约师范生胜任教学岗位的因素。

  (一)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从教师教育机构转型视角出发,研究者认为当前教师培养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素质下滑严重;

  2.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陈旧、封闭(李尚卫等,2009),没有地方特色,偏重学术性,实践环节偏弱(苏春景等,2010)。从教师培养的学段来看,小学与幼儿教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更为严峻。有研究者认为(彭小奇等2011),除生源质量下降之外,小学与幼儿教师培养还遇到了学生可塑性和培养潜质不足,培养模式不适应小学教育要求的突出问题,甚至于出现高师毕业生站不稳三尺讲台的情况。就其原因的分析而言,研究者认为(李尚卫,2009;阮成武,2008),随着我国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原有的教师教育、特别是面向农村培养教师的职能被削弱的去师范化演进。并且,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升格,中等师范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性优势并未转化到高等教育层次的教师培养当中,再加上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福利收入等方面差强人意,部分地方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在转型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培养机构盲目追求综合化、研究型,缺乏服务于基础教育需求的意识,没有投入精力和资源去了解幼儿园教育需求,探索培养教师的有效模式和路径,导致课程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毕业生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面对此现状,笔者尝试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尝试来改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

  (二)学前教育学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1.突出实践性,实行模块化教学针对实践环节薄弱的状况,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大专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学前教育学》课程构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现为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两大模块。两大部分指在每一个模块中均分为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内容。第一大模块指:专业理论学科教学模块。如理论学习内容包含学前教育历史、目标、任务、等内容,与其相对应的实践学习内容则为与之理论相对应的实践技能。模块二的内容主要指通过课外社团活动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如:通过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评比,真正调动起学社国内参与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2.突出参与性,项目化教学教材部分共有十二章,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将其分为六大主题13个项目,尤其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与有效性。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项目研讨,开展研究性学习,凸显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模式.非正式学习以小组报告、小型研究的形式,重在提升合作能力和反思意识。探索实践讨论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前教育学》基本理论为依托,将周教育见习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将课外活动与学校教学技能大赛相结合,同时结合本专业周见习活动(20学时)或者隔周半天下园开展专题性研究,使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学习更为扎实。另外学生思维模式僵化不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仍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反思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舍恩主张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过程(赵明仁,2009)。教学反思以发现问题为起点,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调试,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陈向明,2010)。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的角度来讲,师范生通过教学反思将已有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更新其思想观念、丰富其知识结构,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从而有助于其专业能力的提升(陈薇,2012)。因此,从实践与参与的角度去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组合,将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反思意识和参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师范生,这也就立于将实践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真正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范式探索-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4):41-53.

  [2]陈薇.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2.

  [3]李尚卫.袁桂林.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9,21(3):3438.

  [4]苏春景.张济洲.从农村教师教育现状调查看地方高师课程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10,30(8):8487.

  [5]彭小奇.刘志敏.陈梦稀.蒋蓉.李茂平.创新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培育农村优秀小学教师.中国高等教育,2011(8):29-31.

上一篇:大学生理想浅谈思修论文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优秀论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