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语作文> 英语演讲稿>

基层党员干部比赛演讲稿【五篇】

发布时间:2022-06-08 08:50:07 浏览数:

  基层党员干部比赛演讲稿五篇

  小到一张广告、大到一个楼盘;低的乱停乱放、高的乱搭乱挂;白天的工地扬尘、黑夜的渣土抛撒;地面上的摊贩跑、空气中的油烟飘等等,这每一件、每一桩都关乎民生、关系民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员干部比赛演讲稿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演讲一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xx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隔五年,总书记再次回陕考察,要求“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总书记对民生和人民的关怀与厚爱。5年来,我们城管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践行“为民服务”思想,解决群众杂事、碎事、烦心事,全力当好城市管家。

  从一名执法员成长为分局局长,我和我的同事们用汗水、力量、激情、智慧助力着这座城的蜕变。

  都说我们管得多。小到一张广告、大到一个楼盘;低的乱停乱放、高的乱搭乱挂;白天的工地扬尘、黑夜的渣土抛撒;地面上的摊贩跑、空气中的油烟飘等等,这每一件、每一桩都关乎民生、关系民心。想要做好,需要我们每一名城市管家都有浓浓的为民情怀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20xx年前的新建路,每天傍晚,南门口、贾盘石巷口尤其是新楼巷口就会被羊蹄摊和烤肉摊所占据,人行道、斑马线甚至机动车道都成了他们的经营场所,再加上其他炒丸子、炸香肠、凉粉涮串烤鱿鱼等摊位,油污遍地,交通堵塞,噪音扰民。百姓问政、市民热线投诉越来越多。怎么办?管!怎么管?难。一难,难在二街上的摊点由来已久,市民一直将这里当成夜市必去之处。二难,难在一百多个夜市摊,就是一百多个家庭的生计活路。三难,难在这里的摊贩抱团成伙,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兄弟,语言不通,沟通不畅。四难,要断其财路,抵触情绪自然非常大。但是,难也要管!不管,无法给市民交待。一遍一遍的宣传,一个一个的通知,一次一次的教育。语言不通?写给你看;不识汉字?请人翻译。最终,这些摊位被取缔了。

  街道上干净了,可摊贩们没有了收入,如何生活?得想办法,否则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几轮商谈,摊贩们表示愿意去夫子庙商业街经营。为防止夜市反弹,让这些摊贩能安心做生意,能有钱赚,我们抽调执法人员每天从晚上8点开始在二街上来回巡查值守,直到凌晨两三点街道上没有了行人。这一守,就是七百多个夜晚。夫子庙夜市街的建成,为百余户流动摊贩找到了固定经营场地,生意红火异常,收入稳定。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管理执法压力,保证各项创建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算是皆大欢喜。

  演讲二

  提起“争当时代的弄潮儿”这个话题,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若有所思,我们身处怎样的时代?我们的人生是怎样的?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有一份责任和使命。对于家庭,是孝亲爱子;对于自己,是不后悔来到这世上走一程;对于时代,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不是随波逐流,是在推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绽放自己的人生;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不是逆流而动,是牢牢把握顺应潮流这个主题,顺势而为;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不是我行我素,是从时代中汲取营养,活出真正的自我。

  我想说,人生根植于时代。人生的轨迹,常因时代而改变。我的家乡,在遥远的黑龙江省乌苏里江畔。从上大学算起,我已经来到陕西整整十八年了。回想起来,从镇村一线到市直机关,再到清涧,是时代牵引着我!

  我想说,时代滋养了人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个使命,在于每一件小事实事。抓项目,我们搞调研、请专家,连续策划了82个重大项目。抓防疫,我们为了物资,跑关系、找路子,终于守住了榆林的南大门。抓防汛,查隐患、补漏洞,提前转移727户2100多人。

  我想说,时代成就了人生。在清涧县工作,我分管脱贫攻坚工作。刚开始,我们面临的是全省后进的被动局面,基层干部垂头丧气、萎靡不振。面对脱贫攻坚,哪怕眼前没有路,我们也要闯出一条路。拿方案、抓培训、搞督查,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工作形势迅速得到了扭转。年度成效考核,我们陕西前十、全市第一!

  我想说,人生有时需要静一静。人生这杯水,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在欲望的驱使下,人们会不停地往杯子里加各种滋味。但你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每个人都只有一杯水,喝完了,杯子也就空了。唯有从内心静下来,学会感恩时代、善待人生,才能细细地去品味人生这杯水。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对这个时代做出了贡献,在于是否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就感。正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演讲三

  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打法叫做“拧拉”。“拧”得带劲、“拉”得有力,既好看又管用。这是高手过招时的制胜法宝。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场球赛的话,何尝不需要这股不服输的“拧拉”劲,可如何拿出用好这股“拧劲儿”,我想说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专注。前不久,一位80后神木小伙子对着砖头朗诵《再别康桥》的视频火了。他充满深情的朗诵引来了新闻主播海霞的点赞。这位小伙子名叫李小刚,因为爱好朗诵,不但下载各种软件自学播音腔,还自创了“‘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正如海霞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越努力就越幸运,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拿的哪怕是砖头,也可能会发光,因为它展现的是一份专注。

  第二个关键词:极致。童向阳是三道沟煤矿的一名矿工。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每天在井下工作近10个小时,却并未向生活妥协,利用工作之余探索出5项设备改革成果,其中一项获国家专利,开创了大采高国产化设备高产高效的先河。当我问他成功的秘诀时,童向阳憨厚地笑了笑说,没想那么多,只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些。对极致的每一份坚持都不会白费,终究会结出不甘平庸、不负光阴的果实。

  第三个关键词:坚守。新年伊始,疫情来袭。每个人都在用行动守护深爱的人、深爱的家、深爱的城、深爱的国,正是凭着这份信念和意志,解放军还没来得及点开拜年视频,就逆行奔向最危险的战场;母亲告别襁褓里的婴儿,为职责舍爱前行;护士剪去长发,只为方便工作……他们肩上有重担,身上有重托,心中有柔情。正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专注”是“拧劲儿”表现出的一种态度,“极致”是“拧劲儿”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守”更是一种不服输的“拧劲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作为一名分管教育卫生的基层行政工作者,我思考更多的是:无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均衡发展,还是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哪项改革不是直指人心,哪项改革不需要披荆斩棘?但纵有千难万难,只要我们拿出那股不服输的“拧劲儿”,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夙愿!

  演讲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是春的脚步,水是山的流连,深深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怀。5年又66天后,总书记再回陕西考察。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那一次,绵绵乡愁浸透了时光。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第二故乡。总书记心中写满对故乡和父老乡亲的深深眷恋。这一回,浓浓牵挂铺满了行程。从牛背梁到金米村,从平利老县镇到陕汽车间,从西安交通大学到大唐不夜城,总书记的脚步不仅有深情、更有深意。他期望着山水常绿,也牵挂着万家欢笑;他谋划着百业兴旺,也嘱托着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他肯定陕西践行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取得的成效,对陕西作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重要指示,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五项要求。为陕西做好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了绿水青山,我市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封山育林。历史经过一千多年,让绿洲变成了沙漠;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奋斗70年,把沙漠变回了绿洲。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毛乌素沙漠已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

  摆脱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和人民、向中国和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市上下肩担大任、协同作战,以钉钉子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到2019年底,全市8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书写了一份脱贫攻坚的亮丽答卷。

  “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资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榆林矗立着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能集团作为市属领军企业,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正在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贡献力量。

  演讲五

  回首20多年的职业生涯,其实我一直在努力做好一名时代的记录者。我希望我手中的笔和摄像机能够成为榆林百万读者和观众的眼睛。

  一周前,当全市的中小学迎来了新学期的时候,我再一次迈进了一座山村小学——子洲马塔留守儿童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最盼望的是早日搬入新建的校舍。在校园里,我见到了一位老人,头发苍白,衣服上沾满了泥巴,在即将建成的教学大楼前忙前忙后。你可能以为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不,他是这所拥有403名师生学校的一校之长。他叫马维帅,今年68岁,义务办学29年,在刚刚过去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就为孩子们新学期能如愿搬进新校舍。我用镜头定格下了这温情的一幕,希望能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乡村教育的发展与留守儿童的成长。

  这幅照片里有一个小伙子正在埋头劳作,他是市委机关一名正科级干部,叫刘江。两年前,他主动申请来到山大沟深的绥德县西直沟村,担任第一书记,扛起了全村600多人的致富梦想。

  梦想很美丽,现实却像黄河里的石头一样坚硬。刚到村里摆在刘江面前的困难有: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赚钱难。刘江带领全村19名党员在党旗下宣誓:只要有一户不脱贫,绝不收兵。经过几年的苦战,西直沟村已经办起了3个产业,修好8公里道路,分红2次共22万元,5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前段时间我再去采访时,刘江正在为产业的升级而忙碌。他告诉我,群众小康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建成富裕、幸福、美丽的西直沟村,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个马维帅、刘江,正是他们筑牢了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正是他们在群众中竖起了一面不倒的党旗,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把他们的事迹与精神传播出去,这是我,作为一名媒体人的使命与担当。

  正是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生的坚守,召唤着我在媒体人的道路上依然坚定前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媒体人守正创新的要求,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感知和书写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上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微党课讲稿4篇

上一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全文)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