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中国新型伞兵空降战车揭秘

发布时间:2021-06-30 09:05:10 浏览数:

中国军方于1975年就提出研制“超轻型坦克”的设想,并在1976年组成设计团队,1977年研制成首辆代号为WZ-141的原型车。基本设计有两个型号,分别安装反坦克导弹与无坐力炮,其概念与德国的“鼬鼠”空降战车相似,并于1980年将两辆WZ-141交予空降兵试用,进行AN-12运输机搭载陆上试验。

WZ-141若按照原计划研发顺利进行,可在1985年列装,但因20世纪80年代国际战略环境改变,中国的外患问题不再显得突出,在邓小平以缩减军费换取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之下,中央停止了WZ-141的研发工作,空降兵装备国产空降战车的计划被推迟了20年。90年代中后期,台海局势转趋严峻,促使中国空降兵现代化装备提上议事日程,1996年中国向俄国购买BMD-3伞兵战车,不久也开展了国产伞兵战车研发。

空降战车一般被军事迷简称之为“伞战”,取其伞兵战车之意。

据披露,新型“伞战”由动力室、驾驶室、战斗室、兵员室四个部分组成,驾驶室在车首左侧,动力室于车首右侧,战斗室则位于车体中央,采用炮塔式结构,装有1门小口径机炮及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具,乘员3人,载员至少4人。乘员分布与BMD系列完全不同,车首驾驶室1人(驾驶员),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炮塔由1名炮手操作,这是中国履带装甲车的一贯布局,兵员室则设在尾部,可以容纳约4名步兵。

“伞战”的后门采用一扇门板的简单设计,比较轻巧。就车体的布局来说,新“伞战”没有俄系的标新立异,反而承传着许多如六三式、八九式等早期中国装甲车的味道。

新“伞战”的武器系统集中于新型的单人机炮塔,主炮是一门30毫米机炮,该炮采用链式供弹,备有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对地有效射程4000米,对空有效射程2500米,总体设计与俄国的2A72相同,中国在取得生产权后进行了适应性改良。

“伞战”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系统置于炮塔右上方。令人惊讶的是,新“伞战”采用的反坦克导弹竟然是20多年前WZ-141配备的“红箭73”。中国陆军反坦克导弹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有更先进的“红箭8”、“红箭9”装备部队。“红箭73”与“红箭8”相比,虽然弹体重量差不多,但“红箭8”连弹筒重达25公斤,连发射筒几乎等于“红箭73”长度的1.5倍。空降战车的空间寸金寸土,若使用“红箭8”则持续作战能力明显比“红箭73”要低,在空降战斗中,部队一旦着陆则难以再获得补给,采用“红箭73”,可以说是在弹药数量与性能之间的取舍。

“红箭73”C型的垂直破甲厚度达850毫米,射程3000米,对抗第二代坦克,其射程与破甲能力已绰绰有余。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红箭73”在攻击工事、火力点等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针对城市发展比例较高地区作战环境,“红箭73”在巷战中也可支援步兵作战。

新型“伞战”另有同轴机枪设于主炮左侧,可能是中国空降兵常用的八零式7.62毫米通用机枪,该型机枪仿自苏联的PK(车载~PKT)式机枪,性能亦大致相若。

防护装甲

为适应空降作战需要,“伞战”在防御方面必然要作出牺牲,“伞战”的车体由铝合金装甲组成,车重9吨左右。笔者认为新“伞战”并不会采用如德军“鼬鼠”式一样薄如蝉翼的钢装甲车体,把武器设计得像艺术品一样精细,因为这显然不是中国的风格。

除了车体采用铝质装甲作基本防御以外,新“伞战”车身两侧似乎还加装了一层附加装甲,按其厚度推测,塑料、陶瓷装甲或反应装甲的可能性都很低,笔者认为是一层钢质附加装甲,与铝质车身形成双硬度复合装甲,增加对抗动能弹丸打击的能力。就“伞战”整体的装甲性能而言,笔者认为车首能抵御12.7毫米机枪弹、两侧可防御7.62毫米钢弹应是一个合理的水平,炮塔的防御能力可能会比车体更好一些。

“伞战”的炮塔两侧还有两组共6门八四式76毫米电动弹药发射器,一般用作施放烟幕弹,也可以发射榴霰弹,类似二战时“虎”式坦克上的“S雷”,这套电动烟幕装置主要是用于干扰反坦克导弹,一般还会搭配一套红外警报装置。

目前暂时还没有新“伞战”动力装置的数据资料。不过一般估计,新“伞战”的战术机动能力与BMD-3理应相差不远,新“伞战”的发动机功率大约是350匹马力左右,最高时速70公里以上,若以其车重9吨计算,则单位功率是39马力/吨,履带接地长约3米,单位压力约50千帕,机动性可说是非常优异,发动机应是气冷式。中国近年自行设计的装甲车,不论是轮式或是履带式,多采用德系的气冷式发动机。

两栖能力方面,新“伞战”可以以浮渡方式横越河流,笔者相信它是采用履带划水,而不是BMD系的喷水装置。采用前置发动机布局的新“伞战”,如要装置喷水发动机,则必须加装一套传动系统连接尾部的喷水装置,为了两栖能力的加强而牺牲宝贵的重量与空间,显然是得不偿失。

笔者推测,新“伞战”的悬挂系统采用液压悬挂,可以随时将车身高度降低400毫米左右,故此负重轮间距较大,在空投作业时可以把负重轮收起。就公开的照片上可知,新“伞战”有负重轮5对、托带轮3对,整个行走装置都是全新设计的,这方面没有太多同代车的痕迹。

另外履带的材料也是各国空降战车的研究课题,战斗车辆履带可以重达数吨,故“伞战”的履带必定使用了一些减重技术。20多年前WZ-141的研发方案中即有塑料履带的计划,但当时还没有到达实用阶段,原型车还是用金属履带,新“伞战”似乎也同样没有使用全塑料履带。

着陆系统

中国空军因增购伊尔-76型重运输机而广受外界关注,伊尔-76能够一次空降一个营的伞兵或三辆BMD,无疑是“伞战”的最佳载台,不过中国空军所拥有的伊尔-76并不多,它们还要担负空军航空兵地勤装置的空运任务,加上其巨大的躯体,并不适合高危的第一波战斗,空降战役的主力,显然还是运-8、运-7甚至运-5,为了保持战术弹性,新“伞战”应是以运-8实施空投为设计标准。

在空投伞兵战车方面,俄国人累积了大量经验,并研制了好几种空投装置,常用的有PRSM和BPS两种,两者最大差别在于其缓冲装置。PRSM系统是在车辆即将着陆时利用触发杆起动火箭制动装置,形成反推力,减小着陆速度,保障车辆及随车空降乘员的安全。BPS则是在战车着陆前,在车底部打开一个气囊,在气囊触地、排气的过程中,抵消着陆的冲击力。

解放军有操作BMD-3的经验后,开始了研发国产重装空投系统的工作,并于2003年由宏光公司研发成

功。其工作原理与俄式BPS气囊系统类似,使“伞战”具有全员空投能力,此系统由多个降伞组成,与PKSM火箭系统的单主伞方式有明显差异。虽然如此,但细看新“伞战”车上的各种接口,不难发现车首尾有为装置触发杆而预留的圆形接口,触发杆是使用火箭缓冲所必要的,故新“伞战”似乎并未排除使用火箭系统的可能性。

空降战术

不可否认,新“伞战”有某些地方都参考了BMD系列,BMD系列的设计非常怪异,步兵几乎是环绕着炮塔而坐,优点是车辆的重心不会因为载员的增减而改变,但兵员室的使用弹性极低,BMD主要是考虑乘车作战为主,步兵出入不大方便。

国产“伞战”完全放弃这种布局,而采用传统的后置兵员室设计,兵员可以快速上下,沟通比较方便,兵员室也可用于运输物资或抢救伤员。由于发动机置于车首,有利保护载员,这方面的考虑似乎更接近西方。新“伞战”还是以兵员下车作战为主要考虑,但新“伞战”并非不排除兵员在车内发挥火力。空降作战中可能车辆一着陆即被敌军包围,故新“伞战”留置了六个射击孔,连驾驶员后方的车长席也有射击孔。因为中国陆军的步兵战车车长都兼任班长,很多情况下班长都是在车上指挥步兵下车作战,多设一个射击孔也有道理。但以车长席的空间来看,对外射击只得使用九五式步枪。

在新型伞兵战车问世之后,中国是否应该如美国一样发展一种类似M-8的空降轻型坦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当初放弃M-8的主要原因是价格问题,当时M-8的价格与M-1主战坦克相近,而且这类装甲车使用单位少、用途特殊,订单肯定比一般伞兵战车要少,价格几乎是绝对低不了。不过现时俄国已经在BMD-3的基础上发展出2S25驱逐战车,其主炮与T.72的125毫米炮同级,新“伞战”一类前置发动机的车体,衍生出指挥车、运输车、防空车、自行火炮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要改良出类似M-8或2S25的车辆似乎有点困难。如果解放军有增强空降兵突击力量的需求,购买一定数量的2S25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能使空降师的战斗力更接近机步师的水平。

随着国际形势趋于复杂,“伞战”的舞台可能不止于台湾,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全球的维和任务,或出兵援助邻近的中亚、东南亚友好国家之可能性很大。伞兵战车使空降部队的战斗力大幅上升,只要空运能力能解决,中国将可以迅速部署1~2个机械化空降师,对亚洲安全稳定起正面影响的作用。

上一篇:破甲与攻坚利器

上一篇:攻击利爪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