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谈环境保护,拥有绿色生活

发布时间:2022-02-14 08:40:41 浏览数:

摘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拥有绿色生活,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从如何拥有绿色生活的角度阐述了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拥抱绿色生活。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绿色生活;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 (2011) 03-0014-03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mbracing the Green Life

Zhang Yanjuan

(Qian An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He Bei Province,He Bei 066400)

Abstract: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green life, is all mankind urgent and difficult task. Through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ion trend basic controlled, lo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 improve gradually, bu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how to have the green liv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urrent fac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embracing the green lif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lif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前言

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的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后代人的生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1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1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 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1.2 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

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 ,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 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1.3 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

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1.4 环保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在管理体制上,根据规定我国地方环保由各级政府负责,基层环保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都在地方政府手中,而环保总局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这样常常使基层环保部门在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利益冲突时,处于尴尬、被动的局面。在环保队伍建设上,基层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环保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但在行政村还未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配备环保专管员,使得基层环保直接监管污染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2 如何拥抱绿色生活

要采取各种措施,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提出了以下几种环境保护的对策,以便我们拥抱绿色生活。

2.1 营造居住区绿化,拥有绿色环境,绿色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需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人类离不开自然,又将返回到自然之中”。房地产业的蓬勃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居住区绿化是否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健康性、可持续和谐性、统一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居住区绿化首先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居住区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它具有自然属性。故而居住区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居住区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它对绿色植物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为居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改善居住区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从生态学角度看,居住区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调节居住区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促进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居住区绿化的这种生态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我们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要体现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充分利用居住区中保留的有利的自然生态因素;注重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结合住区其他景观因素,利用住区一切资源创建优质居住环境。

2.2 针对城市垃圾进行管理,打造绿色环境,绿色生活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垃圾的设施建设、收集处理、运行监督和宏观管理由市环卫部门主管,垃圾收集处理的环境管理由环卫部门和所属垃圾收集处理单位实施,收集处理费用由政府包办。环保部门除对垃圾处理场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监督外,没有对垃圾收集处理进行环境管理。垃圾环境管理行政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参与管理。垃圾处理不仅关系到城市的荣誉,而且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的健康安全。在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成为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 制定环境管理的思路

首先强化职能。应强化现有垃圾处理场的基础上,强化垃圾处理场的职能,赋予应有的权力,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达到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要求,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其次分类管理。试点城市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提高垃圾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垃圾管理实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垃圾分类收集既提高废品回收率又便于危险废物单独处置。有利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但垃圾分类收集增加了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运输车辆的数量,要求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垃圾收集,增大了环境管理的难度。生活垃圾环境管理应从源头抓起,逐步过渡到垃圾收集企业负责社区、小区、居民住宅等源头的生产垃圾收集工作,避免多头管理,多头收费。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鼓励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尽快淘汰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方式。结合资源回收和利用,加强对大件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应当以各地经济能力、社会条件、分类收集现状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合理安排垃圾分类收集环境行政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管理措施。再次政策指导。环境行政管理是按国家的垃圾分类收集的环境管理政策,组织开展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法规、政策调研。要制定适宜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政策,加强对城市环境管理的引导。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第四全民参与。城市居民、单位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分类收集。只有社会形成了封闭的“分类收集-再利用-消费-再分类收集”的资源循环利用环,建立起完整的系统,分类收集才可能持久。

2.2.2 制定环境管理的途径

一是填埋。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简易填埋,忽视了处理中的环境管理。填埋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严重。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兴建填埋场应当实施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二是堆肥。食物垃圾约占生活总量的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机垃圾具有分散、量大、处理困难、容易污染环境的特点,对其集中处理,如堆肥,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与其他垃圾成分分离,加快了垃圾分类,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处理。但堆肥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发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堆肥产生大量甲烷,处理不好可能引发爆炸。堆肥场所应远离地下水源地,易通风。三是焚烧。焚烧的成本很大,在我国应用不普遍。焚烧易产生局部大气污染。四是再生。加工处理二次利用。

2.3 打造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拥有绿色生活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因此,园林绿化、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有以下几方面: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质量 ,绿色环境有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污染物、杀菌等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房地产业得益最多,房价因“绿”而涨,新绿地的不断涌现,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房地产业真正得到了“实惠”。小区绿化是否配套成为市民购房的重要参考要素。而房产商则以优美的绿化环境作为“卖点”吸引消费者。绿化建设加快了旧城改造进程。随着市中心大型绿地的建设,众多长期居住在拥挤环境中,受到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煤气困扰的市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结合旧城改造,建设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对政府、对市民来说是“双赢”的好事。同时,由绿化建设带动起来的旧城改造、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绿化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国城市投资产生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花钱发展的绿化,最终将反馈于经济的发展。这种由“绿化经济链”引起的互动效应,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起到长远而有效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4]金腊华 邓家泉 吴小明.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

[5]程水源等.建设项目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996.

收稿日期:2010-11-06

作者简介:张艳娟(1980-),女,助理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监察工作

上一篇:高中地理学案设计策略

上一篇: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功能和未来十年研究的战略方向

相关范文